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7磅炮能夠稱為二戰時期英軍的最大殺手鐗?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因為盟軍當時確實沒啥拿得出手的反坦克炮,而17磅在對付虎豹動物園軍團的時候,在穿深上的表現確實不錯,算是能拿得出手的貨。

尤其在發射APDS(脫殼穿甲彈)時,在2000米距離上還有接近200mm的穿深,雖然對付虎王是還嫌不夠了點,但虎王才幾臺,在1943年之後,黑豹才是盟軍主要對手,而十七磅炮正面剛黑豹沒啥問題,這點很重要。

這玩意還比較輕,就三噸,相比德國的88mm的pak43重4.4噸。


其實簡單的來說,17磅炮是當時唯一能較為有效正面剛穿動物園系的炮。其他諸如6磅炮,75mm炮都不行,唯一能和17磅較量的是美軍的90mm M3,但這玩意正兒八經裝備,二戰都快結束了。


再吐個槽,十七磅雖然穿深不錯,重量也輕,但它精度很渣。500米打個黑豹估摸都只能兩中一,而且它是個高膛壓炮,站在炮管前邊的步兵耳膜和心態都會很爆炸。這在反坦克炮上還行,但如果裝在坦克上(比如螢火蟲),步坦協同時的步兵就很不開心了。


瘋狗的輕武


磅是炮火口徑的早期計量單位,17磅炮指的是英國生產的76.2毫米反坦克炮。二戰時期是坦克技術發展迅速的一個時期,也是反坦克武器發展較快的一個時期。17磅炮的研製計劃開始於1940年,當時德國坦克已經席捲了西歐大陸,坦克技術落後的英國,對於反坦克武器的需求越來越強。在德軍的壓力之下,英國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便研製成功了17磅炮。

17磅炮最先投入的戰場是北非戰場,在德國攻佔法國之後,意大利軍隊挑起了北非戰爭,英國軍隊憑藉著裝備和素質的優勢,不費吹灰之力便擊敗了意大利軍隊。為了幫助盟友意大利,德國在進攻蘇聯之前,向北非地區派出了“非洲軍”。德國軍隊十分擅長坦克作戰,英國為了彌補反坦克武器不足的問題,在1942年開始大規模生產17磅炮。

因為沒有專門的炮架,1942年17磅炮並沒有參加北非戰場的作戰,一直到了1943年初,使用改裝過的25磅野戰炮炮架的17磅炮才在北非戰場上正式應用於實戰。17磅炮的口徑和威力都要強於6磅炮,能夠擊穿德軍大部分坦克的裝甲,是英國軍隊較為成功的一種武器。不管是德軍的豹式坦克還是虎式坦克,都無法抵擋17磅炮的攻擊,17磅炮的威力甚至超過了虎式坦克的88毫米坦克炮,穿甲能力在反坦克炮火中首屈一指。

在發現17磅炮的巨大威力後,為了提升坦克的作戰能力,英國將這種炮改裝到了坦克上,改變了英國坦克作戰能力較差的缺陷。17磅炮的威力巨大,在二戰後期給德軍坦克帶來了巨大的威脅,讓德國裝甲部隊聞風喪膽。當然17磅炮也不是沒有任何缺陷,17磅炮的重量較大,後坐力也比較大,發射的時候會產生極大地煙霧和噪音。在二戰結束之後,17磅炮被口徑更大的新型炮火取代,逐漸退出了英軍主戰裝備的行列。


軍武小咖


隊以當時的武器 還有 軍工設備 無論是 為例還是距離 另外附帶的殺傷力 都是相對於領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