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出一組有情懷感的人像攝影作品?

柳侍墨


照片兒就是表面。透過表面,探索內心深處。需要有細膩的情感所在才能拍出來。


大海lzd


民俗是生活的發光體。

我是一名民俗攝影者。

記錄,傳承,分享民俗記實是主要選項。

人的情感,心的念懷是我抓取的亮點。

情懷是心花怒放,是物與人的溶液。

人以物而情,物以人而靈。

這個是我本家叔,名字郝喜生,今年88歲了。我在年前回村串門,看到一根扁擔,這些扁擔,肩起過我童年的生活和記憶。

小時候在溝裡挑水吃。5O年不用了,看到扁擔和喜生叔的山鄉歲月,就想記錄扁擔與叔的生活姿態。

喜生叔細緻端祥著,講解著。

話說中扁擔活泛了。古傳物也生喜了,農村記憶在心頭,故事在地頭,情緣在鏡頭。

隊裡分配的農作物,要擔回家。

我們家建窯燒磚,用的8車煤,是全村人用扁擔,在5裡遠的河溝裡擔回來的。1973年汾西縣溝堡村不通公路,小平車也不可使用。

一根擔子,才能生產和生活。

我又記錄了木耙子,連枷,攔子等農具。

喜生叔是個木匠,木板鑽子是木匠的技巧用具。

喜生叔雖然快9O歲了,當我讓他持弄農具,就有了勁頭。

這些工具是一生的陪伴,現場展圖時。叔叔笑的甜滋滋。

老農民,老農具是鄉村民俗風情的故事情結。

我在農村長大,對村裡事務不會忘。

我不會忘農村,這裡是我出發的地方。

生命的源頭在溝堡。

生活的圓心在故鄉。











郝華林


有情懷感的照片說起來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什麼才叫有情懷感,我覺得就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人物下,把那一瞬間定格,讓人看到這組作品後能有代入感,使人感動,就像亞當斯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這當然離不開對攝影器材的熟練掌握和對光線的控制,

這組照片是去年回老家,和老爸喝了兩口後,坐在門口聊天,老爸說給我唱首歌,我立馬把相機拿出來抓拍的











攝影師Ruki


剛加入這裡,最近想要申請認證,看到這個問題蠻吸引我的。平常接觸新聞攝影偏多,但最喜歡的還是人文紀實類的,為什麼,因為那些照片讓我感動,讓我感受到一些無法言語的古老的東西。魯迅先生《且介亭雜文附集》裡有一句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在我這裡,這句話能概括出我喜歡的所謂的情懷感。

如何拍攝?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所掌握到的專業攝影知識有多少,而是在生活裡,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找尋,最後才是用快門去捕捉。

但是!基礎攝影知識還是很重要滴!光看見令人觸動的畫面了,會發現拍出來總缺點東西,那我就說兩個我覺得實用的技巧吧。

1、讓你的畫面儘量簡潔,使你的被攝主體更加突出。

下圖為手機拍的,基礎的三分線構圖,被攝主體明瞭,畫面簡單,我個人蠻喜歡這張照片。

2、多抓拍動作神態,一張人像攝影,最吸引我的一定是被攝主體帶給我的情緒反應。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感謝閱讀還望採納,攝影新手一枚,我是柚子!柚子喜歡捧著相機走在街上~


柚子走在街上


這可是個大題目

人物攝影目前看到最多的是美女糖水片,大多數片子除了美之外,並沒有太多耐看的畫面或畫外之音。所以,拍攝有情懷感的人像作品不易,尤其是有故事的人像作品。

如何做到不一樣、有情懷?

1、創作:有目標的拍攝某一類題材,比如牽手相伴的老人;兒童的笑臉和行態;人與寵物間的交流……這樣的畫面處處存在,關健在於攝影者的想法。人像攝影所要傳遞的情感,通過那些要素某表現。

2、積累:攝影者除了有計劃的創造外,時時會有一些隨手拍的人像環境圖片,當一些同類的圖片累積一定數量後,有可能會有組圖式的故事水到渠成。一組有關聯的圖片故事就會形成有情懷的人像作品。

3、做有心人:相機在身,眼觀六路,發現生活中的與眾不同,有情懷的人像攝影自然會有。

以上體會,供參考!(附幾張圖)






行者之自在


拍攝人像是不太好掌握,拍攝時考慮到人像的表情,人像的自然、優美的動作,要想拍好擺拍有一定的侷限;以下六張照片,都是在拍攝對象不知的情況下,抓拍到的,其優點是能體現出人物自然表情的流露,真實情景的表現。








w清清的河水


熱愛攝影就好是熱愛生活,對細節的感知就是不斷的去看,可以多看別人的作品吸取經驗,看的多自然而然養成一定的審美,再有就是多看生活,有情懷的作品都不是刻意準備好的,可能是一瞬間的,可能是不經意的,所以要有一種隨時拍攝的習慣,可以用手機簡單記錄,再有多拍,連拍,從中挑出最好的一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