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熄燈後 320盞射燈重新照亮鐘鼓樓 全新照明模式更安全


2019年11月8日,為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局、應急管理部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陝西西安的鐘鼓樓開始“熄燈”。

曾經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的西安標誌性建築“變暗”了,令不少西安市民感到遺憾。

2020年1月15日,西安市鐘鼓樓開始進行夜間照亮改造提升,在確保不在古建本體安裝照明設施,新的照亮措施採用了遠距離精準透光方式。

依託周邊建築物、路燈杆,使用切割燈光遠距離對鐘鼓樓進行照明,以達到預期效果。

春節期間,新的照明設施正常運行,為古都西安中國年營造節日慶氛。

西安的鐘鼓樓位於城市中心,是西安市的地標之一,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至今已經有600餘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消息,去年12月,鐘鼓樓保管所召開專題會,研究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其中一項決定便是將鐘鼓樓調整為夜間泛光照明模式,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並開展全面檢查。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杜樂介紹,鐘鼓樓的照明改造主要採用了世界古建築照明的常規方法。

通過運用新技術,採取截光型投光燈,精準投光,減少了眩光,把儘可能多的有效光投射到古建上。

在照明燈具上,採用LED燈,比起傳統的照明燈更節能環保,控制也更方便;在照明控制方面採取多種控制模式,設有夜間模式、日常模式和節假日模式,其中夜間模式就可以更好地節能。

鐘樓旁邊的鐘樓飯店上安裝了射燈。

目前燈具都不在古建本體上安裝,也滿足了國家2019年11月8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七條 “嚴格用電安全”中的有關要求: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築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要求。

杜樂表示,“此次點亮主要利用鐘樓四周20個路燈,在每個路燈上額外增加4盞燈,共80盞,樓體上設有240盞,共計320盞燈,來滿足鐘樓的點亮效果。”

回顧這一兩年來,俄羅斯新聖女修道院、巴西國家博物館、法國巴黎聖母院等相繼發生火災事故,一大批文化遺產遭受了不可逆的損害。

這也為我國文物、博物館單位消防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

因此,如何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基礎上,實現西安“夜間顏值”的雙贏,才是此次鐘鼓樓再度“亮燈”的題中之義。

鐘鼓樓是西安城市文化的IP,是西安人心中永遠的座標。

近年來,西安“夜經濟”發展迅速,抖音的火熱延續到線下,遊客們紛紛打卡燈火璀璨的“網紅城市”西安,想體驗一把夢迴大唐的穿越之旅。燈光“特效”成就了“夜西安”,但是西安文物建築並不能成為“好看”的犧牲品。

相信經過此番升級打造,我們將遇見一個更美的西安地標。

歡迎留言評論!本文系原創,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歡迎私信提供線索,告訴我您身邊的故事,一經採用稿費奉上!喜歡我們的圖片,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禎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