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必須經歷鉅虧才能領悟賺錢的真諦嗎?

l林爾枝


以我個人的投資體驗是必須要經歷鉅虧才會真正對投資有所感悟的。

我在年輕時炒股以多次虧損超過50%以上。那種心痛的感覺只有虧過很多的人才會理解。當時感覺自已就是個敗家子,多年的工資都被我一年虧完。負疚心深重,內心也是較壓抑。好在我當時知道反思,並不像很多人虧過後就躺下裝死。我是在虧損後要寫筆記進行深刻反思的。幾次的嚴重虧損給我未來的股市投資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我的很多寶貴經驗都是從虧損中反思得來的。

可以說剛入市幾年的巨大虧損,給我帶來的益處是巨大的。使我更早的明白了投資的真諦。

其實,我當時的虧損雖然幅度大,但是我資金少,總體虧的並不多。也就一二萬元。但是在當時對於我這樣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就是筆鉅款了。所以我能有很深的虧損嚴重的體會。

老話說:吃一塹,長一智。

反正,我是這麼走過來的。至於其它人是不是鉅虧後才領悟賺錢的真諦,我是真不知道。我所知道的那些投資大師中股神巴菲特是經歷過鉅虧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投機家利弗莫爾更是三起三落、著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也應是經歷過鉅虧的、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有些大師的著作中卻沒有提及自已是否鉅虧過。像著名投資大師約翰聶夫的書中寫的都是成功的投資案例。

不管怎麼說,我認為不經歷鉅虧是很難領悟投資的真諦的。


孟可的思想空間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話是對的。

首先來說,投資的本質其實是風險管理。管理好風險的基礎上儘可能收益最大化。所以,投資生涯,風險意識應該擺在首要位置。有人可能認為,賺錢不是應該排第一麼?其實不是,實際上控制好風險才能更好的盈利。為了解疑,下邊舉例說明。

例子一:100塊虧損50%,現有資產為50元,50想要賺回到100,需要翻一翻即盈利100%。

結論一:虧損產生以後,賺回原本資產水平的難度極速增加,結論,儘可能避免虧損或少虧損。

例子二:100塊盈利50%,現有資產為150元,150元虧損50%,現有資產75元。75<100。

結論二:盈利以後,哪怕與盈利同等幅度的虧損都會導致吃掉整個盈利並傷及原始資金。結論,越盈利,風險控制越重要。

例子三:甲乙兩人均操盤100元進行投資活動,為期10年。甲一三五七九年均盈利50%,二四六八十年均虧損20%。乙每年盈利15%。十年後資產情況如下。



結論三:穩定盈利收益遠比大幅波動的收益要好。結論,控制回撤風險是投資最核心的本質。

從以上關於投資的本質討論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控制風險的重要性。那麼,為什麼說一定程度上大虧過的人才能領悟呢。歸根結底還是心態。沒有虧損過,對風險不夠重視。略微盈利以後,心態又容易浮躁,進而冒進導致虧損。而大幅虧損過以後,心態就會逐步成熟,甚至“謹小慎微”,而這樣的小心翼翼其實為做好風險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儘可能的規避一些風險,為盈利做好準備。而沒有虧損過的人,即便明白這些道理其實也很難做到。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真正“鉅虧”過確實才能瞭解投資的真諦,才能知行合一的去執行。加油吧,你行的!

財經北上廣,不見不散~


財經北上廣


這話很有道理。有句話說:沒有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托馬斯·卡萊爾)。套用這句話,沒有鉅虧過的人,不足以談股票,因為他們還沒悟到炒股的真諦。

在我看來,炒股大概分三個階段:最早的階段是做為新股民,一個股票菜鳥,除了膽大什麼都沒有,趕上牛市隨大溜進來,往往會賺錢。隨著牛市升溫,倉位越來越高,貪心越來去越重,最後隨著牛市結束,全倉套牢。

第二階段是開始反省,惡補股票投資方面的知識,慢慢有了自信,開始新一輪的入市炒作,聽消息玩k線,終有小成,但沒悟道,在負和遊戲裡廝殺,最終傷痕累累,大敗虧輸,從此意冷心灰,承認股市掙錢終不是容易的事。

這其中有些人也許就此止步,退出股市,安心工作去了。也有不甘心的有韌勁不認輸的會捲土重來,有的繼續短線遊戲。也有少數人參透了投資的真諦,那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股份,成為公司股東,賺價值創造的錢而不是交易的差價,但能真正完全悟透這一個沒有經過幾輪牛熊轉換或者血淋淋的教訓是換不來的。

大道至簡,願股友們早日開悟,在價值投資的正道上成就自我!





柳明先生


是的!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沒有虧過“大錢”,吃過“大虧”的人,根本不算一個成功的投資者

在股市裡,你想要獲得成功,想要獲得巨大、穩定的收益,必須經過市場的洗禮,而這個洗禮不僅是時間上的考驗,也是心態上,人性上,以及資金虧損的幅度上。

巴菲特曾經說過:“不能夠承受自己買入以後虧損50%以上的人,都不適合炒股!”

而一個真正牛x的投資者必須經歷過兩次失敗:

第一次是因為無知;

第二次是因為膨脹;

但凡能從這兩次失敗裡走出來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牛x的投資者!

所以,我建議是,越早開始投資越早越好!

為什麼要投資越早開始越好呢?因為越在早期,你的繼續和資金實力越少,那麼就算吃了“大虧”,承受了“巨大的虧損”,也不會讓你爬不起來!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投資股票十多年了,在剛開始的幾年裡也一直是碌碌無為,整天頻繁追漲殺跌,輸多贏少。

在我印象最深的時候就是,當時拿著10萬做股票,最高峰市值突破到了17萬,然後由於自己的貪心和經驗不足,導致最後10萬市值變為了4萬!虧損幅度達到了60%!!

還有一次,當時我的市值50萬,開通了融資融券,在抄底的過程中不斷融資,最後導致爆一週內虧損達到20萬,僅僅留下30萬的資金!

經過許多年的磨練之後,我明白了風險第一,盈利第二的原則,用以前看上去“龐大”的,但是現在看上去“少許”的資金去犯錯,讓我現在更加穩定盈利。

2015年的牛市裡,我獲利了300多萬資金,並且抽離去首付買了兩套商鋪,現在我股市裡的資金依然還又300多萬!試想一下,如果現在讓我剛開始炒股,那麼像當初一樣虧損了60%多,這是什麼代價??

所以,炒股虧錢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是你越早踏入股市,你虧損的資金可能越小,越容易讓你低成本掌握真正的投資技巧和理念

記住,學炒股就像學游泳,無論講了多少大道理,不下水是不行的。游泳是在嗆水中學會的,不是講道理講會的,所以投資也一定要懂得親自下水實踐,只有自己嘗試了,犯錯了,才能從中一點一點的成長為高手!!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認為,投資中,經歷了鉅虧的人,如果能夠反思,找原因總結經驗,在失敗中不斷提升,那麼,他一定會逐步領悟到賺錢的真諦,但是,並不是經歷鉅虧的人,就一定能領悟到,因為,很多鉅虧過的人,選擇了放棄,逃避,或者麻木!

市場中,與戰場一樣,沒有常勝將軍,誰都可能判斷錯誤,誰都可能有失誤,誰都可能與市場走勢相左,這會導致投資的虧損,如果經驗不足,或者沒有嚴格止損,很可能被深套,在這種情況下割肉出局,一定是鉅虧的狀態,如果這樣的事情來上兩三回,你的資金基本上也就剩下四分之一甚至更少了。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句話也告訴我們,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即便是常勝將軍,一定也是從失敗中走來。沒有打過仗的將軍不會是成功的將軍,紙上談兵永遠不可能成為實戰中的常勝將軍。只有在實戰中不斷檢驗自己,在實戰中不斷髮現問題,總結提高,形成適合自己軍隊的戰法,才能達到勝多負少的格局。

炒股也是一樣,被套鉅虧都不可怕,同樣是鉅虧,有人選擇了退出,有人選擇了麻木裝死,有人選擇了繼續學習征戰。也只有最後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成功者。成功的真諦就是在一次次的實戰中,一次次的勝利與失敗中,一次次的喜悅與悲傷中,一次次的總結提升中逐步領悟到的,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而要完成這個過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不斷的量變積累,才能最終達到質變的飛躍。

不要害怕虧損,也不要害怕鉅虧,怕的是虧損後你不能總結經驗教訓。可以說,絕大部分散戶入市的時候,並沒有學過或者基本不動技術分析,虧損也事大概率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邊實戰邊學習,不斷克服人性的弱點,在長期的學習實戰中形成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最終實現穩定盈利。

我是禪壹,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和啟發,歡迎股關注點贊評論!


禪壹


不能說是鉅虧,才能領略賺錢的真諦。而是說,須經重大挫折,才能敬畏市場,才能認清自己並非“投資天才”,只是一介投資凡人。

投資,最易一點點好運氣賺了點,瞬間升級到“股神巴菲特”“境界”。數投資大師,“巴”往矣,還看我!

人類一衝動,上帝就發笑。股友一激動,巴老默然不語。

頓悟,就如屎尿,那是壓力下的產物。平平靜靜,就像個股一天只有上下2分的價差,那有波動?那有起伏?昏昏欲睡。

投資中的頓悟,其一,源於重大挫折,也包括巨大虧損,始知自己並非上啼也非股神。

其二,學習。通過學習取得頓悟有點難。因為,人們常常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或者說尋找支撐自己的理由。

創新式學習,不帶自己個人成見的學習,吸收新觀點,然後償試著改變,由此引入新的投資模式,實現另一種投資頓悟。

市場,在變。

以前成功的模式,可能恰是未來滑鐵如的開始。

成功的賺錢方式,都是時代的產物。

正如,成功的企業,是時代的產物。




湧現凌


有不少人經歷了鉅虧,從而領悟了真諦。

但如果加上必須兩個字,那就顯然不對了。

01,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

在投資的過程中,尤其是從初學者開始算起,沒有誰不經歷過虧損的。

但不一定非得吃虧。聰明的人也可以通過別人的經驗從中學習。否則學習有什麼意義?

學習就是吸收別人的經驗和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02,不斷的反省

所有的投資者,你都需要不斷的反省自己。賺錢了要知道為什麼會賺錢。虧錢了也要知道為什麼會虧錢。

甚至有些時候,自己沒有做任何操作,沒有賺錢也沒有虧錢,也會自然的想象,如果自己當時是怎麼操作的,現在是什麼結局。

只有這樣不斷的反省,不斷的想象,才可以避免鉅虧。

03,大虧之後可能難以翻身

千萬不要以鉅虧能夠讓你學會賺錢的真諦,來安慰自己。

巴菲特的哲學就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本金。所以他能夠這麼成功。

太多的人經歷了鉅虧,也許他們真的懂得了真諦,但其中有多少人能夠東山再起?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我同意這個說法,一個人不經過屈折哪裡來的經驗,在股市沒有經過,暴跌、深套、巨大虧損那裡來教訓,只有經歷過失敗才能懂得珍惜任何事情,特別是用在投資理財領域。

在股市很多股民買入股票後,稍微有點利潤時候,往往都不會賣出,可是該股票就是磨洋工,就是不上攻,當你留也不是拋也不是糾結時,該股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向下放量下跌,這個股票要麼踩著地雷,要麼上巿公司出黑天鵝事件,這個時候想拋也沒辦法了,你所持有的股票會深深地套牢,等股票下跌趨勢緩和,你的帳戶出現負數,起碼也得30%以上。

實際上該股機構早已知道,故意在高位盤整走勢,如讓散戶投資者跟進,到快要出公告或者一定程度時就放水,只是我們散戶朋友們都矇在鼓裡,這個僅僅是一個例子,當一個股票該漲不漲的時候,就要有綜合分析能力,從基本面、信息面、技術面去分析判斷,怎麼樣才能被免風險,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在以後的操作中減少損失。

只有十幾年二十年以上老股民朋友,知道什麼樣的股票適合做長線投資,什麼樣的股票只能做短線操作,又要哪些股票中長線持有,這個都是長期經驗教訓所結累的知識,可以怎麼說吧!十幾年以上的老股民 ,基本上都是賺到錢的,只是投資上差異不同,和賺到的錢數量不等。


百味人生59451


投資中必須經歷鉅虧,才能領悟到賺錢的真諦嗎?並不一定

就好比說一個古代的戰將,必須經歷渾身都是傷疤,才能夠成為上將嗎?也不一定,你看趙雲,五虎上將之一,竟然身上沒有一個傷疤,這是非常少見的。

而大部分人,其實就是普通人,必須經歷虧損,然後才能領悟賺錢。

在投資市場上,我也見過一些很少虧錢的人,這些人,一開始都是做低風險投資起家的,比如說無風險套利。

所以,賺錢與鉅虧之間並沒有一個鐵定的聯繫,只是不同的投資方式,賺錢的這個路徑也不太一樣。

高風險投資,那必然是要經歷些虧損才會領悟。低風險投資呢,這不一定,人家本身追求的是穩定收益,而且是低風險的複利,所以,可能一輩子都跟鉅虧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對投資者而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正確的找到適合你的投資方式之前可能要交一些學費,有些人比較幸運,一開始就認定了一種投資方式,可能也是有高人指點,所以就從來就沒有虧過什麼大錢,然後投資道路都是一帆風順的,這種人絕對是有的。

正是由於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而導致投資方式的不同,所以才有了投資市場上各種投資方式的共存,這也是投資市場之所以精彩的原因。

但是很多老股民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今天是聽專家講,明天是自己琢磨技術分析,後天又是價值投資巴菲特。總之,從頭忙到尾,一輩子也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式,這是非常可悲的一個事情。

所以,投資要趁早,年輕的時候腦子靈光懂得變通,也好轉型,很多中年開始炒股的,如果不愛獨立思考和學習,終歸是要做韭菜的。


趙冰峰財經


我不認為投資中必須經歷鉅虧才能領悟賺錢的真諦。

鉅虧的通常是投機,那麼投資和投機有什麼區別?簡單講投資的收益來自投資產品所產生的財富。投機的收益是來自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換句話說,投機是一種零和遊戲。不計算交易成本和稅收。虧損的錢和賺取的錢之和為零。

舉個例子,假設你買了一個金融產品後,不管是股票,債券,房子。只要是希望回報來自買賣時不同價位,這個差價就屬於投機。如果你是一個產品能不停地產生收入,比如房租啊!企業上市後生產出來的財富等這就是投資。

現在很多人熱衷於買房,如果希望得到穩定資金收入就屬於投資。靠買賣房子,低入高賣,收入就是投機。投機不會創造財富。只是財富的再分配。並不會增大市場的蛋糕。只有投資才會給社會財富創造價值。

所以投機有人贏了,就一定有人輸。一同進入賭場,通常一人賺,二人打平,七人虧。為什麼會是這樣?由於市場信息極其不對稱。大眾百姓往往是最後得知消息的群體。鉅虧的人通常都是那七個人中的一個。因為消息閉塞,你鉅虧,你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呢,別提領悟啥了。當然投資也有可能虧損。但是相對比投機來說可控比較大,風險略小。

綜上所述,鉅虧的原因大部分人是因為自己的信息閉塞。更別談什麼領悟賺錢真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