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化灶會死人嗎?為什麼?

房振多


鈣化灶是醫學術語,在採用B超檢查的時候會出現類似結石一樣的強回聲,鈣化灶一般是由炎症和結核引起,對於患有肺結核的患者,在治癒後容易形成鈣化灶。

其次,鈣化灶類似於組織局部壞死後的纖維化瘢痕,鈣化灶的形成原因肝內慢性炎症或創傷,肝臟寄生蟲病也可以出現肝內鈣化灶,我們大家應該要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對於患者應該注重日常的護理工作。

最後,對於出現鈣化灶的患者,要加強日常的護理工作,在飲食方面儘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應該要合理的規劃飲食習慣,這樣對於身體健康才是有好處的,有利於疾病的治療。

鈣化灶的病因

病理學上指局部組織中的鈣鹽沉積,常見於骨骼成長的早期階段,亦見於某些病理情況下(如結核病乾酪樣壞死病灶中的鈣化)。那麼鈣化點的病因有哪些呢?

鈣化組織(calcification)的形成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是代謝後的產物;

二是感染與發炎後的痕跡;

三是腫瘤發展過程中因炎性反應而形成的組織變化。

基本上,鈣化點大多沒有任何症狀,被發現時往往也已形之有年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鈣化點屬於良性的現象,患者可以不必放在心上;但也有不少鈣化點是某些慢性或急性疾病的病徵等,列如咽部不適,氣喘,感冒時嚴重。

鈣化灶的症狀

表皮發生鈣化:彈性假黃瘤其皮膚損害臨床表現為表皮發生鈣化。彈性假黃瘤早期曾稱為瀰漫性黃色斑瘤,以後又有非典型黃色瘤,營養不良性彈力纖維病之稱。

由於遺傳方式不同,可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兩型,每型又各分兩組,臨床多見染色體顯性Ⅰ、Ⅱ組和常染色體隱性Ⅰ組,而常染色體隱性Ⅱ組較為罕見,通常顯性遺傳症狀較隱性遺傳嚴重。

胰腺內鈣化:胰腺鈣化是指胰腺內有點狀的高密度組織。 慢性胰腺炎係指胰腺泡和胰島組織萎縮、胰腺實質廣泛纖維化的病理過程。常伴有鈣化及假性囊腫形成。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或脂肪瀉,消瘦及營養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CT胰腺內鈣化,證實有胰石。

皮膚鈣化:皮膚鈣化病(calcinosis cutis)是不溶性鈣鹽(主要為未定型磷酸鈣或少量碳酸鈣)沉積於皮膚內或皮下組織產生的疾病。可分為轉移性皮膚鈣化病,營養不良性鈣化病及特發性鈣化病等3型。

腱或腱止點處增粗或鈣化:腱病由德國學者在20世紀40年代首次提出。1986年,Perugia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用炎症(itis)作為後綴的術語來描述腱組織的退行性變有很大矛盾”。因此,醫生在採用治療手段時,主要目標應阻斷膠原分解,而不是消炎。這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休息和治療,以阻斷腱病的循環週期,促進膠原產生和成熟,恢復肌腱的張力和功能強度。

前列腺鈣化:前列腺鈣化,纖維化,是前列腺發生炎症癒合後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結石的前兆。前列腺結石常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症,一般通過B超檢查能看到這些病變。由於前列腺結構特殊性,發生鈣化、結石一般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前列腺鈣化 (纖維化)、結石上會滋生細菌,所以又是前列腺炎反覆發作的一個原因,不能忽視。

如何預防鈣化灶

(1)不能勞累過度,不能熬夜,生活有規律,起居有常,防感冒,感冒、勞累過度容易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前列腺疾病的反覆發作;

(2)忌食辛(如:海鮮,特別是蝦)辣食物,忌酒(飲酒易引起前列腺病復發),忌菸;多飲水,多排尿,保持大小便通暢,以幫助前列腺分泌物排除;避免久做不動,長時間駕駛機動車時要注意坐椅散熱,定時下車活動及飲水,排尿;堅持適當的身體鍛鍊,改善血液循環利於局部炎症吸收;飲食營養豐富,增強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3)少吃肉類食品,肉類食品及酸性食品。如:旦黃、乳酪、甜點、金槍魚、比目魚等,食用過多會造成酸性體質,易患多種疾病;

(4)多食堅果類食物(生南瓜子、果仁),多食蔬菜、水果、蜂花粉。

總結:鈣化灶是一種疾病,而出現該花的往往都是因為慢性肝炎或者是創傷所導致的,那麼,如果您的身體出現鈣化灶的情況,您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多注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也不要久坐,那麼, 還要注意多吃堅果類食物哦!


曾哥愛吃榴蓮糖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一名影像診斷醫師,鈣化灶在我們日常寫報告中,非常的常見,鈣化一些是生理性的鈣化,一些是病理性的鈣化,無論生理還是病理性鈣化,都是穩定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再發展,當然也基本上不會自己消失,所以鈣化灶更談不上死人了。

患者們因為缺乏醫學知識,往往在拿到診斷報告後,看到上面的鈣化灶的結論,想當然的以為自己長腫瘤了;不要想當然,也不要輕信小廣告、偏方之類的,基本上都是假的;如果對於某些疾病真的有那麼好的效果,國家為什麼不把方法納入到教科書裡,所以遇到健康問題要去正規醫院諮詢,不要盲從。

生理性鈣化

在頭顱CT平掃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常見的生理性鈣化,如松果體鈣化、脈絡叢鈣化、大腦鐮鈣化、基底節的鈣化、小腦齒狀核的鈣化等等。這些鈣化能佔到工作中見到的鈣化的80%,大部分都是沒有臨床意義的。

但是有些特殊情況良性的鈣化有時候也可以提示一些疾病的信息:

  1. 松果體的鈣化

  • 松果體區有佔位,鈣化的松果體受壓被推移向一側,偏離中線,佔位內又沒有鈣化,是一個實性成分,那麼考慮生殖細胞瘤的可能較大,因為生殖細胞瘤是松果體區最常見的佔位。

  • 松果體的鈣化特別大,超過了10mm,也要懷疑松果體區腫瘤;

  • 10歲以下兒童出現松果體鈣化時,應警惕有松果體細胞腫瘤的存在;

2.脈絡叢鈣化

脈絡叢鈣化主要見於腦室三角區,多數情況下是雙側對稱的,也可以不對稱。

  • 鈣化的脈絡叢有無移位及根據移位的方向對腦內等密度佔位病變的發現和定位有一定幫助

3.基底節區鈣化

基底節的鈣化以蒼白球鈣化最為常見。

30歲以下出現基底節鈣化時,應警惕病理性鈣化,主要為代謝性和內分泌性疾病所致。

病理性鈣化

一些疾病在發展及轉歸過程中也會出現鈣化,常見的炎性病變肺結核,新老病灶共存,鈣化比較常見,常見於在雙肺上葉尖後段、下葉背段;腫瘤性鈣化常見於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轉移比較特別,屬於成骨性轉移,在骨盆、脊柱等地方見到局灶性的緻密影。

  • 肺結核以前是不治之症,隨著抗結核藥的問世,肺結核雖然沒有被完全消滅,但是患肺結核的人群也是很少了,而且經過規範化的治療,完全可以治癒的。結核好發於雙肺上葉尖後段、下葉背段,應為肺結核是新病灶和老病灶共存,鈣化的地方就是老病灶,已經沒有了傳染能力,所以當一個結核病人的病灶,大部分都鈣化了,周圍邊界清除,基本上已經治癒了,剩下的病灶可以比喻成傷口癒合後的一道瘢痕,是不會消失的。


  • 還有我們在做胸部CT的時候,一些50歲以上的人群,容易見到主動脈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粥樣硬化一般不會引起什麼事;但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就要引起重視了,冠狀動脈是為心臟供血的,當冠狀動脈狹窄到一定程度,心臟的血供就會減少,會發展成為冠心病,嚴重的會發生心肌梗死,大面積的心肌梗死容易引起心臟破裂,造成猝死。所以當你的報告上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要留心了,去化驗血脂看看高不高,生活中更要低脂、低鹽、低糖飲食。

  • 輸尿管結石,條友們一部分人可能經歷過,對那種痛肯定不會忘記,那種疼痛可以讓人在地上滿地打滾,這也是常見的病理性結石。

我是小郝醫生,以上是我的拙見,如果有不當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您的閱讀。

郝瑞朝大夫


鈣化灶,證明你的局部已出現好轉吸吸了!證明是好消息!值得慶賀!


用戶3505634677912


鈣化灶考慮炎症引起的症狀,一般不會影響什麼的,具體還是需要看鈣化灶的位置和大小,建議正規公立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平時多運動,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WangjinZhi


不會!鈣化灶說明之前生過病好了留下個疤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