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散戶越多,為什麼?


根據我的多年經驗,這個問題應該是最專業的回答了。

首先,大部分股民有個習慣。就是股價下跌了,低於成本價了,就不願意止損出局,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股民數量就增加了。

第二個原因是,貪便宜的心理。如果當初股價在20元的時候,股民沒有買。那麼到15元的時候,股民會認為可以抄底了,所以進去抄底,這樣被套在半山腰了。

第三個原因,也跟貪便宜的心態有關,就是股價越低,股民越喜愛,認為自己可以多買幾百股,就能身上多點肉。價格越高的股票越不敢碰,認為後面會跌的慘。其實漲幅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沒有轉過這個灣。

股民數量太多的公司不一定都是查公司,要跟歷史數據做對比才行


投顧顧問趙志軍


越跌散戶越多,這個說法不能說 絕對正確,但是也是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那為什麼股票下跌過程中,散戶越來越多呢?

主力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吸籌,洗盤,拉昇和出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吸籌,洗盤都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籌碼和提高散戶的成本,在拉昇的過程中實現了完全控盤,大部分籌碼被主力控制,股價在主力的意圖下快速上漲。

主力拉昇股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利,而獲利就需要將拉昇到高位的籌碼出局。這就需要千千萬萬的的散戶來接盤。這也是籌碼從集中到分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力會採取誘多,砸盤,反彈誘多等各種方法,想盡辦法將手中的股票出局,讓散戶來接盤,從而實現籌碼的獲利套現。

集中在主力手中的籌碼,被更多的股民買走,使得散戶的數量越來越多,而隨著主力拋盤出局,不可避免造成股價的大幅下跌,很多股民看到股價跌幅已深,還會去搶反彈,主力趁機將庫存傾倒而出。當主力出貨完畢後,集中在主力手中的籌碼被眾多散戶買走持有,股價下跌而散戶數量增加。而被套的散戶,一部分被套死只能長線持有,一部分會止損割肉出局,推動了股價的下跌走勢。這也是為什麼股價越跌,散戶數量越多的主要原因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啟發和幫助。


禪壹


主力在拉伸後,會有一個籌碼被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個收集籌碼或吸籌階段。

散戶有一個特性,就是當股票上漲以後,散戶比較容易跑得快,流動的浮籌很容易被主力吸到自己的手中。

隨著股價的抬高,散戶會有這樣的一種心理:啊,漲了,蠻好不要賣的——啊,又漲了,我怎麼會賣掉它的?不知道能不能補回來——啊啊,還在漲,不管了,追進去再說。

這種散戶的心理波動,就是基於人性來的,越漲越會有人買,到了高位以後,為了吸引散戶跟風,只有不斷的拉高,拉高方式是進一出三式拉高。

到了高位以後,某一天股價強勢震盪,顯出巨大的換手,而後還會以漲停等極端上漲方式吸引跟風,這時候,主力可能就已經出完貨,而大量的散戶會買在山頂。

於是股價開始下跌,而買在山頂的散戶,則會不斷的選擇補倉。他們會在5天線,10天線,20天線,30天線甚至60天線和年線這裡補倉,還有一些搏反彈的,也會選擇在均線低位買入。

主力拉伸及打壓,都是為了後續的出貨做準備,隨著股價越來越低,買入的散戶也越來越多,主力得以全身而退。這時候,在每個均價線附近,都有散戶在買入。直到破了年線。

破了年線之後,是否就安全了?很多散戶也一樣會買入。但實際上,股價結構除了必要的幾條線之年,其他基本不需要看,因為實際所有的線,都沒有意義,有的只是股價在上漲和下跌趨勢中的結構。

而不懂這些的絕大多數散戶,在下跌中受到股吧裡面唱多貼子的忽悠,下跌中受到無良寫手寫的新聞通稿、甚至是研報的影響而買入。

所以,最後的情況是,從頂到底,一路都有散戶在買,當然,這個股也就廢了,從籌碼結構上來看,可能從山頂到山腳,一路都有散戶相伴。


大輝觀市


A股市場中散戶的體量佔到了八成,機構僅有兩成的比例,一隻股票如果越跌散戶越多就很正常了,因為A股主要是散戶數量較龐大,加上交易機制以多為主,自然就會有人不斷的抄底。如果是美股市場就不一樣了,美國股市80%都是機構群體,市場又能做空,這就導致好股票都是機構扎堆,垃圾股都無人問津,美股個股分化非常嚴重,但是國內因為散戶多,散戶投資專業並不強,必然在選股上思路是不一樣的。

很多股民選股就是喜歡價格低,認為價格低風險低,認為價格高的股票風險高,這主要問題還是在A股市場的交易機制和交易方式讓投機氛圍比較濃郁,一隻股票越跌,大家認為都很低了就買,結果散戶買的越來越多。

那越跌散戶越多,這對股票有哪些影響?

散戶扎堆的股票不好上漲

如果一隻股票散戶扎堆,這隻股票要上漲會非常難,國內的機構和散戶是對立面,它們是要讓散戶的籌碼轉移到自己手中就會用盡各種方法洗盤和打壓股價,導致股票一直跌,但是越跌買的散戶越多,就必然造成機構難以控盤,為了控盤就會在持續打壓後進行洗盤行為。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股票在前期大幅下跌後都會經過一波較長的低位震盪,少的個把月,長則一年以上,雖然散戶越跌越買,但是機構也有各種方法讓散戶賣,最後散戶扎堆的股票雖然前期不好漲,不過在後面不斷割肉之後,機構控盤之後就會開始上漲了,散戶越多洗盤時間就越長。

越跌越買,也需要選擇股票

如果選對股票,越跌越買,越跌散戶越多也並不是壞事,因為有的股票是不怕下跌的,比如一些績優股,它們每次的下跌之後都會在下一輪上漲創出新高,這些股票跌其實就是機會,但是這些股票跌散戶也不買,因為大部分好的股票價格都是高的,導致越跌這些股票散戶也不喜歡,比如龍頭企業股價高,卻都是機構在買。

而那些垃圾股就是因為公司問題,股東瘋狂減持後股價低,散戶卻喜歡低價,它們認為這些股票在將來有可能成為茅臺,當然就會積極去買,雖然想法很美好,但最終也是虧在這些股票裡,是大部分散戶虧損的原因。

因此,越跌散戶越多,這是因為A股市場的散戶數量決定,A股的交易機制決定,這也是A股長期熊長牛短的原因,機構少,股民數量大,決定了市場的投機氛圍過濃郁。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市場越跌,散戶越多,這個邏輯應該是說,市場總體趨勢向下,個股的價格也是跟隨市場趨勢向下,比如一隻股票,本來價格在100元,很多散戶即便是想買,因為股價高高在上,有心無力,現在股價調整,價格跌到了10元一股,這個時候散戶覺得便宜了,蜂擁入場,體現出越跌散戶越多的狀態。其實A股市場一直就是散戶佔絕大多數,佔有的比例超過80%,這是由A股市場特性決定的,A股市場是一個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平臺,雖然這些年一直在倡導價值投資,但收效甚微,之所以A股市場的投機氛圍非常濃厚,就是因為散戶的佔比比較大,散戶居多的市場必然帶來情緒化交易,帶來投機操作,所以說市場的本質就決定了市場成分的組成。


從目前的狀態來看,A股市場的本質沒有大的變化,散戶的比例也不會出現大的變化。市場越跌,散戶越多的邏輯並不準確,有的時候由於股市長時間的調整,散戶的數量反而減少,因為散戶的交易是非常隨機的,是短線追求獲利,如果長時間不能獲利,散戶自然會離開市場。反而趨勢向上的市場或者是寬幅震盪的市場,散戶的交易意願比較高,增加的數量也會較多。同時散戶的多少還要和各種投資環境結合起來,如果外圍的投資環境不好,比如房地產市場、期貨市場、實體經濟等投資渠道出現問題,自然會引導投資者進入到股市。


綜上,越跌散戶越多這個邏輯並不準確,具有賺錢效應的市場才能夠更吸引散戶參與!



小散李大鵬


市場出現持續性的下跌,市場情緒面逐步轉弱,但通過數據來分析散戶的數量好像並未降低,甚至還會出現增加的情況,為什麼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散戶的數量會越累越多呢,其實也能體現市場的散戶的數量跟A股結構存在很大的關係,下

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進行講解,首先來給大家參考一組數據。

通過上圖數據我們能夠看到近15年個人投資者(散戶)的數量變化情況,灰色部分為散戶,我們截取07年牛市結束和14年牛市結束後散戶佔比情況,09年到14年這5年之間上證指數是逐步走下跌趨勢,而散戶的佔比卻是呈現的遞增的情況,參考下圖指數情況:

通過上圖指數我們發現指數走出長達五年的下跌趨勢,具體是原因造成的下跌的時候的散戶數量在增多呢。

吸引散戶市場的時間

很多投資者在在接觸股票市場大部分是在牛市階段,在牛市時候大街小巷都在談論股市,甚至掃地的阿姨都在關注股市,再次我們通過牛市的市場新增股票賬號也能夠看出散戶蜂擁而至,那市場經歷過牛市後必然要經歷大熊市,而很大一部分投資者並未接觸過牛熊市,當熊市來臨後以為市場還在牛市階段,個股的下跌可能只是屬於短暫的下跌,牛市結束後機構主力資金都在大幅度的拋售,而接盤的大多數的為散戶投資者,通過最上面的數據也能夠反應該類情況,參考下圖紅色框線內數據

散戶投資者心理

很多投資者在做股票的擔心追高買入股票後會出現被套的情況,進而選擇抄底股票或者等待個股出現回調選擇介入,從而造成個股在逐步下跌的過程中,散戶倉位會越累越重,甚至前期空倉的投資者看到股市持續的下跌後也逐步開始進入股市。

這兩類情況也會逐步造成散戶投資者佔比越累越大,反而股市真正底部的形成,市場出現了反彈或者很多投資者無法忍受市場的長期下跌,進而選擇賣出股票後,機構投資者佔比反而出現上升的情況,截止18年散戶的佔比出現了一個歷史的冰點,大盤在形成2440點的底部後開始出現的大幅度的反彈,所以目前已經接近19年的年底,大家仍舊可以去參考散戶和機構佔比的情況來做為將來行情預期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


以上是專門分析了在某些情況下為什麼市場下跌散戶佔比會越來越多,但在A股經歷的30多年的發展歷程後,很多政策和規則在逐步趨於完善,去散戶化必然會成為一種趨勢,特別是外資持股的比例的限制放開後,

很多國外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A股的市場的投資後,也會降低散戶投資者的佔比。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道破天際


股票越跌散戶越多,這是股票市場一種比較特殊的風景,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股票不斷下跌的過程當中,大家對股票上漲趨勢的期望越來越強。

在眾多炒股的散戶當中,很多人其實都有一種賭徒的心理,他們既想賺更多的錢,但心裡又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害怕,特別是在股價不斷上漲的過程當中,很多人反而不敢大量持倉,因為他們怕股價越高跌的越厲害,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在股票上漲過程當中,往往是賺錢最好的時候。

而在股票下跌的過程當中很多人反而沒有後顧之憂,因為他們相信股票總會有上漲的那一天,畢竟股票不可能永遠跌下去,跌跌漲漲才是股市的規律。所以很多人相信,當股票不斷下跌的時候,他們總會迎來反彈的一天,因此當股票不斷下跌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可以抄底了,所以更願意大量持倉。

第二、股票連續下跌之後,大家購買股票的成本下降,以前一些買不到的股票現在也可以買了。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股票,不同的股票價格是不一樣的,有些垃圾股也就幾塊錢,而有一些優質的股票,可能是需要幾十塊錢上百塊錢,一手都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塊錢。比如目前茅臺的股價是1158元,購買一手茅臺股票就需要11.58萬,很多散戶根本就買不了,所以大家只能看著這些優質的股票不斷的往上漲,眼睜睜的看著別人賺錢,自己啥也做不了。

而當股票總體行情下跌的時候,那些優質的股票也不能獨善其身,很多優質股票股價也會出現下跌。比如在2018年當中,整個A股表現都不太理想,茅臺的股價一度跌到510元,這時候就有很多人開始入手茅臺,假如這些人的茅臺股份一直持有到現在,收益至少翻一倍以上了。

所以當股市總體處於下跌的時候,一旦有些散戶有能力購買一些優質的股票,那麼他們就會大量的買入,然後長期持有,等待這些股票回升。

第三、股票下跌往往伴隨著經濟下跌,到時大家沒生意工作也不忙,所以有更多的閒時間去炒股。

股票是經濟的晴雨表,一般情況下如果股市不斷下跌,那說明當前的經濟表現是不太理想的,在經濟總體環境不太理想的情況下,大家的生意肯定不會太好做,對應的工作也不會太忙,這時候大家就會有更多的閒時間來炒股。

而且在經濟總體表現不理想的情況下,大家的收入也會有所下降,這時候很多人就可能想通過炒股或者其他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我們看到在經濟表現不理想的時候,往往是很多人進入股市的時候。


貸款教授


股票越往下跌,散戶就越來越多。這是個市場本質的行為,說白了就是人性所趨的結果。

在股市中的通常情況下,題主說的也只是股票下跌的某一階段。下面,我就通過圖文的方式為大家分享在A股中,一支股票週期性散戶重要聚集地,以及產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四種形成區域。

第一,搶反彈。當股價拉昇很多倍以後,快速暴跌或者是連續一字跌停,股價也相對於頂部來說,跌了好幾倍,於是有激進的散戶搶到了“收大陽線或天量陽線”的“反彈”,這種情況甚至是從“跌停到漲停”,他們往往認為,這是主力搶籌的大動作。

第二種情況是“胸有成竹”。股票拉昇了很多倍,在高位寬幅震盪區域。因為大多數週期性股票,漲的越高,“利好”消息成堆。於是,好多做“T”的散戶,利用自已掌握的“股性”賺錢。

第三種情況是“安全”,股價從高位快速暴跌好幾倍以後,股價開始放量慢慢的往上爬升部位。因為這一帶,相對於高位頂來講真的“便宜了”,而且放的量又大,是主力“接盤”或“自救”,而且股價“低點抬高”,只是“漲得慢一點”,消息面也很好,讓人有“安全感”。所以,大批散戶就聚結於此。

第四種情況是真的便宜了,股價在次高位長年帶量橫盤,或巨量振盪後,快速暴跌,在相應低位長時間放天量,這裡聚集的散戶,或許是這支股票整個週期中最多的,當然,這裡大多數的情況是成為股東套現的買單者。

當然,這一切的根源,主要歸結在“後悔盤”“規律”“安全十利好”“便宜”。

歡迎有更多更好觀點的高手朋友們指正我的不足之處,我先代粉絲朋友先感謝您了。也歡迎認為我分析的有幾分道理的朋友留言與點贊。關注我!我會努力為您服務的

2019年12月8日


股市格局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直觀和全面,對於A股的週期來說,分為熊市初期,中期和末期,以及牛市初期、中期和末期。

所以,在不同的週期裡,散戶的變化是不同的!

首先,在牛市中後期越漲,散戶的數量是越多的,因為持續上漲的行情裡,激發了很強的賺錢效應,刺激著散戶不斷入市追漲,跟風。

但是在牛市末期結束,進入了一個熊市下跌前期的時候,散戶確實會出現越跌越多的局面。

因為大部分的散戶都是在牛市末期進入的,這個時候小心翼翼不敢重倉和滿倉。

而在牛市結束,熊市下跌的初期,過度的自律和貪婪讓他們覺得是機會,而不是風險,從而大膽抄底,高位接盤,所以導致了越跌散戶越多!

(下圖2016年的個人投資者佔比)


可是到了熊市中後期呢?其實散戶的數量不是越來越多的,因為在熊市末期往往悲觀氣氛籠罩,再加上股價的下跌和利空往往會讓散戶難以忍受,從而割肉。

甚至在熊市末期,部分的個股其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讓散戶看到了虧損減少的情況,就會立刻止損出局。這個時候,散戶反而是數量越來越少,而不是越來越多!

(2019年散戶的佔比明顯比2016年少了很多)

所以,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

散戶總是在熊市初期的時候越跌越買;

而在熊市末期的時候逐步成為了韭菜;

這個和他們對於週期理解的缺乏,對於估值和價值判斷的錯誤,以及自身倉位自律和控制不足有關。

你會發現,大部分的散戶都是看自己的賬戶餘額來操作的。賬戶裡錢越多,補倉越勤快;賬戶裡錢越少,越容易死扛或者割肉止損。說到底,還是不瞭解什麼是投資,什麼是估值,什麼是價值,什麼是週期。

太過於情緒化操作,沒有紀律!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為什麼股票越跌反而散戶越多呢?曾經寫過一篇散戶虧錢的思維:“窮人思維”結合我自己的炒股經驗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背後的心理變化


沒有經驗的散戶基本上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愛買價格便宜的股票。因為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股價已經這麼低了,不可能在下跌了,或者股價這麼低了,也跌了這麼多了,我拿著做個長線也安全。這就是原因之一,股價越跌,散戶越願意買入。


二、股票下跌的應對措施


(一)看股票位置


如果一直股票在近期內大漲過,甚至走出過翻倍的行情,這個時候下跌,大家一定要注意,可能下跌後有反彈,但是這樣的票最好不要去碰。如果股票已經是歷史地位,但是依然是喋喋不休,好像永遠都找不到底部一樣。那麼,這樣的股票,最好也不要碰。

因為炒股有一句話,不要輕易的說什麼時候是頂什麼時候是底。


(二)看大盤環境


如果一隻股票在下跌到時候,大盤也是下跌,而且大盤下跌帶動的股票下跌,這個時候一定要分析大盤下跌的原因,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影響。如果是長期的,最好出場觀望。


(三)看個股基本面


如果個股的基本面很好,因為大盤的下跌帶動了股票的下跌,那麼可以逐步的建倉。但是千萬不要一次性滿倉,在下跌途中,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真正的底部,所以下跌一點買入一點。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可以加個關注,點個贊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