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梵淨山旅遊,景色好看嗎?

louwailou


多彩貴州 ,醉美梵淨山! 我就是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人。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 前往梵淨山的朋友們不管你們是從江口這邊上去還是從印江上去我都希望你們走路。但我更希望你們從印江這邊走路上去,坐車到山頂之後沿著山脈往上走 , 你們會發現很多美景。但要記住慢慢走,因為很多地方來的朋友體力不是很好。不要到時候弄的上山腳杆軟,下山腳杆閃。最好時間選擇在七八月份。雨水較少的時候,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山上住一晚。夜晚欣賞一下滿天星空(我已經很多年沒有欣賞滿天星空了現在光汙染嚴重:),早上可以欣賞一下雲海。

從江口你可以走路上去也可以坐纜車,但江口走路是一直往上走風景不怎麼樣,一直在森林裡。

印江這邊有看杜鵑花(紫色),還有紫薇鎮的千年紫薇樹。還可以去木黃金廠吃豆腐,木黃米豆腐也不錯,還有木黃的酒(木黃窖)印江這邊的山門旁邊就是護國寺,下來就是團龍。

江口的米豆腐也很好,只是口味不同,江口這邊有亞木溝 雲舍,太平,黑灣河,梵淨山的水基本上流向江口這邊。桃源村屬於松桃但離江口很近,那裡可以說是陶淵明寫的桃花源。

自駕遊可以從銅仁到江口之後走黑灣河上桃源走梵淨山環山公路到印江木黃在到紫薇鎮在上團龍到護國寺之後倒回來,護國寺跟團龍沒有多遠中間有一條道路去德旺的那條路才是是真的山路十八彎。德旺產紫袍玉。從德旺下閔孝在回江口。外地朋友如果自駕遊千萬只走柏油路不能走水泥路,水泥路是村道。一般的技術不行的。特別是印江那邊,梵淨山隔斷印江和江口,江口這邊稍微平整一點,我們那邊全部都是大山脈,灣多路陡。

去梵淨山上如果需要買紀念品可以買紫袍玉弄的蘑菇石,其他不推薦。 還可以去我們那邊縣城買梵淨山茶葉。石阡苔茶,溫泉。思南花粑粑。印江梵淨山茶,綠豆粉,沙子坡鎮的老字號米豆腐,雖然他們都說木黃米豆腐和江口米豆腐可以但個人覺得還是沙子坡鎮老字號不錯。沿河空心李(李子)。玉屏的玉笛。萬山區千年的硃砂古鎮。松桃苗王城跟寨英。碧江區的大明邊城,和中南門等。思南石林和烏江和印江美女峰。等等 也上只是個人觀點 如果到了我們銅仁可以私信我。







一介窮酸秀才


梵淨山,我去過二次,但還想再去,有機會,真想常駐不走。因為她神秘而美麗、熱情而又涼爽!

梵淨山坐落在貴州銅仁市,是武陵山主峰,氣候溫和,沒有嚴寒酷暑。這裡石美、樹美、鳥美、山美,水美,人更美,是難得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梵淨山上著名的山石有蘑菇巖、萬卷書、老鷹巖、翻天書等等。一個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你看那蘑菇石,遠遠望去,真擔心她隨時會倒下,然而,歷經千年風霜,她卻穩穩當當,巍然屹立,真不愧是梵淨山之標誌。不得不讓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梵淨山原始荒洪,山裡林木茂盛,鬱鬱蔥蔥,名木古樹,遮天蔽日。林間奇鳥異獸,飛來跑去,野趣橫生。這裡有植物2000多種,是世界上罕見的生物資源基因庫;動物8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有十幾種。梵淨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5%,負氧離子含量多達6-12萬個,是聯合國標準1500的40-80倍!空氣極其新鮮,還帶著樹木花草的清香,是清心洗肺、健康養生的絕佳之地!

梵淨山裡峰巒疊嶂,起伏延綿。有九大山脈,八大河流,山清水秀。紅雲金頂孤峰兀立,直插雲天;萬米臥佛沉睡千年,蜿蜒起伏。時而云霧繚繞,時而云開霧散,神神秘秘,變幻莫測,真是人間仙境!

梵淨山自古就被佛家闢為“彌勒道場”,是千年佛教名山,名僧常住,佛光常現。承恩寺煙火不斷,人們來到這裡頂禮膜拜,納去塵心,退去俗念,皈依淨土。紅雲金頂一分為二,上面二座廟宇,一邊供奉釋迦摩尼,一邊供奉彌勒佛。人們不辭艱辛,攀巖上去,燒香求佛。據說有求必應,極其靈驗!

梵淨山下住著土家族、仡佬族、侗族、苗族、羌族等少數民族。民宿也有很多。雲舍小村清淨幽美;寨沙侗寨鳥語花香;寨英古寨古樸典雅......這些少數民族美麗淳樸,熱情好客。住在這些民宿裡倍感輕鬆舒適,聞著花香入睡,聽著鳥叫起床。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村寨的寧靜。

據悉,為了方便人們避暑旅遊,貴州省決定:從6月15日至9月22日,凡外省人員來貴州,高速公路收費和各景區門票一律減半。現在即將放暑假,梵淨山夏天平均氣溫20來度。到梵淨山來一次心靈之旅、避暑之旅吧!











蔡霞客


我的回答是:梵淨山,好看。

梵淨山,梵天與淨土,彷彿高空中的貴族,充滿著神秘、禪韻、奇蹟的靈性大山。



我喜歡梵淨山,我很迷戀它,但我說不清自己迷戀的到底是什麼,低處的流水,還是高處的閒雲?是可遇不可求的佛光,還是一路不經意的參悟,或者是對高處、攀登、夢想的執著?



在山腳下的護國寺,點一柱清香,合掌,閉上雙眼,面對神靈抖落內心的隱秘,輕裝上路。



梵淨山風雨變幻,雲霧繚繞彰顯出大自然的超能力。現實與未來,那麼多的不可確定,反倒覺得懸崖下的土地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踏實,因為它們生長糧食和濃濃的鄉情。長久呈仰望姿勢的人們開始俯視,關注我們自己腳下的路。





梵淨山精魂的“萬卷經書”蘑菇石,呈現眼底。清風翻書頁,安坐如石,心馳微奧,一切都體會到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你的那?我是圓月,我退休了,我喜歡旅行。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旅行中的點點滴滴。謝謝!


圓月與悠閒


梵淨山(Mount Fanjing),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縣交界,地處北緯27°49′50″—28°1′30″,東經 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縣城、江口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位於銅仁地區中部。梵淨山總面積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25800平方千米,緩衝區2800平方千米,試驗區13300平方千米。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黔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95%,有植物2000餘種,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保護動物19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梵淨山於2018年10月1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08年6月30日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2018年7月2日,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梵淨山景點

1銅仁蘑菇石5.0分

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樣,上大下小,酷似蘑菇。

2梵淨山生態植物園4.5分

此處是一個谷地,園中鳥語花香,流水潺潺,不僅有很多稀有的植物,如有“鴿子花”之稱的珙桐,其樹形高大挺拔,盛花時,滿樹似白鴿群聚,潔白的花體,散發出陣陣芳香。

3梵淨山佛教文化苑4.5分

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苑位於太平鄉梵淨山村寨沙組,距縣城30公里,總建築面積72082平方米,另有停車場和廣場面積13345平方米,各類道路面積60946平方米。

4銅仁護國禪寺3.3分

護國禪寺位於梵淨山西麓的印江自治縣永義鄉大園址村。

5太子石4.5分

在梵淨山老金頂南麓,牛尾河源頭處,聳立著一座海拔1748.2米,如劍劈斧砍成的石山,遠遠望去,儼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傳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

6萬米睡佛4.4分

萬米睡佛,仰臥在梵淨山頂,長達萬米,為世界之最。

7棉絮嶺4.3分

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頂、老金頂、鳳凰山一覽無餘。











逗號5862


梵淨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


爬山前的風景絕不可錯過。乘著纜車欣賞遠山的風景,色彩豔麗,層次分明。 抵達山頂的精華景點先坐20分鐘左右的小巴到達纜車處,然後乘纜車15分鐘左右上山,再徒步登山。喜歡爬山的人可以爬6600步的階梯上來,不過大部分人還是會坐在纜車裡悠閒自得的看風景。

沿著承恩寺右側臺階拾級而上,不遠處就是蘑菇石。 蘑菇石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樣,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約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觸即傾,其實巋然不動,據說它已經在風霜雨雪中飄搖10億年以上,許多畫家、攝影家都以它為題材,創作出了數不勝數的藝術傑作。


離蘑菇石不遠的地方,它的對面就是新金頂——紅雲金頂,與之遙相呼應。 紅雲金頂遠看更險峻,垂直高差達百米,需要手腳並用爬上去。



這裡流傳著“二佛爭石”的傳說,上半部分一分為二,由天橋連接,兩邊各建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現代佛),一邊供奉彌勒佛(未來佛)。 梵淨山的“一線天”,距離金頂僅幾步之遙了。 紅雲金頂頂端的一座天橋,也就是之前說到的傳說中連接現在和未來的一座橋,兩邊各供奉現代佛和未來佛。


登頂紅雲金頂後俯瞰承恩寺


梵淨山下,太平河畔,坐落著一個宛如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這裡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雲舍村。



雲舍,源於土家語“猴子喝水的地方”,寓意為“雲中的房舍舍”。雲舍依山傍水,美境如畫,傳說是仙人居住過的地方。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勞、勇敢的精神而感動,移居到後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讓給了土家百姓,土家人為了紀念仙人的功績,把寨子取名“雲舍”。




數百年來,雲舍人世代於此生息勞作,享受著這裡的田園野趣,也享受著這世外桃源般的美麗風光。




到了梵淨山,就不能不去雲舍。 雲舍村裡的景色很別緻,居住在這裡的村民在河邊洗菜,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 村民洗菜的水從這裡出來,它看似沒有源頭,實則是從地下出水,這個神奇的地方叫神龍潭。神龍潭的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土家族人。




梵淨山周邊景色也很美,沿梵淨山北線,經黎家壩,快場前往桃源村,而從自駕風景在路上來說,北線值得走,更加原生態。



從梵淨山東門到桃源村大概20公里,桃源村以前叫冷水壩,由於珍惜動植物集中,為梵淨山的核心保護區,同時,冷水壩走金頂,也是古時候朝山的線路,這條旅遊線上,不僅有桃源村,還有紫薇樹王,團龍景區等,而略為北上,則有松桃黔龍洞,印江木黃風景區,等等。北環線,路面好而彎道坡道多,自駕走馬觀花約兩小時到半天,若時間寬裕,完全可以慢慢走慢慢玩。


大漠驢窩


梵淨山主要都是一些自然景觀和宗教建築,如果你是喜歡這些景色的人,那麼你應該會是覺得它比較好看的。這裡的地勢地貌都很不錯,而且森林面積大,動物也多,我個人感覺這裡非常適合自然和宗教遊覽。

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不但是我國A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在梵淨山範圍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5%,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級保護動物19種。

我先來說幾個非常值得一看的自然景觀吧

首先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紅雲金頂了,這座山峰拔地而起,垂直升起高百米,上半部分一分為二,兩邊都有一個廟,用天橋連接。晨間常常雲霧繚繞被陽光照射紅霞滿天。其上還有一線天的景色,也叫金刀峽,景色極為優美。

再就是這個蘑菇石了,也被稱作黔靈山第一石,高約10米,上大下小,據說有10億年以上的歷史,是非常多的畫家還有攝影家的作品題材。

作為一個佛家聖地,當然不會少了佛光,這裡終年雲霧繚繞,夏天便經常會看到佛光閃現出來,如果去的巧,就能夠剛好看到佛光顯現,十分美麗。

作為一個知名的佛家道場,這裡寺廟雲集,歷朝歷代極多,不過談到寺廟,主要人們說的都是四大皇庵和四十八腳庵。

天慶寺,又名天慶堂。位於梵淨山東北麓印江木黃鎮金星村九臺山腰。距金頂40公里。天慶寺地勢高曠開闊,風景優美,建築佔地約十餘畝。天慶寺始建年代待考。豎於寺前的“界碑”也僅是寫道:“天慶寺乃前人創建,有明萬曆戊午年敕封” 證明該寺是梵淨山最早的寺廟之一,是經“敕封”的皇庵。

護國寺位於梵淨山西北麓的永義鄉大園址村,始建年代待考。豎於明萬曆四十六年的《敕賜碑》和豎於清康熙二十六年的《海闊慧惺和尚墓碑》都稱為“天池院”。清初重建後更名為護國寺,2000年在原址出土的雕刻精美石佛像16尊,其中一尊石佛像背面就刻有“萬曆三年制”字樣,可以佐證當時護國寺就已是規模很大的禪林。

承恩寺始建於明初,承恩寺下為鎮國寺,俗稱下茶殿,始建於明代,清光緒六年僧隆,參重建,建國前復毀,僅存遺址,佔地面積為1100平方米,1988年僧釋通靈募化重修。改石屋為磚混結構,有正殿3間,兩側廂房,正門及耳房,1998年竣工,舉行開光典禮。

朝天寺,原名沖天寺,位於梵淨山東南麓的三角樁,有梵淨山南天門之稱,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六年,鹹同年間趙子龍劉滿作亂,廟宇被毀,清道光六年後由隆參和尚募化再修,光緒五年(1879年)又毀於兵亂。朝天寺現僅存遺址,遺址內殘存鐵瓦,柱礎、殘牆。


Jim偉嘉


很值得一去!

梵淨山頂部景區面積不大,一天足夠了,建議索道上去。這裡植被非常豐富,一片綠油油的海洋。

梵淨山的特點就是“山上有山”,紅雲金頂就像佛祖的大拇指一般,為這不凡的人間美景點贊!蘑菇石屹立萬年而巋然不動,靜觀滄海變為桑田;古寺裡的晨鐘暮鼓更是為梵淨山增添了一層肅穆的梵天淨土的氣息。





好雲無處不遮樓


三星NOte-8手機拍的梵淨山[靈光一閃]











夕陽下的殘荷


總體說來是不錯的,就是核心景區範圍不大


逍遙老莊主


主要是自然山水,神奇地質構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