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以後,你如何維繫兄弟姊妹們之間的親情?

情與德


親情在不用維持也是親人,親情去你想維持也未必管用。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父母去都成了客人,客人就有了群分,經濟條件好的自然會走到一起,不好的就是擠也難擠進去。表面看是在一起其實心是分散的。


黎明90891


我父母去世十年了,我們家三個女兒一個弟弟,農村嗎兒子是天,我父親是退休工人,弟弟結婚後就逼著父母把退休金他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沒反對,因為農村都是兒子是一家之主,沒想到父母躺下後就看誰心狠了,我不會提錢的,父母躺下後我伺候,父母去世後我以為姐弟們是世間最親的人,前兩年我妹妹妹夫兩個人出車禍了,我自己伺候我妹妹,妹夫家人伺候妹夫,我姐和我弟沒有一個人替我一天,我看到了無情無義的人我不管怎樣我都會暖熱他們,想想父母躺下他們做的事,我徹底無語了,心死了,我知道人過五十歲這些親人應該斷了,我要為自己活幾天,既然這樣不如各自過好,所以我現在不走了,我就和我妹妹走,我姐姐打電話給我說她錯了,我沒有一點感覺了,心死了,各自過好吧,都五十歲了,還能活五十年嗎?如果父母不在了,姐妹們能走就走,不能就各自過好,姐妹們都是私心大於一切,姐妹們的親情在金錢面前一文不值,各自過好,不要說太多


陽光麗女


1945年,父親趕馬出門做生意,在猛主猛浪坡頭,被土匪劫財殺害,人財兩空,我母因悲痛成疾不久身亡,我家父母雙亡家不破,長哥為"父",長嫂為"母”,在危難時刻,大哥大嫂挑起重擔,領著我們兄弟姊妹七人,淘生活,共度時艱,終把我們扶養成人,哥嫂的養育之恩永遠不忘。


小東門羅氏三爺981


以前有個答題說,父母去世以後,兄弟姐妹的感情就淡了。好像兄弟姐妹的感情是由父母來維繫的,我覺著一定是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出現了問題,心理也不健康。在我看來這是不正常的,因為人是感情動物,尤其兄弟姐妹都是一奶同胞,情同手足,從小一塊長大,印象應該也是最深刻的,砸斷骨頭還連著筋呢,這種感情應該是與生俱來的,怎麼可能由父母來維繫?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那這樣的話說,難道父母在沒去世之前,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都是在偽裝?是看在父母的面子裝模作樣?那這樣也未免太虛偽了吧,還嫌這個世界不夠虛偽嗎?不夠自私嗎?不夠冷漠嗎?如果人沒有了感情,沒有了回憶,沒有了精神依靠,成天為了點蠅頭小利斤斤計較,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親兄弟姐妹之間況且如此,那對別人能好了嗎?能講良心嗎?那不更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嗎?如果在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就有過結,有怨恨,那另當別論。如果因為父母不在了,就突然變臉了,甚至形同陌路反目成仇了,在我看來那就太過分了,變成冷血動物了,印象中勤勞善良的中國人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我父母年齡也大了,尤其我父親身體不大好,病殃殃的。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或者我父親先走一步,我能不能承受了這種打擊?甚至夜深人靜的時候都不敢想啊,不敢面對這一天。但遲早會有這一天的,到那時有些回憶抹不去,每年年30,我姐我妹還有我在我們爸媽家裡吃年夜飯的情景,有說有笑的情景,父母下廚炒菜忙忙碌碌的身影,還有孩子們的笑聲,歷歷在目……但遲早有那麼一天,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想起這些心情會非常難過,非常失落,非常孤獨。父母去世以後,兄弟姐妹之間的心應該貼的更緊才對,更應該相互幫助才對,甚至有一種相依為命同命相連的感覺,越來越疏遠是沒有道理的。你體沒體會到當我們走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那種人生地疏舉目無親的無助和失落?如果這座城市有你的兄弟或姐妹,你就會有一種到家了的溫暖。(感謝【今日頭條】將我的回答推薦進首頁。)[祈禱]



海島鵝卵石


手足情在父母離世後應格外加強,沒了父母的呵護,長兄長姊就應是弟妹的保護傘,弟妹也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給予兄姊生活上必要照顧,畢竟血濃於水,不應計較家產的分配,多以謙讓付出為己任,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麼在世上與任何人的交往都是虛偽而有目的。


飛鴻踏雪泥SL


我們有親友群體,是指三代以內的,王家群體兄弟姐妹的。當然距離並不遠,有南京,上海,常州,及本市。二個小弟每天早上的問候,很忎動。自已家庭過年聚在在酒店辦上二桌,三代人很熱鬧。我們一代走了,下代人再聚首比較難了。


璀璨人生618


人和人的價值不同,涉及到自己的價值問題。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都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出選擇。親情讓位於自己的價值取向,即使父母在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不過,面子問題,這個問題不突顯罷了!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明白的答案!因人各異。


手機用戶59766698065


關係好,不用刻意的去維繫,關係不好,也維繫不了。


用戶7892764085598


有的親情遠不如朋友,以錢為主的親情記住了不要走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