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擴招,技校萎縮”,是當今缺乏高級技工的原因嗎?

好冷的夏日


整體上是教育層次的問題,技校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技校生後續的發展沒有充分的保障,很多技校生從事低薪工作,得不到發展。

根本原因是大家不願意讀技校,技校畢業生自然少了

不願意讀技校的原因是起點低,發展慢。技校有中技和高技,中技就是初中畢業進去的,高技是高中畢業。不管哪種,都是學習不好的學生進入讀的。這就導致社會對技校的認知是學習成績差的人才去讀的,而初中升高中,高中生大學才是正常的生學道路。所以,讀技校的人數偏少。

國內還是重學歷,學歷越高越好

中技出來僅相當於中專學歷,高技出來相當於大專學歷。而且社會對這樣的學歷認可度很低。

其他途徑可以不斷提升學歷,技校則只能走技術路線。從事藍領工作,賺著微薄的薪水,哪有更多的人去技校讀書。

即使大學不擴招,更多的人是做學徒,不僅不花學費,還可以賺錢,而且實操更多。現在缺的是高精尖的技工,既有理論,技術又好的技工。


大學專業深一度


勸告一句不要讀技校不要走技術路線,親身經歷來說,百年國企在大多數人看了還算是不錯的,今年國家提出國企職工收入市場化,現在改革了工人工齡5年以漲一次100塊20滿400,以前拿到高級證加100塊現在要技師才加,一個人進廠初級工到技師要花費15年時間,這15年下來就漲300塊,再說收入以前一個幹部是2個工人的收入,現在一個當一個班組的收收入,以前工人還能有口湯喝現在喝西北風,今年盈利拿2個億分,其中一個億換成公司股票幹部們分了,一個億現金幹部先分,剩下的幾千工人分其中還有一半人拿不到,拿到的也不是一次拿而是一年付清,天知道能拿幾個月。勸大家別走技術路,幹最苦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資,一個政策下來什麼都沒有。座標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任廠長張之洞!


hhhhh8341


我就是一個從事維修工作多年的技工,談談親身經歷吧:大專數控技術畢業,從業十五年,國營企業,技術學習什麼的有你,培訓也是有你的,就是沒有一條提升的路,一路技工走到死,看著一個個新畢業的人提幹升職的,但是你做技術工種,是沒有機會的,而且錢來說,和現場操作人一樣,操作人就是怎麼的,只管按按鈕那種,都要我們維修人員給他調好了,他就只管按按鈕。維修人員在工廠地位比較低,屬於二線,但是什麼技術設備工作都要你去做,錢來說也很少,一個月拿到手上也就三四千,後悔學了技術類的啊,學個管理什麼的估計早就上去了。現在十五年工齡就剛夠評一個技師,也就一個月四百塊錢津貼。這就是現狀


徐子凌188888


我是從事職業教育二十多年的老師,我感覺我們國家高級技工缺乏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學擴招,而是社會對技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技工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不高,發展前景不好。

一、大學擴招並不影響技校生源。我們知道,現在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畢業只有一半畢業生上普通高中,還有近一半學生可以上職業學校,所以技校是不缺生源的。更何況如果普高學生考不上大學,也可以免試就讀高級技工班的。如果分流到職業學校的學生能夠認真學習,努力提高操作技能的話,這個群體數量巨大,我們就不會缺乏高級技工的。

二、社會導向不正確,人們對技工重要性認識不足。一般地,大家都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才上技校,技校學生都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是一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孩子,所以家長很不情願孩子上技校學枝術。另外,我們國家現在不缺設計師,缺的是把設計產品完美做出來的高素質的技工,這些工匠是我國重要的人才資源,但大家卻忽視了。

三、技工的收入及社會地位不高,發展前景有限。在我們企事業單位,往往技工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遠不如管理和工程師,也沒有什麼發展前景。不像製造強國德國等國家,技工的收入並不比工程師低,社會地位也與管理人員一樣,只不過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因為技工在用人單位不太受重視,也不兌現對技工的各種待遇,這嚴重影響技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

四、國家在逐步改變這種現狀,技工的春天來了。當然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技工,從技工培養來說,實行技校免學費政策,並且明確了技工教育學歷層次,中級技工班相當於中專,高級技工班相當於大專,技師班相當於本科。並且在畢業時會享受相應層次的待遇。同時在企事業單位也明確了技師待遇與工程師待遇一樣,有些企業還設立有首席技師,給很高的待遇。國家級技術能手、技能大師是各城市、各企業爭搶的寶貴資源。

以上是我所瞭解的情況,我堅信高級技工在我國的社會地位會得到大幅提高,這也是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必然結果。你們那落實了技師、高級工相關待遇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第一:文憑時代的惡果,一張研究生碩士博士什麼的學歷證明就能把那些高職類的技術流據之門外,文憑決定薪資。以我的經歷來說吧,畢業前參加某公司的夏令營活動,參與的都是本科生和專科生,其中一位宣講導師在講課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只是在公司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外勤員工(說白了就是跑業務的),但面試最低標準是研究生學歷,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人有能力有資格來到我所在的公司應聘”說完這句話後屋裡800多名學生安靜了兩秒,隨後就是一陣輕笑,不知是無知的嘲笑還是無奈的自嘲。

第二:眼高手低,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加上生活水準的普遍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養成了眼光高於一切的傲慢思想,憑什麼我的孩子就要在工廠裡幹著辛苦的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憑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天天做辦公室無所事事領取高額俸祿?憑什麼我就不能坐辦公室裡吹空調?

在校兼職期間幫著老闆面試過幾個99後,只是來兼職的大學生,並不是應聘長期工作的員工,來了第一件事不是介紹自己,不問需要幹什麼,什麼時間工作,自己能不能幹得了,反而開口先反問這樣一句話,一個月工資能開幾千?當時老闆回了這樣一句話:你回去問問你父母,兩個人辛勤工作一個月加一起能掙多少工資,再來找我兼職。

那是我第一次被震驚到了,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句話,出處和真偽已無從考證,大意如下(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讓這幫人吃的太飽了——袁隆平)。

以上均為個人的真實感受,現在依然因為一張大專畢業證書而不斷被人拒之門外不斷打工的畢業生。

不喜勿噴,歡迎評論。


天空之殤626


我來說兩句實話吧,我是技工學校畢業的,一畢業就被別人看不起,最可恨的是單位你乾的越快,工時給你越少,這樣做都沒信心了,有時複雜的零件,光準備工作都要準備好長時間,等你準備好,工時已經用得差不多,更別提做了,後來越來越不想做了


緣份天使24


我的回答:不是

技工水平下降明顯主要是以下問題:

1、社會導向幹實體不如炒作,從社會地位上,工廠員工處於底層,收入屬於中等偏下,加上髒累險的工作環境。私企很多都是三班兩運轉,加班+夜班對身體損害很大。年輕人不想進工廠,何談高水平。

2、低價中標原則形成製造業不重視質量,不需要高質量,更不需要高水平技工。順便說一下:中國很多可以標準化的工件,沒有具體要求,招標時漏洞太大。比如普通減速機,型號已經系列化零部件卻沒有統一圖紙,材質、重量、精度上都可以偷工減料。

3、同工同酬在單一產線最合理,但技術含量高的工種不太適合,取消工種考級和薪酬漲級,造成老人不願教,新人不願學。這點在國企比較嚴重,水平越高、工作越多。


不惑之年惑不惑


我曾經是一名技校老師,大學擴招和技校萎縮有關係。

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目前高中階段也納入義務教育,以前考不上高中的學生,會選擇技校、職校等繼續學習,為了圖一個工作。而現在,幾乎所有初中生都可以讀高中了。那麼既然讀了高中,誰會去考技校?而且,大學在家長的心中,高於技校。同時由於擴招,很多以前的高中中專、專科學校,升級為三本大學,這些學校甚至只要考300分就能讀,導致技校幾乎沒有生源,最終轉型,或在勞動局的指導下,做一些技能培訓、考核工作。

當時,我們校長就擔心說:這樣下去,講了技術工人都沒有了。事實果然如校長所料,在96年的時候,我們曾開設過兩個電工專業班,2年制,1年基礎課理論課,半年實訓,半年工廠實習。學生畢業後,有浙江電氣元件廠的老闆主動來招人,希望全部打包招聘,包食宿,月薪1500-2000。

98、99年2000元的工資不算低了。

而這些工作,大學畢業生肯定是不會願意去做的。

而一個健康的社會生產體系中,高、中、低人才,缺一不可。

後來我們學校基本就不招生了,因為招不到了。


老Z家的小Z


中國大學多,傳統的專業技校都基本上垮完了,因為現在技校不吃香了,現在是交錢就可以讀技校,所以可以想想,當今的技校生‘’質量‘’。

95年之前,能上技校,是必須考試的,規定明確,城鎮戶口,還要是本企業的職工子弟。能考上技校,不比上師專容易。能考上技校,就有職業了,基本達到%100就業,所以家長高興,開心。

現在老國有企業,還主要靠45歲以上的技校生打江山,我說的工人。技術工人,不被看重,在單位幹20多年了,效益好點的也就拿到手4000左右,差點的3000多點。技術工人事做不完,錢變化不大。你要想有點上升,就當個車間副主任,技校文憑是不夠的。

我們單位現在剛搞完崗薪制,10年以上,超過20年的電工2600左右。一般領導崗位科級以上超過5000。我說的是基本工資分配,其它的錢分配就不知道了。

如果企業不提倡工匠精神,我們的工廠將斷層專業的,做得很好的,全心全意的技術工人。

在國有企業,現在的狀況是:只有當上領導,才能有高收入。做辦公室的一般員,錢高於做事的工人。

很多很多年前了,我們技術工人每月才1500塊左右,廠長年薪100萬。而且還配有專車。一個50人的車間,辦公室有:主任,書記,副主任,事務員,材料員,安全員,公會主席,核算員,還有脫產幫忙的。


玉兒84357312


不是大學擴招!是現實社會對技工的不認可!工資低!認為是個人都可以幹,不重視。在工廠有很多老師傅十年前8000一個月,十年後還是8000一個月!做技工可以說是沒有星期六星期天的!工廠會對幹活的人利益最大化!舉個例子:比如機械加工這個行業,,稍微效益好點的公司基本是三班倒的(白中夜各8小時)福利到位也算好的!更有甚者加班費都沒有!還有上12小時的。技工本身的工作內容危險性還是很高的!工傷比較多,這也是從事者的顧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