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單位的領導放棄領導職位後可以不上班?

Dragonscale777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說一個別的事情。為什麼國企更容易培養人才?一個科研院所,年輕人來了以後就開始了培養體系,一般情況下老員工非常喜歡教新員工,這在私企是不可能的。原因在於國企新員工成長起來可以代替老員工幹活,老員工也不用擔心開除,私企教會了新員工老員工就該走人了。

領導幹部也是這樣,他們退居二線不是因為能力不行,二是讓更多的人有成長空間。


lihhsd


退居二線,不上班,本身也是工作需要。說這話,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需仔細品悟。

國家從來沒有退居二線可以不上班的規定,但在各級實際執行二線政策過程中,又不得不讓二線幹部休息,這自然有深層次的原因。

我們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六十歲。不到退休年齡就退居二線的,一般都是科級、處級幹部,不是他們想離崗休息,是為了培養提拔年輕幹部,需要他們讓位。

請注意,他們是讓位,是被動的讓位,等於被組織剝奪了繼續行使職權的權利。他們退出領導崗位,不是因為工作不稱職而被降職、撤職。如果按照他們本人意願,絕大多數人是不甘心退出領導崗位的。

既然要求他們做出犧牲,既然不是被撤職、降職,既然他們自己也沒要求不上班,是不再讓他們上班,那他們的職級肯定要保留,工資待遇也不會改變,也不能改變。

一個或幾個離開領導崗位的幹部,如果不回家休息,還在單位待著,接任者是不太好開展工作的。如果你是接任者,你會不會喜歡退居二線的老同志仍然在單位正常上班?恐怕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我們要用正常的心態看待退居二線的老同志,不要再說他們拿著工資上不班、吃空餉。要深刻理解:他們的不上班,本身就是無為而為、對單位做出了貢獻。


太陽昇Sun


一、無事可幹。領導退居二線後,通常是擔任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以及巡視員副巡視員等。這些職務都是虛職,在單位沒有具體的工作崗位,沒啥具體事可做。這“員”那“員",其實就是賦閒。

二、左右為難。1,上班難。去單位吧,無所事事,自己感覺不好,有時上也嫌來下也煩。2,不上班也難。不去單位吧,有點象吃空晌,一些不理解的群眾還有意見。弄得去也不行不去也不行,實在有點無奈。

三、出路堪研。1,人數較多。退居二線的領導是個不小的群體。2,資源閒置。退居二線的領導大都50多歲,一般身體還健康,精力也充沛,經驗豐富水平能力甚至是處在其巔峰狀態,閒置著確實有點浪費。

因此,如何管好用好這些人,讓他們為國盡忠、為民服務,這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


在那高高的谷垛下面


這種情況該紀檢監察機關出面,對52歲退下來的領導進行干預,原因之一是離退休還遠(男八年,女三年),不但拿著高薪在家耍(教育界多為高級職稱),各種政治活動還不參加;之二是影響太壞,造成許多消極因素,以我所在區域學校為例,多所學校都有2至5人以上(一個縣這樣的人隊伍很龐大),想想,他們入黨宣誓的誓言和今天的所為,我身為百姓都感心寒!一線工作的人員帶病堅持到最後一天,因病醫治還要扣工資,呼籲社會各界引起重視,嚴懲這種"官腐"。


陳拂君


退居二線的領導幹部上不上班不要去追究,但也不能放任不管,應該要求他們參與單位的調研工作,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交一份不少於500字的有質量的調研報告。


百合蘇小小的故事


這個現象在體制內是經常發生的,很普遍!

結合我在部隊的所見所聞,出現這種情況無非下面幾種原因。


年紀大了工作力不從心但是又不到退休年齡的

這種情況應該說是在部隊最為突出,因為部隊每個職級都有最高服役年限,所以一般情況下領導的年齡不大,這也保證了工作能力和精力都是合格的。

但是有一種領導是提幹、苦幹,熬出來的,每一次晉職都是擦著最高年限來的,積累下來,正常的40多歲調副師,而有的快50了才調。

像我們以前那個政委就是,他副師職幹了快10年,而他同批畢業的,在我們基地都已經是副軍職將軍了!

所以最後他還差2年退休,但是年紀太大,工作精力什麼的都跟不上作戰部隊節奏。

最後上面決定就讓他賦閒了,找了一個年輕的代理。


犯了錯誤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公開處理的

這種在我們基地也有過,某單位因為出了安全責任事故,領導組織開常委會拍板,用公款進行相關賠付,把事情私了了。

後來被人舉報揭發,可是這個事吧,該領導一不是事故責任人,二也沒往自己腰包放一分錢,最後調查組沒轍了,給了個內部通報,在家賦閒,等退休了!

佔著茅坑不拉屎但是又不肯讓位的

最後這種就是之前說過的,因為各種原因要麼年齡偏大精力不足,要麼早些年有關係爬上位了,現在能力不足。

反正就是現在不能適應崗位要求了,但是個人又不肯申請轉業或者自主。

然後單位轉業名額不夠,最終沒辦法,上面只能讓退回家養著,換一個能幹的上來。


總之,題主說的這個現象現在也隨著幹部工作的正規化而有所改善,相信下一步應該會越來越少!


職場文氓


這是國企中很普遍的現象。處級以下的幹部55歲到點退下二線,或任高管或任調研員或什麼銜頭都沒有。相當多的人會不再上班,在家等退休。這是制度的問題,崗位沒有了,待遇沒有了,辦公室沒有了,原來一個人一個辦公室,現在要和其他同事擠一個辦公室,心理落差極大,面子很不好看。新領導也不想在辦公室看見他,他無法安慰老領導,不好意思管老領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老領導回家去。這樣的一刀切硬性規定到點退二線的做法有它的合理性,但它也帶來了其他問題。一刀切解決了公平的問題,誰也沒有話說,再有功勞再能幹,上不去就得下來。帶來的問題是這些人不好重新安置,也浪費了不少可利用的資源。這就是國企,理解不理解它就這樣。


sailor72


回答:在單位這情況從客觀意義上講,是存在的也是事實,一般是因為工作需要,退居二線也叫內退,大部分因身體健康問題(O_O)?所導致的體力跟不上,身體有病有不到退休年齡,只好選擇內退並不享受特殊待遇,一般工資待遇基本生活保障金。


美麗雨點1


為什麼有些領導從一線崗位退下來,可以不上班?

原因很簡單,工作不需要,或者說,有利於現任領導的工作。

對個人來說,關係也好相處。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雖然形容得有點誇張,但新領導上任,在用人和工作側重點上總要有新氣象。

前任領導假如還上班的話,總在新領導眼前晃來晃去,遇到他看不慣的地方,說,還是不說?

說,會干擾現任領導的工作,不說,他心裡不舒服。

他以前重用的人,現在受到冷遇,會不會找他說兩句心裡話,在別人眼裡看來,會不會是和新領導作對?

還一個,現在的人都很現實。

領導在任時,人們都會前呼後擁,笑臉相迎。一旦退下來,馬上人走茶涼。

而且人們和退下來的領導走得太近,還怕現任領導不高興,給小鞋穿,走路遇見了招呼一聲趕快閃,敬而遠之。

退下來的老傢伙,官威尚在,正無聊想找人聊天呢,結果人們都躲著他,這刺激太大了。

所以,退二線的領導能不上班,於公於私都是太好的事。

活明白的老傢伙,趕快走得遠遠的,從原單位人們的視野中消失,開創自己的新生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醉太平II


你說免職讓他幹啥?給後任工作上把關,是你願意嗎?讓他打掃衛生、給後任提水倒茶,你繼人者能這樣使喚前任嗎?若讓他考勤上班還得配備辦公室、辦公設備!許多單位上班基本是1/3幹、1/3看(不幹還說風涼話)、1/3幹自己的(吃空響),把在職的一般幹部職工管好就阿彌陀佛了,還琢磨給你騰出位置的前任怎麼使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