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什麼時候適合施鉀肥?

知心朋友182106856


 隨著水稻產量不斷的提高,氮肥、磷肥的用量也逐漸增加,但水稻對鉀肥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而且,近幾年來,水稻施鉀肥被越來越多的種植戶所接受,但不少水稻種植戶不知道水稻施鉀肥的時間,今天就介紹水稻什麼時候施鉀肥最合適? 水稻施鉀肥時間 。



1、秧苗期適施鉀肥,作為秧苗基肥施用。

2、分櫱期挑施鉀肥。

3、幼穗分化期巧施鉀肥幼穗分化期應根據水稻前期生長情況施用鉀肥。

4、孕穗、乳熟、黃熟期補施鉀肥。 但水稻在分櫱期及幼穗分化期需鉀量是最多的時候,如果說鉀肥一次性施用,最好在分櫱期施;作兩次施用的,宜在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施。 水稻施鉀肥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鉀素充足有利於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糖的合成和積累,提高植株抗性,還能增強水稻根系的呼吸,促進對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使水稻粒大飽滿,高產穩產。


水稻施鉀肥除適期追施外,還需要注意3點。 水稻施鉀肥技術:

1、遵循“四多四少”原則,即含鉀量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稈種多施,矮稈種少施;雜交稻多施,常規稻少施。

2、配施磷、氮肥,能充分發揮追鉀效能,氮、磷、鉀的配比以1∶0.5∶1.2為宜。

3、酌量施用石灰,由於氯化鉀、硫

酸鉀為酸性肥料,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酌量施用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利於水稻生長。 水稻生長過程中,科學合理施用鉀肥,對培育健壯禾苗,提高抗病、抗蟲、抗倒伏能力及結實率及奪取高產穩產起到重要作用。水稻什麼時候施鉀肥,水稻施鉀肥時間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感謝閱讀。



小溫豫生活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鉀肥有哪些特點?


鉀肥具有促使莖稈粗壯,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轉運,增強抗旱、抗寒等抗逆能力和抗病蟲能力,利於增加粒重,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等。


如果作物生長鉀肥不足,植株則長勢瘦弱,莖稈細小,節間短,易倒伏,同時易感染病蟲害,結穗少,籽粒不飽滿等。


尤其水稻在淹水條件下增施鉀肥,還可以明顯減輕土壤中還原性物質對根系為害,提高根系活力,促進生長健壯。

使用鉀肥注意事項:


但鉀肥也要注意科學使用,避免鉀肥使用過量,影響其它營養元素吸收利用,及增加生產成本,降低效益等。


因此水稻生產上要根據水稻對鉀肥需求規律施用,提高利用率,增加產量,提高效益。


水稻什麼時候適合施鉀肥?


水稻一生對氮磷鉀吸收比例大致為2:1:3,而對鉀肥吸收利用高峰期則在分櫱至拔節孕穗期。

另外當前土壤一般缺鉀少磷現象普遍,因此,我們種植水稻時通常把需要的磷肥全部底施,鉀肥等則底施50-60%,餘下的作追肥搭配使用,最大避免鉀肥流失,滿足生長鉀肥需求。


比如我們一季畝產1200斤左右一季中稻,一般肥力中等田塊通常畝底施氯化鉀肥料20斤左右搭配其他肥料使用,也可以選用高氮中鉀等複合肥施用;


水稻拔節後群體葉色褪淡時,即通常抽穗前20-25天左右,再畝施穗肥氯化鉀12-15斤左右,利於促進大穗和增加穗粒數。

水稻揚花至灌漿期,可以結合水稻長勢葉面噴施0.5-1%磷酸二氫鉀溶液加300-500倍液海藻酸多元素葉面肥兩到三次,七到十天一次,利於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


總之,水稻鉀肥使用要根據水稻栽培模式、肥料種類、土壤肥力、產量水平等靈活掌握使用,有條件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更好,提高肥料效益,避免浪費。


區域、土壤肥力不同等,施肥量等會有差異。以上追肥僅供參考使用。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稻麥巴巴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種植水稻沒有不使肥的,水稻產量的提高離不開氮肥、磷肥、鉀肥的合理使用,稻田施用鉀肥是農戶增產壯杆的有效手段。

那麼,水稻什麼時候適合施鉀肥?

·在惠惠的家鄉~五常農村,是7月中旬施用,鉀肥能加強光合作用,促進雙鏈糖和蛋白質累計合成,強壯稻杆防止稻子趴窩,使水稻灌漿飽滿,從而達到產量提升,但是施用鉀肥值得注意以下幾點:  

一、正確掌握用量

·鉀肥雖然是水稻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也不是用的越多越好,用多了產量不僅不會提高反而可能減產。

·在惠惠的家鄉一般每公頃150到300斤,經過多年實驗證明增產效果很好。

※注意事項:垡土田,有勁的地塊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加大用量,但操作過程中一定要均勻才能保證效果。


二、氮肥、磷肥、鉀肥配合使用 

在水稻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相生相剋作用。缺哪一種都會影響其他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使水稻不能正常發育。我認為水稻缺鉀也必須科學配合施用氮肥、磷費才能互相促進吸收。

※注意事項:氮肥、磷肥、鉀肥每畝地使用比例是10∶5∶15/斤效果更好。建議使用農家肥或者有機肥保證稻米的優質,但農家肥必須熟透,以免帶有病菌感染水稻。 

三、綜合注意事項

☆1、7月中旬在惠惠的家鄉是水稻的分孽末期和孕穗初期、一般畝用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00斤進行葉面肥噴施,缺鉀嚴重的地塊在齊穗期再噴一次。另外,除了磷酸二氫鉀,還可以使用草木灰效果也不錯。

☆2、含鉀量較少地塊必須加量使用,相反減量;稻子長的高多用鉀肥,矮少用。


※結束語:

·在我們黑龍江省土壤肥沃,鉀肥只在7月中旬使用一次,其它地區由於天氣不同於黑龍江,土壤也存在差異,所以,使用鉀肥也應因地制宜。對於土質偏瘦的地區惠惠認為可以在使用基肥時直接添加施用,然後根據水稻生長情況,在分櫱期和灌漿期適量追加使用,方能達到理想的增產增收目的。

·我是惠惠,黑龍江省五常市稻農,今日頭條三農領域創作者,每天在悟空問答分享水稻種植的經驗,希望對題主及廣大農業種植戶有參考價值,感謝閱讀,歡迎

關注;您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五常大米惠惠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目前水稻正處於孕穗期,再有一個多月中晚稻也該陸續進入收穫期了。這段時間應該說是水稻生長的關鍵時期。如何施肥和管理應該是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談談關於水稻施鉀肥的問題。

想要知道水稻什麼時候施鉀肥,就必須知道水稻對鉀肥的吸收效規律。

在說水稻之前先來看看鉀肥的作用。我們經常使用的草木灰其實其中就含有大量的鉀元素,對植物的生長很有利。鉀肥在植物生過程中的作用僅次於氮肥,可見鉀肥的重要性。鉀肥一般都能夠和水相融,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磷酸二氫鉀肥料。

鉀肥能夠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能夠作物體內的纖維束含量提高,從而讓植株莖稈變粗,提高抗倒伏的能力。並且能夠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抗病害能力等。促進植株的分櫱能力,促進果實中的澱粉合成等作用。

接著我們看一下水稻一生中對鉀肥的吸收情況。

水稻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其中氮磷鉀肥料應該說是水稻生長過程中最主要的三種元素的肥料,三種元素在水稻的吸收比例上大概是2:1:3。而雜交水稻對鉀元素的吸收要更多一些,有時候甚至比普通水稻對鉀的吸收高出30%左右。水稻一般在分櫱盛期到拔節期這段時間對鉀的吸收進入到高峰期。

接下來看一下什麼時間最適合使用鉀肥。

首先明確一點,一般根據地情況的不同,一般一畝水稻田需要的鉀肥在5到12公斤左右。

由於水稻種植地區不同,地塊的營養含量不同,尤其是南方黏性比較大的地塊,酸性比較高,所以土壤中的鉀元素含量偏低。在種植水稻之前需要施足底肥,底肥當中就不能夠缺少鉀肥,這時候需要適量的鉀肥。在水稻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這段時間需鉀肥最多,一般需要追施5公斤左右的鉀肥。

最後再來看一下水稻缺鉀的表現

水稻出現缺鉀的情況是會出葉片出現紅褐斑,植株生長緩慢,分櫱減少,根部生長不良,植株矮小,莖稈纖細等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之後需要及時採取措施,否則影響水稻後期生長和水稻產量。

對於出現這種情況的稻田必須及時進行追施鉀肥,可以選用氯化鉀肥料,一般每畝地追施6公斤左右,並及時進行田間灌溉,促進水稻對肥料的吸收,和根部的恢復。

另外在水稻生長後期可以適當的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防止水稻出現早衰的情況。比例一般是是100克磷酸二氫鉀加入30斤清水。

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水稻種植的鉀肥要以底肥和穗肥為主。鉀在水稻的體內含量僅次於氮,是水稻吸收營養的第二大元素。具有促進籽粒結實、酶的合成、增強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以及增加莖杆韌性的作用。

作物缺鉀易出現倒伏、空癟率高的情況。在水稻種植中要以硫酸鉀、氯化鉀結合磷酸二氫鉀共同施用的原則。底肥和穗肥中鉀肥的用量比例一般在7:3或者6:4為主。水稻為耐氯作物,可以以氯化鉀為主,減少土壤的板結以及ph低產生的鐵、鋁對水稻根系的毒害作用。


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齊穗期採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三次,補充磷鉀肥促早熟和促進籽粒結實。

在整個生育期內應以增施鉀肥、合理施用氮肥的準則來進行肥料施用。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那麼首先我們來聊聊鉀肥的功能。第一,鉀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包括抗病抗蟲害抗倒伏等等,因此,當水稻中後期植株變得很高時,就需要來補充鉀肥,防止倒伏。第二,鉀肥有利於水稻穗粒的形成和灌漿等等,也就是在生殖生長期比如抽穗期,水稻對鉀肥的需求很強。

下面我們來談談水稻什麼時期需要鉀肥?首先在底肥時需要施用一定量的鉀肥。這是為了確保前期水稻幼苗提高抗逆性,順利度過前期生長。但是經過我們之前實驗的統計,前期鉀肥的利用效率並不是很高。因此在施用底肥或者稱基肥時鉀肥的用量可以相對減少。大部分的鉀肥是要施用於水稻的營養生長期,也就是生長後期。促進籽粒的灌漿和最後稻穗的形成。因此在水稻的抽穗期左右,我們要加大鉀肥的施用,保證植株的營養供給。具體鉀肥在不同時期的施用量,我在這裡不好定義,因為不同區域不同氣候,不同品種的水稻對於鉀肥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具體的品種特性去規劃我們的施肥方案。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也希望更多的人來分享農業技術知識。


特菜答人


清江鶴根據水稻生長需要的營養規律及生產實踐經驗認為:鉀肥應以基肥為主,部分田塊可以延遲在分櫱早期或園稈拔節期施用。葉面噴施鉀肥應在水稻返青期,破口期和水稻的乳熟期。葉面噴施鉀肥以後,對水稻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一,鉀是"顏值元素"和"品質元素":

鉀是水稻生產的重要營養元素之一。在水稻的幹物質中鉀的佔比僅次於氮,約百分之零點二至肆點一。不缺鉀稻田生產的稻米口感好風味佳質量上乘,所以鉀有"品質元素"之稱。

又因鉀充足時,水稻抗逆性強成穗率高不易倒伏,生產的稻米色澤美觀稻穀黃金靚色,故鉀還有"顏值元素"之稱。



二,鉀肥應以基肥或追施分櫱肥為主:

鉀肥可以做基肥種肥或追肥,但是以基肥為主。雖然在苗期水稻對鉀的吸收量不大,但是對鉀的反應十分敏感。特別是在耕作層淺的地塊,或砂質田塊,漏水田塊,秧苗移栽七至十天後,如果遇上低溫等極端性天氣,很容易出現缺鉀性赤枯坐蔸。

根據湖南農科院土肥研究所實驗資料顯示:在鉀肥作基肥,分櫱肥和穗肥的對比實驗中,當畝用量為五公斤時,作基肥時鉀肥的利用率為百分之六十三點捌,增產率為百分之一十二點肆。作分櫱肥時鉀肥的利用率為百分之五十五點三,增產率為十點二。作穗肥時鉀肥的利用率為百分之肆拾一點玖,增產率為百分之陸點陸。



由此可見:鉀肥作基肥和早期分櫱肥效果最好。

三,鉀肥在以下地塊中施用,最好在水稻分櫱早期或園稈拔節期施用,效果比鉀肥用作基肥好:

如自肥田,屋簷水田,年年施用牛糞田,農家肥施用較多的田塊。

因為鉀肥易溶於水易滲漏。所以在作基肥使用時不能將田水灌得太深,以免串灌和不必要的排水。這樣會損失鉀肥在田塊中的淋失和固定。



四,葉面噴施鉀肥的最佳時期:水稻返青期,破口期,乳熟期。

水稻返青期葉面噴施鉀肥,可以預防水稻缺鉀性赤枯病。破口期和乳熟期葉面噴施鉀肥,可以提高水稻後期的抗寒性,增加結實率和千粒重,改善水稻的風味品質和外觀。

以上所述就是清江鶴對於鉀肥施用的個人觀點,不知親們是否認同?歡迎各位親們參加今天的問答互動。清江鶴期待著各位親們不同的建議喲!


清江鶴


從我們國家的種植技術更新以來,水稻的產量一直在直線上升,伴隨著一些肥料的消耗也在逐步增多,尤其是一些含鉀的肥料,現在這些年,人們都喜歡向水稻田裡施一些鉀肥,這也是大勢所趨,雖然都是施鉀肥,但是這個時間需要掌握好,在對的時間施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水稻為什麼要施鉀肥

水稻土壤缺鉀一般會造成缺鉀性赤枯病,還有如果施氮肥施的較多的話也會導致缺鉀的症狀。一般缺鉀有幾個原因:第一,土地裡的水過多或者過少,這會抑制水稻根吸收鉀元素。第二,如果種植水稻的區域一直比較炎熱或者從潮溼瞬變成乾燥也會導致作物缺鉀。第三,如果施了過多的氮肥、鈣肥會導致水稻缺鉀。

水稻應該何時施鉀肥

1、在水稻秧苗的時候施鉀肥。

2、在水稻的快要分櫱的時候會很好。

3、在田裡水稻剛長出新苗,特別需要鉀元素的時候比較適合施鉀肥。

4、在孕穗等時期還需要另外添加鉀肥。

5、水稻在第二三步特別需要鉀元素,所以在這兩個時期最好應該多施一些鉀肥。若在施鉀肥這方面管理好了,水稻的產量在後期就可以看到明顯增加。若水稻含鉀量較多就可以促進水稻結實等等。重點還是可以提高產量。

在給施鉀肥的時候需要清楚

1、若土地鉀元素本身較少,則應該多施一些鉀肥;雜交水稻的鉀肥要加量;早稻和高杆的也需要加量鉀肥。

2、要給鉀氮磷肥料選擇合適的比例來施,一般是6: 2.5 :5比較合適。

3、因為一些鉀肥都帶有一些酸根離子,所以屬於酸性的物質,這樣會讓土地變酸,所以要適當的加入一些石灰,石灰的鹼性的東西,可以將土壤的PH拉回中性,這樣可以促進水稻的發育。

總之:在種植水稻的階段,要適當的使用一些鉀肥,並且選擇合適的時間,對水稻的正常生長髮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也對後期的產量有非常大的影響。畢竟缺了鉀有時候也會發生倒伏之類的情況,這對水稻高產非常不利,所以我們要了解水稻正確的施鉀肥的相關方案,希望可以幫到你!


鄉村達人小劉


在水稻生產過程中,水稻高產需要大量鉀肥,由於連續高產種植導致過去不缺鉀的土壤現在開始表現出有效鉀不足的症狀。因此,水稻生長期間要進行鉀肥補充。據測,每生產500公斤稻穀,約需吸取15公斤氯化鉀。現將水稻鉀肥的作用、施用時期及用量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水稻各生長階段需鉀肥規律

鉀素的吸收規律:鉀吸收量高於氮,表明水稻需要較多鉀素,但在水稻抽穗開花前其對鉀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對鉀素的吸收量不高,植株體內鉀素含量在0.5%-1.5%之間不影響正常分櫱。鉀的吸收高峰是在分櫱盛期到拔節期,此時莖、葉鉀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莖、葉含鉀量不足1.2%,穎花數會顯著減少。出穗期至收穫期莖、葉中的鉀並不像氮、磷那樣向子粒集中,其含量維持在1.2%-2%之間。

二、鉀對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麼?

鉀對水稻的生理作用:鉀在植物體內幾乎完全成為離子狀態存在,部分在原生質中處於吸附狀態。

1、多種酶的活化劑:鉀與氮、磷不同,它不是原生質、脂肪、纖維素等的組成成分。但在一些重要的生理代謝上如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轉移等,鉀都具有觸媒作用,能促進這些過程的順利進行。鉀對植物體內多種重要的酶有活化劑的作用。

2、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提升水稻的品質:鉀還有助於氮素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所以施氮越多,對鉀的需量也就相應增加。

3、促進光合作用,提高CO₂的同化率:適量鉀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體碳水化合物含量。

4、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能使細胞壁變厚,植株莖杆粗壯、強度增大,從而增強植株抗病抗倒伏的能力。

5、能提高水稻成穗率,減少分櫱退化,促進分櫱成穗,增加有效穗數,孕穗抽穗期使用能增加水稻千粒重,提高結實率。

水稻缺鉀的症狀:缺鉀時根系發育停滯,容易產生根腐病,葉色邊濃綠程度與施氮過多時相似,但葉片比較短。如苗期缺鉀可能出現僵苗;拔節期鉀素營養不夠,植株節間縮短,老葉下部鏽葉斑斑,嚴重缺鉀出現葉緣焦枯,水稻植株結構變軟,抗逆抗病能力降低,易倒伏等。

三、鉀肥種類有哪些?

(1)硫酸鉀(K2SO4、含量50%)。純淨硫酸鉀為白色或灰色結晶,吸溼性弱,儲存時不結塊,易溶於水是速效鉀肥。硫酸鉀屬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後鉀離子可被作物吸收和被土壤吸附,而硫酸根留在土壤溶液中形成硫酸,增加土壤酸性。硫酸鉀可作基肥、追肥,但因鉀在土壤中移動性很小,一般宜作基肥或早期追肥效果好。

(2)氯化鉀( KCL、含量為50%-60%)。純氯化鉀是白色結晶,有時稍帶淺色或淺磚紅色。有吸溼性,能溶於水,也是速效鉀肥。氯化鉀施入土壤中,鉀離子既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也可以與土壤膠體上的陽離子進行交換,殘留下來的氯離子相應地產生鹽酸,氯化鉀也是生理酸性肥料。

(3)草木灰。是稻田廣為應用的鉀肥,呈鹼性反應。它成分較雜,含植物所有的各種礦質元素,其中含鉀元素最多。草木碳是速效性鹼性鉀肥,其鉀素主要呈碳酸鉀形態,有少量硫酸鉀、氯化鉀。草木碳可作底肥和追肥。

四、水稻鉀肥怎麼有效施用?

水稻施鉀肥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鉀肥施用技術如下:

1、用量合理。堅持“四多四少”的原則。含鉀量較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稈種多施,矮稈種少施;雜交水稻多施,常規品種少施。

2、適期施肥。鉀肥做基肥,對水稻根系發育、提前分櫱有促進作用。水稻在分櫱盛期及幼穗分化期需鉀量最多,鉀肥追肥一次性施用,最好在分櫱期施;作兩次施用的,宜在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施。一般產量中等的水稻在孕穗期補施氯化鉀3公斤左右;目標產量達到500公斤以上,應在孕穗至黃熟期間畝補施氯化鉀5公斤左右,以滿足水稻對鉀的需要,調節植株體內氮素濃度,促使水稻後期青枝臘稈、穗多粒重,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

3、配合施肥。施鉀要有磷、氮配合,才能充分發揮效能,氮、磷、鉀的配比以2: 1 : 2為宜。

4、酌施石灰。氯化鉀、硫酸鉀是生理酸性肥料,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要酌量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以利於水稻生長。

建議合理施肥方法:底肥推薦用氮、磷、鉀配比為 16:9:20的複合肥40-50斤,栽後5-7天畝用尿素20斤,保水保肥差的沙田則還應畝加複合肥10斤/畝,有歷年缺鎂黃葉田則需畝加施鎂肥,以預防分櫱盛期出現缺鎂黃葉症。水稻即將封行時畝用複合肥10斤+ 氯化鉀15斤作促苞肥,拔節孕穗時畝用氯化鉀8-10斤+適量複合肥(沙田)或看苗酌施尿素(保肥好的田)作穗肥。封行後---勾頭灌漿期結合防病治蟲用藥時噴施硼肥和磷酸二氫鉀2-3次,如能與蕓薹素、細胞分裂素混用,則效果更佳,能明顯增加水稻產量。

由雲眾地頭條號整理。雲眾地服務宗旨:一個有態度、專注稻麥種植技術的農業媒體,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的難題。謝謝!


雲眾地


水稻什麼時候適合施鉀肥?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瞭解清楚如下幾個問題:1、水稻需要鉀肥的特性是什麼?2、水稻各生育期吸收鉀肥的情況。3、施鉀肥的原則是什麼?一、水稻需要鉀肥的特性。增施肥料可提高產量,但是施用不當也會造成減產,還會帶來不增收。所以必須全面瞭解水稻需肥規律與稻田供肥規律,才能做到合理施肥。水稻一生必須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磷、鉀三要素和微量營養元素,才能正常生長髮育。水稻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如按收穫物中的含量來計算,每生產一千斤稻穀約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素16一25斤,磷酸8一15斤,氧化鉀18.3一38.2斤,三者比例約為2:1:3。栽培地區、品種類型、施肥水平、土壤特性、複種情況和產量水平等不同,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也不一樣。二、水稻各生育期吸收鉀肥的情況。水稻對鉀的吸收量,則以分櫱期到拔節期達最大值。水稻移栽到分櫱期對鉀的吸收率為21.9%,幼穗分化到出穗期為61.9%,結實成熟期為16.2%。三、施鉀肥原則,在幼穗分化期前3一5天,重施鉀肥,佔全生育期鉀肥用量的60%;基肥次重施鉀肥,佔25%左右;結實成熟期輕施,佔15%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