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是什麼心理?

地上都是雨


如何看待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這件事?

其實,就是一杯咖啡的事。

喝咖啡是一件尊重和體現個性的事。

咖啡傳入中國初期,大家瞭解不深,不懂做也不懂品,自然會一股腦地尋求“標準”。

可見,不管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杯咖啡,都是個性的表達,應該給予尊重。

有些咖啡不加糖、不加牛奶你知道嗎?

濃縮咖啡。是一種意大利式的咖啡,直接用咖啡豆磨成粉用蒸汽壓制得到。一次就小小的一杯,講究的是快。一開始喝的時候會感覺帶比較苦,喝到最後會有一種酸酸的味道。

美式咖啡(濃縮+水)。是最基礎的咖啡的一種,一般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使用滴濾式咖啡壺所製作出的黑咖啡,味道比較濃郁;另一種是用意式濃縮加水而成,味道較淡。

因為美式咖啡,由意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加上白開水而成,基本算是黑咖啡,味苦。

但好的咖啡卻是“少苦”甚至“無苦”的。並且,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加糖奶的黑咖啡是為了健康。

有時候,加糖加奶也是無奈的最優選擇,特別是低端咖啡可能苦味突出點,需要掩蓋咖啡的苦味而已。

不但如此,高端咖啡還有很多令人愉悅的風味:焦糖味、巧克力味、柑橘味、水果味等等。


焦糖瑪奇朵(濃縮+牛奶+糖漿+奶泡+焦糖)。

調製的咖啡基底都為濃縮,焦糖瑪奇朵味偏甜,裡面加入了牛奶和糖漿,在打出的奶泡上還會淋上焦糖。

拿鐵(濃縮+牛奶)。

拿鐵咖啡是意大利濃縮咖啡與牛奶的經典混合,意大利人也很喜歡把拿鐵作為早餐的飲料。不想喝太甜,又不想太苦的胖友們就可以選擇拿鐵了。

卡布奇諾(濃縮+牛奶+奶泡)。

卡布奇諾分為乾和溼兩種,幹卡布奇諾奶泡較多,牛奶較少;溼卡布奇諾奶泡較少,牛奶量較多,溼卡布奇諾的風味和拿鐵差不多。

摩卡(濃縮+牛奶+鮮奶油+巧克力醬)。

摩卡得名於有名的摩卡港。十五世紀東非的運輸業非常不發達,然而這裡卻出產著世界上最珍貴的咖啡豆,這些咖啡豆都會彙集到也門的摩卡港,並運往歐洲。


有興趣者,去獨立咖啡館點上一些耶加雪啡、西達摩、布隆迪、哥倫比亞、瑰夏等等精品咖啡,喝上幾口就能明白。


由於好咖啡本身的香氣和味道已經很足,所以不建議添加糖奶,否則糖奶味道太重,妨礙品鑑咖啡的風味;低端咖啡缺乏風味,又苦又澀,品無可品,則可加糖加奶加,增加喝咖啡的愉悅。


梅依舊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難道是說我麼?

記得最早的咖啡☕,一般都是一罐咖啡,加上咖啡伴侶、方糖搭配,然後自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配。

因為我是70後,第一次看見咖啡這種飲料,還是在電影【牧馬人】裡面,看見有喝咖啡的橋段。

因為那時候還小(小學幾年級忘了),正是饞的時候,【牧馬人】講的什麼意思理解不了,就是感覺喝咖啡是“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味?

後來開始市面上有賣咖啡的,但是家裡基本不會買。一次是父親去外地出差、開會,應該是會議提供的咖啡☕,被他拿回來給我品嚐一下。

那是第一次喝咖啡,感覺甜、膩的同時,回味還有淡淡的苦味。說不上好喝,但是咖啡☕在我心裡一直屬於比較高檔和稀奇的東西。

後來隨著遍地的咖啡館,喝咖啡也基本跟喝茶一樣,而且感覺咖啡比茶便宜,而且更受女性朋友的喜歡。

因為天生不喜歡甜的、也不愛喝牛奶,所以我喝咖啡基本都是不加糖和牛奶的!

咖啡喝原味的,基本除了苦以外,還有一股特有的酸味。一杯滾燙的原味咖啡下肚,感覺直接頂腦袋,精神立馬為之一振。咖啡可以說不加糖,可以喝出它的原始味道,尤其是那種咖啡豆磨出來的粉。

咖啡不加糖和牛奶的心理

因為喝咖啡不加糖的次數多了,有這麼幾點心理感受說一下:

  • 顯示一下自己的“與眾不同”,尤其是在愛喝咖啡的女士面前。
  • 因為以前超重,所以對含糖和奶製品飲料有牴觸,加上聽說咖啡原味的能幫助燃燒脂肪,所以喝咖啡不加糖和牛奶。
  • 為了追求那種苦味的刺激,而且不加糖和牛奶的咖啡,真的感覺比加了的“提神”。

因為這些我喝咖啡是不加糖和牛奶的,可能大多數不加糖和牛奶的人,應該跟我差不多。


73神牛


變了味的東西

咖啡,跟茶有一拼,都是興奮劑!茶的發現幾乎是神話,而咖啡的發現很貼地氣啊!

據說,一個穆斯林牧羊人,趕著羊路過一片燒過的樹林,聞到很濃烈的香味,本想,快點離開,可看那羊兒在地上撿東西吃,後來,可不得了啦,在羊兒吃過地上的東西以後,又蹦又跳,蹦高撒歡!回到家以後,那牧羊人非常懷念那種味道,再次路過那裡的時候他就仔細觀察,發現了燒糊了的咖啡豆!

大概1990年,我到地中海一個小國家學習,剛到沒幾天,閒著沒事幹,順海邊溜達,遠遠的一陣一陣香氣飄來,那個誘人啊!順著味道找到一家小店兒,看人家現磨現煮咖啡,小小的杯子,跟咱家的酒盅差不多,一問價錢,嚇趴下了快!一美元一杯!那時候我剛參加工作,月工資不到一百塊錢,摺合成美元也就十幾塊錢而已,沒捨得嘗,走出老遠了,還是不甘心,那香味簡直有魔力!回過頭,買了一杯,坐在海邊,吹著海風,聽人家告訴我怎樣喝咖啡,加不加奶,加不加糖,而且,那咖啡不是就喝那一盅兒就要一美元,只要你不走,喝完了,人家還來給你續!

哈哈,記憶中的第一次的味道是最誘人的味道!

後來聽人說,小孩子三歲之前你要是一直給他吃西餐,長大了他就以西餐為主,三歲以前吃中餐,這輩子估計他只愛中餐!



北京花事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是什麼心理?

其實,沒什麼特殊心理,喝得就是那個味兒

因為,在咖啡中加糖加奶,不也是喝得那個味兒,不就是想讓咖啡的味道更加入你的口嗎!

特別是在會客當中,招待者都會問一句,是否加糖加奶,這也顯示出對客人的尊重。而且喝咖啡也不是咕嚕咕嚕一氣喝兩三杯,需要慢慢品嚐。



其實,就如同喝茶喝豆漿一樣,以前,我記得小時候,喝豆漿,如果不加糖,根本喝不下,而且身邊好多人都是加糖,後來,為了減少糖的攝入,我試著不加糖來喝,慢慢的居然習慣了原汁原味的豆漿苦味,反而不喜歡加糖。

當然了,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我想,一個原因是為了品嚐咖啡的苦味,形同人生一樣,酸甜苦辣,都需要去品嚐。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以健康的角度來考慮。畢竟吃得糖太多,不是什麼好事。



飲用咖啡注意幾點:

1、切記空腹飲用咖啡,特別是對於胃潰瘍患者,會刺激胃酸分泌。

2、不易飲用濃咖啡

3、不可大量飲用咖啡,每天咖啡的正常飲用量2杯。

4、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不宜飲用


李愛琴營養師


這有啥心理!我也是醉了。不就是個人的口味與偏好而已!有的人受不了咖啡的苦味,喜歡加糖,我認識一些老外一杯咖啡能加3包糖。有的覺得苦味很美,原汁原味,所以喝黑咖啡。比如我自己來說,戒糖,但覺得黑咖啡還是太苦了,於是加點奶綜合一下,口感剛剛好!



繞著月亮轉個圈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的話,我可能有點接受不了,記得最早開始喝咖啡(暴露年齡的節奏[捂臉][大笑])是喝雀巢咖啡,那時候咖啡加咖啡伴侶加方糖,是喝咖啡的標配,我有一次心血來潮想喝咖啡(家裡有人送雀巢咖啡和雀巢咖啡伴侶)就放了一勺咖啡,幾勺咖啡伴侶,五六塊方糖,拿開水沖泡,我弟問我你在幹嘛?!我說我在喝咖啡,他說誰喝咖啡加這麼多伴侶和方糖,我說不加的話不要苦死了,他說那你不如喝糖水還好點[我想靜靜][笑哭]這是我第一次喝咖啡,現在基本喝拿鐵,不放奶就喝真的接受不了


初夏飛揚呀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的一般就是比較會喝咖啡的人,當然你得有足夠好的咖啡,如果是速溶咖啡的話,還是加咖啡伴侶吧,因為糖和奶也救不了速溶咖啡。

一般意大利和法國人喜歡在餐後喝意式濃縮,小小一杯一口悶,一般不加糖和奶。

美國人喜歡在早上喝一杯黑咖啡,也不加糖和奶。

我國人民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喝咖啡的習慣,大部分人都是為了提神衝一杯速溶咖啡,速溶咖啡是咖啡中最劣等的,如果啥都不加是比較難喝,一般都得加咖啡伴侶,但是咖啡伴侶中有大量植脂末,雖然口感較好但喝多了實在是不健康。

當然隨著消費水平提高我們現在也有了很多選擇如去星巴克,costa,瑞幸等買一杯現磨咖啡,一般人也都喝拿鐵或者美式加糖加奶什麼的。所以大家還是都喜歡喝奶咖。

但是,近幾年,隨著年輕一代對咖啡文化認識越來越深刻,發現咖啡自身本就有著豐富而美妙的味道,而要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就不得不提一下精品咖啡了,精品咖啡多指從咖啡豆種植到烘焙到咖啡衝煮都高標準嚴要求而做出的咖啡。這種咖啡往往有這非常獨特的風味,比如淡淡的花果的酸味和香氣與咖啡香氣柔和在一起,而恰到好處的烘焙和衝煮方式能讓這種咖啡風味發揮到極致,你喝到的不會再是速溶咖啡那種僅有的苦澀和焦糊的味道。只有喝這種咖啡才會讓你願意放棄加奶加糖而去品味咖啡最原始的味道!


Frank在努力生活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人有著不一樣的習慣的。

其實就我看來,和咖啡不加奶不加糖並不能完全用心理狀態來解釋,這只是口味的愛好而已。或者有些人是沒辦法只能用這樣的形式喝咖啡呢?

用自身例子吧!我就是經常會喝不加奶不加糖的美式咖啡或者說黑咖。說起來還稍稍有些迫不得已。

原來我也是喝加奶加糖的濃香型咖啡的,後來因為對甜食沒有那麼喜愛,逐漸選擇不加糖的咖啡。偶爾喝一次的話會發現另一種神奇的口感,原本咖啡的苦澀因為牛奶的順滑有另一種醇香,這時候就會在口腔中尋找奶的絲滑。倒是充分品嚐了咖啡喝奶的味道。

但是近段時間乳糖不耐情況稍微加重,加奶的咖啡也不是腸道所能消受得起的。但是仍舊喜歡喝咖啡啊!

也就是在這種半無奈的情況下接觸了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剛開始接觸,苦是真的苦,但是習慣下來會慢慢品嚐到咖啡原有的味道。

很多人看到我這麼喝咖啡都問我是喝黑咖啡減肥?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去查詢了黑咖啡的好處,果然也發現了有關於減肥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好處。

所以現在在我的習慣中,喝黑咖啡也算是養生的一個步驟了,它算是一個習慣了。

那麼在很多的新聞中也會看到有一些偶像明星也會選擇不加奶不加糖的咖啡,可能在很多偶像的思維中,黑咖啡是幫助維持身材的利器。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這麼喝咖啡只是因為愛好。就像有些人喜歡甜豆腐腦,有些人喜歡鹹的,誰也不能說誰的口味是不對的啊!


紫晏愛分享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是什麼心理?

其實這個就是個人愛好而已。有的人承受不來原味咖啡的苦,所以會加一點糖和奶中和一下,並且加了糖和奶之後,咖啡的苦味也相對減弱了很多,味道也是更好了。

當然,咖啡分很多種:速溶咖啡、美式、拿鐵、摩卡等。美式咖啡是最普通的咖啡,一般都是不加糖不加奶的,但是它其中的咖啡因含量最高,且香味聞起來更香。

一般減肥的人偏愛美式咖啡,因為咖啡因含量高,喝完能夠促進消化,保持亢奮,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是濃縮的美式咖啡,那麼效果是最好的了。

我們在咖啡館中經常可以看到,不同人對咖啡的要求不同,卡布奇諾、拿鐵、摩卡......不同種類的咖啡都會被選擇,還有的會要求加糖、不加奶等等。

所以說,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完全是個人喜好或者是飲用習慣,並不是出於什麼心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對於事物的要求點和選擇點都會不一樣。選擇合適自己的和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藍天涯


沒啥心理,就是喜歡清爽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