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智取生辰綱》一節,烈日炎炎似火燒,押解生辰綱的土兵為何還爭著喝酒?

春日之虎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眾軍看到白日鼠白勝歇下擔桶坐在松樹下乘涼,便問他桶裡是什麼東西,挑往哪裡去,多少錢一桶。白勝應道,是白酒,挑去村裡賣,五貫足錢一桶。於是眾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由此可見,當時的酒有解渴消暑功能,類似於我們現代的飲料,不過既然是酒,肯定也有輕微的酒精度。

隨著釀酒技術的進步,唐宋時期,人們已釀製出了黃酒和果酒。黃酒是用穀物釀造而成,而果酒則是用水果釀製的酒。

因此,《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一節中,白勝販賣的白酒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白酒,在宋代,那是一種解渴飲料。


倚齋聽風雨


其實大家有個習慣性的誤區,總覺得水滸裡面大家喝的都是白酒,這當然是越喝越熱,但其實只要大家把它想象成冰鎮啤酒就簡單多了^_^。

當然了,紅塵君只是舉個極端的例子,那個年代啤酒還沒發明出來呢,那他們喝的是什麼酒呢?

且聽紅塵君細細道來。

那時候的酒,還只是米酒或者黃酒

在宋朝的時候,由於蒸餾技術還沒有,所以大部分的酒都是黃酒或者米酒,就和如今許多江南地區自釀的那種一樣。


這酒度數本來就不高,如果再加一些類似枸杞,金銀花,紅棗之類的味道就更甜美了,差不多就和飲料似的,所以武松才能一口氣連喝十八碗,真要是換成白酒,哪怕是低度的,也要出人命了。

所以楊志他們大日天裡汗如雨下,這才想要喝酒,一方面是解暑,另一方面也是補充體力。

二斤牛肉三角酒,才是好漢標配

看過水滸的朋友們都已經習慣了,基本上每個好漢進了酒店,都是豪氣干雲的大喊一聲:“小二,先打三角酒,切二斤牛肉來吃,少發一併算錢給你。

不管是武松,魯大師,還是阮小七兄弟,甚至就連看起來甚為斯文的林沖也都不例外,風雪山神廟那會兒吃喝了一回還不夠,還讓人家再上,最後甚至還打包帶走。

所以這好漢可以不打架,不練武,吃喝的豪氣是萬萬不能少的,離開了酒,似乎好漢的分量也輕了不少。

紅塵君說

其實,這些好漢們更多代表的是咱們普通百姓,大家也沒多高的追求,就是一天忙完了,叫上三五好友,撕上兩隻燒雞,切上半斤豬頭肉,再來一紮啤酒,吃吃喝喝聊聊天,亦是人生樂事。

以上


在下紅塵君,一個不正經的喜歡歷史的攻城獅,尤其喜歡分享水滸故事。諸位若是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點贊關注轉發——這樣就能自動收到更多紅塵的文章啦,更歡迎留言聊天,紅塵君承諾每條必看必回,再次鞠躬感謝!(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紅塵如鏡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楊志率軍護送生辰綱至黃泥崗岡時,被晁蓋吳用等人設計劫取的過程,而酒正是推動整個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因素。烈日炎炎的黃泥岡上,行路的軍漢們不正急需一碗消暑解渴的水嗎?即便沒有水,卻又為何都爭著喝我們印象中會越喝越渴的酒呢?

1.液體水分子的吸引力

謹慎提防的楊志,力保押送生辰綱的安全,將所有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之中,再由軍漢扮作腳伕,挑擔行貨。且此行近幾日,途中山路頗多,安全起見,便令軍每日辰時起身,申時歇息。此時正是日光高照的晌午,黃泥岡方圓七八里,皆無取水歇腳之處,加上擔子又重,對歇涼與飲水的渴求,不言而喻。就在這時賣酒的白勝出現,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如何先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而眾所皆知,宋朝時期的酒基本是靠發酵製成,而非同今日的蒸餾,因此類於現在的米酒、黃酒,酒精大約在十幾度左右。飲後身體水分也不至過度流失,甚至有點像現在的酒精飲料。先不說解暑,終究還是有一定的解渴功效。當身體水分缺失,恐怕任何人都無法抵擋這種低度酒水的誘惑吧。

2. 舒筋解鬱,暢快淋漓

此行押送生辰綱與往年不同之處,在於楊志對於護送方式的全新提議,並嚴格謹慎地執行。包括為掩人耳目,

全程人力挑擔,不用車馬夜涼時全部停歇,辰時太陽當照方才起行全程監督,動輒鞭打催促,無一時一刻的懈怠放鬆。如此一來,軍漢們要承擔體力的重負、炎熱與口渴折磨、以及藤條鞭笞的疼痛,無不怨恨交加、憤憤不平。更有身心疲憊,心力交瘁。俗話說,杯酒解怨,把酒言歡。此時能有一碗酒下肚,不僅可以舒展筋骨,放鬆疲憊的身體,更能借酒消憤,疏解心中的不快

3.從眾意識的導向與引力

開始,軍漢們只是望著酒,按耐不住自己的生理所需。後來面對楊志的極端阻止,虞侯與都管幾經提議,仍無濟於事。個別軍漢的怨聲載道,衍生為全體軍漢齊心協力的抵制。集體的境況遭遇,使它們產生了群體認同感,並隨著事情的發展,依附心理愈加強烈。並眾聲苛責楊志,達成要自己出錢買酒的共識。而此時以晁蓋為首的七人群體,以身試酒,一飲而盡。使他們完全打消了楊志口中所謂蒙汗藥的戒備,又默默地增加了一份說服與抵抗楊志的喝酒籌碼。而有著同樣喝酒願望的晁蓋等人,似乎此時也成了他們對付楊志的同黨,藉著他們七人的酒興,軍漢們便爭相著大喝起來。

《水滸傳》中,“酒”,代表了一份勇氣、豪爽和俠肝義膽的雄壯,並已深深地融入到英雄好漢們的血液中。所以,酒全然代替了水的存在,成為推動英雄展現生命光輝的靈魂。



更多精彩原創,歡迎關注“Jumine樂銘文藝”。每日相約,追隨文明光影,解鎖文化密碼!


Jumine樂銘文藝


炎炎夏日,如果在外面做苦力累了一天,歇息的時候什麼最解乏呢,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來點冰鎮的啤酒,喝了以後 又解渴又解乏,相當舒服了。記得小時候有賣生啤的,就是一個大木桶,拿著暖水瓶去接,拿回家倒入杯中,冰冰涼涼,特別好喝。

而一般情況下,到了夏天,除非那種老酒鬼,大人們也不會喝白酒,本來就熱,那時候也沒有空調,喝了白酒那是肚子裡燒身上熱,純粹是找不自在啊,顯然比不上啤酒爽爽滑滑來的舒服。

那為什麼《水滸傳》裡那些好漢那麼喜歡喝酒呢,實際上,那些酒就跟今天的啤酒差不多,完全就是飲料,當時由於釀酒條件技術的限制,製造出來的酒度數都不高。再加上古代本身生產力就不發達,酒都是糧食釀造的,根本不經造,說不得釀一斤酒還得摻一斤水進去,度數就更低了,更多情況下,喝的就是一個味道,還有略微酒精帶來的微醺飄忽的快感,當然解暑解渴也是一個方面。

水滸裡面喝酒最大的場面就是智取生辰綱一節了,那時候正值盛夏,烈日炎炎,楊志帶著手下押送生辰綱,為了預防打劫,他讓手下打扮成行腳商人,每人挑著重重的寶貝,合計十萬貫錢財,一共十多個人挑著。想想看,本來長途跋涉那麼遠距離就夠累了,每人還拿著那麼重的財物,再加上天氣熱的要死。而楊志的觀念裡,走的越快遇見強盜的概率越低,所以連休息時間都很少,稍有偷懶就皮鞭伺候,就這樣,這些手下是怨聲載道。


後來就遇到賣酒的白勝了,兩大桶酒都在桶裡,古人一般都是木桶,保溫隔熱效果特別好,可以想像的出,桶裡的酒剛從家裡帶出來,絕對是冰冰涼涼了,喝起來肯定是解渴又解乏。但是楊志呢,卻不讓喝,為啥呢,因為他擔心酒裡有蒙汗藥。實際上,他這個擔心不無道理,但是手下們都在嚷嚷著要喝。如果楊志是個合格的老大,他其實可以這樣做,指定一個嚷嚷聲音最大的,讓他先喝,看他喝了沒問題,那大家就可以都來喝了。但是楊志呢,只是強硬的拒絕,那些手下又熱又渴又累,一個個都氣的的不行。

這時候晁蓋假扮的賣棗商人卻喝起了酒,一邊喝酒一邊吃棗,好不快活,把楊志手下看的羨慕極了。這時候看到那些人喝了酒一點事沒有,楊志手下不幹了,紛紛叫說這酒沒事,就是村民買酒,哪有蒙汗藥。這些憤怒到極點的手下也不管了,自行湊錢就買來喝,最後的結果還是沒有躲過晁蓋吳用的算計,全都被迷暈了,生辰綱再次失陷,楊志無法回頭,只能跑去落草了。

實際上,楊志手下們爭著想喝酒主要就這幾個原因,一個就是長途跋涉,正值盛夏,又渴又累,另一個就是那時候酒的度數非常低,跟今天啤酒差不多,很多好漢喝他們就當喝水一樣,而且又不像水那麼寡淡無味。還有一個原因很重要,他們對楊志的怨氣不是一天兩天了,你楊志啥都不背,沒有負擔,大搖大擺拿著皮鞭趕路,我們可都是身負百斤財物,走的十分辛苦啊,你不體貼倒也罷了,還非打即罵,哪怕要吃點東西喝口水休息一下都不讓,純粹不拿士兵當人看。這時候在美酒的誘惑下,士兵們的怨氣報復性的反彈爆發了,你楊志越不讓喝我們就一定要喝,我們所有人一起鬧事罷工,看你能咋滴 。正是這幾個原因,所以士兵們急不可耐的喝起酒來。

生辰綱的事故,晁蓋他們打劫是主動犯事,但楊志的不當管理也是他失陷的主要原因。失陷以後楊志十分不負責任的跑路了,那些手下也不是善茬,你楊志不是跑了嗎,跑的好,那就把所有罪名都推楊志身上。可以說,楊志和手下彼此都沒落下好,只是便宜了晁蓋他們。


一覽眾河小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裡面,重要的開篇內容,因為有了生辰綱的鋪墊,才有後來的一系列故事。智取生辰綱",寫的是楊志押送生辰綱去往東京,在途中(黃泥崗)被晁蓋吳用等用計奪取的經過。而"智取生辰綱"則是起義農民的集體行動,是梁山泊英雄聚義的開始。

智取生辰綱,不只是反映晁蓋等人,截取進貢的物資,也反映當時宋朝的貪腐現狀是多麼的嚴重。老百姓生活困難,官府卻搜刮民財,上敬朝廷,而不怕惹起民怨。

在楊志他們押解生辰綱的時候,正當烈日炎炎似火燒,土兵為何還爭著喝酒?這要從現實的情況來分析。


因為天氣炎熱,押解生辰綱的官兵們,隨身帶水的已經喝完,口渴難耐,看到白勝挑擔賣酒,禁不止要喝上一口解解渴。過去的白酒,不像現在的白酒度數那麼高,大多是10度以下的米酒,解渴自然很好。

拒查:從南宋到元代的酒都是發酵酒 , 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 ; 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 , 發酵後就過濾而得,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


口渴難耐的士兵們,遇到有挑擔賣酒的情況,自然是歡欣鼓舞,爭先恐後的要去爭酒喝了。

白酒是宋元以後才逐漸流行起來的,其學名叫蒸餾酒,又因為白酒可以點燃,所以也叫燒酒。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明代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中,有一段關於白酒釀造法的記載:人們將濃酒和酒糟放入蒸餾容器裡面,容器下面加熱後,水汽蒸騰上升,遇冷後,就會凝結成水珠,水珠彙集起來就是白酒。並說白酒“其清如水,味極濃烈”,意思是說白酒清澈如水,味道又非常濃烈。所以看電視劇,大碗喝酒的都是元朝以前的。如果看見一個清軍大碗大碗的喝酒,那是不要命了。


成長新視點


古代酒的度數很低,一般研究認為,不會超過十度。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斗酒有多少?一斗等於十升,一升相當於0.001立方米,一升水重一千克,一斗就是十千克。

不考慮三代“升”“鬥”衡量標準的變化,一斗酒,大約十千克,二十斤。喝二十斤白酒,還沒醉死?真是奇蹟。

但如果考慮度數的問題,低度酒,相當於啤酒的度數,一瓶是一斤多。喝十幾瓶啤酒,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吧。

回到《水滸傳》中來,赤日炎炎,土兵們看到賣啤酒的,就想喝點,是不是比較合理了?


棲鴻看紅樓


我有靠譜回答。

在唐、宋時代,度數較高的蒸餾酒稱作:燒酒、燒春。單稱一個“酒”字,就是指度數很低沒有經過蒸餾程序的酒漿,類似今日的米酒、黃酒,一般情況下,比今日的黃酒、米酒度數還要低一些,完全就是一種略含酒精的飲料。

《水滸傳》中,那些好漢大碗喝酒,端起來咕嘟咕嘟就是一碗,隨便一喝就是好幾碗。不是他們能喝,實在是度數太低。換上今日動輒四、五十度,甚至六十度以上的白酒,他們哪敢用大碗喝呀,一大碗恐怕腿就軟了。

武松在景陽崗下的小酒館喝酒,一次性喝了十八碗。李白在長安街頭喝酒,“斗酒詩百篇”,很明顯,他們喝的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這種飲料喝得多了也醉人,但絕不如今日白酒那麼烈。


石之軒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這和我們夏天喜歡喝啤酒是一個道理。

當然這個舉例不太恰當,畢竟當時那個年代啤酒還沒有發明

啤酒於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沿用至今

那麼為什麼烈日炎炎似火燒還要喝酒呢?原因還是和這“酒”有關


一、此“酒”非白酒,酒精度數很低

那時候宋朝還沒有釀酒的蒸餾技術,依靠的是純糧食的自然發酵技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米酒或者叫黃酒,因此這類的酒度數很低,一般也就6-8度,和我們現在喝的啤酒差不多,自然就不容易喝醉了。我最近也去過一家烤肉店喝過他們的特色米酒,真的非常好喝,甘甜清涼,就是有點後勁,一般人喝上一斤左右是沒問題的、

二、酒通常有“趨疲解乏”的功效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喝酒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工作了一天晚上喝點小酒,會感覺到全身放鬆,並且提升睡眠質量,因此《水滸傳》中,這些“身心俱疲”的士兵們(防賊、防盜、防楊志),就更渴望喝點小酒解乏了。

三、喝酒並不解渴

《智取生辰綱》這個橋段裡,吳用曾說乾渴難耐,讓白勝賣點酒給他,不然就渴死了,這個就純屬無稽之談了,幾乎所有酒類都不解渴,因為人體攝入酒精之後,會刺激腎臟,加速腎臟的過濾作用,人體排尿比平時要勤,體液減少反倒會讓人感覺口渴,因此喝酒並不解渴,只是應景的臺詞而已。

《水滸傳》中作者非常喜歡使用“酒”作為道具,深入刻畫人物的英雄豪邁,還記得《血濺鴛鴦樓》後武松重傷昏迷,醒來之後直接就是喝酒,因此按照作者的風格推斷,
“老施”的設定是“酒=水”,呵呵!

多寶笑談,談笑古今!


多寶笑談


這是因為宋代普遍喝的酒並非人們想象中的白酒。

宋代的酒主要是用蒸釀法制造的釀造酒,又分為“小酒”和“大酒”,“小酒”按照《宋史.食貨志》記載,是春天釀造、秋天發賣的,有26等,價格從5文至30文一斤,“大酒”是冬天釀造、夏天發賣的,分23等,價格從8文至48文一斤。實際上“小酒”是隨釀隨賣、不經過發酵和蒸煮成分的米酒,說白了就是今天的酒糟去掉裡面的糟餅只喝液體,這種酒度數極低、喝起來微甜微酸,十分爽口,夏天正可以當消暑飲料,因為顏色發白稱為“白酒”,那種挑著賣的多半是這種“白酒”,因為“小酒”在宋代嚴格的酒類專賣制度下是管制比較松的一類,押送生辰綱的士兵喝的就是這種酒,所以可以解渴。這種“白酒”、“小酒”的度數,恐怕連5°都沒有,而且因為幾乎不含酒麴,擺久了就會發酸不能喝,所以楊志只怕有蒙汗藥,並不擔心士兵會喝醉。

“大酒”實際上是經過釀、蒸和沉澱等程序,使之含有酒麴並濾掉雜質,可以久存,而且封壇存放越久越好。酒店裡賣的“好酒”,主要是這種“大酒”,差不多類似於今天的黃酒和“崇明米酒”一類的釀造酒。這種酒的度數一般在10-12°左右,是可以喝醉的,但同樣的酒量可以比現代白酒喝得多一些。蘇東坡的兩個學生張耒、晁補之都能一次喝掉一斗(差不多6斤)“大酒”,才“微醺”,蘇東坡只能喝“五合”(半斤多)就被學生嘲笑酒量不行,而按照張耒的說法,尋常“飲徒”也普遍能喝個五升(差不多三斤)左右,如果換成白酒,估計減半都能喝死幾個。

有人說更好的“御酒”是燒酒即現代白酒的雛形,這是不確的:“御酒”,如蒲中、鹿頭、流香,其實不過是用料較考究、蒸釀次數較多的黃酒、米酒(“大酒”),也有些加入些滋補材料(但這不是普通宴飲用酒),這樣的“大酒”度數更高、雜質則更少,口感好,按照武松的話就是“有力氣”。一些精品非御酒通過類似的工藝,也能達到“有力氣”的效果,比如“三碗不過崗”這樣的——但從喝下去的量看也仍然是黃酒、米酒等“大酒”,而不是燒酒,否則一般客人也不會喝三大碗才醉,三小杯就放倒了。

有些現代文章說“富豪喝大酒窮人喝小酒”,這是錯的,“大酒”和“小酒”的區別如前所述,類似酒糟和黃酒的區別,前者解渴、解暑,可以當飲料而後者越喝越熱、越渴,是真正的酒精類飲料,窮人、富豪都同樣既喝“小酒”也喝“大酒”,只是他們喝的酒檔次各異——前面提到了,兩種酒都分20多檔,且最低價的“小酒”和“大酒”只差3文,最高價的也只差18文而已。富豪飲酒的“特權”,是可以經常喝到、喝得起“有力氣”的好酒甚至御酒:《東京夢華錄》中的銀瓶酒一斤72文,羊羔酒一斤81文,購買差不多10斤最次的“大酒”了。

宋代對“小酒”生產管制寬鬆,對“大酒”生產管制很嚴,管制方法是把酒麴管起來,酒坊只能憑一定手續,在繳納完各種稅賦後,就近從官方機構領取酒麴,因為是“就近”,而且王侯將相、達官貴人甚至皇家也參與釀酒,因此酒麴自然是越“高大上”越好,而鄉下土釀自然最差——正因如此,招安梁山泊時,武松等人喝到被阮小七偷換成“村白釀”的假御酒時,才會動那麼大肝火,並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

宋代“大酒”釀造工序有13道:臥漿、淘米、煎煮、湯米、蒸醋麋、用曲折、合酵、酴米、蒸甜麋、酒器、.上槽、. 收酒、煮酒。

順便說,一般認為燒酒在中國是元代開始有的,施耐庵已經是元末甚至明初人,應該是嘗過燒酒的,古人寫小說經常混淆前後事,比如《三國演義》裡的關公會用宋代才有的長柄刀,而《水滸傳》裡的幽州卻屬於北宋,他筆下寫的“御酒”、“好酒”,或許也可能摻雜有對燒酒的個人體會——儘管北宋末年的水滸傳人物,是不可能和他一樣嚐到如此“有力氣”的燒酒的。


李厚何


這其實也解釋了水滸傳裡的另一個章節,武松為何能在進入景陽岡之前,在一家酒館裡狂喝18大碗白酒,光憑著酒碗的數量,這白酒完全是當成飲料在喝,而在黃泥崗的這次喝酒過程中,押送生辰綱的廂軍們也反覆對楊志強調天氣太熱,想買一桶白酒喝來解渴!難道北宋時代的男人們的酒量都如此強勁嗎?難道那個時代的白酒是用來解渴的嗎?



事實上光看到這種喝法就可以斷定,北宋時代的白酒根本不是我們這個年代的白酒,辣嗓子嗆人燒心這才是我們這個年代白酒的特徵,而在1000多年前北宋時期的這些男人們如果用這種飲品來解渴,那他們燒的不是心,而是自己的腦袋!

事實上由於北宋時期特殊的生產技術條件,那個年代的白酒釀製也與我們有著很大的差別,當時所謂的白酒就如同現在的米酒,度數並不高,甚至現如今的江浙地區仍然流行這樣類型的米酒,度數一般在5到10度有的甚至更低,因為度數不高且用純米釀造,因此米酒的口感極佳,也適合大量飲用。所以白日鼠白勝在黃泥崗賣酒的時候,酒並不是按杯按瓶去賣而是按桶去賣,可見他所賣的米酒小容量喝起來根本不過癮,只適合大容量飲用。而武松在經過景陽岡之前的那次喝酒中,店小二也多次強調,並不是這家酒館的酒有多醉人,而是害怕客人過於貪杯隨後容易在景陽岡裡遇險。



所以這個問題也迎刃而解,北宋時代的米酒,實際上就是一種解渴的帶有一定度數的飲料,與我們現在的啤酒和米酒相差無異,在那種烈日炎炎的天氣下,楊志的部下吵著想買酒喝這也就成了情理當中的事,以至於最後喝酒的時候,連一直保惕警惕心的楊志也忍不住喝了一瓢,因為他心裡很清楚,這種酒喝個一瓢兩瓢根本喝不醉!只是沒想到裡面參加了蒙汗藥!

但相信在這個環節上很多人也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楊志和這支生辰綱押送隊伍規模可謂不小,又是長途運輸,難道隨身連最起碼的水源都沒有攜帶?以至於來到了黃泥崗口渴之下不去喝水,而非要去買酒?即便水滸傳的原著也沒有交代當這支隊伍來到黃泥崗的時候,他們隨身攜帶的水瓶是不是空的,但結合他們一路運送的實際情況,當白勝挑著米酒從他們旁邊經過的時候,長時間的憋屈也會讓他們對著兩桶米酒產生想法,進而中了圈套。

話說這次遠程物流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把梁中書的賀禮順利送入東京,考慮到一年前已經遭遇到一次搶劫,這一次有著帶罪之身身份的楊志自然不敢懈怠,在此次押送過程中幾乎將自己的手下當成了犯人,在楊志當時的概念裡,只要能將生辰綱順利押送東京,任何代價也在所不惜,因此在一路行進過程中,出於安全考慮楊志的指揮也完全沒有固定性,今天夜裡走路明天白天走路,為了確保安全楊志幾乎每天都不斷變換押送隊伍的行進路線和行進方式,按照現在的話來講生物鐘被顛倒,又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運輸隊的成員們早已經苦不堪言,想在這一過程中喝酒吃肉?楊志表示你們這小夢做的挺嗨!



所以一群長時間沒有沾過葷腥的人,突然在這一天的黃泥崗裡看到了白酒,就好比一個長時間沒條件喝酒的酒鬼看到有人在喝酒,那接下來怎麼樣還用問嗎?自然會對白勝的那兩桶米酒產生想法。難道他們不害怕會在這裡遭遇到強人嗎?隨行的老管家的一句話已經做了足夠的解釋:哪裡有什麼歹人?由於這支押送隊伍並沒有經歷一年前的那次遭遇,甚至老管家等人長期在王府裡養尊處優,大家根本就缺乏這種危險意識,老管家甚至認為一年前的遭遇只是偶然,今年在如此保密之下根本不可能在二次遭遇同樣的事,更別說在一路的壓榨之下眾人對楊志早已產生不滿,一路折騰使喚我們也就罷了,現在連喝酒竟然都不讓,那我們還就偏要跟你頂著來!與其說大家想喝這桶酒,倒不如說大家想組團跟楊志嘔氣,而最後的結果恰恰也是黃泥崗八人小組最想看到的結果!

而楊志在這一刻也選擇了鬆懈,畢竟他也知道他自己的行為太過於粗暴,能夠安全護送生辰綱縱然是大功一件,可畢竟自己未來還要在梁中書的府邸裡混,低頭不見抬頭見也不適合與老管家等人鬧掰,適當的給點面子也在情理當中,反正一桶白酒也喝不醉人,倒不如索性賣的這個面子,可這不經意的疏忽,卻也在最後時刻出賣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