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牆外是誰家?

不知牆外是誰家?

不知牆外是誰家?

唐代郎士元有首詩叫做《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鄰人的一曲笙歌,讓詩人陷入了對“芳鄰”的無限遐想之中。

不知牆外是誰家?

自古就有很多民諺,例如:千金買戶,八百買鄰;寧盼鄰家買個驢,不盼親戚中個舉;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多年鄰居變成親等,都在表達中國人對鄰里關係的重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知牆外是誰家?

日本一直是中國的近鄰,是“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唇齒相依。雖然,那段曾經的國仇家恨,令其變成如狼惡鄰。但歷史的車輪,畢竟已走出了那段沉痛和屈辱。東方巨人,終於奪回自己的尊崇。如今,在肺炎肆虐之際,這位鄰居,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讓我們明顯感受到了“家有芳鄰”。驀然回首,這位令我們“心緒複雜”的鄰居,在歷史上竟然也曾被中華文化的乳汁所餵養。

不知牆外是誰家?

五六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隋唐時期,日本就派遣使者、留學生和求法僧,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國文化。這個階段,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至今,日本仍然保留著中國文化的深深烙印,某種意義上說,中日雖非一母,文化上卻近似同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知牆外是誰家?

茶道方面,在唐以前,中國人就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了。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都已有了完整的規制和禮儀。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南宋時,茶道傳入日本和朝鮮,至今在日本流行;花道起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隨著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傳到日本,在日本又稱華道;圍棋是我國“琴棋書畫”之一。 晉朝人張華在《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日本古代著名學者吉備真備在唐留學二十年後,於公元735年帶回日本,至今風行。

不知牆外是誰家?

相撲在秦漢時期叫角抵。在南朝梁任昉的著作《述異記》中記載:“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觝。漢造角觝戲,蓋其遺制也。”這種既是競技又是表演的活動,被稱為“角抵”,又被稱為“蚩尤戲”,南宋時期才改名叫相撲;柔道源出少林,是中國拳術的發展。明末,由中國武林高手陳元贊傳到日本,成為現代風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空手道,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鬥術和中國傳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不使用任何武器、僅使用拳和腳,是一種相當具有實戰意義的運動形式。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知牆外是誰家?

和服:源於三國時期,因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傳入日本。後來,日本效仿隋唐服飾並改進,才有了現在的和服,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或“唐衣”;木屐是在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時期的常見服飾。其名來自中古音“屐屜”,常稱作木屐,使用於室外。後傳入日本,至今流行。

不知牆外是誰家?

書道:日語的文字,由漢字和假名兩套符號組成。從公元前後開始,漢字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冶金、紡織、農耕等文明,傳播到朝鮮和日本。佛教傳入日本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書法,用毛筆抄錄經書,生成書道;而生魚片在周朝中國人就開始食用,唐朝是食用生魚片的高峰期,李白、白居易、王昌齡等大詩人都在作品中有描述。也正是在此時,生魚片傳入日本,至今仍是日本的主菜。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知牆外是誰家?

建築方面,京都是日本最有歷史感的城市。根據資料,這座城市最早的建制,就是仿造唐代的長安以及洛陽,分為城北的皇城與宮城,以及城南的外郭城。西側外郭城就叫做長安(右京),東側外郭城叫做洛陽(左京);日本能劇,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奈良時期,中國唐朝的散樂傳入日本,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一種娛樂形式。“能”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演員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暗示故事的本質,這一劇種在日本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不知牆外是誰家?

“擇居仁裡和為貴,善與人同德有鄰”。自古以來,中國人都非常重視“與鄰友善”。“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不管風雲如何變化,“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當前,雖然疫情肆虐,只要兄弟齊心,就沒有我們過不去的坎!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知牆外是誰家?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1:日本銅鎏金雲龍紋蒜頭瓶


不知牆外是誰家?

這隻明治早期的日本的銅瓶,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不知牆外是誰家?

器型是在中國蒜頭瓶的基礎上改革而成,龍紋則繼承了漢唐的“三爪龍”造型。

不知牆外是誰家?

整體大氣華貴,瓶身鎏金,部分脫落,磨損自然,包漿甚好。

不知牆外是誰家?

瓶體高25公分,採用失蠟法鑄造,成型後再以手工鏨刻,刻紋清晰。

不知牆外是誰家?

瓶底為純手工錘揲而成,水波紋明顯。

不知牆外是誰家?

雲龍紋寓意一帆風順飛黃騰達之意,為日本明治時期不可多得的銅器精品。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美品大賞2:日本美濃燒三桃盤


不知牆外是誰家?

美濃燒是日本著名瓷器,特色鮮明,樣式精緻。不僅可用於日常生活,也具有收藏價值。

不知牆外是誰家?

這兩隻美濃燒三桃盤,是明治早期的日本外銷瓷,其風格仿照中國素三彩,各繪三桃,取福祿壽之意,平和而吉祥。

不知牆外是誰家?

盤子直徑22釐米,邊沿呈菱角狀。由於技術問題,釉面不甚光潔。

不知牆外是誰家?

器底有“madein japan”,歷史痕跡明顯,此物充分反映了中日文化上的異同之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不知牆外是誰家?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