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婚姻,愛情與性

最早接觸到這個話題,算是從波伏娃的《第二性》開始吧,那時可能還小,也沒談過戀愛和經受過情感挫折,只是朦朧的啟蒙和開慧,簡單地瞭解女性要反抗、解放和獨立。

隨著年歲的增長,談了戀愛,結了婚,要了孩子,猝不及防地,這些問題接踵而至,才發現這真的是一門很嚴峻和有技巧的課題。

婚姻、愛情與性的關係是什麼?這裡也簡單探討下。

我看婚姻,愛情與性

最近在5刷錢老先生的《圍城》,這樣寫道,“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愛情與性慾一胞雙生,類而不同,性慾並非愛情的基本,愛情也不是性慾的昇華

“許多人談婚姻,語氣彷彿是同性戀愛,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羨慕她的老子或哥哥”

“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髮現你娶的不是原來那個,換了一個。早知道這樣,結婚以前那些追求、戀愛等等,全可以省掉,相識相愛的時候,雙方本相全收斂起來,到結婚還沒有彼此認清,倒是老式婚姻乾脆,索性結婚之前,誰也不認得誰”

“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

“女人在戀愛勝利快樂的時候,全想不到‘結婚’那些事的,要有了疑懼,才會要求男人趕快訂婚結婚,愛情好有保障”

“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同行最不宜結婚,因為彼此事行家,誰也哄不倒誰,丈夫不會莫測高深地崇拜太太,抬頭也不會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礎就不牢固”

不得不佩服錢老的犀利,幽默和反諷,他不是性學家和情感學家,卻把這男男女女從戀愛到婚姻的小心思和潛意識都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出來。

方鴻漸喜歡唐曉芙的清純、幽默、高潔(愛情),卻因為優柔寡斷,不懂拒絕,遲遲不和高高在上、孤芳自賞的蘇文紈攤牌,結果被生生拆散。

在船上被鮑小姐色誘(性吸引),最後掉進孫柔嘉的婚姻圈套,處處掣肘,受窩囊氣,最後落得個無家可歸的下場,到頭來也是在這個課題上沒有搞清楚。

我看婚姻,愛情與性

但是誰又能真正像李銀河和王小波,像鍾老先生和楊絳先生,像林徽因和梁思成一樣伉儷情深,傳為佳話呢?

正因為難得和稀有,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口口相傳,引為精神安慰和希望。

中國第一婚戀大師王海鴒老師寫過很多關於婚戀方面的著作,像《新戀愛時代》、《新結婚時代》、《中國式離婚》等。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國式離婚》了,關於婚姻和性的評論令人愕然,但似乎有些道理,出現了好幾次,大家來品讀下,是這個道理不?

當從渣男劉東北的嘴裡說出來時,總覺得是混蛋邏輯,是這樣寫的,

“婚姻裡有三種背叛,心的背叛、身體的背叛和身心的背叛”

他認為身的背叛值得被原諒,因為他覺得這遠遠沒有心的背叛更可惡。

這也是他在妻子娟子懷胎8個月的時間和酒吧女出軌的時候振振有詞的說法,“一夜之歡怎麼了?我愛的是你,誰能保證這一輩子沒有個擦槍走火的時候,男人的情和欲是可以分開的”。

我想,沒有哪個女人在寧願放棄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去給你生猴子以後,被你這樣作踐還得理不饒人了。

女人的愛情是至純至真的,只要深愛著便容不得沙子,只是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思維模式和生理結構差異太大了而已。

說到底,誰也離不開誰,但是怎麼去磨合和適應是個值得探討的永久的課題。

只有性,沒有愛情,那和原始時代純粹的物種交配和繁衍有什麼區別?更有甚者,時至今日,還有人拿婚前同居試婚,老杜說這就是耍流氓,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看婚姻,愛情與性

婚姻是漫長的磨合的過程,同居了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終身伴侶了麼?不要再給自己齷齪的自私自利的想法找冠冕堂皇的又自欺欺人的理由。

從相識、相知、相愛到婚姻,愛情、婚姻到性,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過程,每個過程都是為後面的幸福打基礎和做鋪墊,急功近利,拔毛助長地跨越每個階段該走的過程就會導致愛情一盤散沙,走兩步就散了。

沒有愛情的婚姻死水一潭,但是很多老一輩的婚姻不都這樣過來的麼?而且離婚率挺低,最後支撐到金婚和鑽石婚的是什麼?是責任,是相互扶持和包容,是相互磨合。

兩情相悅,終成連理,伉儷情深,大概是每對男男女女的夢想了吧。這是終極目標,但是路途曲折,誘惑良多,要想修成正果就要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一路斬妖除魔,從不放棄追求的信念。

這個過程很難,所以很多感情很好的戀人進入婚姻,面對雞毛蒜皮和柴米油鹽醬醋茶,面對平淡和疲憊,面對審美疲勞,慢慢地就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但是真的換個人就一定會好很多麼?換個人一樣也要經歷同樣的磨合,結果不言而喻。

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做逃兵是沒用的。

有些說老婆都是別人的好,老公也是別人的好,這話不假,但也不一定就真,為什麼你就只能看到別人老公的好就看不到自己老公的好呢?說不定別人還羨慕你的老公呢?

卞之琳詩句裡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我看婚姻,愛情與性

你尋思一下,人生不就是個長長的厚厚的難以逾越的圍城麼?於橋上人來講,你不就是圍城外被羨慕的人麼?於站在城內的你而言,橋上人不就是羨慕的城外的人麼?

那些對城外人羨慕而不得的念頭,到頭來終不過是裝飾品,偶爾調劑一下生活,看看想想得了,並不改變現實和實質。

說白了,有時候我們在圍城內會有心累和倦怠,會嚮往一下圍城外的生活,但只是偶爾打盹和迷失,夢醒過後還是要重操舊業,想辦法去面對和經營現下的生活。

否則一味追求那虛無縹緲的城外生活到頭來也不過是從這個圍城跳到另一個圍城罷了,並不能真正改變你的命運。

你不解決問題,問題就一直在那裡。

關於婚姻、愛情與性,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