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怕不怕俄羅斯?

北京不冷東京熱


怕!怕極了!

日本和俄羅斯一直存在著領土糾紛,特別是關於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但日本自從二戰後,沒有一次敢對俄羅斯叫囂動用武力,去解決北方四島這個問題,甚至都沒有敢喊話俄羅斯,必須將北方四島交出來!日本一直都是建議俄羅斯和日本展開和談。就算是俄羅斯最為困難的年代,日本也不敢對俄羅斯大聲喊話,甚至警告和威脅。

這是因為日本認為俄羅斯除了軍事力量超級強悍之外,俄羅斯是一個真正有實力的大國,日本看到了俄羅斯實現了秩序穩定與和平。並且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已經開始轉向民間主導和自由競爭,開始向市場經濟轉型。俄羅斯能源資源、武器出口等大量恢復。令日本最為擔心的就是俄羅斯軍事力量,日本國內早前就警告過,俄羅斯一定不要成為日本對外軍事威脅的源泉。特別是挑釁俄羅斯,這樣會爆發嚴重的軍事衝突。

日本將俄羅斯看成了歐美國家價值觀、經濟體制相同的國家,所以日本一直對俄羅斯又敬又怕,怕的是俄羅斯強悍的實力,敬的是俄羅斯本來就是大國。所以日本設定了對俄羅斯10條建議,第一,俄羅斯外交一直處於日本外交的優先地位,第二,在對俄羅斯的外交大局上,不在討論北方四島歸還,應該正確理解北方四島重要意義。第三,對待俄羅斯要看出基本國家利於和其他重要國家利益。第四,絕對不可以以軍事衝突為口吻,令俄羅斯與日本陷入軍事對峙,日本將處於被動局面,第五,俄羅斯與日本民間關係要搞好。第六,警惕日本被俄羅斯戰略牽制,第七,不敢鬆懈對俄羅斯的研究。第八,對俄羅斯外交優先順序上,必須解決領土糾紛,第九,日本等待良機。第十,日本有著自己客觀的立場。


浴火


日本有什麼理由怕俄羅斯?

1、經濟上,2017年日本GDP4.949兆美元,世界第三,人均收入38983美元,第28名;2012年俄羅斯GDP2兆美元,為世界第八,人均收入14247美元,第47名。

2、外交上,日本和美國、澳大利亞、印度都分別於1960年、2007年、2008年簽署安保條約,日本是G8、APEC成員,是東盟10+3的參與國。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和英國廣播公司對全世界4萬人進行的民意調查,日本是世界人民印象最佳的國家之一。雖然日本和中國、韓國、俄羅斯都有領土糾紛,但不會發展成為大爭端。

相比之下俄羅斯:由於蘇聯時期對東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進行嚴厲打壓,因此俄羅斯和鄰國在宗教關係上惡化。曾經的獨聯體,現在幾乎無人提及。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讓格魯尼亞、烏克蘭和俄羅斯反目成仇。白俄羅斯是目前俄羅斯唯一的盟友。

在外交關係上,相比日本的最佳印象,俄羅斯和鄰居反目成仇,想用天然氣和石油拉攏法德,但又被美國阻止。

美國海軍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左)為金剛型護衛艦(右)加油

4、軍事上,日本自衛隊25萬人,軍費只佔GDP的1%,2008年佔世界第7名。由於自衛隊的防守性質,加上美國對日本的控制,人數不多,但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自衛隊目前的定位是輔助、配合美軍作戰,並非獨立作戰的定位。

但從裝備上看,日本武器裝備不比俄羅斯差,從素質來看,自衛隊戰鬥素質不比俄羅斯差。

俄羅斯強大的是陸軍,空軍和海軍都不是日本自衛隊的對手。從歷史來看,1905年日俄戰爭證實了日本戰勝了俄羅斯,但1945年俄羅斯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後才進攻東北老弱病殘的關東軍,只能說是趁人之危,算不上擊敗日本。

俄羅斯唯一比日本強的是數量眾多的核彈,其他軍事能力都不佔優勢——強大的陸軍可以在歐洲平原上發揮作用,但在遠東海洋戰爭中毫無威脅。

5、在人口上,日本人口為1.2659億(2018年1月數據),是世界排名第11名;俄羅斯人口為1.46億(2014年數據)。兩國人口差別不大。

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

綜述

在經濟上日本比俄羅斯好太多;在外交上日本有美國、澳大利亞、印度三個盟友,雖然和鄰居有摩擦但沒有擴大化風險,而俄羅斯和鄰國關係在惡化;在軍事上,日本有美國軍事保護,即便沒有美軍,自衛隊在武器和訓練素質上也比大多裝備蘇式武器的俄羅斯軍強,俄羅斯只有核武器這個優勢;在人口上,日本和俄羅斯相差不大。

日本沒有怕俄羅斯的理由,日本之所以在北方四島上動作不大,根本原因是和平憲法的限制,不允許日本擁有戰略性攻擊性武器。但隨著東亞局勢的變化,美國在感到力不從心時,開始放鬆對日本自衛隊的控制,讓日本自衛隊發展和擴張,為美國提供更強力的支持。



觀風使


日本想來怕硬,而且是怕那種不要命的,而俄羅斯作為戰鬥民族,就是這種不要命的主。因此,日本對俄羅斯害怕的非常要命,這也是兩個國家的國情決定。在二戰時期,蘇聯在面對德國瘋狂進攻之時,眼見首都莫斯科即將陷落的時候,依然在艱苦的抗擊德國進攻,最終扭轉戰局,一舉攻下德國首都柏林。在面對強敵之時,蘇俄能發出這樣的強硬語氣:"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我們的身後就是莫斯科。

但是日本則不同,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在美國的捆綁下,根本沒有任何的所謂的主權國家地位。美國在日本有駐軍,而且儼然是太上皇的姿態。說實話,這就是日本被美國徹底征服的表現,這也鑄就日本欺軟怕硬。在日本強硬之後,俄羅斯轟炸機就在日本週圍海域上空畫圈,其實就是在炫耀俄軍的轟炸機實力,告訴日本。我俄羅斯雖然不及蘇聯,但是打趴下日本還是綽綽有餘。

戰鬥民族想來都是不含糊,特別是那種民族基因中,包含著不服輸的性格。在面對美軍的咄咄逼人的態勢情況,俄羅斯依然再用拳頭告訴美國,俄羅斯不會被徹底征服。在重要的關頭情況,俄羅斯隨時亮劍大殺器,核武器就是對美國的一種警告。

而日本在面對北方四島和安倍晉三的拍馬屁的情況,俄羅斯時刻都在讓日本害怕著,日本在俄羅斯面前根本沒有底氣,只能唯唯諾諾的忍氣吞聲。當年,日本關東軍在東北也是被蘇聯紅軍秋風掃落葉,導致日本幾十萬全部斷送。

因此,日本在俄羅斯面前張牙舞爪,無異於自討苦吃,畢竟俄羅斯核大棒在美國面前都不示弱,何況一個島國的日本,日本隨時會被俄羅斯打回去。沐風非常喜歡俄羅斯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俄羅斯遭遇核打擊,俄羅斯會怎麼辦?普京經典語錄:如果俄羅斯都不存在了,我們還要這世界幹嘛?


沐風談兵論道


日本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微妙,一方面,俄羅斯是被日本打敗的第一個歐洲列強,日本也通過打敗俄羅斯,獲取了成為列強的資格。另一方面,二戰時對日本造成最大傷害的也是俄羅斯,俄羅斯至今仍佔據著日本的大片領土。

近代以來,和日本打仗最多的歐美國家就是俄羅斯。從庫頁島爭端,到二戰以後日本投降,北方四島被俄羅斯佔領,日本和俄羅斯的戰爭前後跨度近百年。因此,俄羅斯也是日本接觸最多、瞭解最多的白人國家。正是由於這種狀態,讓日本有了應對白人的自信和害怕這兩種複雜矛盾的認知。


日本骨子裡是比較輕視俄羅斯的,尤其是日俄戰爭以後,作為勝利方的日本,更是沒有把俄羅斯當一回事。沙俄滅亡以後,日本還曾派兵深入俄羅斯核心區,對俄羅斯進行軍事幹預。二戰以後,日本經濟崛起,而俄羅斯的經濟頹勢卻一日不如一日。在高度發達的經濟支撐下,日本不僅蔑視經濟一團糟的俄羅斯,甚至一度對美國也展開了強勢應對。

然而,日本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卻還是以恐懼為主導的。日本與俄羅斯近百年的戰爭,雖然互有勝負,但是日本敗給俄羅斯的時候更多。尤其是二戰末期俄羅斯軍人席捲日本關東軍的歷史,至今讓日本仍然心有餘悸。試想,一個讓整個歐洲都為之色變的俄羅斯,日本怎能不忌憚?


現階段,日本週邊的國家中,對日本威脅最大的也是俄羅斯。從前幾年開始,俄羅斯的軍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繞日本本土飛行一圈,而俄羅斯的總統,也會時不時地登陸北方四島威懾日本。這種情況,日本卻絲毫沒有一點辦法。因此可以看到,當美國的盟友都在圍堵俄羅斯的時候,日本卻不敢對俄羅斯進行圍堵。歸根到底,還是日本忌憚俄羅斯的方面更多。


蘇綻


日本不僅不怕俄羅斯,其實連美國也不怕。看過美國社會學名著《菊與刀》的人其實都有這種感悟,日本人骨子裡其實是比較傲的,但偏偏外表看起來很平和很隱忍。我們從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關東軍自作主張進攻蘇聯就能看出來。現在的日本其實是在韜光養晦,在軍事上它對俄羅斯是有所敬畏的,但在整體國力較量上,日本人有自己的底氣。

日本和俄羅斯是不同類型的國家,風俗和發展模式差別很大。俄羅斯的主要產業是能源和重工業,以及農業,俄羅斯民風偏向於彪悍,有長期的豪飲風氣。如果用一個詞彙來形容,俄羅斯的風氣比較接地氣,粗糙的那種接地氣。這一點嚴重影響了俄羅斯旅遊業,輕工業,文化信息產業的進步,經濟發展緩慢。

日本相對來說比較中和一些,它接受了傳統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接受西方文明的一部分。重視文化產業,僅動漫產業每年就有幾百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在保留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和西方實現了一種接軌。這種接軌是堅持傳統的前提下,謹慎的吸納西方的東西,不是盲從。

日本主要產業是電子產業和輕工業,汽車等。軍事重工業發展一般,但日本保留了重工業的技術實力。如果突破和平憲法,其軍力會突飛猛進。經濟實力比較強,島國日本必須依靠這些產業才行。

如果從自給自足的角度出發,俄羅斯更有優勢。它的產業比較全面,特別是能源和採礦業,還有足夠多的耕地資源。而日本在這方面就是弱項,資源匱乏,耕地不足。

如果從經濟活力的角度出發,日本要比俄羅斯繁榮太多。兩國互有短長,無所謂誰怕誰。


兵說


日本當然怕俄羅斯,挨著自己不遠的國家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動不動普京就秀自己的核武器,還敢和美國對抗,你說作為美國的小弟,日本能有安全感?

怕歸怕,但是不能慫啊!安倍就喜歡和俄羅斯討論北方四島問題,動不動就要會見普京討論北方四島,俄羅斯方面可不傻啊,真的還給日本了,那還得了,以後兩個國家之間都沒有制約了,作為美國的小弟他肯定會囂張的。

對於普京而言,你快要島是可以的,給不給是我的事,反正我沒打算給你。這還不夠,俄羅斯直接部署軍事裝備上去了,這一下刺激了日本的神經,沒辦法,俄羅斯就是不給,也不敢硬搶啊!

還有一件事就是俄羅斯的轟炸機圍著日本轉,這件事情的發生很早了,美國的航空母艦要到日本去,結果俄羅斯四架轟炸機開了出去,兩架圍著日本轉,兩架去找美國的航母,當時那叫一個刺激,俄羅斯根本不怕,把美國航母人員都嚇傻了。

日本這個國家沒事就要恐嚇下,俄羅斯也不喜歡他,但是畢竟兩個國家有貿易,也不能不來往,美國製裁俄羅斯的時間,日本也跟著美國製裁。你說俄羅斯能喜歡他?

最怕的還是俄羅斯強大軍事實力的威脅,日本沒有核武器,俄羅斯不一樣,導彈直接能打到美國,日本就更不用說了,而且還是島國,根本經不住導彈的威脅。

表面上兩國關係還過得去,其實日本也是恨俄羅斯的,至少你要還我島啊,俄羅斯就是不給他,沒辦法,忍著吧。(原創內容,作者觀點,歡迎關注,謝謝!)


微觀V視野


古語說的好:“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意思是說,勇敢還是怯懦,剛強還是柔弱,都是形勢造成的。對於俄日關係,同樣遵循這樣的道理!

從當前形勢和俄日軍事外交的實際來看,日本儘管具備第三大經濟體的份量,科技、工業、軍事也有很強的基礎,但對於俄羅斯仍然相當忌憚。這與一系列歷史和現實因素密切相關。

從地緣政治來講:

俄羅斯儘管是傳統的歐洲國家,但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依然巨大,對日本與周邊鄰國的關係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日俄是海上鄰國,俄羅斯又實際掌控北方四島,毗鄰這樣一個軍事政治大國,日本毫無安全感可言。儘管雙方由於北方四島問題積怨頗深,但日本始終處在委曲求全的位置,處處降低姿態以祈相安無事。即便在普京等巡視北方四島時,日本也只能抗議幾句,除了隱忍別無他法。

從民族特質上來講:

俄羅斯民族特有的戰鬥精神,深刻烙印在其對外交往中,無論是對美國霸權,還是北約團伙,俄羅斯從不缺乏鬥爭精神,即便遭受制裁多年,面對西方嚴苛的政治壓制和軍事圍堵,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仍然是俄羅斯與之交往的慣常手段。這一點對於敬畏強者的日本民族來說也很重要,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又敬又畏的心態。

從軍事能力來看:

第一,日本國土狹小,缺乏戰略縱深,這是日本的死穴之一。日本領土主要由四大島組成,面積不到38萬平方公里,其全部國土完全處於俄羅斯的空、陸、海火力打擊範圍之內,承受打擊的能力與面積廣袤的俄羅斯相去甚遠,更何況俄羅斯的核心腹地都在其歐洲部分,留給日本的只有荒涼的遠東地區。

第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日本無法比擬。

基於二戰後的國際法理秩序,日本和蘇聯(俄羅斯)並未簽署和平條約,以至於冷戰期間日本最大的擔心就是蘇聯登陸北海道乃至佔領全日本。如今,儘管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相對下滑,但仍然是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強國,不僅龐大的核武庫足以毀滅地球,單就常規武力而言,由於日本長期受制於和平憲法,在進攻性武器研發裝備不足,俄羅斯則擁有比日本更加健全的裝備體系,進攻能力遠超日本。如果雙發爆發戰爭,相信日本很難有還手的機會。

從實際情況看,俄羅斯對於保住南千島群島的決心沒有動搖,已經在南千島群島部署了“堡壘”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該導彈射程足以覆蓋日本大半國土多年來,日本一旦提出南千島群島問題,俄羅斯就會例行導彈試射,或者公開無人機引導遠程火箭炮抗登陸演習,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想拿走島嶼,先看下自己有沒有實力!

第三,外部支持有限。日本只是美國在太平洋的棋子,用以鉗制俄羅斯和中國。倘若俄羅斯動起真格“教訓”日本,美國很難冒著與俄羅斯全面軍事對抗的風險力保日本,畢竟兩個核強國動起手來,後果不敢想象。因此,在執棋之人看來,棋子總究只是棋子,可用也可棄!

可以認為,日本面對俄羅斯的心理劣勢,是軍事、政治、地緣政治、民族特質等多種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形成這種心態不是一日之功,改變這種情況,恐怕也要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軍備解碼


當然是“怕”,而且是怕得不得了。一百多年來,害怕指數如一條波浪形曲線,每個時期痛點並不一樣,且看紅龍細細分析。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不僅怕俄羅斯帝國,而且還怕大清帝國。1886年北洋艦隊定遠、鎮遠、威遠、濟遠四大金剛戰艦訪問日本,大清水兵與日本浪人在長崎港發生衝突,日本只能隱忍賠款了事。對於更加強大的北方鄰居俄羅斯帝國,日本更不敢有半點冒犯,在1875年不得不放棄庫頁島的爭奪,把庫頁島的控制權全部禮讓給了沙俄。

日俄戰爭後兩國軍人合影,日本軍人佔據了最佳鏡頭

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利用《馬關條約》賠款70%的資金擴充武備,逐漸有了挑戰沙俄的底氣。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一舉殲滅了俄羅斯的太平洋和遠道而來的波羅的海兩大艦隊,雙方在旅順通馬克沁機槍開展絞肉戰,各死傷數萬,艱難地將東北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並順勢收回了庫頁島的控制權。日本第一次一掃懼怕沙俄的心理陰霾,在蘇聯成立初期更是主動干涉俄國革命,但並沒有佔多大便宜,雙方在口水戰與外交

中僵持了20年。直到1936年的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近距離感受了波波沙衝鋒槍與T28坦克的威力,讓日本徹底喪失了與蘇聯在陸上對決的勇氣,不得不選擇南進政策。

諾門坎戰役蘇軍俘獲的日本94式超輕型坦克(袖珍型)

1945年8月8日至9月2日,經過煉獄般歐洲戰場錘鍊的蘇聯紅軍,僅用20多天就橫掃了東北、半島北部、千島群島與南庫頁島。眼看蘇聯的虎狼之師就要登陸北海道進入日本本土,日本不得不在15日迅速選擇向美國投降,如果再硬撐下去,日本恐將落下被一劈為二的下場。對日本來說,紅色蘇聯、國土分裂與原子彈同樣令他們恐懼。這一戰,日軍約有60戰俘被蘇聯押送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做苦力,到底有多少日本戰俘在西伯利亞凍死、餓死或累死,俄羅斯至今都不好意思解密那段歷史,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個數字大概是20萬。僥倖活著的人直到11年後的1956年才全部被遣返回國,對俄羅斯的恐懼被深深的烙印在37萬歸國戰俘的心裡,並遺傳給了下一代。

冷戰時期,日本雖然作為西方對抗蘇聯的最前沿,但他們保持了不挑事、不惹事的一貫低調。不像歐洲在柏林牆雙方直接坦克對峙,日本協商美國將北海道作為緩衝地帶,不駐美軍,不主動挑釁。時至今日,俄羅斯每年例行的戰略轟炸機繞島巡航,日本方面還是選擇的隱忍,除了拍照取證連個像樣的驅離與緊逼動作都沒有。為了南千島群島的歸屬問題,安倍成了出訪俄羅斯最多的首相,送倭刀、送秋田,承諾開發投資,就是不敢武力較勁,對俄羅斯的懼怕已經鐫刻到骨子裡了。

北海道緩衝區

2018年,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駐紮了一箇中隊的蘇-35戰機,而日本選擇在臨近北海道的三澤基地部署他們的第一個F-35聯隊。是的,高半代的戰機才能讓日本克服恐懼感,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紅龍軍團長


軍事角度來看,美國都畏懼害怕俄羅斯,更別說日本了!俄羅斯的圖-95轟炸機,不止一次攜帶核彈繞著日本飛行,核彈在家門口轉悠,誰不害怕呢?

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問題主要就是圍繞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的歸屬權展開的,說日本怕不怕俄羅斯,其實就是敢不敢通過軍事手段拿下北方四島!日本當然不敢,俄羅斯擁有核武器,從這一點上來看,日本當然害怕俄羅斯。

俄羅斯這個民族給世人的感覺確實讓人畏懼,已經在全世界面前樹立了一種熊一樣的戰鬥性格,建立了一個這樣的印象:俄羅斯可不好惹,惹到了就麻煩了!

這一點不只是日本有所顧慮,連美國遇到類似的事情,也要考慮再三,俄羅斯可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出來,比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經說過:俄羅斯要是都沒有了,還要世界幹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俄羅斯要是受到了核戰爭並且並且危在旦夕,那麼俄羅斯會選擇和世界同歸於盡,這是在警告全世界,而不是在警告某一個國家!

另外日本距離俄羅斯也太近了,都不需要使用洲際彈道導彈,普通的彈道導彈就可以打到,然後戰鬥機只要飛十幾分鍾就可以到達日本的本土。

另外日本的本土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能承受攻擊的國家之一,日本不光國土面積狹小,毫無戰略縱深,關鍵還人口非常密集,無法承受俄羅斯鋪天蓋地的打擊。日本在二戰前期,戰火沒有燒到日本的本土,日本還打的挺歡,攻擊美國,後來本土受到了美國攻擊,日本短時間內就偷襲了。

不過日本從某種意義上也不怕俄羅斯,因為日本不可能通過軍事手段奪回北方四島,日俄衝突的主動權在日本手裡,所以日本也不需要擔心俄羅斯會對自己怎麼樣,只是北方四島很那要回來了!


資訊所長


日本的確對俄羅斯心存忌憚,這是和歷史原因分不開的。1939年,朱可夫元帥指揮蘇聯紅軍在諾門坎重創過日軍;1945年8月,在東北戰場,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蘇聯紅軍殲敵近十萬,俘虜50多萬,關東軍直接被摧垮。戰鬥民族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這兩大戰役至今仍讓日本人心存餘悸,被打怕了,留下了心理陰影,日本只向強者低頭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