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八年,工作兩年多了,什麼也沒有,想離開這個行業怎麼辦?

毋忘在莒lzx


我不知道題主學的是臨床西醫方向還是中醫,兩者都需要漫長時間的累積。

比如在醫院要去評職稱,新手醫生通常還要考究科室的業績量,要往上爬除了通過考試提高自己,沒有他法。

年輕的醫生一般都是跟在有經驗的主任醫師後面學經驗,但是通常開診斷書寫治療案的更多。

如果運氣好一點的,通過關係得到提拔,考了職稱就能獨立成立小組,如果只是靠自己的能力要爬的更高位置,至少需要5年以上。

不過醫療系統收入不錯的科室,比如外科類、手術室類型的薪水還算可觀,除了辛苦其實整體行業發展前景看好。

題主在題幹裡說到“學醫花了8年時間,但是工作兩年卻什麼都沒有,想離開行業”,可以想象,題主辛苦的學了8年醫,本想在醫院大展宏圖卻發現工作2年了,沒有滿足自己的預期,有些失望所以想離開行業。

關於這個問題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付出這麼多,卻沒有得到反饋,誰都很難接受,接下來我將給你一些“是否換行業發展”的建議,希望能幫助你!

一、學醫的目的和夢想目標是否一致

題主還記得學醫之前的初衷嗎?是為了掙錢養活自己,還是為了去救死扶傷?

當然很多時候,說學醫的人為了救死扶傷只是一個層面,大多數人除了熱愛之外,就是為了餬口而已。

我們都知道學醫在老人的一輩通常都是要豎起大拇指,令人羨慕和尊重的行業,但是學醫者自己才清楚,看似受尊重,臨床遇到問題困難重重,比如你需要平衡醫患關係,比如你加班熬夜治療後,還不一定有休息。

在醫療行業三點一線:家〉醫院〉家,週而復始的循環。

但是還是想對題主說,要記得自己學醫的初衷和目的,如果你當初選擇它是為了熱愛,那實現夢想的目標你就該知道,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比如,你需要臨床經驗、醫生到了年限才能考另一個職稱,有了職稱申請更高崗位需要時間,這中間至少耗費5年,所得回報可能和你的付出不成正比。

言之就是,如果知道自己的目的,就要朝著目標前進,而不是因為工作2年就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而如果你是為了發大財才進醫療系統。那我勸你不要想太多,醫療系統薪水雖然不低,但是也沒有多高,要是追求更高薪水,確實可以換行業或者工作。

學醫不易,且行且珍惜,一定要考慮清楚,再做決定。熱愛臨床醫學就留下,想要追求高薪,可以換行業或者工作。

二、考慮清楚離開了行業,你能做什麼?

其實題幹裡,沒看到題主真正促使你有了“想離開行業”的念頭究竟是什麼,可以想到也許是:待遇問題、節奏太快自己覺得很累、現狀和自己當初想要的不一樣。

如果是圍繞以上說的幾個問題,那我們就可以考慮這兩個方面:

1、你不離開領域行業,在醫療系統做什麼可以更高薪?

我不知道題主是否是在三甲醫院,通常來說三甲的薪水成體系,有獎金制度,按照從業年限來劃分待遇。如果是在編制內的醫生收入不用想,如果是合同錄用制的醫生可能收入就不太好。

要是題主跳出了醫院可以做什麼,說一下我一個朋友的經歷。

朋友之前在醫院的崗位是整形醫生,畢業以後就一直在三甲醫院待著,私底下會自己去私立醫院掛職診療醫生,後來私立醫院和一些工作室的病人看診量越來越多,他就自己去了私立醫院上班了,另外業餘還開了一家自己的整形醫院,做一些簡單的醫美項目,收入早就超過三甲醫院的薪水了。

可以反觀他的規劃,在三甲醫院積累經驗和成績,去私立醫院上班,最後開了和自己專業相關的科室掙錢。這就是建議題主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看看私立醫院是否能夠有更好的出入。

現在私立醫院待遇有時候確實好過三甲醫院,還沒有三甲醫院那麼累,其實學醫還想在醫療系統出路一般就是開診所、去私立醫院或者做醫藥代表。

2、離開醫療行業,你可以做什麼?

發揮你的所長,用醫療專業滲透到其他行業,比如頭條號的雨滴醫生是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

她前兩年開始活躍於頭條號,開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利用寫作分享自己的兒科醫療知識,不僅權威又能被大眾喜愛,很快她就變現了有了自己的團隊。

在頭條號上還有很多和雨滴醫生相似經歷的人,如果完全轉行業,其實對你自己的發展也不好,不如靜下心來考慮,是否可以結合實際技能做其他的事情。

三、心態擺正,積極改變現狀

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找準方向,就去積極改變,而不是陷在不好的情緒裡。

我能從題主的問題裡嗅到,題主對現狀的失望和不滿,其實這樣的情緒也無法改變問題的本質。

你要對自己的問題清楚,才知道如何解決,心態要擺正,然後想想自己要什麼,你肯定會找到答案。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作為過來醫生,只想提醒你堅持一下。你讀了8年書只有醫學這個技能,離開這個行業你會更步履維艱的。

我大學畢業5年去規範化培訓3年,2年期間每個月就2000塊錢,就2000塊錢其他什麼都沒有,學醫八年每個月才僅僅才剛剛解決溫飽,不敢打的、不敢去電影院看電影。現在規範化培訓國家還有補貼2000。但現在的物價4000塊也只夠租房子和溫飽問題。

但一切要向前看,雖然很累,但醫生是當越久越有經驗,當越久工資賺的就越多,醫生隨著工齡的增加每年工資也會跟著加上去。不管哪個行業都是師傅帶徒弟,師傅也是從徒弟熬過來的。醫生也是,剛畢業出來給主任當徒弟,沒有一個行業徒弟會比師傅錢賺的多,徒弟會比師傅擁有的多大,主任也是從徒弟變過來的,主任也是從他的主任那裡學來的本領。

中國的醫生現狀就是這樣,剛畢業5年不可能會有錢的,基本只夠溫飽,剛畢業出來又沒有經驗、病有看不清楚,病人也不喜歡你看病,就算有紅包也不會塞給你,只有基本2-3千塊工資,工作5-10年就不一樣了,經驗有了,工資獎金也漲了,低下也有徒弟可以帶了,收入慢慢增加人也會慢慢輕鬆了。

你即使去其他行業也是要做徒弟,也是要從徒弟做起,而且還是你不熟悉的醫學領域和專業。當然如果你發現讀了8年醫學不是你的興趣愛好,那另當別論。

如果不是你的興趣愛好那就是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那實在沒什麼意思。


消化內科葉醫生


我已經轉行,原諒我熬不起,老婆孩子如果等著我做醫生熬出來估計都餓死了。現在轉行做一兩年其他行業是我之前幹醫生工資的幾倍,甚至不客氣的說我現在的收入可能是我幹10年醫生才能達到的。是,醫者仁心,我家家裡從小開門診,所以我也懷著對醫生崇高的敬意選擇了醫生這個專業,希望能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但是我畢業之後看到的景象是殘酷的,可能只有醫生這個行業是從實習開始就是苦的,我們可能是所以專業裡唯一一個實習不掙錢反而還要掏錢的專業,熬過了實習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醫院做住院實習醫生,工資只有1200,如果拋去租房,吃飯都不夠。而更可怕的是這是一個常態,所有醫院都是這樣,甚至更低。

那就去開門診吧,因為國家的合作醫療現在盈利性門診也不行了,一天沒有兩三個人,我並不是說國家的政策不好,給了老百姓實惠這是對的,但是現在人不管小病大病都去醫院,因為可以報銷,但是據我瞭解,只要是報銷的項目和藥品會比自費的同樣的東西貴很多,我不知道這其中存在什麼利益關係,其實到頭來在醫院折騰好幾天花的錢其實跟門診一天就看好的病花的錢一樣。還有就是造成一個問題,醫院的醫療資源本來就緊張,現在大家能報銷了,什麼小病都去醫院,造成了醫院的資源更緊張,基層醫療資源浪費,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平衡。

說了這麼多也是總結自己走過的路和一些想法,我也希望國家多關注關注醫學生的境遇,現在除非家裡有做醫療行業的父母,否則幾乎沒有人會願意讓孩子去報考醫生專業。這樣會造成醫療資源越來越少,醫院排隊越來越多,如果不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而是一味地去解決表面看到的問題這是治標不治本。





程序猿的加班狗


我中途就離開過醫療行業兩年,跑去麗江開客棧了。

做這種重大職業規劃的時候,你一定要考慮清楚。

首先,你學了八年醫,工作了兩年。至少也是醫學碩士了,快的話已經是博士畢業了。工作了兩年,說明規培也要進入尾聲了,馬上就要熬出頭了,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突然決定放棄呢?

什麼都沒有是指什麼?沒有考過執業醫師考試?還是沒有車沒有房?還是沒有女朋友沒有老婆?

如果是沒有執業醫師執照,那就要加把勁好好考一個,讀了八年醫學書,考一個執業醫師還是難度不大的。

如果是覺得沒房沒車沒錢,那真的不用著急。醫生這個職業,屬於大後期,一來收入是低,可能低的連平均工資都拿不到。可能你的同學已經月薪上萬了,你還3000,這個差距是很大。但是等你到了主治,副主任,這個收入真的會極速上漲。醫生的收入,無論在哪個國家,在當地都是屬於中上水平的。

而且等你到中年以後,醫生人脈是非常廣的。雖然現在網上罵醫生的多,但是現實生活中,誰不是以有一個醫生朋友為榮?

當然,醫院工作壓力大,節奏快,確實有時候讓人感到很痛苦。但是哪個工作不辛苦呢?至少醫生這個工作很體面。

所以,你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出來後幹什麼,能夠幹什麼?


人體探索者


學醫,就是意味著要忍得住寂寞的折磨,也耐得住繁華的誘惑。

何為寂寞,就是我們寒窗十數載,每天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的辛苦。是前路漫漫看不到希望的痛楚。是別人拿著幾千塊的實習工資,我們還得伸手向家裡要錢交錢給醫院去實習的心酸。是別人在狂歡,而我們在書本里自嗨的孤單。是別人房子車子票子老婆孩子都有了,自己卻窮的一身正氣孑然一身的落寞。

何為誘惑,其實沒多少誘惑,我能想到的大概是病人塞的紅包,藥代給的回扣的誘惑,但紅包不可收,收了會燙手。這些誘惑是存在的,面對低廉的工資,能守得住這份誘惑更難能可貴。

我承認醫生裡並不那麼高尚,醫生也是人,凡夫俗子一個,要養家餬口,要吃穿住行,也會打屁會拉屎。沒有適合的工資根本就沒有幹勁,雖然有人收紅包,但我想沒人會因為聽說醫生有紅包收而去學醫的。

但是呢,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長期的投入與不對等的回報,頻繁的想離開這個領域。其實,這無可厚非,換個行業我們可能都覺得會過得更好一點。但我認為,如果你僅僅是因為覺得掙錢掙的不夠而想換行的話,是不可取的,金融和IT行業掙錢,但你能進入這個領域嗎,當然你也可以學習馮唐,既能搞金融也能寫小說,掙個盆滿缽滿,但你掂量一下自己,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這個轉型嗎。

所以,個人建議,你還是好好的在醫療崗位上掙錢吧,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總能小富即安。醫生是細水長流的,走久了,積累多了,你會發現你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海洋。

除了錢,你還可以收穫更多的尊重,去給更多的親人帶來便利,治病救人就不說了,這本就是職責所在。錢這個東西,慢慢的都會有的,只是比較慢比較久而已,或許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都有可能,但你一定要保持初心,好好走下去。


麻醉醫生蘇荷


親戚是清華第一屆博士,他在告訴我另一個親屬的時候這麼說,當你失去方向感的時候,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說,你要拼命讀書,以後你就知道了,現在那個親屬在211大學任主任,你才兩年看不到希望就放棄,我的同學衛校畢業的小護士,嫌收入少,考下來醫師證,自己開診所,現在在考主任醫師,要開美容院,孤獨和寂寞是雙生姐妹,但是如果你能學會和孤獨寂寞做伴,學會了靜,你的思想會升華,人生越來越好,每天帶著熱情,敬畏的心工作,你會感覺多美妙啊!


慧素645


我兒子就是八年制博士畢業,泌尿外科專業,在一家一線城市三甲兒童醫院工作四年了,今年做住院總,辛苦確實辛苦,我從來都不主動給他打電話,怕影響他工作和休息。說到待遇方面,剛開始規培的二年,確實沒什麼收入,每月除下五險一金也就兩千左右到手,今年就不一樣,科室手術也特別多,主任對他也好,待遇相應的提高了很多,我相信等他升了主治以後會更好點。所以說你既然學了八年醫,還工作了二年,有一定的基礎,只要你認認真真的工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收入絕對會在同地區中上水平的!


mingjian付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學醫時間長,需要付出的多,畢業後收入低,這是目前做醫生的現狀。

學醫八年大多數是本科5年,研究生3年,也有一種可能就是直接考的8年博士畢業,但這樣的是很少的。

8年學醫,工作2年,已經在醫學的路上走了十年,人生最好的十年能有幾個,大好的青春都在這裡了,而現實生活中依然可能像你說的一樣還是什麼都沒有。

我想按著18歲左右上大學來說,你現在的年齡應該快到30歲了,都說三十而立,我想你也應該是。

但是一生如果從事自己不喜歡的職業也是一種痛苦,何況做醫生是人命關天的職業。

我每次都和身邊的學生說,如果你不喜歡做醫生這個職業,最好轉行,越早越好。

但是你如果將來還要選擇當醫生,我就會嚴格要求你。

但是作為快三十歲的人,首先要能養活自己,如果能養活自己基礎上,不喜歡就早日離開。

雖然我是醫生,但我支持每個人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知道做醫生一定是發不了財的,但是堅持下去還是能養家餬口的,如果因為什麼都沒有,但是你還想做醫生,我不建議你改行。

但是如果因為不喜歡,還能養活自己,那就早日轉行。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就離開啊,但是你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從頭再來呢如果你堅信自己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人生。我學醫三年,考了事業編制,臨床工作五年,2015年辭職,因為厭惡醫院的層級關係和女人堆,討厭壓抑的工作環境跟值不完的夜班,果斷辭職了,現在自己在私立機構憑自己能力做護士長,平時教舞蹈,感覺換了一種人生,自己真正夢寐以求的人生實現了特別滿足。個人能力也在社會里面成熟太多了,都是醫院工作無法給予我的。當然不得不說,剛剛辭職的兩年太艱辛,太容易動搖跟後悔,看你自己啦


太陽花2096006


你好,做為同行,我很理解你現在的處境。學醫的熱情,與畢業以後殘酷的現實碰撞時,的確會有這樣想法。

十六年前那個夏天,我畢業了,來到醫院的時候,也覺得不順心,失落,但是,院長告訴我,路在腳下,麵包總會有的,我才堅持下來。

所以,我也是從一無所有,到現在有自己的一定位置的。當回頭看過往時,突然覺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成功,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都需要跋山涉水的走過溝溝坎坎,猶如那個跑到終點,當擦乾流滿汗水與淚水的臉時,你的內心除了平靜與幸福,再無其它。

也許,堅持,腳踏實地的去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事,做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