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國外文物藏於中國博物館?

龍行天下之天怒


提起民國上海灘大佬杜月笙,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到現在還經常出現在書籍和影視作品之中。但對於他的子女,世人卻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他的兒子杜維善曾經無償捐獻價值18億元文物。

▲青幫大佬杜月笙舊照

杜維善,是杜月笙第七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生母為姚玉蘭。解放前夕,杜維善母子隨杜月笙移居香港,並在杜月笙去世後輾轉前往臺灣定居,在那裡讀完中學後就前往澳大利亞留學,成為了一名地質工程師,最終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但一直不曾入籍。雖然身在異國他鄉,杜維善卻始終沒有忘記父親曾經對他說過的話,讓他永遠不要踏入黑道,同時要永遠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正是在這樣的教誨之下,杜維善始終保持著一顆愛國之心。

▲杜維善捐贈的薩珊王朝卑路斯一世金幣

1991年,始終惦念故鄉的杜維善終於回到上海,而且他一回來就做了件轟動全上海的事情。原來,長期從事地質類工作的他有個特殊愛好,很喜歡收藏古代各個朝代的錢幣,特別是他手裡有367枚非常稀有且十分值錢的薩珊王朝金幣,按當時的市場價估算,這批金幣價值十八億元人民幣。很多人不禁要問,薩珊王朝是哪個朝代,這個朝代的金幣為何這麼值錢?

▲薩珊波斯人形象

薩珊王朝是一個疆域遍及西亞的超級大帝國,繼承了安息帝國的遺產,與羅馬帝國並立400餘年。薩珊王朝統治時期,是古波斯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其影響力遍及西歐、非洲、中國及印度。這個帝國的貨幣主要以銅幣為主,只少量印製了一些金銀幣,因此薩珊金銀幣相當少見,極具收藏價值。王朝覆滅後,貴族四散逃難,其中一部分人遷居中國,這些金幣也隨之出現在中國,並逐漸散落在世界各地。由於這種金幣的存世數量非常少,所以被收藏家視作全球最珍貴的金幣,我國建國初期也只有新疆博物館有幾枚。

▲上海博物館外景

當時,上海博物館為提升其知名度,也希望能搞一塊薩珊波斯金幣撐一下門面。結果經過數次交涉,新疆博物館才給了一塊殘缺不全的小金幣,可見其有多麼珍貴。因此當杜維善決定無償捐獻自己收藏的367枚薩珊金幣時,所引發的轟動可想而知。按照杜維善本人自述,當初為了購入兩枚薩珊金幣,他賣掉了臺灣的兩套房子,價值240萬元人民幣,這三百多枚古幣中雖然不全是金幣,但總價加起來也有三億左右。此外,杜維善還先後六次捐獻他所收藏的“絲綢之路”中西域二十餘國古幣,總數多達2128枚,其價值保守估計也有18億元人民幣。

▲左為杜維善先生

對於杜維善這種不忘國家、大公無私的行為,上海各界紛紛表示讚揚。上海博物館方面也表示,對於這些珍貴的錢幣,他們會開闢專館陳列,更會永遠記住杜先生的義舉,為此聘請杜維善為終身顧問,併為他保留了一間私人辦公室。為表彰杜維善的無私奉獻,同時也為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上海市特地為他頒發“白玉蘭獎”。

參考文獻:

《杜月笙傳》《杜月笙之子杜維善為何鍾愛薩珊古幣收藏》


趣觀歷史


謝謝題主的提問和悟空問答的邀請。正如題主所言,我國的確有很多珍貴文物被國外博物館收藏。不過實際上,也有一部分國外文物被我國的各類博物館收藏。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和個人理解,試著作一解答。

總的來說,這些文物可以根據其來源和性質,大致劃分為以下幾個門類。

第一類是戰利品。例如,位於北京的軍事博物館藏有很多抗戰時期繳獲日軍的軍刀。這些軍刀,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除了軍刀,軍事博物館還收藏了被我軍擊落的著名的U-2偵察機等大型藏品。

第二類是國外贈送。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銅鍍金寫字人鍾。這件藏品出自著名鐘錶大師威廉姆森之手,當年由英國王室贈送給清廷。這座鐘表物理結構複雜,製作工藝高超,即使在當時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品。

第三類是國家購買。例如,位於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就藏有很多世界聞名、價值極高的絲織品。比較著名的有17世紀巴洛克禮服裙、18世紀華託服和波蘭裙等。而這些藏品大多數是由國家出資購買的。

第四類是私人收藏改國家收藏。例如,晚清權臣端方通過各種途徑收藏的古埃及第19王朝彩繪棺木、古王國時期石碑、古埃及石刻拓片等珍貴文物。後幾經輾轉,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五類是國家收藏或保護。例如,廣西柳州胡志明故居就藏有越共的旗幟。這面旗幟是越共於香港創建之初時所使用,歷史意義重大。

還有一類文物比較特殊,這就是外國有關重要歷史活動在我國留存的遺址。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大韓民國政府”舊址。當年日本佔領朝鮮半島後,一群有志青年到中國建立了大韓民國流亡政府開展救國活動,直到日本投降。這些“大韓民國政府”在重慶、上海和杭州等地都有舊址。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中國是一個崇尚和平的國家,中華民族,也是一個崇尚和平的民族。

不過,愛好和平,並不意味中國不和外國人打仗,終不然,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時期的方寸之地,發展到如今的泱泱大國,領土都是充話費送的?

領土的擴張,不可避免與外國發生摩擦和交流。有交流,就有外國器物流入中國,時間久了,這些外國器物就成了文物。在所有權上,這些文物屬於中國;但是,根底上這些文物還是外國文物。

比如這串項鍊。

這串項鍊名叫“李靜訓項鍊”,從項鍊的名字可看出,它的原主人叫李靜訓。(又叫隋嵌珍珠寶石金項鍊)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隋代墓葬。墓主人名叫李靜訓,字小孩(換言之,她的官名叫李小孩)。人說,人如其名,李小孩雖然字小孩,她夭折的年紀,也是妥妥的小孩——9歲夭折。

這件精美絕倫的項鍊,就是這位9歲小姑娘的陪葬品。

李小孩究竟何人,竟然能夠享受如此奢侈的項鍊呢?

她是隋文帝楊堅與皇獨孤伽羅的曾外孫女,也是北周宣帝與皇后楊麗華的外孫女,隋煬帝楊廣是她的外公。這樣的顯赫身份,也就不難想象,她的墓中能夠擁有如此價值不菲的陪葬品了。

(李小孩夭折時,其祖母傷心異常,將其葬在皇城根上。要知道,在隋朝,李小孩下葬之處決不允許墓葬。)

據考證,項鍊並非東土產物,而是出自西域薩珊王朝(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帶)。

項鍊由28個金質球形鏈珠組成,每個珠子都是12個小金環焊接而成,小環又鑲嵌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顆,其上再各嵌珍珠10顆,而28個金質球形鏈珠則由金線穿起。整串項鍊珠光閃閃,巧奪天工。

項鍊下端鑲嵌的雞血石和藍寶石,做工更是雍容華貴。

這件文物,雖歷經1400年,仍然光彩奪目,不失當年色彩。這樣的做工、這樣的用料,即便放在今天,最頂尖的工匠用最現代化的技術,要復原出這麼一件項鍊,也要費一番功夫,更勿論古人。

李靜訓項鍊,無論古今中外,都是一件頂級工藝品。

現如今,李靜訓項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它是隋唐鼎盛的證明,也是中國與西方友好交流的證明。


祗樹


本人也收藏了兩塊懷錶,1828年出品的Ω懷錶,一次上滿發條可走52~58個小時。這是其中一塊,錶殼居然鑲了70棵晶鑽,可能那時的晶鑽很便宜。見圖:




勿勿,圖片不怎麼清浙,見諒,下次專發。


謝際勝


我是歷史創作者金臺望道,請跟我一起在博物館中感受歷史!

中國博物館的藏品中很少有國外的文物,比不得大英博物館等,琳琅滿目大量來自別的文明的文物。但在逛博物館的時候,也經常遇到一些來自國外的文物。

比如在國家博物館,有來自拜占庭、波斯的錢幣:

有來自德國的望遠鏡(清朝時期):

有來自尼泊爾的金花鐵插刀,這是尼泊爾國王送給清朝皇帝的禮物:

這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織襪機:

以上都是國家博物館的藏品。

下面這件鎏金銀胡瓶,出土於寧夏固原,壺身圖案講的是羅馬故事,應該是北周時期傳入寧夏的(藏於寧夏固原博物館):

這個鎏金鑲嵌高足青銅杯,產自西亞或中亞,北魏時期傳入中國(藏於寧夏固原博物館):

這件網紋玻璃杯,北魏時期墓葬出土,公元1-4世紀的羅馬玻璃器皿(藏於寧夏固原博物館):


以上的展品,都是通過和平手段得來的;下面還有一些展品,手段就有些暴力了。我不知道算不算提問者所說的文物,但也都有年頭了。

這是美國造的M26潘興坦克,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俘獲:

下面是珍寶島戰役中俘獲的蘇聯坦克:

這樣的藏品,在國家軍事博物館中還有很多,就不多貼圖片了。


金臺望道110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文物的定義。

文物,故名思義,是具有文化、歷史、人文價值的物品。文物,無論外國的還是中國的,首先要被其原產國認為是文物,而且現收藏國或收藏家也認為是文物,並加以收藏。

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物,也具有時間的因素。現在一件普通物品,千年之後,很可能成為文物。遠的不說,文革時期的大字報,小傳單,當時滿大街都是,今後很有可能成為文物,因為其是那段歷史的見證物。雖然我們現在不認為這是文物,但國外已有人開始把這當成文物收集。

同理,我們認為是文物或紀念物的東西,原產國並不認可。例如一些紀念館收藏的抗日戰爭時期繳獲的戰利品,例如三八大蓋、日式刺刀等,聽說軍博還有珍寶島戰鬥中繳獲的蘇聯坦克,對中國人來說是件刻骨銘心的歷史紀念物,應該算文物,否則博物館為什麼要收藏呢?但是退一步想,這些物件對於日本人或者俄國人來說,是文物嗎?肯定不是。說的好聽是武器,難聽點兒是殺人兇器。

排除了這些單方面認定的文物,在國內博物館所藏的外國文物還真不多見。能肯定為外國文物的館藏品,主要是幾件隋唐時期的出土文物,包括幾件琉璃器皿和幾件首飾,一些古羅馬錢幣,是經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的見證物。故宮博物院藏的西洋鍾等,勉強可以算作是文物,雖然嚴格講只是工藝品,但代表了近代西方文明和中國的交流。

至於現代國家之間領導人互訪所送國禮,按現在的定義,只能說是高級工藝品。想想看,世界上有那個國家領導人敢拿自己的文物作禮物饋贈?這些東西算不算文物,要交由我們的後代來決定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國內博物館沒有收集珍藏外國文物的傳統,也沒有這方面的社會基礎。隨著開放,民眾對別國的文化產生興趣,這方面的需求也會增加。不管怎樣,在國內博物館裡看到外國文物,只能靠借展,不可能見到有檔次的永久藏品。前段見到的一篇文章,提及“外國頂級文物”藏於國內博物館,按嚴格定義,不僅達不到頂級,甚至是否能定為外國的,都還兩說呢。


卓然堂


我是歷史創作者渭水徐公,關注我,你將發現更多精彩內容!

當然有。如果仔細在博物館找找的話,我們還能發現挺多的國外文物。題目中說,是“藏於中國博物館”的藏品,那麼和國外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臨時展覽,就不列出來了。

我下面列出來的內容,都屬於中國博物館自己的館藏文物,而且都是由我親手拍攝而來。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泰安市。這座城市位於山東,坐高鐵可以抵達。目前市博似乎在修建中,所以這裡最引人注目的博物館,便是位置有點小荒僻的泰安老爺車博物館了。

這裡收藏著初代梅賽德斯奔馳,看起來造型很簡陋,不知道是否出過嚴重的質量問題。不過這個版本的奔馳,還沒能演化出引擎蓋,沒法讓人坐上維權了。算是19世紀(1885年)的文物。

山東淄博市的桓臺博物館,藏著許多亞洲古錢,但是沒寫明年代。這種古錢的造型,非常類似於秦朝的圓形方孔錢。當時的中國影響力比較大,所以這些周邊的國家,也有樣學樣了。圖二便是藏於桓臺博物館的朝鮮古錢了。

然後,我們請出藏於渝都古典照相機縫紉機博物館的美國老縫紉機。這是19世紀的縫紉機,現在回頭看去,那是妥妥的古董了。

這個老縫紉機的品牌叫做威格。製造威格縫紉機的工廠名叫“Willcox & GIBBS”,每年能生產三到四萬臺這種縫紉機。直到今天,這家公司已經有146年曆史了。

說來也巧。我在參觀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時,恰好看到了一個叫“重縫”的展覽。

也得以通過這個臨時展覽,見到了藏在中國博物館的美國文物。最後一張圖,便是這臺美國縫紉機了。

如果多逛一些博物館,就能夠發現很多外國老物件。我們也得以通過這些文物,暢想昔日那段歷史的真實面貌。


渭水徐公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外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我國國內不僅有豐富的民族文化遺存,同時也有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遺存,國內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有外國文物的收藏,不過就地域而言,主要分佈在沿海,西北和中原一帶。

中國博物館收藏的外國文物數量和種類比較豐富,比如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外國的鐘表,玩具。漆器,儀器,瓷器,兵器等。

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外國貨幣。

軍事博物館收藏有外國各個時期的兵器。

遼寧省博物館,吉林博物館藏有就數量較多的日本和朝鮮的繪畫與瓷器。

首都博物館收藏有日,英,越,朝等國的瓷。

大鐘博物館收藏有英、法、俄18世紀的銅鐘。

天津藝術博物館有外國大理石雕像。

北京、青海、西藏等地收藏有印度,尼泊爾鎏金銅佛與宗教法器。

廈門華僑博物館收藏有東南亞飾物、宗教藝術品、古典樂器。

泉州海外交通館收藏有阿拉伯宗教石刻。地質博物館收藏有外國礦藏標本。

北京,天津,大連,上海自然博物館收藏有外國動植物標本。

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出土了拜占庭金幣以及外國金銀器、玻璃製品、工藝品。

國際友誼博物館收藏有反映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的工藝美術品。

頤和園收藏有玻璃器,儀器,樂器以及御車等等。

圖為英格蘭玩具小風扇,銀嵌琺琅二節望遠鏡。



沂溪風


很少,有也是買來的。但世界上其他大的博物館都是搶來的或是騙來的。如果文明都以這種方式偉大,他真的是偉大嗎?還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得的一次癌症?!


左岸咖啡25


你要看什麼性質的文物了。外國送的,貿易獲取的,還是掠奪的。外國送的,貿易獲取的很多。比如故宮裡很多西洋鐘錶就是外國“進貢”,貿易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