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

旭丿就湜遮漾紫


泉州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2016年,泉州入選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四大分會場之一。(同時參加的城市還有廣州西安)與省會福州特區廈門並列二線城市,泉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城市,被國家列入“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 是中國首屆東亞文化之都的獲選城市,也是閩南語,閩南文化的發祥及發源地。

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8548億,連續19年名列全省第一,排名全國第18位,佔省內近四分之一,當地企業民營企業佔比82%,就業率排名全國第一,全世界第五位,素有"民營特區"之稱。百強縣有五個(福建6個)。千強鎮30個(福建45個)

看地圖,只有泉州有最為集中的大平地能支撐起大城市的框架



噴子總會首席執行官


福建省是一個人居富裕程度非常高的省份,並且隨著網絡的發達,福建省的閩商也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福建省的商人有一個區別於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特點,所創辦的企業或者投資的項目除了本省以外,更多的是分散在全國各地,並且所從事的行業也區別於浙江溫州的小商品,著名的“莆田系”就是福建省的一支,不但承包有醫院,更涉及到非常多的產業。

福建除了莆田再往南的漳州、泉州、廈門等地方屬於閩南,閩南人也是分佈在世界各地。總之福建省商人和中原地區的省份有很大區別,造成這方面格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福建的地勢地貌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福建省內雖說高山不多,但是山地丘陵佔據了省內90%以上的面積,相比於北部接壤的浙江,或者再往北的江蘇,福建的地形屬實有些不適合耕種,但是福建東部靠海,所以這造就了福建人外出經商的傳統。因為地形緣故,所以福建大部分城市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從北至南依次沿海岸線排列,只有少數處在西部山區
。所以福建省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肯定是位於東部沿海地區。從幾何地理上快來看,福建省沿海地區處在最居中的位置當屬莆田了,莆田也擁有深水良港。並且莆田歷史上便是福建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兼具了福建南北的不同文化,所以莆田位置絕佳。上面講了,莆田的山地佔大部分,平原相對較少。目前福建有四個相對大型的平原,分別為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其中漳州平原最大,這在省內多山的情況下,漳州無疑是地理位置最佳的地區。所以漳州也算是省內地理位置比較不錯的城市,也被稱為福建糧倉。但是漳州正東的出海口面對的就是廈門,城市光環更多是被廈門所佔據。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什麼莆田,什麼泉州,我都覺得可笑!福建最早建制的城市是哪個?2000年來一直延續著福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是哪個?水是生命之源,福建最大的水系穿城過的是哪個?老祖宗的選擇都已說明了一切,福州!對福建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是非福州莫屬!



所有大城市基乎都有一條大江大河,因為水源是人類繁衍的基礎!上海,長江出海口,南京有秦淮河,廣州有珠江,武漢有漢江,杭州有錢塘江,福州有閩江!正因如此福州最早建制!並且佔據著福建2000多年的中心地位!

在從地圖上看看,福州目前正處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最中心的位置,而福州是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城市,比廈門還近,福州馬尾到對面的基隆港只有149海里,廈門到對面的高雄卻有165海里,而福州的平潭島是離臺島最近的地方68海里,未來的臺海隧道就是從這過。

在說說福州的環境,除了有福建最大的淡水閩江,城區更有山有水,濃密的植被樹木,使福州常年保持全國空氣質量前十,而福州是全國即有淡水資源,又有海洋資源的少有城市!更是為數不多可停靠30萬噸已上貨輪的港口。所以福州的天生資本在福建是最好的!


Canon8090


福建的地理位置最好的是哪個還真不好說,分別有四個備選項:福州、泉州、廈門和莆田。

福州是福建的省會,閩江從這裡流過,馬尾造船廠從這裡起步,平潭島是中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閩侯是八閩首邑,一部三坊七巷史,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講政治和軍事地位,在整個封建時代,整個福建省沒有一個城市比得上福州。現在福州發展大數據經濟,經濟總量和泉州一樣都達到七八千億,共同進入到二線城市和全國經濟20強的行列。

泉州是福州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是元朝時期世界第一大港,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和“東亞文化之都”。在泉州你不僅能找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摩尼教、日本教等的典型遺蹟,還能找到媽祖和關帝等各種民間信仰。東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大量中原士族移居泉州,所以泉州有晉江和洛陽江的地名,晉江經驗也成為與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廣東模式並列的,中國四大典型發展模式。

廈門是經濟特區,地理位置雖不顯要,但是國家政策給的好,港口條件也不錯,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級城市。莆田位於福州文化圈和閩南文化圈中間,承上啟下,是整個封建時代科舉取士最多的地方,蒲仙文化獨具一格,莆田商幫在全國名氣很大。所以講綜合,福州的條件最好;講港口和經濟,泉州的條件最好;講政策和發展質量,廈門的條件最好。


青年史學家



重新回味福建地圖,暫且不管南北邊廣東與浙江的影響,單純看省內的地理位置,最好的應該是莆田。

莆田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氣質,細數開來確實了得的很。

一、八閩至中,承上啟下

福建的優勢也是劣勢,八山一水一分田,因山而與其他省份分隔,儘管到現在隧道和橋樑技術已然發展到令人驚愕的地步,但閩山的複雜依然是人類目前所無法突破的,故福建的出路強烈的依賴海洋。

在福建沿海,最為居中者為莆田,僅位置看,已經足夠優勢了,更何況還有諸多加分項。

二、天然深水港,過了這村沒這店

福建海岸線曲折而多灣,其中的佼佼者在省內無外乎四處,第一當屬寧德三都澳,第二為莆田與泉港共有的湄洲灣,第三為漳州古雷港,第四才是廈門海滄港。

如今以發展程度看,海滄依託於廈門發展最好,古雷港因發展石化已經沒有後發之力,而三都澳空有良港卻無腹地縱深,十分可惜。最有發展前景的當屬湄洲灣,依託於省內四大平原中的兩個,資金、人才均備,唯一欠缺的是政策和執行力。

三、魚米飄香,安居樂土

莆田自古以來就是福建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自從莆田立縣,木蘭坡建成,南北洋儼然天府之國,居民自給自足,異常繁榮。

興化平原除了魚米的供應四時無缺外,還特別能生人。莆田以一縣之地創造出中國縣域中人數最多的進士,而整個莆田市也能進入全國進士十強。

本土強悍也就算了,還特別能輸出,廣東歷史上共有不到十個狀元,莆田就貢獻了其中的三個以上。

四、莆仙文化,兼容性最強

地利之外,莆田還有一項人文優勢,那就是莆仙文化的兼容性和開放性。

千百年來原本屬於閩南文化的一個分支,但在後續獨立建府後卻能自行衍生出福建範圍最小、獨立性極強的莆仙文化,應有盡有。

而這種文化事實上是閩南與閩東協作的傑作。這種優勢類似於廈門,在閩南文化氛圍中,兼容漳泉後迸發的活力。



如以莆田來看,融合福建南北兩股勢均力敵的力量,或許才可能使福建形成統一而更強勢的作用並發展壯大。

福建要發展,如果是南北雙核,那麼永遠無寧日,若是南北合作,莆田的作用極大或許她的地理位置就能突顯出來。

圭海四記


雖然居住在福州,喜歡海島廈門,但僅從地理位置而言,泉州無疑是福建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理位置上看,堪稱福建中心城市,與廈門、漳州、龍巖、三明、莆田、福州等6個地市接壤,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臺灣,連東海、南海而通太平洋,大陸海岸線蜿蜒曲折,多海灣良港,泉州港就在晉江的入海口處,不凍、不冷、不淤、避風港灣寬廣。近代只不過因為淤泥增多而導致港口地位沒落。

歷史輝煌的名號也證明泉州優越的地理位置。泉州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稱,曾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泉州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

如今泉州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泉州耕地多屬一、二級,土壤較肥沃,安溪鐵觀音馳名中外。

最後,泉州還是福建的GDP老大,輕工業發達,眾多知名服裝、鞋業的大本營都在泉州,關鍵一點,泉州房價遠遠低於廈門、福州,真是讓人羨慕。


榕城三少


金窩銀窩不如狗窩!撇開一線城市,廈門,福州,泉州……我首推福鼎!北鄰浙江溫州!近咫尺之間,有溫州後花園之稱!有聞名於世的浙閩商城,商業來往密集。海岸線綿長!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有著名深水良港碼頭沙埕港!海島旅遊資源廣泛,有號稱中國十大美麗海島之稱的俞山島,七星列島,福瑤列島……等。海岸沙灘旅遊有美麗小白鷺,大白鷺,牛郎崗……等!山海旅遊有號稱海上仙都,國家5

A級人間仙境旅遊勝地太姥山!中國鱸魚之鄉,福鼎白茶!聞名於世,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之稱!福鼎更有中國化油器之城稱號!福鼎檳榔芋,前岐四季柚等,名揚天下!福鼎有中國名小吃之城,美食之都,共有上幾百種名小吃讓你過個滿滿的嘴癮,福鼎肉片更是香飄萬家!石湖海鮮美食一條街!真正把民以食為天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你不枉此行!更多的東西我也沒有辦法一一列舉,不服者來辯。


小海人家


看到這個題目還真不好回答,如果改成“福州哪個區(市/縣)地理位置最好”,可能更好回答些。但這又會引起六區七縣人民的紛爭,因為大家都愛著自己的家鄉,當然認為本縣(市/區)是福州地區地理位置最好的地方了。


既然接受了邀請,那就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從地理區位、人口、經濟、發展潛力等方面給各區(市/縣)排一下座次。

請看以下兩張圖:

第一張純粹是地理區位圖


①濱海的有羅源縣、連江縣、長樂區、福清市和平潭綜合實試區;②山地面積佔比大的有羅源縣、連江縣、晉安區、馬尾區、閩清縣、永泰縣、閩侯縣;③兩者之間是盆地,平原面積佔比多的有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長樂區、福清市和平潭;④除了福清、平潭和羅源之外,閩江穿過了六區四縣(含內河)。綜合以上4點,永泰、閩清、羅源、連江、閩侯因為山地面積過大而出局,晉安、馬尾因為經濟總量以及特殊的歷史而留下,平潭因為遠離中心城區且實驗區統戰味道較濃而不被看好。現在剩下六區一市PK。

第二張圖是各區(市/縣)的統計圖,注意人口、面積和GDP是比較的重點。

臺江區面積最小,教育水準較低,商業雖然繁華,但仍停留在傳統的買賣上,且沒有發展縱深,所以排第7位。

馬尾作為中國海軍的發祥地之一,曾經盛極一時,但有兩個軟肋:一是人口是六區中最少的,僅有20多萬人;二是受制於地形地貌,可連片開發的用地甚少,現在只能把重點移到琅岐島上,馬尾區任重而道遠,排第6位。

福州站位於晉安區,該區的面積、人口、GDP相較於倉山區佔優,但發展已到了瓶頸,她的南側和東面已發展臻熟,向西向北是山地,所以後勁不足,排第5位。

倉山區大部位於南臺島上,煙臺山作為福州最早的開埠之地而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較為發達,可用作發展之用的土地較多,所以福州南站設在該區,這是我把倉山放在晉安之前的重要原因,倉山位列第4。

福清市是福州地區人口最多的縣級行政單位,華僑甚多,以林紹良、林文鏡為首的華僑為桑梓貢獻良多,福耀玻璃閃耀世界,福清的民企十分發達,但由於距離福州有段路程,且不連片,只能屈居第3。

長樂新華僑很多,但沒有僑界翹楚,不過域內經濟發展的不錯,鋼鐵和紡織是長樂的兩張名片,民間資金充裕。長樂同時擁有全國少見的海空港,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主要還在長樂,而且離福州市區很近,因此率先從八縣中撤市設區,勇奪第2位。

老大當屬鼓樓區,為八閩首善之地,市府與省府的所在地,于山、烏山、屏山三山位於域內,“三山”是福州的別稱。鼓樓區是大福州的政治、文化、經濟、金融中心,教育十分發達。區內的科技園十分有名,有福州軟件園和動漫遊戲產業基地;五四路兩旁矗立著甲級寫字樓、各大銀行省分行大樓、五星級酒店;隨著商業中心東街口的改造完畢,相信人氣漸旺,很快恢復往日的盛況;與之毗鄰的三坊七巷每天接待慕名而來的遊客,通過他們把福州昔日的輝煌傳播出去。鼓樓區位列第1當之無愧!


高山景行53


泉州。

福建兩個面積比較大的平原,泉州和漳州,漳州最平,泉州大一些些。兩個平原組成的閩南金三角,承載福建一半的經濟總量和一半的人口(算上常住人口估計不止一半)。福建多丘陵三面環山,出省的通道就三條,一條往北通浙江,一條過閩粵分水關往廣東,還有的就是走鷹潭往江西,無論那條道都不好走,多山路,而且邊界地市的經濟實力普遍弱,所有省內人口流動都向沿海地市流動,其中又以閩南地區為最。

漳州地區農業一直是比較發達的,地勢平,氣候好,種啥都好養活。泉州的話由於改革開放後東南亞及港澳臺的影響,輕工業發展較早,尤其九十年代,臺灣在大陸的投資很多都在泉州,新世紀後,大部分的臺資開始轉移到廣東和江蘇。而臺資撤離後遺留下來的工廠設備,技術,培養的工人等都迅速被泉州地區利用起來,為早期的企業發展奠定基礎。題外話,說遠了。

泉州為啥區位優勢好,泉州處於沿海線上南北中心位置,往沿海線上的那個城市都不遠,物資集散方便。福建省的三面環山的環境註定了。福建的所有港口想要往腹地輻射出省都是不現實的。你再牛,那也就是運運省內物資,或者出口,走走國際線。泉州十分適合做省內的物流集散中心,而且工業發展早,底子好。其他不多說了,你們可以查查一些大的快遞公司在福建總部在哪,都在泉州。這個行業對地理位置要求高嗎?中國的快遞都是算時效的。

個人認為泉州的下轄的縣市大部分離城區較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優勢,使得中心區域可以連接起來,邊界變得模糊,如此,使得泉州灣的中心區的能量密度更大。


咔咔咔咔嚓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要說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我感覺應該是漳州。漳州位於福建東南沿海,而且擁有福建最大的平原,還有眾多的河流,可以很好的發展商業。還有就是漳州氣候比較溫暖潮溼適合種植農作物和眾多花卉,可以很好的發展農業,漳州還有發達的罐頭產業,種植的作物剛好可以用作罐頭原料加工進行出售,而且還是沿海城市發達的交通有利於物品流通運輸。

漳州屬於閩南大多數講閩南語,和泉州廈門、臺灣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語音相通,而且有比較深的淵源,可以藉助廈門等地的優勢快速發展起來,所以我感覺漳州的地理位置更好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