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洛南縣被稱為倉頡造字故里大家認同嗎?

借枕落葉煮清酒


關於漢字的起源雖然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但是,從道理上還是可以簡單說說的。

一,漢字起源的時間上限。

漢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目前,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意見是,上限不會超過五千年,也就是說,說漢字有五千年的歷史是十分“客氣”的說法,實際情況,漢字很有可能在商朝才出現,也就三千多年的歷史。考古所發現的一些“符號”,不叫漢字,頂多可以叫“前文字”。這一點不要搞混。漢字是為了記錄語言而創造的,是形、音、義的結合體。符號、簡筆畫等,有形,也能表達一些含義,但沒有讀音呀!所以,這些東西不被承認為漢字。

二,漢字由專家所造。

關於漢字是誰首先創造出來的,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問題。有人說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這個說法不對。勞動人民不具備創造漢字的條件。漢字被創造出來以後是要“流通”的;只有具有權威的專家所造的字才可能“流通”、散步開來,傳承下去;普通百姓,張老漢造一“魚”字這麼寫,李大媽造一“魚”字那麼寫,誰服誰?漢字肯定是人造的,這個人會是誰呢?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去想,誰最需要漢字?誰創造漢字的動因最大?歷史上有兩類人,一是“巫”,造字以與神溝通;二是“吏”,造字以記錄備案。

三,倉頡造字不可信。

1,按《史記》的說法,倉頡是黃帝時期人,時間上對不上茬,漢字的歷史也就三千多年,出現在商朝。

2,推敲一下“倉頡”這個名字。“倉”是糧倉的意思。糧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當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糧食有了剩餘,當工具和建築材料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能夠給糧食單獨“蓋個房子”時,“倉”才出現吧?黃帝時期是新石器時期,這個時期有糧倉嗎?如果沒有實物的糧倉,給人起的名字為什麼會有“倉”的概念?這不明顯是胡扯嗎?“頡”字就更復雜了,這裡就不囉嗦了。

3,故鄉的歷史。

華夏漢人的來源也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專業的問題,這裡不討論,只想從這個角度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一支族人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能繁衍多久?清朝的時候,中國的人口才剛過一個億,可以想見,上古的時候,人口是很少的。在地廣人稀的大背景下,要一支族人在一個地方一直繁衍生活幾千年,可能嗎?基本不可能!另外,用考古的手段考察一下所謂的倉頡故里,人類居住生活的歷史,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一個兩千年前才有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會是倉頡故里,你信?


張科7850


蒼頡是傳說中的人物。傳說他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

實際上,文字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所造。文字是交流工具,需社會的約定俗成。文字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增減變化!一人一時豈能造出這一系統。

如今傳說中的人都要落實籍貫,查出故里,近於搞笑。實是出於製造景點收銀子的動機,關心的並非蒼某人,醉翁之意本不在酒。下一步,有關人又要考證,蒼頡造字時,天上落的是什麼穀物,麥子,水稻,大豆,這些作物至今成為某地特產了吧!還有當時哭的是男鬼女鬼,老鬼少鬼,這些鬼的後人是某某,現任何職。

蒼頡故里,無中生有,實是搞笑!今後,再搞女媧故里,夸父故里,后羿老家,哪吒擒龍遺址等要成為潮流了!為了錢,什麼荒唐事卻能幹!

偉人詩曰:新聞歲歲尋常出,唯有今年出得殊。蒼頡故里成新聞,真是民族的悲哀。將來後人會為我們悲哀,願他們能“哀之而鑑之”!


學而時


認同!我去過洛南縣,爬過饅頭山,倉頡廟就在饅頭山上,上山後一路都是牌子講解倉頡造字的過程,我老婆抱著孩子跟狀元石還合了個影呢!


馬莊臻臻


倉頡,山東壽光人


臨高啟明1726


這個首先要找到與倉頡造字臺相對應的洛水,

而改洛水邊上有玄扈河和陽虛山,以及熊耳山,該處出山如入川,最終向東匯入黃河,才是對的!





國寶會說話


認同。倉頡造字在洛南,民間也有很多傳說,穀雨節傳說是倉頡造字後感動天帝,天帝為人間“雨粟雨金”(《洛南縣舊志·勝蹟》)。“墨染黑潭”,傳說倉頡把所造二十八字刻於陽虛山之石室中,過往官員祭典臨摹時,毛筆把村邊的潭水都染黑了。











望蓮699


洛本為雒,是在建國後,便於書寫識別,改為了現在這個洛字


用戶4221857230


認同還是不認同啊,有啥用哦


——公子語


倉頡到底是不是白水人,誰考證過?


山舞流溪


中國的漢字是象形文字,已經有五千多年曆史了,漢字不是某一天發明的,也不是某個人發明的,而是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看看六七千年前的彩陶符號,就知道漢字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