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身沒有被封為皇后?

鄭桂軍zgj


楊玉環也就是著名的楊貴妃,唐朝乃至整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美人之一。這位佳人能在歷史上擁有如此名氣,一來是其“羞花”的美貌,二來是其與唐玄宗李隆基之間傳奇的愛情故事。“從此君王不早朝”,當年楊玉環成為貴妃以後,也正值唐朝由盛轉衰之際,正因如此,楊玉環也就背上了“禍水紅顏”之罵名。

李隆基對於楊玉環的寵愛,可以說到了一種驚人的程度,但有一點,楊玉環成為“貴妃”之後,玄宗後宮不再有皇后,那麼玄宗為何不冊封楊玉環為皇后呢:

  • 第一,楊玉環當年本身就是壽王王妃,玄宗搶其為妃本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 第二,楊玉環出身不高,而且始終沒有為玄宗生育子嗣,名不正言不順;
  • 第三,畢竟楊玉環身後有些一大群朝臣力量,一旦冊其為皇后,可能導致朝堂之爭。

雖說大多數關於楊玉環的故事,都是跟唐玄宗李隆基有關,楊玉環也是玄宗的貴妃,然而在成為玄宗妃嬪之前,其實是玄宗的兒媳婦。楊玉環出身弘農楊氏,這個家族在隋唐時代也是名門望族,只不過楊玉環這一支比較衰敗,家世不怎麼樣。不過好在楊玉環本身從小美貌聰慧,精通音律又善於歌舞,而且性情柔順,正所謂“天生麗質難自棄”。

正因為楊玉環非常優秀,所以才被皇家選中。開元二十二年,楊玉環在咸宜公主的婚禮上與壽王李瑁相遇,而李瑁對其一見鍾情,向其母親武惠妃要求迎娶楊玉環。壽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是武則天的族人,也是楊玉環之前玄宗最寵愛的女人,當年玄宗愛屋及烏,也曾考慮冊立李瑁為儲君。既然武惠妃與李瑁要求,玄宗乾脆就直接下旨,冊封楊玉環為壽王正妃。

只可惜,武惠妃死後,也不知道哪個佞臣進言稱壽王王妃美貌絕倫,“資質天挺,宜充掖庭”,玄宗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錯了,竟然同意了,召楊玉環入宮伴駕。沒見還好,這一見玄宗就被楊玉環的美貌給拿下了,也就有了之後不顧倫常,納媳為妃的雷人劇情

李隆基畢竟是皇帝,楊玉環最終也的確被成功充入後宮成為妃嬪,妻子被搶的壽王李瑁,被老爹戴了帽子,即便心中再如何惱怒羞憤,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吃這個啞巴虧。然而另一方面,玄宗強搶兒子的王妃,再怎麼粉飾掩蓋,也是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讓楊玉環成為眾妃之首的貴妃已經是非常勉強,要是成為皇后,恐怕就要翻天了

而且,楊貴妃本身雖然才華出眾,美貌非常,但也並非皇后的完美人選,首先就是其出身。弘農楊氏這一支是隋唐時代的世家大族,可楊玉環的孃家卻不怎麼樣,雖也還算個貴族,但也是破破落落的了。科舉制打破的只是前朝的出身,可在後宮,皇帝后妃嬪御也不能出身太低,尤其是母儀天下的中宮皇后

楊貴妃伴駕多年,可始終都沒有為玄宗生育任何子嗣。玄宗之前的歷代唐朝皇后,大多都是有子嗣的,當年高宗王皇后就是因為膝下無嗣,所以才失寵,才有了後來的被廢。中宮之主,沒有生育,始終都是個不能迴避的大問題,名不正則言不順

楊貴妃得寵之後,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人甚至很多遠支親戚都沾到了光。比如其遠方堂兄楊釗,本為市井之徒,卻得以進入朝堂,也就是後來的楊國忠。楊玉環只是貴妃,其外戚母族就已經是權勢熏天,一旦成為皇后,楊氏一族恐怕就更加勢大,而如此一來也很容易造成前朝朝臣們的激烈衝突,引起朝堂不寧

唐朝,在皇后之下設立四妃——貴淑德賢,而貴妃乃是眾妃之首,在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皇后,當年玄宗王皇后被廢之後中宮一直虛設,即便壽王生母武惠妃也是有實無名。玄宗李隆基,始終都沒有辦法給予楊玉環這個其內心摯愛皇后的尊榮,只能讓其做貴妃,做有實無名的後宮主人,使得楊貴妃之名流傳千古成為了傳奇。


澹奕


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唐玄宗身上。楊貴妃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入宮後,"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但唐玄宗為什麼不封為皇后呢?

首先,皇后和妃子是不同的,妃子有很多,但皇后只有一個,是有名分的。我們都明白,皇后相當於老婆,偶而討老公歡心的女人很多,但天天撒嬌、天天討歡心的老婆是不存在的。老婆名正言順,作為丈夫不能隨心所欲。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唐憲宗,他一生不設皇后。郭貴妃是郭璦和昇平公主的女兒,是大唐名將郭子儀的孫女,大臣多次建議立她為皇后,唐憲宗每次裝糊塗,顧左右而言他。唐憲宗甚至立她兒子當太子後,也沒封她為後。郭貴妃孃家勢力很大,但名不正言不順,唐宗宗喜歡誰就是誰,郭貴妃也無可奈何!也就是說,皇帝也是要自由的,有了老婆,就沒自由;而女人一旦上了位,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第二,唐玄宗已立了太子,如果立楊貴妃為後,一旦有了嫡子,朝庭的平衡就打破了。封建社會,確定繼承人的原則是立嫡立長。唐玄宗已七十多歲,已殺了三個兒子,其中有前任太子,唐玄宗不能折騰了。

第三,楊貴妃是唐玄宗從他兒子手裡搶來的,偷來的鼔敲不得。楊貴妃是壽王妃,唐玄宗先把她送到道觀掩人耳目,再瞞天過海變為自己妃子的。皇后理論上是所有兒子的嫡母,要兒子當面對前妻叫媽,情何以堪?武則天儘管李世民的才人,但李治接她回宮時,李世民已死了四年。

第四,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有默契,換句話說,他們兩人活明白了,把名份看淡了。他們倆經過多年的磨合,彼此瞭解明白,唐玄宗離不開楊貴妃,是喜歡楊貴妃的歌舞,是喜歡熱鬧繁華;而楊貴離不開唐玄宗,是喜歡繁華富貴,是榮耀和寵愛。至於愛情,我們只能哈哈了,或許有,或許沒有,"像霧像雨又像風"。


江曉01


皇后是六宮之主,母儀天下,一言一行代表皇家的威儀和形象,惟有德有才者居之,方保後宮安寧,不致後院起火。戴上這頂桂冠,既擁有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和待遇,可謂貴不可言;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和重擔,不免勞累操心。通俗的說,皇后是一種既有權力、又有責任的崗位。楊玉環以色獲寵,花瓶一個,如何能擔此重任,此其一。

唐玄宗在元配皇后謝世後,意欲立專房獨寵的武惠妃為皇后,但因皇族朝臣制肘和擔擾太子李亨地位動搖而猶豫,不料武氏短命,盛年而亡,令好色思傾國的明皇傷感追念不憶,朝政荒廢、精神空虛。恰在此時,遇見了形似武氏,而色過之的絕世尤物一一兒媳楊玉環,令其魂飛魄散,不能自已。於是在耍了一通手腕後(掩人耳目、安排其出家當道姑),不顧人倫,納入後宮,由妃而貴妃,享受的待遇與皇后同。但唐玄宗雖然因好色而不顧廉恥,卻並不糊塗,他明白楊貴妃只是他的性玩伴,並非賢內助,;再說,一意孤行立其為皇后,也有損自己的英名和“聖德”。於是乎,只好折中,享受的待遇可超標,名號權力不讓其僭越,此其二。

其三,母以子貴,楊玉環連一個皇子也沒有生產,不符合冊封皇后的硬性規定(祖制)。




武丁仗劍決雲霓


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市)人。唐朝時期后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宰相楊國忠堂妹。

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嫁給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壽王李瑁為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天寶四載(745年),冊封為貴妃。

楊貴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李隆基對其寵愛又加,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自從王皇后被廢,皇后位置一直空缺,為什麼不冊封她為皇后呢?

一來是從兒子手中搶來的畢竟有違倫理,雖然大唐風俗開化,但一女嫁父子二人,畢竟是一醜事,封她為皇后顯然無法“母儀天下”。

二是如果封后會給壽王留下感情上的創傷,同時也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有可能引起朝廷政變。

其三楊貴妃得寵後雞犬升天,她的家族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經發展成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為皇后,必將引起大臣的反對和權力的傾斜,皇權會受到威脅。畢竟外戚干政的事歷史上也發生了不少。

其四楊貴妃跟隨唐玄宗後一直沒有子嗣,沒有子嗣是封她為皇后的一大障礙,因為古代冊立皇后是件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參與,詔示天下,冊立的皇后必須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範萬眾、母儀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兒子也將被立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因此皇后與太子應當是母以子貴,但當時太子已立多年,楊貴妃又沒能生個兒子,如果硬要立楊貴妃為皇后,很可能引起太子、壽王李瑁甚至朝廷大臣的反對,發生宮廷政變,那就會得不償失,唐玄宗是決不會去冒這個險的。

楊貴妃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她享受的待遇規格早就是皇后的標準了。她一入宮便集“三千寵愛在一身”,民間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楊貴妃雖無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實,而且比一般的皇后更受尊寵,既然已經達到了一個女人所達到的極致,何必還去在乎皇后的名號呢?


時光隧道2019


楊貴妃始終沒有封后,主要受大環境的影響,縱觀唐朝後半期,皇帝們對冊封皇后的事情幾乎提不起興致,原因就是被武則天那位皇后傷的太深了。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恐懼,因為得到皇后的身份就等於有了置喙政治的機會,而唐朝又沒有成熟的制度去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所以乾脆釜底抽薪,不再立皇后。而朝中大臣們也同皇帝達成默契,很少有人提議立後事宜。

唐朝一共存世近三百年,而有正規皇后的年數僅72年,並且基本集中在了唐朝的前期,即唐太宗的貞觀年間至唐玄宗的開元初年。值得一提的是,光武則天的在皇后位時間(655~683)就佔去了全部的三分之一。從武則天篡唐之後,“皇后”就變的無關緊要起來,大概是皇帝們還心有餘悸,頗為忌憚,略顯自信不足。

玄宗皇帝繼位後將髮妻王氏立為皇后,但是他很快就犯了喜新厭舊的毛病,喜歡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氏。唐玄宗一度有立武氏為皇后的念頭,可是遭到大臣們一致的反對,無奈只好封其為惠妃。其實,在玄宗皇帝的心目中,武惠妃形同皇后。十幾年後,武惠妃撒手人寰,玄宗皇帝佔有了兒媳楊玉環。當年楊玉環二十出頭,而玄宗皇帝年逾六旬,二人相差了三十四歲。這樣一來,楊玉環就更不可能被立為皇后了,因為唐玄宗認為即便給了楊貴妃“皇后之實”,但遠比“皇后之名”容易操控。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市)人。天寶四年(740年),冊封貴妃,為何一直沒封皇后的原因有以下3點。

1、楊貴妃曾是玄宗兒子李瑁的妃子

楊玉環出身官宦世家,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16歲嫁給壽王李瑁,冊立為壽王妃。三年後,李瑁母親武惠妃去世,武惠妃生前很得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寵愛,所以玄宗失去愛人很傷心,鬱鬱寡歡。

這時有個太監跟玄宗提起了壽王妃,說她如何如何漂亮,於是玄宗將兒子的妃子召入宮中,先是讓楊玉環當道士,賜道號“太真”,後來直接冊封貴妃。

搶了自己兒子的女人怎麼也不好意思再封為皇后吧。

2、皇帝擔心楊氏家族坐大

歷來的皇帝對外戚都很警惕,明朝的皇后都選於寒門就是這個道理。而楊玉環出自弘農楊氏,弘農楊氏是隋唐有名的大士族,隋文帝就出自弘農楊氏。

玄宗冊封楊玉環為貴妃的時候就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再封皇后更是不可能,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

3、楊貴妃不能生育

最後一點楊貴妃沒有為玄宗生下一兒半女,古代沒有子女基本不可能得到皇后的寶座了。


紅辰夢劫


楊貴妃時期,唐玄宗並沒有皇后。

楊玉環寵冠六宮,但始終沒有封后。其中的原因非常明顯:她本是皇子李瑁的妃子。

唐朝風氣比較開放,高宗李治也納了父親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氏,先封昭儀,後封皇后。但武氏畢竟只是一個才人,而才人,是一個品位很低的、介於嬪妃與女官之間的職位。甚至從史料中,無法找到李世民寵幸過、或者沒有寵幸過武氏的準確證據。

甚至有一種說法,李世民見李治仁孝,以才人武氏賜之。當然,這說法很可能是李治為封武氏為後而造的輿論,但能夠公開這樣說,可見在當時的確存在這樣的可能性,父親把自己的“才人”賜給兒子,有點像《紅樓夢》裡賈赦把秋桐賞給賈璉。

丫鬟秋桐,在理論上是屬於賈赦的,任何人對她的覬覦都是對賈赦的冒犯。但是賈赦未必與她發生過關係,所以可以把她送給兒子,這裡並不存在亂倫的問題。同樣的情況,也可以類推到李世民與武氏與李治這裡。不管事實如何,李治封武氏為後,有個可以公開交代天下的理由。

但是,在楊玉環這裡,情況又不一樣了。楊玉環是皇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是正妃。雖然經過離婚、出家這個自欺欺人的過程,但封為王妃的歷史是不可能完全遮掩過去的。父奪子妻,無論如何也不能算一件光彩事,哪怕是唐朝這樣開放的時代。

所以,唐玄宗不能封楊玉環為皇后。而如果他們的愛情真的像傳說那樣熾熱的話,皇后之位不過是浮雲。


棲鴻看紅樓


要知道楊貴妃本來是玄宗兒媳,玄宗把她搶過來本就壞了綱常,若是在立她為後那反對的呼聲肯定更高,所以玄宗無論如何寵愛楊貴妃,都不會立她為後。

玄宗不立楊貴妃為後第一是因為她曾是玄宗兒媳,若是立她為後,朝野上下絕對是議論紛紛,楊貴妃的身份註定了玄宗不能立她為後。在一個原因就是,楊貴妃一直沒有生下孩子,沒有孩子做依靠,沒有母憑子貴的資本,一個沒有孩子的女人,身份又被人議論,玄宗就算想讓她當皇后,那該以什麼名目呢?

對於楊貴妃來說,自己雖然不是皇后,但在後宮中的權利早就和皇后差不多了,對於她來說,自己當不當皇后都一樣,雖無皇后之名卻有了皇后之權,所以她並不在意自己是否能成為皇后。

楊貴妃與玄宗的愛情超越了倫理綱常,作為皇帝玄宗把“三千寵愛”都給了楊貴妃,只不過可惜的是楊貴妃最後還是成了皇權的犧牲者,成了一個揹負禍水的女人。





小妖趣談


“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身沒有被封為皇后?

說起楊貴妃和唐明皇,無論是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是眾說紛壇!引人樂道!那麼,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描述:“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唐明皇是恩寵至極,那為什麼最終沒有把楊貴妃封為皇后呢?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1,楊貴妃跟著唐明皇多年,未生一男半女!“母憑子貴”,楊貴妃貴不起來!

2.楊貴妃原本是唐明皇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自己硬奪來的,如果大張旗鼓公開冊立,讓天下人訕笑!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從楊貴妃入皇宮,得到唐明皇寵幸,沒有生兒育女!

在封建社會,尤其是後宮!要想得到皇帝的寵愛,除了自己傾國傾城的容顏,還要有智慧!要想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就是給皇帝生兒子,爭取立為太子!

所謂的“母憑子貴”!就是這個由來!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楊貴妃自從召入皇宮,憑著閉月羞花之美,得到唐明皇寵愛極至!還包括她的兄弟姐妹們!

可是,跟著唐明皇多年,楊貴妃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恪尊祖制,以及深諳後宮母儀天下的先決條件的唐明皇,當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給楊貴妃封個皇后!

這也算是唐明皇還有一點點自知之明吧!



二,父奪子愛,唐明皇也想有塊遮羞布!

大家都知道,楊貴妃原本是唐明皇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

可是,自從駙馬爺楊迥說壽王妃絕色美女後,唐明皇色性頓起,就叫高力士去宣楊貴妃入宮!

第一次見到了楊貴妃,唐明皇被美豔驚呆了!就叫高力士連夜準備好房間給楊貴妃住下來!

為了掩耳盜玲!也為了找塊遮羞布,唐明皇對外稱:把楊貴妃留在皇宮給皇太后祈福!

這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也是藉口!

看來,唐明皇也還知道一點點人言可畏!

如果把楊貴妃冊立皇后,要詔告天下,就等於唐明皇告訴天下的人:自己把兒媳婦變成了床上的老婆了!



由此可見:唐明皇沒有把楊貴妃冊立為皇后,也是從多方面考慮的!畢竟是皇后母儀天下,唐明皇也不想落下笑柄和話柄!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根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記載,楊玉環原為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從兒子手中搶過來的。開元二十 二年七月,李瑁與楊玉環一見鍾情,在武惠妃(李瑁之母)的再三請求下,唐玄宗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而這時唐玄宗並沒有見到楊玉環。

五年之後,唐玄宗才看見了楊玉環,並且一見之下便被楊玉環的姿色深深迷住了,而這時她已經 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玄宗卻不管這麼多,他設計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便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 士,並賜道號“太真”,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

然後,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五年之後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自己養了起來。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的朝代,採取了兼容幷包的文化政策,各種外來風俗在大唐落地開花,封建倫理等級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這樣做並沒有引來太大的反對。

但搶奪兒子王妃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畢竟有違倫理,雖然其時風俗開化,但綱紀倫常的主體還是存在的,讓這麼得來的婦人做了皇后顯然無法“母儀天下”。

二來是如果封楊玉環為皇后,勢必將壽王李瑁心中壓抑的怒氣激發出來,到時候發生政變也很有可能。

其三是楊貴妃得寵後仙及雞犬,她的兄妹親戚都得到了朝廷 的重用,已經發展成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為皇后,必將引起大臣的反對和權力的傾斜,這對維護穩定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楊貴妃為皇后。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讓唐玄宗不能封楊貴妃為皇后,這就是楊貴妃跟隨唐玄宗後一直沒有子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