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很多國家用的是標準軌鐵路,為何蘇聯偏偏卻要用“寬軌”?

火車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物資和文化交流,減少了人們在長距離運輸上對海運的依賴。火車運量足夠大,運輸足夠省錢。但是火車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鐵路的修建,很多國家都採用國際標準鐵路規定的指標來修建自家鐵路,但是就有這麼一個國家,偏偏喜歡用寬軌,這是為什麼呢?

全球有很多國家用的是標準軌鐵路,為何蘇聯偏偏卻要用“寬軌”?

這個國家就是蘇聯,世界國家多用標準軌鐵路,那麼為何蘇聯偏偏要用寬軌?其實寬軌真不是蘇聯時期才在東歐土地上修建起的,早在沙皇俄國時期,寬軌就已經開始得到俄國人的青睞。當時歐洲國家大都採用英國的軌道標準,分為1524毫米的寬軌,1435的標準軌,但是俄國當時雖然地大物博,但是在國家綜合國力上,俄國是難以抵抗英法這樣的老牌國家的。所以為了自身安全,沙皇俄國選擇運用區別於西歐的鐵路標準,採用全新的1520式的寬軌。寬軌當然有它的好處和壞處。

全球有很多國家用的是標準軌鐵路,為何蘇聯偏偏卻要用“寬軌”?

好處是俄國人預防了西歐國家萬一對俄國侵略,物資保障供給的問題可讓西邊的國家頭疼。這一點在後來二戰時期的蘇德戰爭中,德國就深深地吃了蘇聯寬軌的虧,因為蘇德鐵路標準不同,從德國運往蘇聯戰場的物資難以直接抵達,物資需要在中途換上適應蘇聯寬軌的車頭,這下耽誤的時間嚴重地貽誤了戰機,致使德國在蘇德戰場上後勤得不到充足保障。當然由於是繼承了沙皇俄國的鐵路系統,蘇聯在鐵路建設上也省了不少的錢。

全球有很多國家用的是標準軌鐵路,為何蘇聯偏偏卻要用“寬軌”?

當然寬軌對於蘇聯也有壞處,外國的物資進來困難,自己的物資出去當然也很麻煩。從蘇聯運往國外的物資也需要中途換上標準軌道的車頭,比如如今深受蘇聯影響的哈薩克斯坦要向中國出口貨物就需要在中途換上標準軌道車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