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留守兵團,實力擔負御林軍,媲美三個主力師

抗戰時期工農紅軍改編,八路軍主要下轄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又分別下轄2個旅,作為主力部隊,參與對敵作戰任務。除了三個主力師,八路軍還有一支御林軍,主要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區安全,這支部隊剛開始稱作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爾後改稱八路軍留守兵團。

八路軍留守兵團組建伊始,主要由八路軍第115師炮兵營、輜重營,第120師第359旅第718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第129師第385旅旅部和第770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共同組成,兵力達9000餘人,留守陝甘寧邊區。

八路軍留守兵團,實力擔負御林軍,媲美三個主力師

同時設立八路軍後方留守處,蕭勁光任主任。後期經過整編,八路軍留守兵團下轄8個警備團以及770團和保安部隊。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參謀長曹裡懷、政治部主任莫文驊。

其中,警備一團,團長賀晉年,政委鍾漢華;警備二團,團長周球保,政委甘謂漢;警備三團,團長閻紅彥,政委杜平;警備四團,團長陳先瑞,政委劉國楨;警備五團,團長白志文,政委李宗貴;警備六團,團長王兆相,政委張達志;警備七團,團長尹國赤,政委劉隨春;警備八團,團長文年生,政委帥榮;770團,團長張才千,政委肖元禮。

八路軍留守兵團,實力擔負御林軍,媲美三個主力師

八路軍留守兵團早期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陝甘寧邊區的社會秩序,特別是清除土匪禍亂。當時邊區土匪共四十餘股,約4000多人,既有單純掠奪財物,也有針對我黨和群眾組織搞破壞的土匪。留守兵團採取機動靈活地猛打窮追與堵截、合擊相結合的戰術,對土匪進行軍事圍剿。

一直持續了6年多的時間,到1943年1月,剿匪戰鬥才基本完成,而留守兵團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其中有兩個團級幹部、十多個連、排幹部犧牲。

八路軍留守兵團還擔負著守衛河防、阻止日軍西渡的戰略任務。畢竟河防如若得不到鞏固,陝甘寧邊區與其他抗日根據地的通道就勢必被阻斷。

留守兵團充分利用地形、地理優勢,積極構築防禦工事,經過河防戰鬥的實踐,總結出積極防禦的策略,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經過大大小小對日軍七十餘次作戰,雖然沒能徹底打消日本進攻邊區的狼子野心,但也絕對構不成任何威脅。

八路軍留守兵團,實力擔負御林軍,媲美三個主力師

1942年5月,留守兵團隸屬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於1948年2月6日改稱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1949年2月1日又根據統一編制,整編為西北軍區。

八路軍留守兵團圓滿地完成了御林軍的職責,作為衛戍部隊,其軍事功績完全可以媲美八路軍三個主力師。特別要說的是,1955年授銜,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授予大將軍銜,警備三團團長閻紅彥授予上將將軍銜,參謀長曹裡懷、政治部主任莫文驊以及多位警備團長、副團長被授予中將軍銜,軍功顯赫,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