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年豬的那些事


過了小年準備過大年,過大年要乾的事情很多,其實在年前,孩子最盼望的是殺豬,殺豬有光景看,還能吃一頓豬肉。一聽到誰家的豬叫喚,小孩子們都跑去看光景。在我們村裡殺豬的光景有兩件事情大家都覺得挺好笑的。一家是河西后山老王家的,他們家把豬殺死之後,放在燒開水的大鍋裡禿擼毛,誰也沒想到,都禿擼一半了,那豬突然醒過來,從大鍋裡蹦了出來跑到院子裡。眾人先是一驚,怎麼豬還會詐屍了?然後七手八腳一起抓豬,身上沒有毛的豬抓起來是相當困難的,折騰了好一陣子,才重新捆綁,再補一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詐屍”現象呢?原因是殺豬的是個新手,沒有捅到心臟,只是放了一點血,豬處在昏迷狀態,開水把它給燙醒了。河東那邊老劉家有一年殺豬不想求人,那時殺豬不給錢,吃喝不算還得給屠夫一刀肉。老劉家的媳婦有些生猛,告訴老公公咱家的豬我就能殺不用求人。老公公信以為真,兩人燒好開水,跳進圈裡就把豬按倒捆了起來,扔出圈外,抬到桌子上。老公公一腿壓著豬身,兩手往懷裡死死地拽住前腿,累得咬緊牙關雙目緊閉。這時那媳婦準備好接血的盆,左手向後掰豬頭,右手一刀朝前扎進去。殺了半天也沒殺死,那豬的慘叫聲驚動了街坊四鄰,大家都跑過了看個究竟,怎麼這麼長時間豬還沒殺死。一看,沒把大家笑死,原來,那媳婦把刀從脖子捅到豬嘴裡了。有人告訴她,把刀調過來捅心臟,這才把豬殺死。老公公累得一腚坐到地上,欣賞自家娶得會殺豬的好媳婦。

那時鄉下殺年豬不光比誰家的豬大,關鍵是看誰家的豬膘厚,板油扒得多。誰家的豬要是四指膘,扒了十幾斤板油,那是全村都羨慕。如果有人去你家割肉,你給割了一塊廋肉,買肉的人就會很不滿意:怎麼?你看我窮,吃不起肥肉啊?現在是完全顛倒了,豬太肥了沒人收,肉太肥了沒肉買。60年代前後,生產隊分的糧食人吃都不夠,根本就沒有餘糧餵豬,根本就沒有聽說還有豬飼料那麼一碼事。豬的生活水平很低下,就是吃糠咽菜。拔菜餵豬,是每一個孩子放學後都要乾的活。一頭豬都要養個對頭年,不像現在吃飼料催肥,幾個月就出欄了。後山有一個人叫王發高的,綽號叫老飛蟹,他家養了一頭豬,養了一年沒長到50斤。那一年是大隊統一屠宰,不準私人家殺豬,人家的豬都是趕去的,用手推車推去的,也有抬去的,他家的豬是在懷裡抱著去的。大家取笑他怎麼餵了一年才長這麼大點?老飛蟹很不好意思地說,可能是豬肚子里長硃砂了。

我們家每年殺豬的時候,媽媽早晨看看圈裡的豬,喂一瓢糠水流著眼淚就躲開了。雖然說豬樣一道菜,但畢竟養了一年,還是有感情的。殺豬吃肉,讓孩子們一頓吃個夠。一年沒聞到肉味了,突然吃一頓,胃口適應不了,幾乎都要跑肚子。餘下的任務是挨家挨戶送殺豬的蘿蔔片子,裝滿蘿蔔片子的盤子上面要放兩大片肥肉和半截血腸,一大鍋蘿蔔片子很快就送完了。小孩子們送蘿蔔片子熱情很高,有一次,我端著一缽蘿蔔片往外跑,一高撞到門框上彈了回來,腦門上立刻起了個大包出現了額外負擔。那時是你送我我送你,滿街都在送蘿蔔片子很是熱鬧,可以吃到很多家的蘿蔔片子。豬殺完之後,媽媽有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煉豬大油,稍肥一點的肉都要煉油裝罈子,基本上是全家一年的吃菜用油。煉油的渣子用來包包子,味道好極了。如果誰家的孩子黃餅子抹一層豬大油在街上晃,那足以是小夥伴們眼熱和使勁吞口水,可以稱作富二代了。現在鄉下環保,老百姓都不養豬了,也不殺豬了,年味淡了許多。雖然在飯店裡也可以吃到殺豬菜,那是不用十幾分鍾就能加工出來的,根本就沒有過去那個特有的味道,沒有過去的好吃。早先年,那一大鍋蘿蔔片子裡烀大肉,上面還要灌血腸,肉湯和血腸放出的血完全滲透在烀得的蘿蔔片子裡,你想它能不好吃嗎?

說到吃肉我就想起80年代買點好肉還是要託關係的。不像現在,只要你有錢指哪裡割哪裡。不過,今年的豬肉價格創歷史新高,老百姓有些承受不了。

殺年豬的那些事

肥豬(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