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格這麼低,是什麼原因?

蘇打_vison


首先就這個問題來說,棉價真的低麼?就全球來看,前段時間由印度減產引發的ice逼空,加上資金炒作等多方面原因,內外棉價差一度層達到200一線,隨著多頭獲利了結果回落,當前內外棉價差有所修復,迴歸至2000一線,事實上過去幾年內外棉價差一直在4000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的棉價一直是高於外棉的。單純就價格而言,中國的棉價真的不低。

但是就成本而言,新疆地區因為有500萬噸的種植補貼,加上一些其他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化發展的集群效應,棉農的收益基本還有所保障,內地就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了,隨著種植成本的逐年增加,加上內地地產棉質量的短板,內地棉農的收益有時甚至出現倒掛。所以說,就成本而言,棉價確實低,或者換個說法,收益太低。

所以說這個問題,與其是問棉價為什麼低,不如問成本為什麼比國外高那麼多。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問題,國內棉花一直靠黃箱政策支撐,想與國際接軌市場化,但又不能讓外棉衝擊國內棉花行業,失去了棉花的定價權,畢竟棉花也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拋儲目標價格補貼等等這所有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過渡階段的權宜之計,國家需要棉花行業穩定的走到全球市場化的道路上,在生產力沒有質變之前,棉花收益不會變太高而拉高庫存,也不會因為收益太低打消了植棉積極性。新疆的棉花產業還會繼續發展,內地應該會建立種植保護區以集約發展。未來的棉價,也就是說收益會長期處於均衡的狀態。





魚慕龍


中國棉花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內地籽棉收購價格維持在6.8-7.0元/公斤,摺合皮棉成本在14500-15500元/噸(內地多屬於200型軋花廠,加工成本較低)。今年新疆棉籽價格跌幅較大,對其加工成本造成很大影響,而且收購前期和後期差價也較大,如果按照南疆籽棉7.0元/公斤,棉籽1.7元/公斤計算,新疆植棉成本在16400元/噸左右。



之所以價格低,主要是因為今年新棉上市以來,紡織企業今年的採購量遲遲沒有上來。據瞭解,紡企銷售遇阻,產品庫存壓力很大。據中棉行協數據顯示,1-10月份,紗、布產品銷售量均環比不同程度下滑,紗產品銷售量環比下降4.08%;布產品銷售量環比下滑11.12%。

由於下游產品銷售不佳,之前市場預期紡企計劃11中旬就要開始採購原料,根據現在情況來看,多數企業並未釋放出大量採購的信號。如果國內大型紡企基本備貨到12月底的話,採購時間無疑繼續延遲,從現在購銷市場的冷清程度可以窺見一斑。


另外,11月初國家發改委發佈公告稱,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告2016年第9號有關安排,根據當前棉花供需形勢和市場運行態勢,經研究決定,今年新棉上市期間(目前至明年2月底)原則上不安排輪入,2018年儲備棉輪出銷售將從3月12日開始,截止時間暫定為8月底,每日掛牌銷售數量暫按3萬噸安排。如一段時期內國內外市場價格出現明顯快速上漲,儲備棉競價銷售成交率一週有三日以上超過70%,將適當加大日掛牌數量、延長輪出銷售期限,或採取其它措施,保證市場供應。


認為,如果我們再將視線投向整個糧油產業的供給側改革不難發現,在棉花大豆實施了三年目標價格之後,問題依然較多,目前大豆已經步玉米後塵,取消了目標價格補貼,實施生產者補貼,而棉花由於特殊種植區域,雖然今年依然實施目標價格補貼,但由於供需層面遲遲得不到改善,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減弱,調減種植面積,提高棉花質量成為未來棉花市場必走之路。


三農錢多多


首先就這個問題來說,棉價真的低麼?就全球來看,前段時間由印度減產引發的ice逼空,加上資金炒作等多方面原因,內外棉價差一度層達到200一線,隨著多頭獲利了結ice回落,當前內外棉價差有所修復,迴歸至2000一線,事實上過去幾年內外棉價差一直在4000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的棉價一直是高於外棉的。單純就價格而言,中國的棉價真的不低。

但是就成本而言,新疆地區因為有500萬噸的種植補貼,加上一些其他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化發展的集群效應,棉農的收益基本還有所保障,內地就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了,隨著種植成本的逐年增加,加上內地地產棉質量的短板,內地棉農的收益有時甚至出現倒掛。所以說,就成本而言,棉價確實低,或者換個說法,收益太低。

所以說這個問題,與其是問棉價為什麼低,不如問成本為什麼比國外高那麼多。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問題,國內棉花一直靠黃箱政策支撐,想與國際接軌市場化,但又不能讓外棉衝擊國內棉花行業,失去了棉花的定價權,畢竟棉花也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拋儲目標價格補貼等等這所有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過渡階段的權宜之計,國家需要棉花行業穩定的走到全球市場化的道路上,在生產力沒有質變之前,棉花收益不會變太高而拉高庫存,也不會因為收益太低打消了植棉積極性。新疆的棉花產業還會繼續發展,內地應該會建立種植保護區以集約發展。未來的棉價,也就是說收益會長期處於均衡的狀態根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數據顯示,在2017年11月份,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為16000元/噸左右,而在2018年1月29日價格指數為15716元/噸,棉花價格下跌1.775%。而鄭州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2018年1月29日棉花期貨結算價(活躍合約)為15460元/噸,已經恢復到2017年末的價位。

當然這是全國的平均狀況,對比單個地區,肯定會有所出入。

前一段時間,國內棉花價格下跌的原因是:

1. 國內進口美國棉花增多,而美國的氣候條件和大機械化棉花種植生產模式,較之國內更能節省成本。所以美國進口棉花價格比國內棉花價格偏低。

2. 國內市場各用棉企業在此前積累了大量的儲備用棉,此前對棉花的需求降低,採購意願不大,棉花自然就有所降低。

3.臨近年末,多個棉紗線行業已經停工準備放假,多數對棉花的訂單推遲到春節後進行交易,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棉花的需求。

不過現在棉花的價格行情有所改觀。在進口數量增多之後,進口美國棉花開始提價,價格對比本土棉花已經不再具備更多優勢。而中國市場,隨著企業儲備棉的消耗,對棉花的採購意願有所增加,價格已經有所反彈。

而且新疆地區多數地方陸續發放棉花種植補貼,棉農收益增加,對下年度種植面積起到維穩作用。由於春節工廠停工的因素,棉花的價格短期內或許不會太高


農村海姑娘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新疆地區因為有500萬噸的種植補貼,加上一些其他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化發展的集群效應,棉農的收益基本還有所保障。

內地就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了,隨著種植成本的逐年增加,加上內地地產棉質量的短板,內地棉農的收益有時甚至出現倒掛。所以說,就成本而言,棉價確實低,或者換個說法,收益太低。

所以說這個問題,與其是問棉價為什麼低,不如問成本為什麼比國外高那麼多。

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問題,國內棉花一直靠黃箱政策支撐,想與國際接軌市場化,但又不能讓外棉衝擊國內棉花行業,失去了棉花的定價權,畢竟棉花也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

拋儲目標價格補貼等等這所有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過渡階段的權宜之計,國家需要棉花行業穩定的走到全球市場化的道路上,在生產力沒有質變之前,棉花收益不會變太高而拉高庫存,也不會因為收益太低打消了植棉積極性。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白玉龍古樹白茶


因為現在有了太空棉、羽絨。與棉被比起來,太空被不僅保暖效果好,重量也十分輕,因為人睡覺就是要放鬆的,蓋太重的被子難免會感動不適,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太空被,棉花也就因此沒有市場,所以導致價格下降。


贛南萍萍


供求關係。商品的價格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價格。一般人認為投入決定價格,因此,專心投入生產,不研究市場,結果虧本。


南京徐劍


由於多年來棉紡企業利潤大幅降低,甚至虧損以及多年來棉花,從採摘期開始到下年新棉上市,價格一直呈下跌趨勢,中間商也是多年無利可圖,貸款利息增加,或不好貸款,國際上的市場又沒有主導地位,導致棉花價格非常便宜




你是我的小星欣


受國內仍較旺盛的棉花需求和國際棉價持續高位影響,當前新疆棉價又出現小幅上揚。標準級棉花價格每噸在1.72萬元到1.74萬元之間,高等級棉花價格達到1.8萬元左右。 此外,由於最近內地特別是江、浙一帶的紡織企業在區內採購量又開始增加,棉市充滿了期待棉價上漲的樂觀態勢,一些棉花經營者都在有意識增加庫存,囤積棉花以期棉價的進一步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