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单的思路分享,包括升级、支援、反野、出装等思路,文字比较长,大家不要嫌弃,点个赞多多支持哦!

  1、二级支援

  二级支援是中单必修的基本功。中单这个位置,整体来说不存在什么反超,一步快,步步快。现在版本中单支援分为两块,大家视情况而定。

  A.反三狼,这个是通用选项。要注意的是,现在版本节奏变快,严格意义说,你反不反这个狼,对于敌方打野节奏断不断,没有什么逻辑联系。如果你还停留在反三狼是断对方打野节奏这个层面,那你的思路应该更新了。还有一些中单觉得,我可以反三狼,顺便去看他什么开,这个就有点扯,不辰开了。当然如果你确实没事情做或者由于清线太慢,没有时间游走,那反狼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B.逼发育路闪现。中单们要有一个概念,如果我方打野是四级去gank发育路,敌方闪现逃脱。这不是赚,节奏上是亏了。打野的第一次gank在当前版本十分强力,三路里几乎没有任何路可以从容逃脱(没有闪现的话。)由于现版本不流行第一波gank中路,所以二级去发育路逼敌方射手闪现是十分有必要的。眼光放远一点的话,中单换射手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假设你成功逼出闪现,节奏效果高于反三狼一个层次。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A.有线权的中单,当你升二,并且赶到发育路时,敌方兵的经验。如果此时你直接逼走他,那么在你整能的。这种开局,他不需要交闪,你也杀不死他,和我方AD打掉河蟹,算是赚了一丢丢。“

  B.当你升二,赶往发育路你应该要先在地图上点敌此时若我方射手压线,敌方射手必然要向前(如果吃不到最后那一个小兵的经验。)这种情况下,一从出去,而不是从靠近我方一塔的草从出去。如果次genk无效。如果是前者,射手也需交闪,但只交闪也要死。(原理是,如果你从我方塔边草出去人会直接丧失敌方ad视野,致使无法命中技能ad闪现进墙边草,你也可以直接走进去,或者闪几乎是跑不掉的,除非我方中单或者我方射手漏了技能。

  C·二级gk的底线是快。能抓死就是能抓死,第一时验的中单应该知道,在去发育路的时候,兵线就已经出来了,如果在发育路墨迹又没gak死人。中路会丢兵,丟一个兵,会导致你影响条小龙的争夺。

  2、二级到四级应该做的事情

  老中单应该知道,2到4这个时间点对于中路来说很暖昧。能做什么事,完全看经验,我就着重提下gank的问题。

  其一,此时双方打野已具备gank条件,但一般不来中路。若两打野gank方向不同,中单去哪路?若打野gank方向一致,中单有线权,可直接支援。可若没有线权,那去不去?去,可能已经打完了。不去,万一就缺中单伤害怎么办?

  其二,双方打野是不是gank一个方向如何知晓?理论上说,都是gank发育路。但我们都知道,当发育路在上路,而打野是蓝开时,他gank的是战士路。那这样就不是一个gank方向。

  其三,中路还有一条河蟹,河蟹140g,为什么不直接打河蟹?假设我方发育路可以退到塔下,那我拿河蟹,这不等于大赚?那我又怎么知道我方发育路是不是能退走?

  这个问题,对于两个边路,和打野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在这个时间点,他们没有选择,他们的路线都是固定的。只有中辅,有一定的自由。这里只谈论中单。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A.要知道双方gamk的路线,说白了是视野的问题,简单描述一下。第一个是敌方打野的速度,必须要知道这个速度影响打野到边路草的时间,如果慢了,那么他的gank过程是。从buff-塔边草-直接开大。也就是么有时间在草从里等。这个情况下,中辅任何一人比打野快。这意味着打野要进草丛时就可以看到他了,可以撤退,这样我方从容撤退,敌方打野gank无果,但是大招保留路线gank时,也可开团,击杀敌方打野后撤退。但无论如何效。但如果速度没有问题,敌方打野就可以先到草丛,大概可就不可以直接前往草从,就需通过绕路来避免被蹲到。

  B.要知道敌方打野的速度,若是没有二级gak能力的中单。看如果buff是空的,打野的速度就是正常的。他会在中单之前到位。若没有以尽力抢夺线权,争取在敌方打野之前,或者只比他稍晚到达边路,为我方射手争取机会。至于打野为什么速度慢了,可以是我方的骚扰,再比如反野失败回家等等。如果有线权,二级就可以直接去那么你可以直接回中线。通过敌方打野是否出现在线上,可以判断他在哪个野区,这样更省力,也更安全。

  C.当通过视野判断敌方打野速度正常,或者已经加快时。选择就有支援和打河蟹两个选项。如果要支援,直接从河道走还很危险。若是不去,打河蟹和推塔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如何块择?我个人判断的标准是:若被击杀的前提下,可以守住边塔,就选择支援。如果守不住(中线吃掉,敌方执意推塔,就同时推中一塔(如果是想快速推一塔,敌方中野都要在下路否则时间不够。),如果他们消失了,那么就让兵线很难说是谁赚谁亏,但这是在止损方面,比较妥当地做法。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针对这段时间的中单常规操作,再补充一些:

  1:如果射手被击杀,线进塔了。许多新手中单喜欢直接去吃线。这是错误的做法。应该先看最后一个金钱兵是不是能撑到射手上线。如果三个兵一起进塔,边路都不需要去,因为射手重新上线必然可以吃到最后一个金钱兵。如果只有两个残血兵进塔,那可以去吃,否则金钱等于蒸发。

  2:在四级前支援的底线是不赔人头,边路支援需要什么都可以交,闪现,技能都可以交。但是中单人头不可以交,维持河道视野的重要前提就是中单存活。中单四级前死亡,河道视野丢失,很难通过团战以外的手段夺回来。这会极大增加后续支援的难度。

  3:在局势复杂,多种选择难以取舍的情况下。以中一塔为第一优先级,以进攻敌方中塔为第一目标。用敌方中一塔的血量来止损,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亏不了多少。原因后面我会再具体展开。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3、节奏入门

  对于节奏这个词,解释种类很多。我仅提供我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明确的是,双C里,射手是以输出为主要手段。中单是以功能为主送,冻结,沉默,大范围的全体打击。这是中单最重要的工具。比如传送,刘邦可以传送,哪吒也可以算是传送。甚至大乔也可以传送。但是你传送过去之后呢?没了。中单就不一样,例如女娲,不仅可以传送,还可以定身。而且传送不锁定目上面这几位要强不少。再比如武则天,单比控制或者视野,都有英雄比她强,但是他历害在两个是同时进行的。

  许多玩家会忽视一点中单是唯一一个可以同时拥有高伤害和高强度功能的点特性是无可替代的。即便是伤害流的顶尖代表干将莫邪,也同时具备着击飞和减魔抗的控制技能。这个技能甚至可以秒击飞下船的孙策,都不用等到孙策落地。

  所以许多人抱怨,自己玩中单输出很高,但是队友不给力。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中单的目标一直都是两项:控制,伤害。仅停留在入门概念,中单节奏就可以转害的同时要进行控制,在控制的同时要打出伤害。两者需同时进行,才算是一波好的节奏。

  按照这个思路来说例如诸葛亮,这是一个路人出场率很高的英雄,但很明显他不适合路人中单。因为他就是典型的伤害和控制无法同时进行的英雄。如果要玩好诸葛亮,基本等于抛弃控制,直接用伤害硬灌死英雄。这样做一是对技术要求高,二是或者说很累。像我这种手速不快的人自然是不会选择的。

  而像岀场率最高的三个:甄姬,妲己,安琪拉。就非常好的体现了中单的节同时打伤害,伤害的同时打控制,相辅相成不停转化。不过我从来不推荐他们,尤其不推荐诸葛亮和小乔。

  我们就拿小乔来说,小乔的控制说实话是很猛的。但是这个控制是有前摇,会在地面上有标识。二是范围并不大,其实就是一个圆圈。这就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再说伤害,小乔的伤害同样非常高,但还是流于形式,小乔的大招,范围大不大,说实话是不大的,也不可能大。第二,这个大招需要小乔本身跟着跑,但是她本身又没有黄忠那样的护盾。整体看下来,就属于什么都会,你要说很精吧,无论是伤害还是控制,都不是顶尖。

  我经常给别人推荐王昭君。其他例如甄姬妲己,各位有兴趣可以自己去尝试他们的升级版英雄。这两点是中单最重要的节奏,很多人会一直强调支援,然后说一些东的西的。要明确的是,中单这个位置在玩家手里更像是工具,工具不锋利,很难砍得动柴。

  最后一点就是:帮优不帮劣。强调这一点的原因是,有些玩家不知道什么叫优势什么叫劣势。优势,不以人头为衡量标准。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第一条件。比如一个李白,一开始qank失败了,他差对面第—1500这是很大的差距,但是他只用两三分钟就把这个差距拉到了700那你就要注意到,他是有优势的。如果一个射手,开局拿了三个人头但是过了三分钟,还是没有推掉对面一塔,他的经济还在和对面第一持平,那么他就是没有优势的。

  我这里几乎没有讨论平常大家喜欢讨论的支援,或者所谓的联动,这个应该都属于战术或者说思路,他不算中单特有的东西。所以我会在后面单独展开。

  4、从4级到15级的思路

  这个阶段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段时间是大部分打野峰的时间,双C只要保持平稳的输出量就可以拿下一局排位。但是同样要明确的是:如果野辅没有在这个时间段内拿下比赛,后续需要双C来接管的。这里面又以中单最为重要。而这个时候,打野保持平稳的输出。需要双C打出较之前120%的伤害才能确保排位胜利。

  如果你可以理解上面的表述,就可以理解中单并非很多人口中说的简单,15前,打野可以打出1.2的伤害,这时候只需要中单打出1的输出。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容易对吧。那15级之后,打能打出0.7的伤害,那中单就需要打1.5的输出。这个就是绝大部分做不到的。

  有一个问题是,那为什么这个输出不可以射手来打,凭什么都是中路来打?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整个防御类装备池中,只有两件大法防装备。分别是不死鸟和魔女。不死鸟并不常见,也就是说每一局都会见到的法防只有魔女而已。而物理抗装备太多了,所以不妨思索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是中单从1到1.5简单,还是射手从1到1.5的输出量比较简单?即便射手的后期成长非常猛,但是也是一次只能A一个。

  所以我推荐给大家的思路就是:4到15,只参可以够到的团团。只打一套技能的伤害,并且不拿需要时间追的人头。

  到了15级就反过来,不打可能暴露视野的怪或者兵,只在草里蹭钱。一直在人多的点绕,我具体展开一下。

  15级之前

  1:只参能够到的团,不参需要赶路的团。这里涉及两个动作,跑图和兵线。

  部分中单都可以执行的动作,跑图的标准是“边跑边刷”。但是也不要乱跑被队友骂逛街。例如可以以一条兵线为一点Q,以敌方某一块野区的野为P。中单就在这两点直接来回跑,先清兵线Q,清完就往P跑,在这个过程有野怪,也清掉。清完之后兵线Q出来,再去Q,然后回P,如此反复。如果清的快,到了P点,兵线Q还没出来。那么这段路径直接作废。重新选Q和P重复。这个动作有两个意义。

  1:保持自己高密度的金钱获取。中单有两个爆发节点,一个是大帽出来时45%法术加成。另外一个是最后的大法书直接400点法术加成。一般的单排对能在帽子做出来的时候就结束。为此要做准备,金钱获取速度跟上,大法更时间才会提前。

  2:为什么是选两个点来回跑。例如我现在发现我们的上路没人清线。那如果叫人去,我不如自己去清,可以拿一波线的钱。但是如果我自己去清,然后回到队友身边,实际上这个时间过程里,我拿到的金钱是没有队友多的。因为我只拿了一波兵线,他们可能兵线+野怪。所以干脆我再选一个点,例如敌方的三狼,我清完线直接往那赶,路上可能会有河蟹,会有中路的线,通通吃掉。吃完了线又出来了,我再回去吃线,如此反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左河道视野是一直被点亮的,假设我走完了一遍,一个人没有,就可以判断敌方多人是在区里,我也可以选择作废这条路径,边赶路边重新选择路径。如果我遇到人,可以直接点信号,把队友从另外一条路拉回来,顺手而为,省时省力。

  3:不打够不到的团,也不拿够不到的人头。这一条不一定每个人都适用,量力而行。首先中单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出两套伤害,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如果要打出第二套伤害,要么我要去追人,要么我要在原地等。我自己的办法是,只打一套伤害,然后拉镜头看一下,通过血量能判断队友可以收割,那我就直接遛了。我中心最远的那一条线吃兵线。下路打,我直接去上路。保底一波兵线一个小鸟的钱,亮视野,牵制敌方后续复活人员。可能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直接跟着追一个人头,不是更省事?碍于字数我就不具体展开了。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15级之后:

  A:前面我说的这些,宇数很多,但是做起来很简单。难度主要体现在数个来回之不能死。如果一死,那等于做无用功。死的这段时间会被反超很多经济。如果顺利,到十五级大书都已经快做完了。伤害二次爆发,在伤害上就基本封顶了。

  B:唯一要注意的,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技巧是:不要暴露视野。比如我现在五件套,我还差一件大书。我最多只能买一个法棒,剩下的2K我都要等。我不会选择为了加快成装到处打兵刷野,这样被绕后的风险非常高。所以在上面我用了很大的篇幅在强调如何刷经济。屯钱,对于一个路人中单来说,是十分高效的技巧,不会屯钱,很容易在后期暴毙。

  C:有些中单会选择做金身。在这个方面我一向提倡中单要叠满伤害,越高越好。例如我玩沈梦溪一向的出装都是:CD鞋,面具,帽子,大书,大书,法穿棒。或者大书,大书,吸血书。如果是比较怕死,或者不像沈梦溪这样跑得快。可以考虑:CD鞋,三件套,法穿棒,冰心。为什么不用金身或者复活甲呢。后面再具体展开。

  5、法术装备简单简单介绍

  从装备这一块出发。其实可以看出来,中单玩家的基本功,整体来说是不如其他四个位置的玩家的。其他四个位置,严格意义上说,都不算后排,无论是什么英雄,都需要短兵相接在这种不断的近距离接触中,任何一点抗性或者输出加成的变化,都会被放大进而被玩家直接感知到。虽然我们经常把射手归到后排,但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射手的平A范围摆在这。所以真正的后排只有中单这一个位置,几乎不产生身体接触。这导致许多中单玩家对于装备的认知处于一个非常懵懂的阶段,能说上一点,但是说不全。能知道敌方有吸血书要做梦魇,但是不知道是自己做还是辅助做,如果是自己做,也不知道是第几件做。这也是为什么法刺中单普遍看不上功能中单的原因,他们对千团战的判断,和对伤害的敏感,一般都要优于使用功能中单的玩家。

  A.圣杯

  一个好的中单节奏,不可以只看伤害自己很厉害,这是流氓行为。同时要看控制的能力和准要清楚地是,伤害和回复,不要同时谈。

  a:如果只想要回蓝,就可以选择CD鞋+法穿鞋。这个组合包括对于伤害的影响,都要优于CD鞋+圣杯组合。有些人会直接买两个回蓝项链,可以,但是不够好。因为法穿鞋不只是回蓝,而且是起来也才1500,这个套路很早就有了,但是现在用的人少

  b:如果不只是要回蓝,还需要CD,比如想快速达到满CD选择。这意味着主动放弃了一次性的高额伤害,选择了伤害不足的输出方式。比如组团的女娲,组团的甄姬,带着直接圣杯叠多重控制是完全可行的,无非就是抢人头没有先出回想的法师快。

  出手频率和单次伤害,从来都是反比关系。所以如果全伤害,那这个全法干将是没有脑子的。同样的,CD千将拽全法干将是没有脑子的。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一个讲究时机,蛰伏时间长,出手干净利落。一个讲究poke,有技能就出手,有人就poke,一到半血就开团。光凭一个圣杯无法判断谁优谁劣。

  B.回响、面具、帽子

  回响和面具的区别,回响是因为有范围爆炸的效果,导致清线速度快。面具没有清线加成,但是由于面具具有直分比扣血机制,外加75法术穿透。导致面具在打团和对英雄伤害上有明显优势。帽子不用多说,45%巨额法术加成,没有办法不出。

  在现在这个版本当中,我自己已经很少再连出三件套。更多的情况是回响+帽子或者面具+帽子。只有在特别特别顺的情况下,我才会三件套连出。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是现在节奏有明显的增快趋势,大部分对局都等不到20分钟的风暴龙王。如果按照常规三件套的出装,那么当需要特殊装备,例如法穿杖,或者梦魇的时候。整体的进度会非常非常慢。如果中途再死亡一次两次,就连最基本的输出底标都达不到了。

  其二是现在发育路成长速度很快,打野在更新后的成长速度同样不低。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会经常选择出吸血书,或者小吸血,来保证自己在整个对局当中平稳的续航能力,那么势必要挤掉一件装备。虽然出梦魇可以降低敌方回血,但是技能不可能每次命中,而且中单经常会在残局活下来,如果只剩一个中单或者只剩一个中辅但是由于不能续航而需要回家,不能去推兵线的话。那么刚才的团战毫无疑问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吸血书也是非常值得考虑一个送项。

  C.金身

  在路人局的范畴里,我之前的帖子有详细描述过。后来有人私聊过我问这个事,我再简单说说。我不推荐路人经常出这件装备。她最大的作用是定身,免疫所有效果,但是它和名刀不一样的是。名刀也是处于无敌状态但是名刀可以移动并且可以增加30%移动速度。用金身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多时候会拖累队友,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有时候可以救,队友不救。有时候不需要救,队友又在旁边守着。这样的乌龙会非常多。

  其实我们只需要保命+CD。符合这两点,就可以替换掉辉月。我自己一直是用冰心或者吸血书来替换辉月,这两件装备都有高CD加成,另外都可以达到保命效果。如果敌方是凯这种一刀流,就叠冰心,在有闪现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死的。这个我自己已经试过很多很多次了,就不再强调如何如何有用了。如果是李白这种多次poke或者有程咬金这种牛皮糖,就会选择吸血书,你无论是poke还是回血。我都跟着回血,你续航我也续航,不虚你的情况下,才能站在同一个浪来对玩。

  D.梦魇

  梦魇这个装备。我看到现在路人基本都是让辅助出。这种让辅脑子都是缺根筋。因为很明显,这种方式即不利己,也不利他。

  我前面说到了,严格意义上说。坦克,打野,射手,辅助都应该叫前排。只是坦克更靠前一点,射手少靠前一点的区别。这个情况下,法师在后面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输出的。假设现在一个辅助出了梦魇。比如现在经常出出梦魇的:孙膑。

  对英雄有了解的玩家应该知道,孙膑不是不可以站在前排,这是很大的误区,孙膑站在前排的前提一定是:冰心+不详。如果岀梦魇,替换什么装备,都意味着他无法站在前排,这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和法师站一起。中单和辅助会一起被集火,而且被集火的时候辅助是根本扛不住的,连带中单被击杀。这是从站位角度来说的。

  其二,按照辅助那个可怜的经济增长速度,出完鞋就出梦魇吗?第一个大件,再出梦魇?那个出装的速度可以让人绝望,另外,梦魇是法棒和一个元素杖直接合成的,没有其他小件。在这个合成的过程中这两个小件对他有什么帮助,还是对队友有什么帮助?完全没有。

  其三,哪怕辅助真的出了梦魇,在同一个单位时间内,他又能造成多少伤害和Debuff触发?如果这件梦魇换成了防御装,是不是可以多抗好几下,就算满CD的孙膑,又有哪个技能是直接造成伤害的,每一个技能都是有延迟的,从效果频率来说。

王者荣耀中单玩法思路(长文:含升级、支援、反野、出装)

  这个问题其实一想就知道,梦魇这个装备,归根结底还是要中单来出,尤其面对露娜这种,第二个输出装就要出了,等辅助出,效率太低了。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带来的中单支援、出装、团战的攻略了,文字比较长,大家可以耐心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