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土雞也有輩分排序嗎?農村老人說公雞打鳴就講輩分,輩分高的先打鳴,是這樣嗎?

小馬話三農


農村的土雞講輩分我認為是不可能的,動物的世界就是強者為尊,一切以實力為準。公雞打鳴先打鳴的是最強壯的一隻,輩分高並不代表厲害。


我記得在家裡給土雞餵食的時候,平時爭鬥總是贏的那一隻公雞能先吃到食。其它公雞在食物周圍打游擊,吃一粒玉米粒就得看看最強壯公雞的位置,隨時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些公雞裡面就有年齡比強壯公雞要大的也是如此。這就是強壯的公雞保持在雞群做為統治者的權勢。

另一個表現就在強壯公雞享有與母雞優先的打水權(我們地方上公雞給母雞配種叫打水)。凡是在強壯公雞附近的母雞,只要與母雞打水的都會被最強壯公雞趕走。就算距離稍微遠點,只要是被最厲害的公雞看到了就會追趕。從而打斷其它公雞與母雞的打水行為。

對於打鳴我確實沒有親眼見到是不是最厲害的公雞首先打鳴。但我聽到的第一聲打鳴就是平時最厲害的大公雞的聲音,這種公雞打鳴叫聲的區別是能聽得出來的。每隻公雞打鳴的叫聲或低沉、或高亢、或尖銳、或圓潤。而最強壯的那隻公雞總會是那麼的突出。

農村土雞真有排序的話,一定是按公雞的實力強弱進行的。動物的生存法則就是強者為王,優勝劣汰,也是動物能延續的根本。


農村業儒


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們,應該比較清楚。那就是公雞打鳴也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都是一隻公雞先打鳴,然後其他的公雞才跟著一起打鳴。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動物界也有“潛規則”,像農村的土雞就有輩分排序的,而公雞打鳴就是講“輩分”的,而輩分高的就會先打鳴。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在農村裡也是很注重輩分排序的,以前農村裡都是根據輩分起名字的,有些人年紀很大,但是輩分很小,依然也會尊重比他們年輕的人。這一點在吃酒席坐席的時候表現最為突出,輩分高的就會坐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並且輩分高的人還沒有動筷子,那晚輩是不能先開吃的。在農村的土雞也是如此,它們和人類一樣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輩分排序是非常嚴格的。

如果大家細心觀察過,就會發現雞之間也是嚴格按照輩分的。家中所養的雞,一般先養的就是輩分高一些,這些就是“長輩”,而後面養的雞就是“晚輩”。在雞吃食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搶食的現象,這時一般都是“長輩”雞先吃,如果有一些“晚輩”雞來搶食了,那就會被“教育”的。就算這些晚輩雞長得比長輩雞更高大、壯實,但是它們被欺負了以後,也往往是不會“還嘴”的,它們也自認被欺負。有專家對此還進行過研究,他們就發現了雞群是存在著一種嚴格的“啄食順序”。往往“排名最高”的雞在吃東西方面是有優先權的,而對於排名高的公雞,不僅在吃食方面有優先權,和母雞交配上、打鳴都是擁有優先權的。

公雞之所以會打鳴,是人類對其長期馴化的結果。而公雞在天快亮的時候才打鳴,這是因為其內在的生物鐘所決定的。在一個村莊裡,或者是一根雞窩裡面,這些雞都是有著輩分排序的。一般輩分最高的公雞會是第一個打鳴的,當它打鳴了之後,排序第二的才會打鳴,然後就是第三、第四等等。說來也很奇怪,這些公雞打鳴都是嚴格按照順序打鳴的,如果排序最高的打鳴有早有晚,那麼“二當家”也會緊跟其後打鳴,並不會搶先打鳴的。同時,如果排序最高的“大當家”不在了,那麼排序第二的公雞會馬上接任,這樣第二天它就會是第一個打鳴的。

你有發現農村的雞群之間的“輩分排序”現象嗎?


農夫也瘋狂


問:土雞也分輩分?農村老者說,公雞報曉就講究輩分高的最先打鳴報曉,果如是?

土雞在雞群中地位要高,其實要憑藉實力,例如雞群裡只要有一隻公雞,就有好幾只母雞跟著它而不會走丟。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的農村奇聞趣事。

許多群居動物的內部都有著較為嚴格的等級秩序之分,然而,除了較為熟知的蜂群、螞蟻、猴群等,不少動物類似的等級之分卻被人忽視了,比如土雞就是如此,只是多數人沒太注意罷了。

一、在雞群中要靠實力立足

按照輩分之說,雞群裡的土雞會論資排輩,即一年雞、兩年雞、三年雞及多年雞會根據雞齡的大小排班,雞齡大的土雞輩分高,而雞齡小的土雞則輩分小。按照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觀念,土雞也應該嚴格排列班次,形成井然有序的群落,晚輩後生就該對長者服帖。

事實上,雞群中可不存在這一套,都是靠它們自身的實力說話,如果某隻雞戰勝了另外一隻雞,那此後這隻雞在敗雞面前就有了優先權,但並非長久如此,若敗雞不心有不甘,知恥而後勇再次與勝雞角力,並一雪前恥,那便扭轉態勢而奪得了優先權。如此說明,土雞在雞群中的等級並非固定不便,低位階者隨時會向高位階者挑戰,若戰勝對方,兩者的地位便會發生逆轉。



二、雞群存在友誼、敵意

除了等級,雞群中其實也是存在著鮮為人知的友誼和敵意。從土雞攝食就可看出,雞群其實並不太團結,但同時也分成了小圈子。土雞還好鬥,常見的是公雞間的較勁角力,打鳴報曉就是其中之一。


刺楸發現,農村的土公雞打鳴暗藏較勁,到了拂曉時分,某隻公雞先發制人打破寧靜打鳴後,接連就有其他公雞扯開嗓子打起鳴來。這似乎是按排輩來的,但公雞並不會等其他公雞依次打鳴完就會重複地打鳴,且比上次更嘹亮。

村裡此起彼伏的公雞打鳴聲,正如《三毛從軍記》裡最後魏宗萬老師學公雞叫引來鬼子軍官模仿一樣。

如果公雞的打鳴聲夠洪亮,可能引來雞群中某些善於模仿的母雞學著打鳴,這成了「牝雞司晨」。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土雞打鳴排序的看法,若是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記得關注一下吧,謝謝了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