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曾仕強教授是近兩百年來最牛國學大師,而胡適都無法望其項背?

獨孤客54


胡適是學習西方文化之後用西方來解讀中國文化。曾教授是學了西方的管理和哲學之後,從中國傳統文化本位的角度來解讀中國人和社會,給出了合情合理的解讀,揭示出中國人看似矛盾行為下的智慧和文化底蘊。從這方面講,此時此刻曾教授的講座是獨樹一幟,別具慧眼。看了胡適之類的文章,恨不能生在西方長成白皮膚。聽了曾教授講座,以生在中國為傲。孰優孰劣,豈不是很明顯了。


實在是看不慣了


如果認為曾仕強是最牛的國學大師的話,那就是貶底中國人的智慧。一個把易經自以為是的片面解釋,在大眾面前信口開河的人封為大師,是不是棒得太高了。

曾仕強對易經是用道聽途說的方式來解說,他應該是從書本上看不到真的理論依據,又從思維中摸不到真實的理論,只有用東拼西湊的言語來造假胡論。

胡論亂語是瘋話的特點,思想的瘋子把這個特點運用極致,因為他只說自己的觀點,省去了論證,只說結論。但是有人懂,也有人不懂。

現在的大師多如牛毛,只要經常高聲自遠,言論無涉及核心,說得天花亂墜,很多人就會聽得五股投地,贊聲四起。特不知人是很容易受到所謂的道理所左右,如果人沒有自身的立場,觀點,只聽別人的言語就會產生一種偏見,想法,造成利或是名左右了認知,名利傳導擴散,肆虐。

讀易是肓人摸象,但是最可怕的卻不是肓人摸象,誤讀哲學,虛無理論。所以中國百工為什麼強調師承之說的原因,因為用一招鮮肉吃遍天下,那另一招是怎麼能隨便示人呢。

社會上總得有人吹噓而出名,所以社會,人生才有興奮感,熱門話題。同時也總得有真正的精英,大師默默為國效勞,要不這世界就沒有了靈魂,世上總得有各式各樣的假東西,否則這世界也會失去討伐的對象。


誠心走天下2


千萬別在別人的頭上扣大師的帽子,特別是加上了國學二字,因為現在的養生大師、氣功大師、儒學大師、道學大師等同於騙子,老百姓都被騙得不輕過。

曾老師對《易經》的自家獨到的理解是很值得欣賞的,曾老師毫無私心的在網絡媒體上免費公開自己對《易經》《倫語》《大學》《中庸》部分內容的理解心德,也開化了不少想學而無門的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曾老師溫文爾雅,和藹可親,沒什麼緋聞風言風語也是難能可貴的靈肉合一、言行一致的謙謙君子!

人生三不朽,立言、立德或立功。曾老師立言於世已是大德。人無完人、物無完物。可能本人道行不深對曾老師某些預言類,感應類的國學內容持懷疑態度,因為這些內容與科學認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對立。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無論我的觀點如何都不影響我對曾仕強老師的尊敬!是我學習的榜樣!


滔天男裝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曾仕強教授是近兩百年來最牛國學大師,甚至胡適都無法望其項背,顯然是一種井底之蛙之見!

之所以有這樣的極其荒謬的說法,顯然和某地的很多人為了抬高曾仕強的地位,而謬傳他為近兩百年來最牛的國學大師。實際上,近兩百年以來,國學大學層出不窮,比如王國維、陳寅恪等等都不是曾仕強所能比的。這一點從他與王國維、陳寅恪等大師的著述來比都差得遠。而與胡適相比,也差得非常遠。在國學界這都是公認的。因此,我覺得某地的人就不要意淫了!

現在國內的國學造詣,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與以前的大師相比。因為,國學研究已經再也不是所有人研究的唯一項目。因為,很多的人都要去研究經濟學、科學、法學等等若干學科。就連曾仕強甚至也說過:人類太相信科學是人類的悲哀。但是,實際上曾仕強在不懂科學的情況下,妄談科學。這一點與胡適也差距明顯。因此,井底之蛙才會覺得曾仕強是近兩百年來最牛國學大師!


地震博士


曾仕強教授福建,1949年隨父母遷居臺南,1953年高中畢業,進入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就學。畢業後在臺灣任教。

曾教授從事中華文化和西方現代管理哲學之實務研究,在國學、企業管理、哲學、教育等諸多領域有相當造詣,後獲得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教育行政碩士,以及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學位。英國牛津大學曾授予他管理哲學榮譽博士學位。

曾教授在國內外廣泛講學,自1980年代起提倡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曾名列中國生產力中心調查臺灣最受企業界歡迎的十大講師之一。

1990年起,他開始到大陸地區講學2007年、2008年應邀到CCTV《百家講壇》講述〈易經與人生〉、〈胡雪巖的啟示〉。2009年10月起講述〈易經的奧秘〉。2010年8月,他的學生在北京為曾仕強教授大陸講學二十週年舉辦慶典,該活動得到學者于丹和錢文忠教授的支持。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他的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胡適信奉實用主義哲學。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他於1920年代辦《努力週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曾仕強教授與胡適先生,兩位基本上是完全不可比的人物。這個問題的提出方法,類似於問“關公和秦瓊哪位更厲害”、“孫悟空能不能戰勝拿破崙”,這種提問技巧在當今民俗傳播環境中越來越多采用,千萬別用於嚴謹的討論。

我對著兩個人不熟悉,只是聽過幾次曾仕強的演講,老實說,曾仕強教授對易經等國學有獨到的見解。但是說胡適無法望其項背就太過分了。國學大師,只是對一些領域研究精深,但是並沒有獨創一派學說,僅僅是研究前人的東西。而且兩個人所處時代不同,思維模式受時代的影響和制約,兩個人的見解肯定不一樣。一百年以後肯定還有國學大師有新的見解和理論。現在有的人覺得曾仕強教授比胡適強,只是因為這些人自己就很片面,對兩個人並不真正理解,現在的中國人有個毛病,就是輕易下結論,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明白就妄下論斷。

其實,個人能力對一個人在歷史上地位和對世界的影響力並非主要因素。

當然,我個人認為,曾仕強先生的見識的確在胡適之上。

但在很大程度上,這本身就是整個世界的背景等各種因緣際會。曾仕強先生是最早整理並講述”中國式管理“的人。他提出中國式管理的根基是哲學而非科學。中國式管理是管理哲學而非管理科學。但同時,他認為中國的傳統哲學更多隻是一堆有趣的故事而已。可是他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一切學問以人為本,而中國的學問,說到底不過就是一門道學。

而胡適曾經極其反對孔孟之道,認為孔子的“無可無不可”簡直是胡鬧。直到晚年才認為孔子的這句話有點道理。

胡適的時代,列強欺凌中國,自然很難看到祖國自身的優點,如果硬要說中華文明有優點,可能被認為是和清朝頑固派一樣的人物。而且由於時代和科技發展遠不如曾仕強時代後來那麼先進,所以即使堅持認為我中華優秀,也只能做辜鴻銘式歪曲性解釋。

但曾仕強教授時代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第二大國,而且隱隱有超過美國的趨勢。同時各種科技更加先進,什麼“測不準原理“,“玄理論”都能和中華文明的各種傳統理論暗暗相合。

在這樣的情況下,曾仕強超過胡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曾仕強教授對易經的講解有許多有益的地方,但總的來講還沒有脫離沒有理論,沒有根據的情況,有許多說不清楚的地方。

中國的易經研究者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沒有理論,沒有基礎的情況下,一上來就解釋易經,雖然解釋的內容稍有不同,但都是大同小異,也都是建立在推測,想象與發揮的基礎上,因此解釋的內容沒有根基,沒有依據,也就難以令人信服了。

本人撰寫了哲學專著《辯證唯物主義新論》,共45萬字,建立了理論與規律的基礎,形成理論的體系,然後將這些理論與規律應用到易經中,從理論、規律、數學、哲學、週期等角度全新的詮釋了易經,形成數千年來獨一無二的新詮釋,同時得到了許多顛覆性的結論,因為有堅實的基礎,這些結論是難以駁倒的。

本人從哲學、數學與週期的角度對卦序進行了重新排列,又將每一爻精煉為一條哲理,形成384個以上的人生哲理,得到易經詮釋前所未有的效果,這些哲理是指導人們行為與思維的準則,有了這些內容就掌握事物運動的規律,可以明辨前進的方向與方法,可以徹悟人生的哲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收看本人在今日頭條的《易經新論》連載。還有更多的內容在連載中可以看到,如果想從根本上、理論上、規律上學習易經可以看一下,有不同意見可以商榷。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先說這些人都是什麼人吧!這些人是經常混跡於網絡,電視或者其他新時代傳媒手段來了解曾教授的人!曾教授講的很客觀,我也很喜歡曾教授講的內容!因為曾教授講的入了大多數人的心,所以大家覺得曾教授很牛,但是我並不覺得他是最牛的!民國時代牛人很多,很多人是真正的國士!而胡適正是其中之一!那個時代的國士是為國為民,而曾教授是傳播中國文化,兩個人都很牛,都為公!但是從時代角度講,曾公遜色不少!

胡適知道的不多,己作古,不能評價,不公平。

曾公聽過幾次演講,初聽有些受益,再聽受到引導,還要聽就被牽著走了。

古人云:傳道,授業,解惑。曾公肯定做的是傳道,解惑之舉。傳大“道”,何謂大道,大道為“無”。無對錯,無善惡,無先後。曾公告訴你對或不對,好和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均為各人“之論,之道”。

傳道的根本是傳授方法,不是傳授他的結論。對與不對,好和壞,善與惡均為相對而言。今天對的,明天未必對。對他有用的,對你未必有用。

傳道只授結論,“道路”只能越走越窄,成了一家之“術”。世間人千種,花百樣。到了春頭自然開放,肥多了未必花更香。都取真經,路路都通,各不相同而己,對自己有“用”,拿來為“用”。對自己無用,放下就是自由。倘若奉為經典,必然落入陷阱,背上思想包袱。

授業授的是專業,生活之需,有益身體。

傳道傳的是道理,道德。靈魂之需,今人誰都不能成為救世主。也會中毒的。

所以老子說“有則為用,無則為道”。道在宇宙為無,在人間為用。為“用”之術,自有侷限性。

胡適國學造詣非常高,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博學學者,但是,鴉片戰爭失敗以後,中國步入了百多年的屈辱歷史,胡適等人,不僅喪失信心,也失去了定力,變成一定程度的崇洋。

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智慧真的不行嗎?顯然不是,而是胡適等輩並未真正懂得傳統文化和智慧,更沒得到其精華。所以,稍有變化,便喪失信心與定力。

曾翁不一樣,也許曾翁不及胡適等輩搏學,也沒有這些所謂的民國”大師“名氣大,但曾翁展現出來的信心與定力,則反應了他洞悉了國學的真諦,這豈是胡適等所謂的大師能望其項背的。

被標題雷到,眼睛一團火辣辣,拜託有點常識,請不要太誇張,一

這個問題令人讀來啼笑皆非!

「很多人」共有幾多人?一千、一萬?

還要再問:「都是些甚麼人在說這位曾仕強教授(1935-)是『國學大師』?」電視觀眾?還是國學界學有所成的專家學者?

然後才好去問:「胡適(1891-1962)也算是國學大師嗎?」以及:「曾大師大在何處了?」

首先,中國傳統讀書人不會用一個「牛」字來形容「國學大師」,這那太俚俗了、太粗鄙了!還要說曾教授是近兩百年來最「牛」?真是一派胡言了!

實情是胡適這樣在二十世紀中國學界的人物,還究不上「國學大師」四字呢!倒是章太炎(1869-1936)較常被認為是傳統國學的「殿軍」,殿軍在此不是第四名,而是在這個領域入面最後一大師。如果模仿這條問題的語氣,可以反問:「你曾仕強牛,你牛得過章太炎嗎?」

現在再去看爭曾仕強的學術研究成果。曾君先是搞管理學,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大眾媒體講「易經與人生」而走紅。其學術著作,主要在教育和管理,再加些剖析《三國演義》和清代商人胡雪巖(1823-1885)的,算是管理學個案研究的論述。

至於勉勉強強、馬馬虎虎算是「國學」著作的,除了幾本談談《論語》、《大學》和《老子》的通俗讀物之外,就只有可憐兮兮的一系列近二十冊的《解讀易經的奧秘》。只要看看書的副題,就知內容俗不可耐,例如甚麼《易經真的很容易》、《人生最難得有情》和《解開宇宙的密碼》等,只能是拿來棍騙小孩的文字,還究不上一個兢兢業業學易的讀書人呢!

真正研究國學、尤其是易學的人能夠拿這樣的題目來著書立說嗎?

真正研習國學、尤其是易學的人也絕不會去碰這樣題目的書啊!

[潘國森],已刊行單行本30餘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者,精通金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並與我溝通交流。

目前什麼講壇,那個什麼說歷史,把這些演講的人的地位抬得太高了。

說句實在話,你如果讀了一些這方面的書,甚至在今日頭條歷史圈多待幾年,都可以去做什麼講壇。

這些所謂的學者到底有幾個還能塌下心來去看古籍,如果說他們完全沒看過可能也願望他們了,但絕對會隨著他們的出名而荒廢很多研究的時間。

拿本野史大全,你也可以在講壇上講的吐沫橫飛。

再說曾教授,可以說是在自己的領域還是建樹非常高的,但如題主那麼拔高的評價,我估計曾仕強教授看到都會慚愧吧。

比如他講的易經,有一點基礎的人都能聽得出,他的見地略有膚淺。

當然了,他比于丹、紀連海要強的太多,這兩個人,有一點可以肯定,動嘴的時間絕對比做研究的時間多。


井岡山旅遊諮詢


曾仕強教授祖籍福建,1949年隨父母遷居臺南,1953年高中畢業,進入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就學。畢業後在臺灣任教。

曾教授從事中華文化和西方現代管理哲學之實務研究,在國學、企業管理、哲學、教育等諸多領域有相當造詣,後獲得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教育行政碩士,以及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學位。英國牛津大學曾授予他管理哲學榮譽博士學位。

曾教授在國內外廣泛講學,自1980年代起提倡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曾名列中國生產力中心調查臺灣最受企業界歡迎的十大講師之一。

1990年起,他開始到大陸地區講學2007年、2008年應邀到CCTV《百家講壇》講述〈易經與人生〉、〈胡雪巖的啟示〉。2009年10月起講述〈易經的奧秘〉。2010年8月,他的學生在北京為曾仕強教授大陸講學二十週年舉辦慶典,該活動得到學者于丹和錢文忠教授的支持。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他的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胡適信奉實用主義哲學。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他於1920年代辦《努力週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曾仕強教授與胡適先生,兩位基本上是完全不可比的人物。這個問題的提出方法,類似於問“關公和秦瓊哪位更厲害”、“孫悟空能不能戰勝拿破崙”,這種提問技巧在當今民俗傳播環境中越來越多采用,千萬別用於嚴謹的討論。


特白痴王子


其實,個人能力對一個人在歷史上地位和對世界的影響力並非主要因素。

當然,我個人認為,曾仕強先生的見識的確在胡適之上。

但在很大程度上,這本身就是整個世界的背景等各種因緣際會。曾仕強先生是最早整理並講述”中國式管理“的人。他提出中國式管理的根基是哲學而非科學。中國式管理是管理哲學而非管理科學。但同時,他認為中國的傳統哲學更多隻是一堆有趣的故事而已。可是他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一切學問以人為本,而中國的學問,說到底不過就是一門道學。

而胡適曾經極其反對孔孟之道,認為孔子的“無可無不可”簡直是胡鬧。直到晚年才認為孔子的這句話有點道理。

胡適的時代,列強欺凌中國,自然很難看到祖國自身的優點,如果硬要說中華文明有優點,可能被認為是和清朝頑固派一樣的人物。而且由於時代和科技發展遠不如曾仕強時代後來那麼先進,所以即使堅持認為我中華優秀,也只能做辜鴻銘式歪曲性解釋。

但曾仕強教授時代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第二大國,而且隱隱有超過美國的趨勢。同時各種科技更加先進,什麼“測不準原理“,“玄理論”都能和中華文明的各種傳統理論暗暗相合。

在這樣的情況下,曾仕強超過胡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通靈半藏


因為人云亦云的人太多了。

呵呵,蹭下熱點,憑弔下“大師”,似乎自己就顯得很牛逼了。

瞧!我也是認識大師的,我這麼有文化的人、有品味的人,你們還不趕緊來誇我。

多少人,其實只是看著朋友圈別人在轉發,只是聽著似乎還有點眼熟,然後,也發一段文字,配一兩幅圖。

大師仙逝,願天堂…

何必呢?

自己親朋好友去世也沒這麼誇張,而對這個一知半解的人卻似乎無限緬懷。

什麼大師,你聽過他幾次講座?看過他幾本書?從中又有什麼樣的收穫與提升?

國學、大師,還是近兩百年來最牛…

不覺得這太誇張了嗎?

他們看過多少國學書籍?看過多少專家學者名人的著作?憑什麼就說這是近兩百年來最牛的國學大師?!

我不是在批判死者,我只是覺得很多是無腦跟風。

哪有那麼多大師,只不過人家剛好仙逝。他們又剛好可以發個朋友圈,順帶還裝下逼!

僅此而已!


馮起升


這個問題令人讀來啼笑皆非!

「很多人」共有幾多人?一千、一萬?

還要再問:「都是些甚麼人在說這位曾仕強教授(1935-)是『國學大師』?」電視觀眾?還是國學界學有所成的專家學者?

然後才好去問:「胡適(1891-1962)也算是國學大師嗎?」以及:「曾大師大在何處了?」

首先,中國傳統讀書人不會用一個「牛」字來形容「國學大師」,這那太俚俗了、太粗鄙了!還要說曾教授是近兩百年來最「牛」?真是一派胡言了!

實情是胡適這樣在二十世紀中國學界的人物,還究不上「國學大師」四字呢!倒是章太炎(1869-1936)較常被認為是傳統國學的「殿軍」,殿軍在此不是第四名,而是在這個領域入面最後一大師。如果模仿這條問題的語氣,可以反問:「你曾仕強牛,你牛得過章太炎嗎?」

現在再去看爭曾仕強的學術研究成果。曾君先是搞管理學,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大眾媒體講「易經與人生」而走紅。其學術著作,主要在教育和管理,再加些剖析《三國演義》和清代商人胡雪巖(1823-1885)的,算是管理學個案研究的論述。

至於勉勉強強、馬馬虎虎算是「國學」著作的,除了幾本談談《論語》、《大學》和《老子》的通俗讀物之外,就只有可憐兮兮的一系列近二十冊的《解讀易經的奧秘》。只要看看書的副題,就知內容俗不可耐,例如甚麼《易經真的很容易》、《人生最難得有情》和《解開宇宙的密碼》等,只能是拿來棍騙小孩的文字,還究不上一個兢兢業業學易的讀書人呢!

真正研究國學、尤其是易學的人能夠拿這樣的題目來著書立說嗎?

真正研習國學、尤其是易學的人也絕不會去碰這樣題目的書啊!


[潘國森],已刊行單行本30餘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者,精通金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並與我溝通交流。


潘先森說


目前什麼講壇,那個什麼說歷史,把這些演講的人的地位抬得太高了。

說句實在話,你如果讀了一些這方面的書,甚至在今日頭條歷史圈多待幾年,都可以去做什麼講壇。

這些所謂的學者到底有幾個還能塌下心來去看古籍,如果說他們完全沒看過可能也願望他們了,但絕對會隨著他們的出名而荒廢很多研究的時間。

拿本野史大全,你也可以在講壇上講的吐沫橫飛。



再說曾教授,可以說是在自己的領域還是建樹非常高的,但如題主那麼拔高的評價,我估計曾仕強教授看到都會慚愧吧。

比如他講的易經,有一點基礎的人都能聽得出,他的見地略有膚淺。



當然了,他比于丹、紀連海要強的太多,這兩個人,有一點可以肯定,動嘴的時間絕對比做研究的時間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