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各國爭著北極開發卻對南極相對淡定?是否可能在北極發現了什麼?

理悟雜行


這個問題答案的確各國在北極發現了什麼,下圖為北極油氣及礦石分佈圖,據估計原油資源量149億噸,天然氣46萬億立方。現在化石燃料在能源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能源結構未改變之前,這對任何一個國家都很有誘惑力的。例如俄羅斯和中國合作的亞馬爾天然氣工程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

此外北極圈還具有開發戰略航道的潛力,例如東北航道可以避開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等咽喉要道,到達歐洲。而西北航道則可避開巴拿馬運河,到達美國西海岸。這兩條航道都有可能改變目前國際航運格局。

油氣代表能源,航道代表財源,中國的老話說的好,“天下熙熙 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 皆為利往”,所以各國對北極開發極為關注的。

如果上述只說“利”,那麼安全問題也是各國比較關注的。目前美國和北約在歐洲方向圍堵俄羅斯,美國在東北亞也有日本韓國兩個橋頭堡對準俄羅斯,這形成了東西兩面夾擊俄羅斯的態勢。而北極地區就成了俄羅斯突破圍堵的薄弱環節,所以近年來俄羅斯也在極力發展北極的極地軍事力量,特別是極地核潛艇,利用北極厚厚的冰蓋形成對美國戰略威懾,這一地區也成了大國博弈熱點之一。

北極地區成能源,財源,安全的彙集地,是不是跟中東很類似,吸引力自然不會差。當然這一地區的缺點是明顯的,就是太冷了,冰太多,所以戰鬥民族開發了核動力破冰船。


科學視野,不同解讀,歡迎評論和關注!


崑崙還東國


為何各國爭著開發北極,對南極卻相對淡定,是否在北極發現了什麼?

自然是利之所在。


南北兩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溫度都是在-20℃~-40℃,最低時-70℃,是一片冰天雪地的白色世界。由於嚴寒的氣候而人跡罕至,人為破壞極小。但由於人類科技日益發達,已經具備抵抗嚴寒的技術,與世隔絕的南北兩極也不再神秘,它們的資源也暴露在人類的魔掌之下,白皚皚的冰雪之下卻掩埋著大量黑乎乎的石油。

1957~1958年,是國際地球物理年。這一年有12個國家1萬多名科學家在南北兩極進行大規模的科研研究,北冰洋建起了54個陸基考察站。

在這些科考隊的勘探下,發現北極擁有龐大的資源儲備:900億桶石油(一桶原油有518升,約157kg),全世界石油儲量也只有15250億桶;1669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佔全球的24.3%;440億桶液態天然氣…另外還有大量金屬礦,如:黃金、鑽石、銅、鐵、鈾…還有全球84%的烴資源深埋海底。


這樣一個聚寶盆怎能不讓世界各國心動,不垂涎三尺?甚至引起各國都奪寶大戰,加緊制定開發北極計劃,最後不得不簽訂各種資源條約。

北極除了豐富的資源,還可以開闢北冰洋航線,以節省航海成本和提高海運效率。

北極位於北緯90⁰,是北緯66⁰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總面積2100萬km²,陸地面積800萬km²,其它就是北冰洋。附近是北美洲及亞洲北部的沿海一帶。


北極的地理位置在航運業來說,北極可以開發為連接亞、歐、北美大陸的主要航線,具有重要的戰略優勢,具有開發為“北冰洋航線的”極大可能性。而在漁民看來,北極擁有用之不竭的漁業來源。

而南極就不同,它比北極寒冷10倍,資源也相對貧瘠。雖有220種礦物,儲量但仍然遠不如北極。


弄潮科學


為何各國掙著北極開發卻對南極相對淡定?是否可能在北極發現了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題中的“北極”改為“北極地區”更為妥當,因為從純粹的地理角度來分析,北極指的是地球自轉軸的北端,即北緯90°的那一個點,很顯然相對於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而言這一個“點”除了地理意義之外,是沒有其他任何意義的。

我國有句老話叫做無利不起早,因此可以確定的就是之所以許多國家都在掙著開發北極地區無非是圖一個“利”字。下面我們就來對北極的地理環境作一下簡單的瞭解。


北極地區實際上就是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它是一個由北冰洋以及亞歐大陸北部、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凍土區所組成的一個總面積約為2100萬平方公里區域,約佔地球表面積的4%,其中北冰洋總面積約為1280萬平方公里,而北極圈內陸地面積約為820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北極地區總面積的約為61%和39%。

相比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是一個完全圍繞南極地區的大陸而言,北極地區則屬於半封閉的,位於北極圈內側的北冰洋通過百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連,並且通過挪威海、巴芬灣等海峽與大西洋相通。

一方面,北極地區擁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旅遊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等日益枯竭供需矛盾不斷加劇的今天,加強對北極地區的開發無疑是想在這裡建立新的能源基地。

另一方面,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小也是最淺的海,其平均深度約1200米,由於低緯度的暖流活動以及河流的注入,如北大西洋暖流和發源於亞歐大陸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北美洲的馬更些河等河流的作用,使得北冰洋南岸多天然的深水不凍港,而能源的開採和運輸離不開港口。

最後,因為地球是個球體,可以根據“劣弧原則”開發北冰洋航線,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海運效率並節省航運成本。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分享!


地理那些事


您好。

一方面,北極地區擁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旅遊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等日益枯竭供需矛盾不斷加劇的今天,加強對北極地區的開發無疑是想在這裡建立新的能源基地。

另一方面,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小也是最淺的海,其平均深度約1200米,由於低緯度的暖流活動以及河流的注入,如北大西洋暖流和發源於亞歐大陸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北美洲的馬更些河等河流的作用,使得北冰洋南岸多天然的深水不凍港,而能源的開採和運輸離不開港口。

最後,因為地球是個球體,可以根據“劣弧原則”開發北冰洋航線,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海運效率並節省航運成本。


天馬衡基儀器


只要不破壞大自然,人類善於發現,希望發現新事物的過程中,不要破壞我們共同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