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到達多少需要去醫院?

軒仔的一世芳華


我最近一年多一直在新疆援疆,能夠接觸到的高血壓病人遠遠高於內地,這主要和當地人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相關。這也體現了我們內科學教科書上對於高血壓的闡述,北方多於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多於漢族居住地區。在這裡我見過血壓240/ 120的患者,仍然在我面前談笑風生,絲毫沒有去醫院的這種意思。也有去一個牧區義診,竟然沒有發現一個血壓正常的情況,但這些人都沒有去醫院。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強調血壓多少才要去醫院,很多時候跟個人意願有關!但就醫生的標準我們來講一講多高的血壓需要去醫院?

一、新近發現的高血壓

對於既往沒有高血壓的病人,無論什麼時候發現高血壓,只要是初次發現的高血壓都建議到醫院去就診,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在醫生那裡得到合理的建議和治療。


二、反覆波動的高血壓

對於已經診斷高血壓或者已經診斷高血壓很久的病人,如果最近出現血壓過高或者過低的情況,血壓持續反覆波動,不能控制達標的情況,那麼我們也建議到醫院去找醫生進行諮詢,調整藥物,控制血壓達標。


三、伴有其他症狀的高血壓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的高血壓原來沒有相關症狀,但最近出現了新發的伴隨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視物不清、言語不利、胸悶氣短等症狀,那麼我們也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就診,排除是否出現了高血壓的相關併發症。

四、伴其他不能處理的情況

當然不僅僅是以上三種情況需要到醫院就診,如果我們的高血壓出現了,其他不能自行處理的一些情況,比如血壓過低,比如有藥物副作用等等,那麼也建議到醫院進行就診。

其實我個人還是建議,如果您有血壓控制不良或者是其他自己不能解釋的情況,都建議到醫院找醫生進行就診諮詢,畢竟醫生作為專業人士,他們所瞭解和所知道的情況會比我們更更多。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當血壓太高肯定是要去醫院的比如160以上,,這是我個人的建議因為我也是一名高血壓患者,我知道血壓高給我們帶來的煩惱和痛苦,所以我建議不要超過160以上如果超過了我覺得需要去醫院跟醫生說明一下自己的情況。


正常人血壓在140/90範圍內,如果我們血壓超出這個數值太高也就證明我們的血壓是趨於不穩定狀態,當血壓高出140的時候我們血壓就變得無常,這個時候血壓也許可能會持續升高也許不會升高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血壓需要我們控制下來慢慢呈正常水平下降,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是需要去醫院的以防萬一。

血壓多高需要去醫院?其實很多情況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但是我覺得血壓多高去醫院要取決於本人有沒有出現不良反應,有些人170多的血壓都毫無感覺,有些人150多的血壓就出現頭暈眼花,所以當你血壓高出正常範圍又感覺人極度不舒服的話是需要馬上進醫院,這個時候跟血壓有沒有達到多少是沒有關係的,畢竟每個人心血管和體徵都不同。


腎判官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醫生,傳播正確的科普知識,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血壓達到多少需要去醫院?徐醫生來回答您的疑問。



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以下回答是徐醫生個人的見解哈,供大家參考。

血壓升高的情況:



如果你是一個新發高血壓患者

那麼血壓>140/90mmHg,徐醫生就建議你來醫院的,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瞭解是否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醫生進行風險評估,然後處方適合你的藥物。

如果你是一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

有症狀如頭昏頭痛、流鼻血、胸悶氣短、肢體麻木乏力等症狀,不管血壓達到多少都需要來醫院檢查治療。

無症狀伴血壓輕度升高140-160/90-100mmHg,可以通過聯繫你的醫生調整降壓藥物,甚至有些有經驗的高血壓患者可以自行調整藥物。比如,有些患者一到冬天血壓就升高,需要藥物加量或增加其他種類的降壓藥物,這種情況患者既往遇到過,知道怎麼調整藥物。這時可以不來醫院。但如果調整後3天血壓還是降不下來,就要來醫院了。

無症狀伴血壓明顯升高>160/100mmHg,徐醫生建議來醫院檢查,調整藥物,必要時可能需要住院。

血壓偏低的情況:



如果與平時血壓比較,血壓明顯下降<90/60mmHg,伴有頭昏乏力、黑矇甚至暈厥,建議來醫院檢查血壓下降的原因!

以上就是徐醫生關於血壓達到多少需要來醫院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頭條”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我想這個朋友提出這個問題,更多的是指高血壓的患者。其實在每一個指南中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張大夫作為一名心內科醫生,來幫助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我想我們應該首先確定自己的情況。例如,我們的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我們身體沒有任何的不適,血壓也在140/90mmHg以下,同時也不存在低血壓的情況,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去醫院。但是如果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我建議大家還是要到醫院就診。

第一種情況就是初發高血壓。初次發現自己的血壓升高,雖然我們沒有任何的不舒服,但是如果發現了血壓升高,我們就應該到醫院就診。目的就是確定我們的血壓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血壓確實有問題,那還需要我們確定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同時我們也需要醫生給出我們具體的建議,比如說如何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藥物處方等。

第二種情況就是定期複查。我們原來一直就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目前在服用藥物或者還沒有服用藥物,我們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一方面是看自己的血壓是否達標,另外一方面還要看我們的藥物使用是否合理,當然還有就是評估一下藥物可能的副作用。

第三種情況就是血壓突然升高。我們本身就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但是血壓突然升高,同時出現了胸悶、頭暈、氣短、乏力、四肢麻木等不適時,我們要及時就醫。因為我們知道原發性高血壓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是有密切聯繫的,需要排查其他疾病。

第四種情況就是高血壓急症或者亞急症。我們本身就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即使我們沒有任何不適,但是我們在安靜時的血壓非常高,例如明顯高於180/110mmHg,此時經過處理如果沒有改善,也應該及時就診,避免高血壓急症的發生。

當然,上面是我說的血壓升高的情況,如果血壓太低,同時有低血壓症狀,也是需要到醫院就診的原因。

還有,那個什麼,您要是覺得張大夫每天寫的這些科普知識還不錯,如果方便,不影響到您的生活,請給張大夫投票,每天能投5票。點擊張大夫頭像,就可以看到投票


張之瀛大夫


所有人的血壓數值在一天之內都會有波動,那麼血壓數值達到多少需要到醫院去呢?這需要結合血壓具體數值和有無臨床症狀等因素綜合判定。

首先,如果是從未確診過高血壓的朋友,如果偶然在家中或其他小的醫療機構發現血壓數值達到140/90mmHg以上,需到醫院進一步明確高血壓病的診斷是否成立,進行心血管風險因素評估及制定個體化用藥方案。

對於已經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在家中經常也會有血壓波動的情況,是否需要去醫院主要看血壓具體數值和有無臨床症狀。

如果是一個血壓平時基本達標的患者,血壓偶然一兩天有波動,但血壓在160/100mmHg左右的情況,不必急著去醫院,主要是尋找造成血壓波動的因素,如失眠、勞累等。如果連續一週左右血壓都不達標,又找不到造成血壓升高的原因,一般需要去醫院調整降壓方案。

如果是血壓≥ 180/110mmHg,不伴心、腦、腎急性併發症的臨床症狀時,應休息一會複測血壓,如血壓仍未降下來,可口服一粒短效的降壓藥如卡託普利、美託洛爾、硝苯地平片等,觀察血壓情況,如果血壓仍未降下來或這種情況反覆出現的,需要立即到醫院進一步處理。

如果是血壓≥ 180/110 mmHg,伴有心、腦、腎急性併發症的臨床症狀,應在口服短效降壓的同時,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到醫院進一步診治處理。

血壓的自我監測是高血壓患者的一項基本管理工作,務必使血壓數值達標是高血壓管理的基本目標,如果血壓不達標或出現臨床併發症的情況,需要到醫院重新評估並制定新的治療方案。


醫患家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診斷明確的高血壓患者,應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制定合理的降壓方案,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部分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期間,血壓會出現大幅波動,那麼,血壓高達多少需要前往醫院處理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血壓波動在高血壓患者中比較常見,在口服降壓藥以後,部分患者的血壓會緩慢下降,但部分患者的血壓卻一直居高不下,此時需要引起重視,血壓突然長時間停留在較高水平,超過腦血管的調節能力時,可能會併發高血壓腦病,出現腦水腫、顱內壓增高;超過腦動脈的承受能力時,可能會出現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還可能增加不穩定動脈斑塊破裂風險,誘發心肌梗死、腦梗死;外周動脈血壓過高,心臟將血液射出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增加心臟負荷,可能會誘發急性心力衰竭等。因此,若血壓急聚升高且居高不下,通常達到180/120mmHg時,應及時就醫。

血壓180/120mmHg的患者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已經出現了上述靶器官損害,歸類為高血壓急症,需要住院治療,對降血壓的強度與速度有較高要求,應分階段降壓,在降壓後1小時內、2-6小時內、24-48小時內,血壓降幅分別為較基礎值降低25%、控制在160/100mmHg以內、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內,降壓時應注意預防重要器官因低灌注而發生缺血;另一部分患者未出現上述靶器官損害,歸類為高血壓亞急症,處理較為簡單,門急診治療即可,無需住院,給藥後觀察數小時,血壓下降後定期門診隨訪、調藥,血壓通常需在24-48小時後降至160/100mmHg以下。

綜上,血壓突然長時間停留在較高水平,通常為180/120mmHg,需及時就醫,高血壓急症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療,因為這部分患者降血壓的強度與速度有較高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及時處理相關併發症;高血壓亞急症患者門急診處理即可,門診定期隨訪、調藥。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血壓是反應我們人體健康主要的生命體徵之一,一般指動脈血壓,可以通過血壓計間接測量出來。正常情況下,我們收縮壓應<140mmHg、舒張壓應<90mmHg,當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應考慮高血壓可能。


高血壓是影響我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保守估計我國患病人數已達3億之巨,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高血壓一經診斷,均建議大家積極正規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綜合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以穩定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高血壓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低鹽飲食,控制每日鈉鹽攝入量低於6g為宜,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要戒菸限酒,最好不飲酒;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要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們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降壓藥物,藥物宜優選長效製劑,以長期穩定控制血壓。同時,也要注意監測血壓水平變化和定期複查,以便醫生更好的瞭解血壓水平,做出針對性處置,更好的控制血壓達標,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全科掃地僧


正常成年人的血壓指標為:收縮壓90-139 mmHg;舒張壓60-89 mmHg 。

在靜息狀態下,採取科學的測量方法,複測三次血壓,均高於正常值,就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基本就可以認定為高血壓了。

血壓偏高受多種因素影響

血壓不僅與心臟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有關,還與作息、飲食、睡眠相關。一般高血壓高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需要定期體檢。

“高血壓”不痛不癢,前期的症狀非常容易忽視,但對血管的影響卻非常深遠。易導致血管纖維化,血管壁增厚導致管腔狹窄等,繼而引發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的危害

高血壓的前期症狀有哪些?

前期症狀雖不明顯,僅表現為頭暈眼花。尤其是老年人特別容易忽視這一點,但頻繁出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預防高血壓

要經常監測血壓,還應該在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規律,戒菸戒酒,不要暴飲暴食。

儘量少吃高鹽、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豆製品及新鮮蔬菜水果,還需要適量運動,切勿勞累過度,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心腦血管疾病知識可關注小編後邀請回答~


健安生活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高血壓超過2級的水平或者高血壓急性併發症的時候,需要就診於醫院。

相信過去經常查看小眼睛醫生問題的患者,也一定非常熟悉,高血壓一級水平的患者,可以先不用服用藥物治療。

高血壓位於120-140/90-100mmHg的患者,你可以先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改善自己的睡眠時間、加強日常運動、降低體重,這些都能夠幫助降低血壓。

進過三個月努力,如果血壓仍然偏高,小眼睛醫生建議你去醫院就診。

如果一開始你發現血壓超過160/100mmHg以上,小眼睛醫生認為,你可能需要服用藥物治療。

小眼睛醫生不建議大家單單是去藥店隨隨便便買個降壓藥物服用,因為每一種藥物都有自己的禁忌症和適應症。
所以,你需要完善一定檢查之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在正規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降壓藥物治療。

對於高血壓急症患者,請你立刻撥打120,去醫院就診。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血壓是指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正常成人在安靜狀態下血壓範圍:收縮壓90-130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

異常血壓有兩種,就是人們常說的高血壓和低血壓。

1.高血壓:成年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2.低血壓:血壓低於90/60mmHg。

以上2種情況均需要去醫院就醫,不要因為身體沒有特殊的異常表現,就以為沒有毛病,拿高血壓來說,它的臨床特點表現為“三低和三高”,即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和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

徵兆1:耳鳴。斷斷續續嗡嗡作響的聲音,像水車來回轉動的低沉聲,雙耳耳鳴多為間斷性、持續時間長。

徵兆2:眩暈。這是高血壓患者出現的最多的症狀。


徵兆3:失眠。入睡困難、易驚醒、易做噩夢、睡不踏實。

徵兆4:頭痛。表現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

徵兆5:肢體麻木。

臨床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瑞舒欣)就是很好的治療高血壓藥物,具有和緩、平穩、長效和安全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