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一、 十六歲花季。

今日女主角西野文子,一位日本熊本縣的姑娘。1943年8月,那年她十六歲,剛剛中學畢業,為了罪惡的戰爭,日本以兵源不足為由,招收了一批天真浪漫的小青年,把他們送入中國。

工作地:偽滿奉天府會社。職務:戰地話務員。文子來到這裡不足兩年,日本投降了。日軍成了戰俘,僑民被遣返,偽滿洲一片慌亂。亂世中文子和同在中國的哥、姐親人們失去了聯繫。

當年的歷史背景:關東軍大本營宣告捨棄滿洲那會兒,擔心引發蘇聯警惕,偷偷部署日軍撤離。怕蘇軍追趕攻擊,一邊退,一邊炸燬沿路。

最後,把一無所知的150多萬日本僑民送上絕路,婦孺老少遭遺棄,逃亡路上,衣食無著、啼飢號寒於荒野,處境極艱辛。有人病亡有人自殺。

八月二十六日,日本發佈停戰報告,思量本國經濟情況,決定讓日本僑民“現地棲身”。那時,十八歲的文子落魄於瀋陽。無奈為生計,她背上一個木箱子走街串巷賣香菸。

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文子)

人荒馬亂、兵連禍結中,文子孤苦伶仃無依無靠,飢腸轆轆,數次餓暈在街口。有一箇中國軍人把她的艱辛境況看在眼裡,王永佳,瀋陽新一軍炮兵營的連長,他起了憐憫之心。

他常常買文子的煙照顧其小買賣,還會領朋友去買,有意給她整錢,多餘的不用找。文子十分感激,慢慢的對這名中國軍人有了好感。實際上,王永佳心中有打算。

自個征戰沙場多年,身體不太好,如今把鬼子趕走了,老兵不願再打仗,心中有了退意, 想成家生子回湖南老家石門縣土家山寨過正常小老百姓日子。

與文子有了一些時日的交往,他覺得文子善良且溫柔,想娶她為妻。1946年夏,經部隊領導批准,二人如願成婚。兩年後東北解放,王永佳所在部隊接受改編。

有肺結核的他退役,領著妻子和雙胞胎女兒,一家人回了石門縣。湖南土家山寨山清水秀,小村落裡的鄉親們憨厚朴實,遠離硝煙的日子很美,王永佳離開部隊回到家鄉後心情很愜意。

文子越發喜歡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山寨,她唱起了日本民歌《北國之春》。

王永佳更是覺著媳婦美麗,為文子起了一箇中國名字:石美南。“以後我們一家人就在這美麗的土家山寨生活了!”

二、二十四歲再嫁。

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文子和家人)

寧靜的山寨日子美滿,卻轉瞬即逝了。五個月後,雙胞胎之一麗麗出水痘夭折,一年後,王永佳肺結核復發奪取了他的生命。苦命文子的生活又一次陷入困境。

不幸、悲痛,無情的向異國他鄉的文子壓過來。哀嘆自己坎坷的命運哭乾眼淚又如何?

日子終究是要過的,上了年紀的婆婆,還有唯一的女兒。夫家是遠離鬧市的山彎彎,周圍全是山,羊腸山路,文子何曾獨自走過,腿和膝蓋時常摔得青紫,可想,幹活的難度更大。

她把悲傷深埋心底,擦乾眼淚,撐著飄搖不易的家頑強生活下去。幸好有鄰里鄉親的關切和幫忙,艱難的日子總算有所改善。有女兒芳芳需要養,她必須學會堅強。

莊稼活、養雞養鴨樣樣學,水蛭鑽褲腿裡,文子學鄉鄰使勁用手打著……西野文子早已不是在日本的生活習慣,忘記了和服。一副地道的土家人模樣。孤單的生活很快被送走。

堅強、善良為文子又一次贏得美好愛情。在縣民政局上班的覃事先遠遠的關注她好久了。

這個土家族小夥兒請媒人去和文子說:年紀比自己大不在乎,想與她共建幸福的家,幫她一起撫養孩子,不讓她再那麼辛苦……

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配圖)

他的朋友得了消息很不解,勸他:“你是幹部,娶日本女子不妥,注意劃清界限。”

小覃認定的人是執意要娶:“我真心愛文子”。1952年二人領了結婚證。他不得已捨棄讓人羨慕的工作,回老家種地栽田,和文子過起了田園生活。夫妻倆舉案齊眉。

覃事先包攬家裡的髒活重活,文子向鄉親學著做布鞋、土家臘肉、年耙、推石磨做豆腐,醃菜、熬番薯粉……她不忍丈夫受累,活搶著幹,腰間別著一把柴刀爬上樹砍松枝。

她跟鄉親們學種莊稼,車水揚場技術很快就掌握了,文子努力瞭解土家人的民情鄉俗,瞭解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的禮數,能根據春夏秋冬四季變換安排農耕和生活。

街坊鄰里早就不拿文子當日本人看待了,當自己人照顧她。即便是特殊年代,仍保護她免受傷害。有人到家調查說她是“間諜”。

左鄰右舍一個聲音:“西野文子不是日本間諜,她是土家山寨的客人。”文子有文化,誠實又可靠,大家推選她為大隊保管員,就有了出力少掙分多的這份美差。

她非常珍惜大家給與的厚意深情,好好服務鄉親們。

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文子)

三、十九歲墓碑。

1972年,中日建交,文子生活有了新變化。西野文子的日本媽媽始終不忘流落在外的孩子,瞭解到中國、日本邦交正常了,便尋求相關部門幫助,女兒還在嗎?

她一直不死心的。文子媽抱著一絲希望找中國代表團團長劉希文,求他幫自己找失散三十多年的孩子。依照線索,公安部門竟尋到石美南。

領導告訴她:“你的日本親人正在找你,可以跟他們寫信聯繫。”好事太突然,文子都不怎麼敢相信。覃事先說:“儘管寫封家書試一試。”

信紙上,她只寫了6個字:“收到信請回信。”信封上,她寫下了8個親人的名,媽媽、哥哥……一個月過去,綠衣使者送來一沓來自日本的信。

親人們欣喜若狂,期盼著文子儘快回日本團聚。媽媽是含著熱淚呼喚的:“孩子,我日日念著你,快回來吧!”

當年7月,文子帶著湘繡、橘子、土家族特產和丈夫一起回了她朝思暮想的孃家。飛機落地,走下旋梯,當地的媒體、官員和等候多時的親人把2人包圍了。

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文子夫婦)

“姐姐”“妹妹”“五姨”“姑姑”,文子的親人一齊向她湧來。30年後,日本女兵回國!熱切的擁抱、親暱的問候瞬間埋沒了文子,她淚如雨下。

82歲的老媽媽抱著闊別30多年的女兒失聲痛哭,喃喃道:“想不到,我的孩子還平安的活著……”這麼多年了,毫無音信,日本的家人為她立碑,墓碑上書“西野文子,19歲卒”。

從此以後,再不用每年為女兒祭奠了,家人趕緊把碑砸了,搗碎那個荒唐的記載。

四、七十九歲容顏。

文子日本的家地處海濱,環境優美,氣候適宜,在熊本市郊,佔地0.1公頃的別墅,與土家山寨比,這裡確實要豪華的多。家裡汽車、高檔傢俱家電應有盡有。

親人們一致希望她葉落歸根,在此安享晚年。夫妻二人呆了小半年,暌別多年的親情慢慢得以開釋。文子的媽媽為了挽留可貴的親情,不斷勸女兒留日本過日子。

家裡人承諾給文子房產、財產,日本相關部門給她補發了十三萬日元安家費,併為其恢復了國籍。可是,文子和愛人斟酌一番後,終是下決心:回中國。

日籍女兵隱逸嫁了中國老兵,戰後被找到,她已成土阿婆

(79歲文子)

那有她生活半個多世紀的家,早已在土家山寨紮了根割捨不掉,她女兒也嫁給了土家族小夥。後來,媽媽終究理解孩子心意,依依不捨的講:“這裡是你的家,中國也是,回去吧!”

穿越千山萬水,跨越跌宕歷史,跨越旖旎繾綣的親情,近5旬的文子又回到綠水青山環繞的土家山寨,鄉親問:“你日本的家條件好,真的甘願捨棄嗎?”

她笑了,說:“這有我的房子,我的兒孫,我的桔園,不捨得離開啊!”

鄉間,夫婦在孩子的陪伴下,過著幸福寧靜的晚年。依山傍水的土家山寨民風淳樸、風光秀美的小山村,這位日本女人在這裡過了50多年的風雨人生。

她寬容、平靜,額頭沒有太多的歲月印痕,人生的雨雪風霜也沒有染白她滿頭的黑髮。中國的家裡種滿了櫻花樹,以解相思苦。

文子在山寨裡,繼續著她的莊稼活、走著山間路、搖盪著小舟、捉魚捉蝦……媒體來採訪79歲中日民間友好大使文子說:“瞧著她像才50歲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