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隊的單兵武器如何?是國產的嗎?

東義義


兔回答回答一下這個難題,只所以說是難題,是因為印度單兵武器裝備型號太多了,很難說全面,肯定會有遺漏的。既然是單兵武器也就是班用槍組系列以及單兵投擲武器。別的不說,就是一個印度步兵班槍械都不統一,一個連更是五花八門,為什麼不統一裝備呢?說來也許讓人無語,印度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個軍事力量大國,但輕武器製造上還真不敢讓人恭維,沒這個能力。印度雖然在戰鬥機購買上大手大腳,但這是建立在犧牲步兵武器裝備的基礎上的,這也導致印度步兵武器長期得不到更換,型號繁雜。下面兔哥就說說印度單兵武器裝備的情況。



印度的單兵武器裝備型號非常繁雜,這些槍械的時間跨度長達一個世紀,例如,李·恩菲爾德手動步槍,這款槍的年代是一八八幾年,後來有改型,但也有一個世紀了,印度還在用。從裝備的型號上來說非常多,印度陸軍共計裝備班用槍械多達27種,如果計算上一款槍械的不同型號則會更多。印度單兵武器的來源也非常繁雜,涉及的國家有加拿大、德國、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美國、以色列、南非、比利時、英國等等國家,還有諸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這些曾經的華約國家。


印度單兵槍械的口徑也不是統一的,這在世界上也不多見,通常步兵班武器口徑儘量保持統一,這樣對於戰鬥中相互補充彈藥意義重大,多一個火力點就多一份戰鬥力。槍械彈藥的統一也有利於後勤保障,減少後勤壓力,印度本身軍隊後勤保障力量就不強,而且本身不能生產子彈之類的彈藥,彈藥口徑不統一對於彈藥採購也是一個負擔。印度不把一種口徑的槍械統一配置,為的就是防止一旦一種彈藥斷頓影響到整個部隊作戰能力。印度單兵槍械口徑有5.56毫米和7.62毫米,其中的7.62毫米就有兩種彈藥,一種是北約標準的7.62X51毫米子彈,一種是俄羅斯標準的7.62X39毫米口徑子彈。如果算上12.7毫米、14.5毫米、和9毫米手槍彈就達到了六種以上。




印度單兵槍械輕機槍就有五種以上,包括二戰時期的老式輕機槍,突擊步槍多達11種以上,衝鋒槍有四種以上,狙擊步槍三種以上。目前印度國產步槍為“英薩斯”突擊步槍,把美、德、比利時、俄四種步槍的優點都拿到這支“英薩斯”步槍身上,想創造出一款名揚天下的優秀步槍。例如,氣體調節器採用的是比利時FNFAL步槍的,護木則採用美國AR-15步槍,槍機拉機柄和德國G3步槍一樣,供彈系統採用俄羅斯的AK步槍。因此,印度這支“英薩斯”步槍被譽為“四不像步槍”,性能爛到家了,雖然是自動步槍,卻設置了三發點射,不能連續射擊,這在實戰中是會吃虧的。



總體而言,印度單兵武器裝備非常不合理,其型號繁雜程度比一些熱點地區的民兵武器的武器還要繁雜的多,一個連拿出十來種單兵槍械出來也不奇怪。關於印度單兵槍械武器品種在此不在一一列舉,防止我寫的頭疼,你看著也頭疼。


兔哥42928


印度的單兵武器是一個悲劇,這是一個比印度國產飛機、軍艦、坦克更差的領域。要知道,印度如今光是單兵裝備的各類槍械的口徑就有多達10多種,其中幾乎涵蓋了目前世界上已經出現的5.8mm、7.62mm、12.7mm、9mm、5.56mm、14mm等,根本無法統一口徑和制式。

圖為當代印度士兵手裡的“捷克造”輕機槍,都算是古董了。

印度軍隊裝備的步槍當然有國產的,就是印度寄予厚望的“英薩斯”步槍,這把槍本來打算集合俄羅斯AK-47、美國AR-15、比利時FNFAL、德國G-36步槍等世界所有名槍的有點,研發一種世界領先的步槍,但是結果,這支步槍性能差到被放棄。“英薩斯”步槍有AR-15的護木、FNFAL步槍的氣體調節器、槍機使用G-3步槍、供彈系統和槍管使用AK-47的結構,結果這支步槍竟然不能連續射擊,不算是自動步槍,可靠性極低,在前線被大量拋棄,如今只能裝備印度二線部隊。

著名的印度邊境巡邏隊照片,每一名士兵手裡的步槍都和其他人的不同,口徑、槍彈、來源都不同,非常混亂,沒有制式裝備。

而印度的一線部隊使用的則是印度剛剛從俄羅斯引進的AK-203步槍,這是俄羅斯陸軍的制式步槍,性能自然不成問題,彈是因為印度無法自己生產這種步槍,因此步槍的維護、保養、修理都要依靠俄羅斯廠家,就連槍彈都需要完全進口,每年光是維持這些步槍的使用就是一筆巨大開銷。印度一共進口了75萬支AK-203,足以裝備印度現役部隊,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到貨速度跟不上,如今印度軍隊步槍依然混亂。

上圖為印度國產的“英薩斯”步槍,下圖為印度精銳部隊手裡的兩種不同的槍進行配合,分別是“英薩斯”和AK-203。

印度裝備的最有意思的步槍是李·恩·菲爾德步槍,這是一把誕生於一戰之前的李恩菲爾德步槍,這是一種非自動步槍,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如今依然在印度的三線軍警中使用,在一些印度邊境部隊手中也有出現,他曾經是二戰中印度一線部隊的制式裝備,但是因為印度自己無法國產輕武器,因此還捨不得直接退役掉,依然在使用,令人很是震驚。

圖為手持一戰名槍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印度士兵,這可真的是非常值錢的古董了,用在實戰中著實讓收藏家心痛。

印度不能生產步槍都不算什麼,印度連槍彈都不能國產。當然,槍彈的技術難度並不大,一些非洲國家的小作坊都能生產AK-47步槍的槍彈,但是這裡說的是正規軍使用的制式槍彈,對重量、生產精細度、飛行速度和射擊精度、穿甲深度都有標準要求的精密槍彈。小作坊當然可以小批的生產無法統一標準的槍彈,但是大規模裝備部隊還是得靠設備先進的製造工廠,印度目前制式槍彈全靠進口,在多次印巴戰爭中都是緊急購買國外槍彈,如今印度總是每隔幾年就向俄羅斯購買1.5億發槍彈,否則全印度的制式槍彈也只夠實戰中用7天的。

圖為李恩菲爾德步槍,如今依然在印度軍中服役。

這就是印度的輕武器現狀,非常悲劇,但是印度的製造業就是這麼個基礎,也確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所以印度的輕武器狀況,非常不樂觀。


海事先鋒


印度為槍而發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到現在。今年終於下了大決心,再次大方出手,購買了兩種步槍,一是俄羅斯的AK西化版AK203,75萬支槍其中,5萬支原裝進口,70萬支在印度生產,未來列裝三軍;一種為瑞士的AIG716,數量為7.24萬支,裝備對象為一線部隊。所有槍支配裝部隊後,從此不再為單兵輕武器著急,基本解決了部隊無好槍可用的煩憂。

關於步槍,印度自己也有過努力,上世紀九十年代國造一批英薩斯,號為先進,1999年在卡吉爾衝突中使用,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不能連發,子彈卡殼,等等,新槍嘛出現一點問題實為正常,改進一下不就得了?正式推出改進型“湖中劍”,努力了幾年發現不具可靠性,到2017年正式宣判了英薩斯及其改進型的死刑,只得再次向國外市場去淘換,即目前要換裝的兩種槍,性能還是不錯的,至少都要比英薩斯強。

AK203,有皮卡汀尼導軌,以方便安裝各種戰術配件;可摺疊可伸縮的槍托,非常符合人機工效原理,方便了攜帶行軍;木製護木,換上了塑料,有效減輕了槍支重量等等。然而並不討俄軍士兵喜歡,也許正像所有國產槍並不為生產國家的軍隊喜歡一樣,AK203被戲稱為卡拉什尼姑娘穿上了鐵背心,那意思,新瓶舊酒,改進有限,但是對於印軍的意義不一般,從此換上一枝可靠的槍,不再為繞世界淘換AK而發愁,亦不必擔心英薩斯再借“湖中劍”而還魂。

致於SIG716,是由美國設在瑞士的分部而製造,可稱為西格版AR。世上的步槍就兩種,不是AR,就是AK,他們的名頭都很大,市場保有量很高,配件淘換很方便,今後更不必為子彈而擔憂,7.62和5.6都有生產線。終於有槍可用,畢竟高興。


魂舞大漠


單兵武器顧名思義就是單兵作戰所使用的武器,它包括了手槍步槍等輕武器、近距離面殺傷所使用的手榴彈、反裝甲目標用的反坦克導彈、單兵防空導彈等等。印度雖然一向吹噓自己為世界軍事力量前五,但受制於羸弱的軍工科技實力,其不僅戰鬥機、航母、坦克等大件武器裝備依賴於國產,甚至連士兵手上用的輕武器、防彈衣等也幾乎完全是進口,這種現象在目前的軍事強國中並不多見,可謂是南亞獨有之怪像。
▲這一張圖中,印度士兵至少手持四種突擊步槍

首先從輕武器上分析,印度國產的英薩斯步槍幾乎就是美國AR15、比利時FNFAL、俄羅斯AK74、德國G3這幾種世界名槍的混合體,無奈印度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想要集合所有名槍的特點,最後卻無奈出來一個四不像的怪胎。英薩斯步槍的快慢機最多隻能實現三發點射,無法完成連續射擊,在火力密集度上大打折扣,槍托還採用落後的木製固定式槍托,槍支全長接近1米,便攜性也讓人淚奔。
▲英薩斯步槍充分證明了顏值與戰鬥力成正比

而最為坑爹的是英薩斯步槍的可靠性太低,在錫亞琴冰川和喀吉爾高地等低溫高海拔地區頻繁出現槍支故障,以至於無法正常發射子彈。在與巴基斯坦部隊的前線對峙中,常常被基層士兵所拋棄,最後無奈只能繼續採購國外成熟步槍進行補充。目前英薩斯步槍基本上已經被淘汰給印度的二線部隊和軍警使用,印度軍方基本已經放棄治療,現在重心放在從俄羅斯引進AK-203的生產線,這才是印度軍隊未來的主流步槍。



除了步槍生產不出之外,印度更可悲的是連合格子彈也難以自給自足,雖然印度並不像國內所盛傳的那樣無法生產7.62和5.56毫米口徑子彈,但是由於工業基礎太過於薄弱,工人操作水平也十分有限,印度的步機槍子彈良品率一直很低,產能也始終提不上去,不僅普通子彈自給率低,高性能的狙擊步槍子彈則完全依靠進口。在錫亞琴冰川對峙中,由於彈藥消耗太快,印度自己供應不上,不得已只能從前蘇聯國家的倉庫中緊急採購1.5億發子彈緊急調撥前線,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難怪印度軍方自己也說,印度的彈藥庫存最多隻能支撐7天的戰爭供應!

▲印度落後的子彈工廠

而在單兵防空和反裝甲重火力上,印度軍隊現狀同樣不容樂觀,目前印度單兵主力防空武器為薩姆7格雷爾便攜式防空導彈,這款導彈屬於蘇聯60年代末期的產品,射程只有2300米,採用紅外導引跟蹤,只能對付低空慢速目標,並且非常容易被紅外感染,性能也十分感人,與我國的紅櫻6完全不在層次。好在印度已經認識到這一大弱點,在去年印度與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達成一項15億美元鉅額訂單,將採購俄羅斯最新型的薩姆18針式單兵防空導彈,這款導彈最大射程6000米,採用新型光電導引頭,具備發射後不管性能,綜合指標遠高於老式的薩姆7。


▲針式單兵防空導彈

讓人比較欣慰的是,目前印度已經能夠國產單兵毒蛇反坦克導彈,然而很不幸的是,這款毒蛇導彈一點都不毒!從1983年研製到現在已經超過35年,還是處於小規模量產的階段,並沒有正式大規模列裝印度軍隊。其主要原因就是這玩意兒可靠性太低,裝備的號稱世界第一的紅外導引頭甚至經常捕捉不到目標,破甲能力也十分感人,根本打不穿主流的三代坦克。印度軍方現在最渴望的就是採購以色列的長釘單兵反坦克導彈,但是在莫迪政府國貨當先的政策引導下,這一軍購訂單很可能最後半途而廢,如果印度軍隊真的要全面裝備毒蛇導彈,那隻能復古他們說一句:開心就好!


▲印度毒蛇反坦克導彈
車載和單兵兩種版本

除卻單兵攻擊類武器,在防護型裝備上,印度同樣不容樂觀,印度基層士兵大多數都沒有配發先進防彈衣,即使一些精英部隊很多也仍舊使用老舊的金屬防彈衣。還是在去年,印度號稱自主創新典範的SMPP公司以1.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了軍方18萬套陶瓷防彈衣的訂單。印度這麼厲害了?居然一次性造這麼多防彈衣?實際上現實同樣很殘酷,這些防彈衣所使用的凱夫拉芳綸纖維以及碳化硼陶瓷材料幾乎全是進口自中國,印度自身根本沒有生產這類先進材料的能力,所謂自主防彈衣其實不過是外來組裝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