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少兒重疾保險買終身的好還是買定期的好?保額多少合適?

重疾險研究院


一般保險銷售人員都會告訴你,保險是愛與責任的延續,那就回到這個問題,你希望對你的子女負責到什麼時候,如果你只想管他前半生,那就買定期,如果你想管他一輩子,那就買終身 當然,還要考慮目前你的經濟情況。目前經濟困難,可以考慮定期,後續有經濟了,再買終身

另外一個問題,人的壽命現在是越來越長,年齡越大,得大病的概率就越高,如果買定期,會出現下列風險:

人活著,保險到期了,生病了,沒錢治療了。保險到期的時候,相信再買保險,要麼買不到,要麼貴得離譜。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買終身保險,是最經濟的的一種方式。

之前,看了一個故事,有個保險從業人員,從小媽媽就拉著她的手,去銀行去一筆錢,她一直不解錢的來歷,媽媽告訴她,是遠方的爸爸寄來的,等她長大了,她才知道,原來她每個月去銀行取得那些錢,是他爸爸生前為她購買的保險。

先不評論這個故事的真假,它反應的就是保險的一個功能,愛與責任的延續。

最後,我相信,買終身的錢,一般家庭都能承擔,關鍵是瞭解買終身的意義。


專注於專業


少兒重疾險的保額建議50萬~80萬,因為現在的重疾治療費用有30萬~50萬。保額建議可以覆蓋重疾的治療費用。



確定完保額之後,我們再結合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那種類型的重疾險。比較幾款目前市面上常規的重疾險的價格,大家可以有個直觀的瞭解。以6週歲男寶為例,保額是50萬,交費期限10年。有輕症保障和投保人豁免,含少兒特定疾病保險金。

消費型定期的可以選擇保障20年,也就是保到26週歲。那每年交費七百多。對於經濟偏弱,剛剛起步的新家庭來說,每年交七百多的保費也拿的出來。如經濟能力不足,可以選擇這樣定製少兒重疾險。等收入水平上來了,還可以再購買一份保障時限長的,或者讓孩子自己給自己購買。



消費型定期的可以選擇保障到60週歲,如果還是10年交費,那每年交費52**。如果選擇20年交,那每年交費30**。有了這份,短期看不用再買也無妨。定期的消費型的,如果保障期限到了,這份合同就結束了,所有所交費用就是0了。用省下的錢用來理財投資,獲得的收益是很可觀的。

終身重疾險可返還型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這筆款是一定賠的,所以,偏貴。10年交費的,每年交費92**。20年交費的,每年交費56**。一生無病,並且活的越久的越合算。



選擇保險時,先確定需要的保額,然後根據經濟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的重疾險。以上的保險金額只是今年市面上常規保險的價格,只是用來比較這幾款類型的保費不同。以後保費還會有變化,以最新的保費為準。


穩穩讀財


先給出結論:我覺得各有各的優勢

下面分開來講講


為什麼要選擇定期?

首先就是因為定期的保額高,保費低,對於預算不足的家庭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一般定期保障到孩子成家立業就差不多了,也就是保障個30年。30年後的錢還值不值錢?現在的100萬保額30年後能買到什麼東西呢?通貨膨脹問題是必須考慮到的。


如果是購買了終身的,那麼30年、50年後,現在所買的終身重疾險將會嚴重過時,保額可能已經跟不上醫療費用了,況且孩子有自己的事業之後,也可以自己再去購買更合適的重疾險了。


為什麼要選擇終身?

定期重疾險價格便宜、保額也大,為什麼還需要終身的呢?

保障期限其實是越久越好的,誰不想一次到位,以後省下了不少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一旦不幸患了重疾,以後再要買重疾險就沒有可能了。而終身多次賠付的產品就不會有這種擔憂。


當然,如果是經濟條件比較充裕的話,最好就是定期加終身的組合。


小雨傘保險



保險其實是根據家庭和個人實際情況進行配置的。


在不瞭解家庭背景,收入水平,負債情況,遺傳病史,已配保障等情況的前提下,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如果有人直接告訴你買哪種好,存在一些不負責任的情況。


不過這位用戶既然問到重疾選擇定期還是終身,說明已經對保險已經有所瞭解了。這裡列出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可以瞭解下,並且給出一些配置,可以參考。

----------

誤區 1:要買就買最好的

很多人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外行人很難判斷到底哪款保險才是最好的,甚至有些人簡單地認為,貴的就是最好的。


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完全不一樣,收入開支、身體條件、保費預算等都是考量的因素,別人眼裡的好產品,真不一定就適合你。


誤區 2:先給孩子買,大人卻裸奔

其實對一個家庭來講,父母的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險。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大人,後小孩。


如果父母不幸出險,至少孩子能拿到一筆理賠金,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


誤區 3:一定要賣返還型的保險

返還型重疾險的本質是:我們多交了很多的保費,然後保險公司拿去進行投資,幾十年後把其中一部分返還給我們,而且收益並不高。


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在你沒有真實瞭解過返還型保險的收益率時,建議還是以保障為主,所以,我一直不建議普通家庭買返還型保險。


誤區 4:一定要保終身

如果預算不多,可以優先保障眼前的 20 年或 30 年。每年保費只需要幾百塊,也就是去外面吃一頓飯的錢,人人都能買得起。


其實,保險是一個多次配置的過程。等我們以後預算變多了,或者孩子長大後有能力賺錢了,我們還能再去增加新的保障。


給您一些安爸測評推薦過定期兒童險分析:

如果追求最高性價比:可以考慮國華成人及兒童長期重疾,保費上非常有優勢,保障也基本夠用。

如果追求保障全面:慧馨安對兒童特定重疾賠付 2 倍保額,最多可以賠付 160 萬,已經非常充足了。

如果想要做高保額

:可以通過多個產品來搭配購買,例如國華+慧馨安,重疾保障最多可以做到 140 萬,而特定重疾更是達到 220 萬。


另外,安爸再給你一些長期險種的對比:


安爸比較傾向於短期險產品:

第一:精準覆蓋,兒童重疾高發起一般在十幾二十年以內,短期重疾險足以覆蓋到;

第二:性價比高,這個階段,大部分家庭負債壓力較大,現金流緊張,短期重疾險相比而言,價格要低很多;

第三:後續產品可以逐步附加,先保證基礎,在以後孩子逐步長大之後,在補充配置更全面的險種。


搭配型思路:

有些家庭更想一步到位,給孩子更完善的保障,那就可以考慮保到60歲、70歲,甚至終身保障的產品了。長短結合,取長補短也不失為一種更全面的配置方案。


預算 4000 元

如果你的預算更多,想給孩子更好的保障,可以搭配守衛者 1 號這種多次賠付重疾險。

方案特點如下:

30 歲前:罹患兒童重疾最多可以賠 150 萬
30 歲後:50 萬的重疾多次賠付保額,一直保到終身


安爸建議大家重點參考方案的配置思路,具體產品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來考慮。只要思路是對的,最終的結果就差不到哪裡去。


如果預算不多,我們就先解決基礎的保障問題。如果預算充足,確實也可以考慮更好的保障。


另外在給孩子買保險時,建議大家也要先做好自己的保障,先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保護好孩子。



HI,我是安爸,非保險從業者,一個嚴謹又浪漫的理工老爸,熱衷研究各種陌生但有趣的領域。

沒有廣告,不寫軟文,只有保險知識和產品測評。

我會用最簡單的文字來告訴你保險怎麼來避坑。


如果對您有用,希望點贊分享出去,幫助更多需要的朋友。

---------------------------------------

不好意思,補充回答一下關於保額的問題。


個人建議兒童重疾保額不低於30W,可以參考各大保險公司或國家衛生部門發佈的居民重大疾病診療費用的相關數據報告。


安爸說保


既然你沒有給太多的資料,那我就說說我主觀的感受:我比較喜歡為我的客戶推薦定期消費型的少兒重疾。原因大致有這幾點供選擇參考:

1.保險是經濟合同,保障是家庭財務,所以這點上來說,家庭支柱的保險重要性要高於少兒保險,所以預算要多考慮成年人,特別是經濟支柱。

2.重疾險主要功能是收入損失,而少兒發生重疾,造成收入損失的很可能是需要去照顧他的人(或孩子爸媽、或爸媽的父輩),這點來看來收入損失相對影響較小。

3.現在保險產品升級很快。3年5年前的產品到現在很難看了,所以小孩子花過多的資金在保終身重疾險上,有點浪費。

4.現在醫療技術進步很快,現在買的重疾險是按現在的醫療技術制定的合同,之前發生過之前買的重疾險,把一個疾病定義到要進行開胸手術才賠,但現在理療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就能賠了,這樣消費者就會很尷尬。

所以我覺得少兒重疾未來的變數很大,相對於返本、繳費高的終生重疾,我更願意推薦保費低,靈活性高的消費型重疾。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無姓之人


題主你好,下面的內容是你考慮的兩個角度嗎?

首先,還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為少兒賣保險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如果考慮了儲蓄的功能,那我不建議你買少兒重疾,畢竟幾十年之後,這點保險金額是抵禦不了通脹的。

其次,由於兒童標體比較多,並且保費相對低很多,所以可以選擇時間足夠長,保額足夠大的定期壽險,這樣保障可以做足。

最後,重疾險產品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中,無論保額還是產品本身都在變化,所以我認為針對兒童的,可以不必買終身返本的重疾險。畢竟這也是不小的一筆支出,可以等到孩子成年之後再增加終身重疾險。


保險經紀人張曉茜


少年兒童險

理由一:保障升

病種升級:100種重疾+50種輕症,輕重症都保多賠付!

理由二:給付升

50種輕症,非同一疾病可給付3次,理賠金額是20%×3=60%!

理由三:保額升

15種少兒特定重疾,保額翻番,2倍賠付,另外返還已交保費!

- 產品形態-

投保年齡:30天—17週歲

交費期間:10年交

保障期間:30年

保障範圍:100種重疾(含15種少兒特定)+50種輕症

重疾保障:100%基本保額+已交保費

輕症保障:每次額外20%基本保額,3次為限

少兒特定重疾保障:200%基本保額+已交保費

滿期責任:滿期給付150%已交保費

身故或全殘責任:18歲前,給付已交保費;18歲後,給付150%已交保費

豁免條件:被保人輕症豁免;投保人重疾、身故或全殘豁免

- 產品特色-

1、重疾特定疾病保障更全:

少兒保險產品計劃涵蓋了100種重大疾病和50種特定疾病(輕症),其中包含了兒童常見的白血病、嚴重川崎病以及重症手足口病等,保障範圍更廣,為您的寶寶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保障。

2、重疾特定疾病給付更多:

少兒保險產品計劃中,若被保險人發生合同列明的15種少兒特定重大疾病,除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外,還給付少兒特定重大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若被保險人發生合同列明的50種特定疾病(輕症),我們按基本保險金額的20%額外給付特定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該責任給付以三次為限,每種特定疾病僅限給付一次,特定疾病累積給付達到三次時,合同繼續有效,但該項責任終止。給付更多,給孩子帶來更堅實的保障。

3、人性設計雙豁免:

少兒保險產品計劃具有保費雙豁免的功能。若被保險人在交費期間不幸罹患合同列明的特定疾病(輕症),在領取特定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後,後續保費可以全部豁免,並視同已交;若投保人在交費期間不幸身故、全殘或罹患合同列明的重大疾病,也可以豁免後續保費,並視同已交。人性設計,讓孩子的保障萬無一失。

4、滿期返還更增值:

出生滿30天即可投保,為孩子送上一份全面的保障大禮,固定保障期間30年,若被保險人生存至保險期間屆滿,可領取所交保費的150%的滿期保險金,投入全拿回,更有50%的增額收益。

- 投保示例 -

王先生,30歲,兒子貝貝剛剛滿月,王先生為貝貝投保4份少兒保險產品計劃作為兒子的滿月禮物,基本保額40萬元,主附險年交保費合計4080元,10年交清。

貝貝的保障利益如下:

1、特定疾病保障

合同生效180日後*,如貝貝被確診初次發生合同列明的特定疾病(輕症),給付8萬元特定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若貝貝發生合同列明的其他特定疾病(每種特定疾病僅限給付一次),再次給付8萬元特定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累積三次給付後,該項責任終止,合同繼續有效。

2、重大疾病保障

合同生效日180日後*,如貝貝被確診初次發生合同列明的重大疾病,給付40萬元基本保險金額+主附險合同已交保費,主附險合同終止。

3、少兒特定重大疾病保障

若貝貝不幸罹患15種列明的少兒特定重大疾病,除給付40萬元基本保險金額+主附險合同已交保費外,再給付40萬元少兒特定重大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主附險合同終止。

4、身故或全殘保障

若貝貝18週歲前不幸身故或全殘,按照已支付主附險保費給付身故或全殘保險金。

若貝貝18週歲後在保險期間內發生身故或全殘,按照已支付主附險保費的150%給付身故或全殘保險金。

5、保費豁免

合同生效180日後*,若交費期內,貝貝不幸罹患合同列明的特定疾病(輕症),除給付特定疾病額外給付保險金以外,還可以豁免主附險後續保費,豁免保費視同已交。

合同生效180日後*,若交費期內,王先生不幸身故、全殘或罹患合同列明的重大疾病,則豁免主附險後續保費,豁免保費視同已交。

6、滿期保險金

貝貝30週歲合同滿期時,可獲得滿期保險金61200元,比總保費高出20400元。

*180日內,保險責任有所不同,詳情請參考條款。

少兒保險產品自“出生”以來,就備受廣大爸爸媽媽們的喜愛和肯定,這次少兒保險產品溫暖升級迴歸,能為孩子帶來更堅實的健康保障!

愛孩子,就讓少兒保險陪他一起長大吧!

您如有興趣,那就請趕快聯繫身邊的太保小夥伴,把這位“好朋友”帶回家!


智慧遠程控制


買保險選終身還是定期,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糾結。

小魚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就是:

Money!

也就是說你準備花多少錢為孩子購置保險。

我們需要記住的一個原則是:在有限Money的情況下,儘量買高的保額。


在購買兒童重疾險時,需要注意“三不、三要”原則。

三不

  1. 買保險看合同條款,合同裡沒規定的,大公司也不會賠你。
  2. 保險產品定價與保障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40-70歲是重疾高發期。兒童現在沒有必要現在為三四十年後的風險買單。
  3. 買的沒有賣的精,返還型產品普遍比消費型的要貴得多,實際的保額卻和消費型差不多,有些為了降低成本甚至會更差些。

三要

  1. 如果一款兒童重疾險,竟然對兒童常見高發重疾沒有特別的保障,那麼這和普通的重疾險有區別麼?
  2. 輕疾概念我也提到過好多次了,特別是惡性腫瘤在重疾險賠付裡一般會有6種情況是不賠付的。如果買了輕疾保障,那麼其中5種就會賠付
  3. 用有限的錢帶來最大的保障,這是選擇消費型重疾險的原因。


小魚曾經寫過兩篇關於兒童終身重疾與定期重疾產品評測的文章,可關注“保小魚”後查看。


兒童消費型重疾定期並不很貴,大部分30年定期,50萬保額也就幾百元。如果你的預算在3000元左右,可以通過購買終身+定期,來提升自己寶寶的保額。


以一個0歲男孩為例:

如果預算5000元以上,推薦購買哆啦A保 哆啦A保+慧馨安的產品組合。

方案1:單買哆啦A保,基本保額50萬,年交保費4128元。

方案2:哆啦A保,基本保額50萬。慧馨安,基本保額80萬。年交保費合計5192元。

如果預算3000元左右,可以推薦康惠保(旗艦版)+慧馨安的產品組合。

康惠保(旗艦版),基本保額50萬。慧馨安,基本保額80萬。年交保費3732元。


如果預算3000元以內,推薦購買康惠保(旗艦版)

康惠保(旗艦版),基本保額50萬。年交保費2668元。


如果想要投保人豁免的功能,選擇信美相互的愛加倍,還可享受信美的共享公司盈餘,愛心賬戶救助,重疾綠通的附加服務。比康惠保(旗艦版)貴了大概17%。這個價格還是超值的。


如果您真的很喜歡平安,預算在5000元以上的話,平安的少兒福也可以選。但建議調低基本保額至30萬。其餘意外、定期重疾等雜七雜八的附加險就別加了。然後自己再配一份30年的定期重疾,例如:慧馨安。

少兒福2019,基本保額30萬。慧馨安,基本保額80萬。年交保費5994元。


如果有其他保險問題,歡迎關注“保小魚”。



六爸的百寶箱


準確的說,少兒重疾分類:

按退保現金價值分為:返本/消費型

按保障時間分為:終身/定期型

兩兩組合,按保費價格從高到低就是:終身返還型 > 終身消費型 > 定期返還型 > 定期消費型

具體購買哪一種,是很多家長的疑惑

在不考慮承保公司品牌溢價的前提下,我們分別來分析一下,每種類型能解決的問題:

終身返還型

終身返還型重疾險的現金價值比較高,基本上是各家公司傳統重疾險的形態,也是最為普遍的類型。有測算顯示,終身返還型重疾險退保反還全部保費的保單週期大約需要35-40年時間,再往後,現金價值會逐步增加,符合多數消費者的購買預期:有病賠錢,沒病養老。

但這類產品的缺點是保費較其他類型高,不適合經濟有壓力的家庭。而且,在內地的保單上記載的能保證的退保現金價值往往較低,跑不過通貨膨脹。而港險這類產品的費率和分紅歷史數據會略有優勢。

終身消費型

終身消費型是近幾年比較受追捧的重疾險類型,保費略微低於終身返還型產品。這類產品能做到的是活多久,重疾就保多久。雖然退保時候的賬戶價值不高,但更加註重保障,可以終身不退,終身承保。適合比較具備保險意識的家庭,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提高保障額度。

定期返還型

定期返還型的重疾險出現時間會早一些,這類產品通常是給小朋友承保到20週歲,或者30週歲,這樣的目的是有助於孩子在未來成年的一段時間內,有比較充足的保障,並且,在成年後,如果沒有理賠重疾,會有一筆返還的費用作為教育金或者婚嫁、創業金。

但如果要求返還的本金足夠高的話,這類保險的價格通常也會比較高,相當於是投資+保障兼備,同樣是適合預算比較充足的家庭。

也有一部分這類產品可以承保到60,70週歲,再返還保費乘以返還係數,比如110%。

定期消費型

定期消費型重疾險是最不容易被接受的產品,因為一是這類產品到期保障會終止,被保人會失去保障;二是保障到期後,現金價值通常歸零,不返還。而且還要面對,孩子長大後,重新購買保險時候,是否健康審核有異常的風險。

但是定期消費型的重疾險價格是非常低的,往往只需要終身返還型產品價格的20%,也就是說,同等預算下,定期消費型的重疾險非常適合提高孩子的保障額度,確保經濟風險能夠得到轉移。

保障額度的需求:

結合上圖,我們以看到,重大疾病所需的費用通常是在10-50萬左右,如果留意輕鬆籌這些平臺的話,也可以發現籌款大多是在30萬左右。再算上非醫療開支,家長離職照顧孩子的成本,以及醫療費用未來上漲的情況,通常有條件的話,我們會建議小朋友的重疾保障額度定在50萬左右比較合適,並建議附加額度較高的醫療險(因為非保證續保,不解決非醫療開支,所以不能代替重疾險)。

明白了上述這些信息,我們再來分析購買時候具體怎麼選擇,就比較輕鬆了。

1、如果家長的經濟條件較好,那可以考慮一次性購買好終身返還型的重疾險,或者選擇終身消費型+理財險的組合方式;

2、如果家長經濟條件比較緊張,那選擇定期消費型的產品,提高單次賠付的額度,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下少兒病種的選擇:

有文章說少兒高發重疾是必須參考的內容,

少兒高發重疾有惡性腫瘤、嚴重肌營養不良症、嚴重腦損傷、重症肌無力、嚴重原發性心肌病、嚴重的心肌炎、成骨不全症第三型、溶血性尿毒綜合徵、嚴重川崎病、嚴重瑞氏綜合徵、重症手足口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出血性登革熱、嚴重癲病、疾病或意外導致智力障礙、嚴重幼年類風溼性關節炎。

事實上,監管部門並未出具官方的數據,來支撐要求少兒重疾險必須涵蓋以上險種,如果有以上病種,當然更好。

在我國規定的25種重大疾病來說,各家公司基本一致。至於是否一定要購買一款保險產品覆蓋以上全部“少兒高發重疾”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週四的日記


保險其實是根據家庭和個人實際情況進行配置的。

在不瞭解家庭背景,收入水平,負債情況,遺傳病史,已配保障等情況的前提下,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如果有人直接告訴你買哪種好,存在一些不負責任的情況。

不過這位用戶既然問到重疾選擇定期還是終身,說明已經對保險已經有所瞭解了。這裡列出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可以瞭解下,並且給出一些配置,可以參考。

----------

誤區 1:要買就買最好的

很多人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外行人很難判斷到底哪款保險才是最好的,甚至有些人簡單地認為,貴的就是最好的。

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完全不一樣,收入開支、身體條件、保費預算等都是考量的因素,別人眼裡的好產品,真不一定就適合你。

誤區 2:先給孩子買,大人卻裸奔

其實對一個家庭來講,父母的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險。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大人,後小孩。

如果父母不幸出險,至少孩子能拿到一筆理賠金,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

誤區 3:一定要賣返還型的保險

返還型重疾險的本質是:我們多交了很多的保費,然後保險公司拿去進行投資,幾十年後把其中一部分返還給我們,而且收益並不高。

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在你沒有真實瞭解過返還型保險的收益率時,建議還是以保障為主,所以,我一直不建議普通家庭買返還型保險。

誤區 4:一定要保終身

如果預算不多,可以優先保障眼前的 20 年或 30 年。每年保費只需要幾百塊,也就是去外面吃一頓飯的錢,人人都能買得起。

其實,保險是一個多次配置的過程。等我們以後預算變多了,或者孩子長大後有能力賺錢了,我們還能再去增加新的保障。

給您一些安爸測評推薦過定期兒童險分析:

如果追求最高性價比:可以考慮國華成人及兒童長期重疾,保費上非常有優勢,保障也基本夠用。

如果追求保障全面:慧馨安對兒童特定重疾賠付 2 倍保額,最多可以賠付 160 萬,已經非常充足了。

如果想要做高保額:可以通過多個產品來搭配購買,例如國華+慧馨安,重疾保障最多可以做到 140 萬,而特定重疾更是達到 220 萬。

另外,安爸再給你一些長期險種的對比:

安爸比較傾向於短期險產品:

第一:精準覆蓋,兒童重疾高發起一般在十幾二十年以內,短期重疾險足以覆蓋到;

第二:性價比高,這個階段,大部分家庭負債壓力較大,現金流緊張,短期重疾險相比而言,價格要低很多;

第三:後續產品可以逐步附加,先保證基礎,在以後孩子逐步長大之後,在補充配置更全面的險種。

搭配型思路:

有些家庭更想一步到位,給孩子更完善的保障,那就可以考慮保到60歲、70歲,甚至終身保障的產品了。長短結合,取長補短也不失為一種更全面的配置方案。

預算 4000 元

如果你的預算更多,想給孩子更好的保障,可以搭配守衛者 1 號這種多次賠付重疾險。

方案特點如下:

30 歲前:罹患兒童重疾最多可以賠 150 萬

30 歲後:50 萬的重疾多次賠付保額,一直保到終身

安爸建議大家重點參考方案的配置思路,具體產品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來考慮。只要思路是對的,最終的結果就差不到哪裡去。

如果預算不多,我們就先解決基礎的保障問題。如果預算充足,確實也可以考慮更好的保障。

另外在給孩子買保險時,建議大家也要先做好自己的保障,先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保護好孩子。

HI,我是安爸,非保險從業者,一個嚴謹又浪漫的理工老爸,熱衷研究各種陌生但有趣的領域。

沒有廣告,不寫軟文,只有保險知識和產品測評。

我會用最簡單的文字來告訴你保險怎麼來避坑。

如果對您有用,希望點贊分享出去,幫助更多需要的朋友。

---------------------------------------

不好意思,補充回答一下關於保額的問題。

個人建議兒童重疾保額不低於30W,可以參考各大保險公司或國家衛生部門發佈的居民重大疾病診療費用的相關數據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