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最無奈的是下崗職工嗎?

手機用戶50906468621


現在除了農民以外就數城鎮下崗職工最苦了(50-60後),企業改制後被迫離開單位四處奔波,沒有單位給繳納社保基金,現基本上都到了退休年齡,雖說國家承認了原工作單位的工齡,但個人還得補交一筆錢(我就交了7萬多元),最後按最低檔次享受退休工資,在高消費的環境裡即使我們這代人什麼苦都吃過,還能保持節儉的習慣過生活,這點工資也難以保證正常的生活所需。我們這代人(包括廣大的農民兄弟群體)也為國家的發展作過貢獻,只希望國家能多關注一下農民和城鎮下崗職工這兩個最苦最弱的群體,適當增加一點養老金,使其能安度晚年。



一說大鍋飯我就反感,什麼叫大鍋飯?紅軍長征時一起吃飯,照樣打勝仗,研究二彈一星都在一起吃住,比發展國家少用了多少年?剛解放工人階級的幹勁十足,個個爭先進,義務加工在國家計劃經濟中,把一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繁榮昌盛,安居樂業,生機勃勃的新中國,這是大鍋飯嗎?


精彩人生589


我認為應該首先分消楚什麼是下崗職工:我認為下崗職工應該是計劃經濟年代由國家分配工作並與所在單位簽定了終身勞務合同、而在合同未到期之前,由單位單方面強制解除合同的職工,才能稱為下崗職工。這部份職工的絕大部份青春年華,幹勁,衝勁,都貢獻給了所在單位,下崗時年齡一般都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俗稱40,5O人員),甚至更髙。而在市場經濟年代,由個人自主擇業,因各種原因失去了工作的人員,應稱為失業。請正確區分下崗和失業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7779656139


下崗工人最苦是正確的,因為在崗前有工資能養活家人,等待著單位效率好時能分到福利房有居住所。可是下崗以後就什麼也沒有了,那真是房無一間地無壟。不知怎樣生活。


李樹生416


參與回答,謝謝!當今時代最無奈的是下崗職工嗎?前幾年國家政策待遇幹不少人買了三萬六的項目,解決了不少的人員而佔了有錢的人買了,可是我那時真無奈,眼看的好事無法想象辦理,而今社會里最無奈的人是本人無勞動力,又加上重病在身,人又老了承擔的責任壓力太重,是比較無法生活,可以稱最無奈者,下崗位職工也有一部分人是無能力了,生活上出現困難,不但國家形式太好,政策放開,待遇從優各方面活躍,只要會抓會找會幹成了富家了,不管任何時代,或將來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苦幹巧幹都能成為富家,生活幸福。謝謝!


田恆金542


下崗工人不佔用土地,也不佔用國家固定資產,自謀生計還要交社保,醫保,穩定社會,不給國家增負擔,理應受到政策優惠。


用戶7083400796953


全體的網友說出了下崗工人的最無奈的真實生活,他們用青春的年華,他們用奮鬥拼搏的精神,他們用肩扛無數艱難困苦終於走到了今天,他們接受號召的指示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無產階級。


周端周


下崗是給你機會讓你去另一個平臺,如果沒下崗你還是庸庸碌碌的天天混日子的人!我感謝下崗鳳凰涅槃讓我重生,不破不立有人給你下決心就得感謝人家,不要老是抱怨我是下崗職工一副祥林嫂的嘴臉,誰會可憐你?現在還不行的下崗職工都是好吃懶做在單位混日子的人!


快樂的大腳企鵝


說什麼都晚了。下崗時,那種心情,誰能體會?關鍵是,單位領導沒有一個下崗的。


愁深似海24418875


無奈!無奈!富有有富有的無奈!窮有窮的無奈!大家都有無奈!現在大家生活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知足了!就不會有無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