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不凡的梅洲城隍廟 一 一 吳福順


來歷不凡的梅洲城隍廟                      一   一 吳福順


來歷不凡的梅洲城隍廟                      一   一 吳福順

詔安梅洲城隍廟位於松柏埔。距離梅洲古城堡兩華里,梅僑公路從其後側通過。城隍廟背臨滔滔梅溪水,面向蔥蔥古塔山,地處沖天“鯉魚穴”。佔地面積八百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一百二十平方米。城隍廟由廟埕,拜亭,主殿組成。主殿供奉城隍與衛將,左右兩側牆壁上繪有地獄差役畫像。

來歷不凡的梅洲城隍廟                      一   一 吳福順


來歷不凡的梅洲城隍廟                      一   一 吳福順


來歷不凡的梅洲城隍廟                      一   一 吳福順

城隍廟配建有南側觀音佛祖廟,北側有眾神公媽廟。近年來梅洲鄉政府還在廟前拓建面積一千平方米的公園,左右兩邊各建有供遊人歇息的六角亭,廟後兩株古榕樹鬱鬱蔥蔥,鳥啼蟬鳴,一派悠然肅穆的景象。

城隍廟自古以來就是祭祀土地河流的場所,每座城市都有,和農村土地公廟有相對應的地位。”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城壕,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生活,生産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靈的存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亡魂,使城隍逐步演變成地方保護神。城隍廟是郡縣建置的產物,城隍是城市的保護神。

梅洲是鄉村,為何能建起城市才配有的城隍廟呢?而且四鄉八里前來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還特別興旺呢?這都源於梅洲曾經輝煌的一段歷史。元明時期,梅洲己是漳南的第一大鄉村,南靠大海出海口,又有滔滔梅溪穿村而過直奔滄海,水運交通非常便利。梅洲北邊是柚柑嶺古道,又是貫通閩粵的必經之路。梅洲山地良田萬頃,自然環境優越,物產豐富,風景秀麗。

所以,梅洲自古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得天獨厚,完全具備做為縣城的條件。

傳說,明嘉靖年間,朝廷擬從漳浦析出二,三,,四,五都另建置一個獨立的新郡縣,新析出的地域包括現在詔安的全境,東山縣大部份和雲霄縣竹港,白礁等村。由於梅洲得天獨厚的人文和地理優勢,自然成了新建縣的首選。據民間流傳有這麼一說,詔安縣治最初就設置在梅洲,縣堂就設在”三益堂”,縣堂前面建有”衙前埕”,又拓建一條貫通村南北的街市”巷口街”。縣堂左前方建有“衙前廟”,供奉玄天大帝,以求保縣佑民,”巷口街”解放前一直是梅洲城堡內的商業交通中心。

明朝中後期,梅洲沿海一帶盜寇四起,人心惶惶。為了保護縣衙及黎民百姓的生命,前後歷時幾十年,建起了高五米,寬四米,長約三千米的城牆,這是詔安縣民造規模最大,而且迄今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古城。古城東西南北城門都建有”炮樓”,以增強防禦外侵的能力,並在梅洲城堡二里外建起城隍廟,如此完整的佈局,完全按早期縣治的建立進行建設和配置。

後來,一些官員認為梅洲的地理條件雖好,但尚有一定侷限性,縣城設置在南詔更合理,南詔東西兩溪源流比梅溪更長,水流量更為充沛,大型船舶可從大海溯流而入。相比之下,南詔佔優勢,因此,雙方爭執不下,後來經商議,同意以容量相等的一斗溪沙比較重量,那裡的溪沙較重,縣城就建在哪裡。比較結果南詔溪沙較重,於是官方認為”南詔地理比梅洲重”,因此縣治改建於南詔,所以南詔後建的城隍廟比梅洲原來建的城隍廟規模更大,更加莊嚴輝煌。

但是,梅洲城隍廟自明嘉靖九年建造以來,香火一直興旺,梅洲當地”城隍爺正午審冤案”的傳說,更是為梅洲城隍增添無盡的神秘色彩。相傳,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五月十一日,七月廿四日乃城隍聖誕,正午時分,城隍爺都會開堂審理冤假錯案,有時還能隱約聽到升堂擊鼓聲和差役的吶喊助威聲,更能聽到城隍爺充滿正義的審判結果。

梅洲城隍爺在梅洲及附近四鄉八里的村民心目中是最神聖,最靈驗的神靈,每天都有大量香客前來朝拜,,農曆每月逢三,六,九香客最多。商人祈求城隍爺保佑開市大吉,財源廣進,農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人求長壽,學子求功名,據說城隍爺是有求必應,屢屢靈驗。

詔安最初建縣於梅洲的說法,雖然至今未發現有官府相關文獻記載,但是城隍廟建置是縣治的配套,這也可為佐證,並非空穴來風。梅洲城隍廟還於二00四年四月十五日被漳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核准為”漳州市文物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