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提到維蘇威火山,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這座火山是整個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出名的活火山之一,有著“歐洲最危險的火山”之稱,甚至在附近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火山觀測站,以便隨時觀測其動向。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知道這個火山的名號並非由於它本身,而是來源於意大利另一個城市-龐貝。

早在公元前八世紀,龐貝古城就已經初見雛形,由於依託地中海的天然良港,城市便迅速發展起來,一躍而成意大利僅次於古羅馬的第二大城市,加之維蘇威火山的原因,使得這裡天然溫泉滿布,也就成了休閒度假的名勝之一。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給龐貝古城帶來不少岩漿土、火山石、地熱溫泉等等諸多資源的維蘇威火山,也將其付之一炬。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維蘇威火山火山將龐貝覆滅以前,另一個自然災害就已經將龐貝古城先行毀滅過一次,這便是於公元62年2月8日爆發的大地震,這次災害雖然尚未將龐貝古城徹底毀滅,不過也造成了許多建築物的毀損崩塌,現今在龐貝城看到的許多毀損的建築,其實不是火山噴發造成的,而是這次地震造成的。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地震之後,意大利的人民依舊捨不得這一片土地,在原址將其重建,而且修建得比以前更加奢華:聖潔的太陽神廟、神秘的巫師堂、龐大的鬥獸場、恢宏的大劇院、闊氣的高門豪宅還有新奇的蒸氣浴室及眾多的商鋪和各種娛樂場館,各種建築比比皆是,宛如人間天堂一樣吸引了無數地中海周圍城邦的富商和貴族前往。

不過,上天似乎還是沒有放過這一人間天堂,公元79年的8月24日,突然爆發維蘇威火山襲擊了這裡,大多數人都還來不及反應,就被厚約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地掩埋了,至此,龐貝古城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直至1594年,有人在薩爾諾河畔修建飲水渠時,發現了一塊上面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龐貝才開始逐漸重見天日。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由於被火山灰所掩埋,雖然過了很多年,但是街道和房屋都保存得比較完整,可以最大程度地還原當時的風貌,人們也有了一個新的渠道去了解古羅馬時期紙醉金迷的生活。整個古城呈長方形,四周被城牆所環繞,同時四面都設置了城門,城內街坊佈局,大街縱橫交錯,中心大廣場的兩側分別供奉了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庇特和“太陽神”阿波羅,廣場的東南還有一座大會堂,那是龐貝古城裡最高建築。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在龐貝古城裡,光露天劇場就有兩座,有著不同的作用:較大一座專門用來演出戲劇,較小的一座則專門用於演出喜劇和音樂。同時,這裡還有一座足以容納兩萬人的宏偉競技場,考古學家們除了在這裡發現了很多精美的武器和盔甲,還發現牆上還刻著許多角鬥士明星的名字。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由於劇場和競技場一般都是圓形露天建築,很多人無法區分兩者的區別,在這裡說一個小竅門,其實很簡單,如果是競技場的話,一般是正圓形,從四面八方都能看到臺上角鬥士的浴血奮戰,而劇場的話,聚焦之處則有舞臺。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除了建築,龐貝古城裡面很多細節部分,包括裝飾、壁畫等等都完整地保留下來,甚至出售的食物、欠費的賬單以及外包裝上生產商的名字都清晰可見,在瞭解龐貝古城的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對歐洲的新古典主義藝術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不過,最讓人震撼卻又令人痛心的,則是在龐貝古物館裡收藏的一類特殊的藏品,這就是考古學家依據出土的人體硬殼製作的人體塑像。無數人在火山噴發的一剎那喪失,火山灰瞬間覆蓋了他們的軀體,將他們生前最後的姿勢凝固,也記錄了當時所有的細節:他們有的人死前緊緊抱住自己的財產,有的人死前握著神像祈福,有的人則試圖保護自己的妻兒,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不過,這些塑像並不是化石,在火山灰將他們的屍體覆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屍體慢慢腐爛,而火山灰所形成的硬殼卻保留了下來,於是考古學家將石膏灌注其中,以複製出死者的雕像。

意大利這座城市,一次毀於地震一次毀於火山,現在卻成為旅遊勝地

現今的龐貝又已經重建,新一批的居民繼續在這裡生活,而龐貝古城也作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被保留了下來,同時也作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吸引著全球無數遊客前往一觀究竟,兩次的毀滅與重建,在佩服人與自然抗爭的勇氣的同時,也不得不感慨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據說龐貝古城如今只向遊人開放1\\3,其餘部分還深埋在地下,龐貝古城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震撼?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