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倚天屠龍記》有太多難圓其說和前後矛盾的漏洞,是他構思不精還是武俠小說通病?

宅書咯噔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他的幾本小說,這其中我們能學到許多東西。俠之大者,如喬峰,郭靖;人性的醜惡,如淩退思;做人的圓滑,如韋小寶,等等。這其中難免會有一些漏洞和矛盾之處。

在大唐雷音寺的一期節目中,老梁曾經說過他給金庸先生指出過三處明顯的錯誤,其中一個就是說在《倚天屠龍記》中,屠龍寶刀曾落入到了三個江湖豪傑手中,而三位豪傑為了測試屠龍寶刀的真假,將寶刀放入火爐之中燒煉,而寶刀毫髮無損,證明寶刀是真的。而後續周芷若手握倚天劍和屠龍刀互斬,刀劍並斷,在屠龍刀中獲得武穆遺書,在倚天劍中獲得了九陰真經,這兩本書分別用布包著。而錯誤正是在這裡,因為前面豪傑用火爐燒煉屠龍刀,外面這麼高強度的熱量,裡面所藏的書籍還能存在嗎?不早就化為灰燼了。

在老梁說完以後,金庸先生讓助理記下了這幾處錯誤,並且在之後的修訂版中已經將這幾處改正了。

我們都說“瑕不掩瑜”,金庸先生創作了如此多的小說,中間難免會有一些小的紕漏,而且,金庸先生在新的修訂版中已經將明顯的錯誤改正,這也正彰顯出了他的大家風範。

如今,金庸先生已經駕鶴西去,但他留下來的一部部小說都是藝術瑰寶,在今後的閱讀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可是金庸先生再也不能改正了。這也是一種缺陷美吧!創作型的東西難說什麼是完美的。我們還是要報以包容的心態看待一切。


學海一扁舟


漏洞是每部小說中都有的,人無完人,作品是人作的,所以也不會百分百完美。尤其是武俠小說,被譽為“成人的童年”。小說不是正史,更不是科學試驗,必須要求無錯才好,小說就是文學作品,給人以讀後心情愉悅就可以了。哪部作品沒缺點?連四大名著都被細心的讀者挑出毛病來了。

比如有一少年就挑出《西遊記》裡的毛病,唐僧師徒一路西天取經歷經好多小國,但在這些西域小國吃的菜千篇一律卻都是作者的家鄉菜。那西天一路上所有的國家都吃中原的菜麼?但是我們看的是作品,而不是故意挑刺來了。如果帶著有色眼鏡看作品那還不如不看,失去意義了。

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在武俠小說界已經是頂尖級別了。他和梁羽生、古龍、溫瑞安四人被譽為港臺武俠小說界四大天王。天王級並不代表是無缺的。小說中出現的一些小瑕疵很正常,不影響總體形象。

現代的網絡武俠小說那就更沒法相提並論了,那武功都比導彈厲害,隨便一招就山崩地裂。但現在的年輕人就愛看這樣的,怎麼吹的爆就怎麼吹,反正有市場。有人給網絡作品挑毛病說抄襲嚴重,千篇一律,我看過一些網絡作品,才的確是那樣,相同的場景相同的事,就是名字換一下。往往男主人公的名字都帶個“凡”字。已看了不下十幾部網絡小說,都是,不是這個凡就是那個凡。絕大多數都有奇遇,最後厲害無比。世上哪來那麼多的奇遇?

像金庸先生這樣對作品負責,對讀者負責的作家已經非常值得尊重和推崇了。不是他構思不好,也不是漏洞,而是在寫作時為了渲染氣氛烘托整體效果而為。如果非得叫真那就有點抬槓了。那要抬槓的話,火箭可以上天,材料必須耐高溫,火箭裡邊的東西難道都一定燒化了?古代鑄劍界的技術比現代高出多少倍?為什麼古代能鑄出吹毛立斷、削鐵如泥的寶劍而現代不能?古代秦始皇時期的弩箭三稜箭頭的技術比現代還厲害,這是為什麼?現代人看的書洋洋灑灑幾十萬幾百萬字,古代是文言文,幾千個字能讓現代語言解釋成宏篇鉅著。《道德經》就五千字。一部武功密集不一定好多字,裝進中空的刀劍裡很正常的。

我們現代人都是用現代的眼光和思緒分析事物,所以一直困惑,古人實際是很智慧的,明代的航海技術當時就是世界領先,現代反而不行了。古代留下無數的兵法,現在卻沒人能留,一直都在研究古代的《孫子兵法》、《周易》、《山海經》等等。

說多就有點抬槓的嫌疑了。言歸正傳,金庸先生當初寫作品時沒有考慮那麼多過細的細節。《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本來是他老人家憑空杜撰的,誰曾想去年真的有人自稱岳飛後人,真的拿出來《武穆遺書》了,據鑑定還不是偽造的。怎麼解釋?

個人認為,金庸先生的作品沒問題,值得讀值得收藏。





君子也愛財888


你是看的電視劇吧?原著都已經改了。張無忌說的是他理解的峨眉,那是周芷若練了九陰真經,他誤以為是峨眉武功。其他都已經改了。


小平侃事


你寫一部沒有矛盾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