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民種植一種作物,每2個月可收割一次,一畝地淨賺1萬多

在山西省有一個小村莊,以前村子裡的農民種植的都是蔬菜、玉米、水果等傳統農作物。後來在當地一個合作社的帶領下,村裡的農民開始嘗試種植一種藥材,經過幾年的發展推廣,如今整個村莊的種植規模已經超過了1000畝。

山西農民種植一種作物,每2個月可收割一次,一畝地淨賺1萬多

當地農民種植的這種藥材就是蒲公英。蒲公英是一種很常見的大宗中藥材,市場需求巨大,在很多農村都能見到野生的,但是隨著野生資源越來越少,人工種植就成了一種趨勢。村裡的農民每年都會跟合作社簽訂採購合同,採收以後直接賣給合作社,每斤收購價格不低於一塊五。

當地農民種植的蒲公英一年可以採收六茬,差不多每隔兩個月就可以採收一次,每茬能收2000多斤,一畝地一年下來就可以採收12000多斤。除去各項成本以後,一畝地大約能賺一萬多塊錢,效益非常好。很多種植戶通過種植蒲公英都買上了汽車,有的還當起了藥材經紀人。

山西農民種植一種作物,每2個月可收割一次,一畝地淨賺1萬多

收回去以後,合作社會對這些蒲公英進行分揀,一部分會運送到全國各大批發市場,當作蔬菜進行銷售,一部分會加工成各種食品,比如蒲公英水餃、蒲公英丸子、蒲公英麵條等,還有一部分會加工成各種各樣的蒲公英茶。這些蒲公英茶主要有葉茶、花茶、莖茶、根茶等,一斤能賣好幾百,甚至上千元。

以前農民種植的蒲公英大多是被當作中藥材,但是隨著全民養生時代的到來,蒲公英在別的方面的價值開始凸顯,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前景廣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種植蒲公英,如果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還是存在很大的種植風險,農民種植時需要謹慎。

山西農民種植一種作物,每2個月可收割一次,一畝地淨賺1萬多

蒲公英有很多個品種,目前在我國種植面積最廣的就是大葉蒲公英。大葉蒲公英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廣,既耐寒又耐熱,同時還耐乾旱、耐酸鹼、耐陰,無論是田間、路旁、山坡,還是草叢、河灘,都能很好地生長。種植後可連續採收3-4年,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均可種植,尤其適宜北方地區大棚栽培。

關於大葉蒲公英的更多信息,您可以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中輸入“大葉蒲公英”來進一步瞭解,結果如下圖所示:

山西農民種植一種作物,每2個月可收割一次,一畝地淨賺1萬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