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和吳國的分界為什麼不是長江?對此你怎麼看?

北緯36度95


三國時期,長江對於孫吳政權是北邊的一道天險。不過在262年三國鼎立正式成形的時候,可以發現魏國和吳國的實際分界線是在長江以北。   

從三國時期的地圖來看,魏吳的分界線其實大致的走向還是沿著長江在走,武漢這座長江上的城市就在這條分界線上,分界線的東部沿海一段也只是微微向北拓展;而這條線比長江往北明顯拓展的大致有兩片區域:武漢以西是荊州七郡周邊區域,以東則是大別山以南以及廬江周圍的一塊區域。   

為什麼最終會多出這兩塊區域呢?

可以從三個政權從東漢末的活動軌跡上入手。在群雄割據時代,上文提到武漢以西區域屬於劉表,以東區域屬於袁術。   

劉表與劉備是同宗,所以劉備在這塊地區後來活動得非常積極;袁術則在江淮割據,孫策的父親孫堅就曾是袁術的部將。後來在西邊,在劉表的統治下荊州平穩避戰,成為了許多人的避難所,劉氏政權頗得人心,劉備也在此期間於荊州混了不少聲望;在東邊,孫策年少有為、聲名正盛,袁術先收留孫策,後來又把手下曾跟隨孫堅的部將還給他,還總是想讓孫郎給自己做兒子。再之後,劉表這邊因為蔡氏獻州,幾州之地歸於曹操;孫策已經建立了江東基業,袁術卻面臨著因稱帝眾叛親離的情況。最終西邊的區域因赤壁之戰曹操敗退而被三家瓜分,劉備憑藉兵力和在當地積累的人望順利得到了這一塊,包括了南郡和荊州南部的另四郡;東邊的區域在袁術兵敗以後被孫策拿下。在夷陵之戰以後,上述西部的荊州區域就從蜀國到了吳國手裡。   

從上述的演變來看,這兩塊區域在三國前期分別歸屬於劉備和孫策有幾個共同原因:兩者都在這兩塊區域裡活動過、兩者都與其原本的主人有較為密切的往來、兩者都在當地具有相當的聲望。另外,趕上赤壁之戰後曹魏南部防線收縮,這兩個地區就在軍事上沒有面臨北部的巨大壓力,由此留在了孫劉兩家。而東吳奪取上述的西部區域時,正是劉備全勝與曹操對峙的時候,雙方都無暇南顧,確實不可不稱時機絕妙。   

這樣一來,這條線就基本定型了。

而這條線穩固下來的因素可從蜀國和魏國兩方面來看。

  先說蜀國。進入三國時代的蜀國國力本在三國中最弱,還一直與魏國有著軍事衝突,所以就軍事實力上講,吳國在這一帶守成綽綽有餘。而政治策略上,蜀國與魏國的立場矛盾是最尖銳的,魏國最為強大,聯吳抗曹策略不可更改,那麼就更不能與吳國交戰從而陷入兩面受敵的最為被動的形勢,所以確實也沒有在荊州這裡再打什麼心思。   

那魏國就是這條分界線面臨的最大威脅了,為什麼魏國不將這條線南推呢?   

第一是因為兩國的軍情。魏國居北,善陸戰而不善水戰,吳軍則相反。在長江上作戰的後果曹魏不是沒有體會過,赤壁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這條分界線倘若真推到長江,對魏國作戰未必有利,這也是這條分界線穩固的一個大前提——魏國短期內是不可能打過長江的。

江淮平原則不然,吳軍陸戰不如曹軍,孫權在位期間曾四次北伐,都沒能攻下江淮的軍事重鎮——合肥,否則淮河以南就得併入東吳了,而正因此為據點曹魏得以堅守這一地帶,但又不能南征,吳國也無法北伐,故而形成了一種制衡。   

第二則是曹魏採取的戰略。首先曹操放棄漢中的時候就曾將漢中人口遷出,留空城給劉備,在江北也採取了同樣堅壁清野的戰略。在那個時代,戰爭的本質是爭奪人口,人口是生產、作戰的基礎。雖然魏國在江北收縮,但人口北遷,本質上並不吃多少虧,而且沒有人口的地方就沒有物資生產,吳國只能拉長補給線。另一方面,三國鼎立的情況也確實給魏國也造成了一定掣肘,當時兩面作戰對任何一國始終都是不利的。   

第三還有之前的歷史遺留影響給魏國帶來的內部傾向。之前的赤壁之戰是魏國的著名敗退,基本證明魏國的水軍作戰力根本不足以跨過長江,在魏國本身佔有北方、經濟自足的情況下,朝野上下也沒有什麼動力去冒巨大損失發動南征。   

魏國不打過來,吳國也打不過去,這條線實際上代表著一個平衡點。雖然它不在長江上,但它的意義就是背靠長江;若無長江天險,身後一馬平川,那這也不會存在。所以,魏國和吳國的分界,本質還是長江。


歷來現實


有一句話叫做“守江當守淮”。正是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縱觀中國的歷史,發生南北對峙的時代不少,比如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以及南宋。我們會發現南北政權大多分界線以淮河劃分。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從地理環境上說

淮南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雖然江南大多指的是長江以南地區。但是,淮河與長江之間也是河道遍佈,水運交通便利,佔據制水權的一方會在後勤補給以及兵員輸送上佔據極大的優勢。南方政權以水戰為主,北方政權以陸戰為佳。淮南地區遍佈的河道網絡使得,南方軍隊佔據了極大的“主場優勢”。對於北方的軍隊一方面要忍受潮溼的空氣,以及各種熱性疾病。再加上河道遍佈極大影響了軍隊的移動、配合與救援。其實就是大多數情況不是北方政權不要淮南地區,而是想打拿不下,拿下也受不住。畢竟這對於北方政權而言就是一塊“雞肋”。

從戰略意義上說

南方地區主要的經濟中心都集中在長江沿線。中國的戰略思想一直有“拒強敵於國門之外”如果真的將戰線壓縮到長江邊,且不說過了長江真的就是無險可守,漫長的長江防線終究會有漏網之魚。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很可能對長江南岸的經濟重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守住淮河一線,北方的陸軍即使到了長江邊上沒有水軍的配合也只能“望江興嘆”總不能指望他們遊過江吧。所以,守住淮河對於南方政權後方的穩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真是因為這些原因。三國時期,吳國拼命要保住淮南地區,魏國卻也無意爭奪這裡。


歷史的拐點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一般都是沿秦嶺淮河對峙,如南宋與金朝。不過也有沿長江對峙的情況,比如隋朝與南陳,國境線就是在長江。但是凡是也有例外,三國時期的曹魏和東吳的國境線就是既不在長江,也不在淮河,而是在長江和淮河的中間地帶。

其實曹魏和東吳最早的分界線是在長江,但是後來東吳多次北渡長江偷襲,甚至幾度還派兵到江北劫掠人口。曹魏由於不掌握制江權,便主動向北迴撤,在長江北岸劃出了一條東西長約千餘里,南北寬約百餘里的無人區。採取堅壁清野的辦法阻止東吳北上搶劫人口。

最終,東吳和曹魏的分界線也就劃到了長江以北約百里的區域。

赤壁之戰前後,曹操的勢力範圍曾經一度達到了兩廣地區(桂陽郡),但是由於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於是曹操的勢力範圍又被迫回縮到了長江一線。

隨後,孫劉聯軍乘曹操敗退,迅速沿長江一線對曹操展開反擊:

孫權率東吳的主力北渡長江攻合肥,但是由於孫權沒有成功拿下合肥,沒有在江北找到前沿支撐據點,所以江東地區與曹操的分界線,也就固定在了長江一線。

周瑜劉備沿長江向西攻南郡和荊南四郡,打贏了。在成功拿下江陵城後,將曹軍驅趕到了襄陽,所以荊州與曹操的分界線也就定在了江陵與襄陽之間的區間內。

沒過多久,周瑜病死。孫權考慮東吳暫時沒有大將能鎮守南郡,再加上劉備娶了自己妹妹為妻子,跟孫劉兩家結成了姻親關係。於是孫權便將南郡以及周圍的武陵郡等地都借給劉備,形成了孫權和劉備共同沿長江防禦曹操的軍事格局。



後來,荊州方面沒有什麼大戰,維持了孫權借南郡給劉備之前的軍事分界線。而江東方面則爆發了多次大戰,曹操和孫權來回拉鋸戰。曹操打江東時,孫權就退回江東,沿長江與曹操對峙;曹操的主力去打其它軍閥的時候,孫權就渡江北上搶地盤,在江北建立前沿基地。但是一般都長久不了,等曹操捲土重來時,這些江北基地又會被曹操重新再奪回去。

孫權在多次謀求合肥失利後,呂蒙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呂蒙認為:現在東吳和曹魏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我們跟曹魏死磕合肥不明智。不如現在乘劉備沒有防備,偷襲荊州,削弱劉備對東吳的威脅,並且還能加強東吳自身的實力,縮小與曹操的差距

孫權採納了呂蒙的建議,成功的偷襲了荊州西南四郡。這一步棋,可謂是譭譽參半。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之處。

說它成功,是因為孫權在拿下荊州後,確實削弱了劉備,縮小了自己與曹操的差距;說它失敗,是因為劉備被削弱後,同樣也不再對曹魏構成威脅了。從這之後,孫權要獨自沿長江與曹操對峙,獨自承受曹魏對他的軍事壓力了。

也就是說,孫權的收入確實增加了,但是開支也相應增加了。



面對異常嚴峻的防禦壓力,孫權改變了東吳的戰略:由攻城略地改為劫掠人口財貨,而謀求土地已不再是東吳的第一訴求了。為了落實這種非常猥瑣的策略,孫權實施了兩套非常噁心方案。

一是屯田,把國內能當兵的全拉去當兵,把當兵的能屯田的都拉去沿邊境屯田,整個東吳的勞動力,基本都在幹這件事情。孫權完全就是拿人當牲口對待;

二是反覆騷擾江北。由於曹魏不掌握長江的制江權,孫權的人販子大軍幾乎就是如入無人之境,把長江以北百里範圍內的人口牲畜搶的連人煙都見不著了;

面對孫權的這種海盜搶劫式戰術,曹魏方面被搞得非常頭疼。

青龍元年(公元 233年)時,魏國揚州都督滿寵實在是受不了東吳的騷擾了,便主動上疏曹叡,請求把合肥舊城燒掉,另在舊城西邊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因為合肥新城離長江水系比較遠)

那個讓孫權傷心、張遼揚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飛煙滅了。而東吳與曹魏的分界線,也就正式從長江一線,變成了長江以北約百餘里的淮南地區。(沒有到淮河)



然後,曹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孫權也開始實行搶劫計劃!難道就你孫權能搶是麼?我們大魏國也會搶劫!

據史料記載,曹魏北撤後,孫權派人在江北搞屯田。但是每當孫權在江北想在長江北岸展開大生產活動時,魏軍的起兵就會以老鷹捉小雞的方式閃擊江北,把孫權佈置在江北搞屯田的老百姓也劫掠一番

後來,這種相互劫掠變成了常態。曹魏在魏吳邊境搞屯田,孫權會跑去劫掠;等孫權也搞屯田時,曹魏也會跑去劫掠。這搶來搶去的,雙方也就不怎麼打仗了,只剩下這種非常猥瑣的相互劫掠。曹魏和東吳這兩國國家,儼然變成了兩大人販子集團。

三年春,權遣兵數千家佃於江北。至八月,寵以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衛兵去城遠者數百里,可掩擊也。遣長吏督三軍循江東下,摧破諸屯,焚燒穀物而還。——《三國志·滿田傳》



再後來,東吳和曹魏互相比爛,各自在國境線搞無人區。按《孫韶傳》的記載,曹魏和東吳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條長達幾百裡的無人區。雙方都在比狠,就看誰狠的更徹底

這種比狠,看誰更猥瑣的戰略,一直持續到了西晉滅吳,中間沒有隔斷過。對淮南和襄陽地區,孫權是既無力,也無勇氣去嘗試佔據。因為佔了也守不住。所以孫權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淮河長啥樣;而曹魏方面由於水軍不行,始終過不了長江,每次都是望長江而興嘆,也懶得再伐東吳,只是偶爾起大軍伐吳,通常也持續不了太久

最終,魏吳雙方的國境線也就穩定在了長江北岸約百里的地區。孫權不過淮河,曹魏也不到長江,就這麼對峙了五十年。


總結:曹魏和東吳的國界線,以雙方的實力變化而變化。當曹魏攻吳時,國界線就是在長江一線;當曹魏兵力收縮時,國界線就在長江以北(東吳水軍夠不著的地方),淮河以南的地區。而這種奇怪的國界線,主要是因為曹魏沒有能與東吳匹敵的水軍,水戰方面沒有什麼優勢。而東吳的鼠輩也成不了大器,沒有吞併曹魏的野心。總是搞點偷雞摸狗的小動作,沿著長江水系搶點人口錢財就撤軍回去。

因此,魏吳的國境線也就不在長江,也不在淮河,而是長江、淮河中間的淮南地區。


Mer86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長江作為南北文化差異的分界線,其險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三國時期,吳國和魏國的分界線卻並不在這長江天險。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分析一下三國的形式,魏國的首要的敵人是日漸強大的蜀漢集團。其重點兵力的部署主要是在荊州漢中一線,這正是由於蜀國北伐的政策而導致的。我們可以從《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當中看出北伐戰爭激烈的程度。


陳壽在《三國志》中如此記錄: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第一次北伐,蜀軍出動兵力10萬人左右,同時策反了魏國南安,天水,永安三郡,使得魏國十分被動。


而在此之後蜀國幾乎沒有停止過對於魏國的戰爭行動,這就使得魏國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的兵力去應對蜀軍的進攻,而相對應在長江一線對於吳國的防禦能力就相應的降低了不少。

那麼說完了吸引了魏國主力軍團的蜀漢,我們再從另一個方面分析為何吳國魏國不以長江為界。


其次魏國是斷然不會選擇以長江為界與吳國相持的。長江固然為天險,不易通行。但是曹魏水師在經歷了赤壁之戰以後已經損失殆盡,這可以從三國志的記載當中窺得一二。《三國志》如是記載了赤壁之戰: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樂進守襄陽。


也就是說赤壁一戰當中,曹軍意圖南下統一,遭遇了孫劉聯軍的痛擊,兵敗而歸。在此之後魏國整體由進攻態勢轉向了防禦狀態,軍事實力一落千丈。

之所以魏國不選擇與吳國在長江一線對峙,我認為魏國水師的衰弱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眾所周知魏國士兵將領多為北方人,不善水戰。如果以長江為界,以長江的戰略寬度,僅僅依靠少量的守軍定然是存在有大量的防守漏洞。沒有水師力量的魏國無法全面在長江江面上對吳國大軍造成威脅。同時兵力的薄弱導致魏國無法兼顧防線,這也就給吳國留下了大量的機會。

所以魏國選擇放棄長江沿線作為戰爭的對峙一線,轉而退守至秦嶺淮河一線,這是有著其獨特的戰略目的。


再次吳國軍隊擅長於水戰,同時吳國的人煙稀少,急需南下劫掠人口以擴張本國實力。在這種情況下水師實力低下的曹魏勢力就成為了吳國軍隊割韭菜,搶掠人口的首選。

那麼面對來如影去如風的吳國水軍,魏國軍隊不能只在長江一線被動挨打。於是針對吳國劫掠人口的戰略目的,曹魏主動將人口撤出了長江一線,退守至秦嶺淮河一線。把這其中百餘里的地區打造成為了一個無人區,很好的遏制了吳國軍隊的戰略目的。


吳國軍隊善於水戰,而不善於陸戰。魏國在打造無人區拉長吳國供給線的同時,在淮河秦嶺一線打造了堅不可摧的城防措施。這一辦法還給魏國的軍事活動提供了極大的緩衝期,為魏國與吳國的相持創造了極佳的戰略條件。

可以說魏國退守秦嶺淮河一線的舉動,很好的發揮了揚長避短的作用,那麼在歷史當中這一戰略效果如何呢?《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當中對吳國和魏國之間的戰爭有著詳細的描述:

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可以看出此次孫權征討合肥的戰役,被張遼率領的曹魏軍隊打敗。由此也可以看出曹魏放棄長江一線戰略的合理。  

由此來看,魏國選擇放棄長江也是有著其獨特的道理的,對此你又怎麼看呢?(顧)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一直想了解魏吳分界,看到了題主這個問題,就根據我的瞭解說一下看法,敬請指教。

01

漢置十三州

州是漢代監察區名,又稱部。東漢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先設雍州,後改涼州,非東漢十三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

最初漢代的州就是一個監察區,州設刺史一人,負責督察該州官吏。權力很大,但品秩不高,俸祿六百石。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罷部刺史,改為州牧,俸祿為二千石。待遇跟郡守相當,但位在郡守之上。哀帝時期“罷州牧,復刺史”,後又“復為牧”,來回折騰。東漢中前期經常出現來回折騰的事情。

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接受劉焉建議,選派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並自請出任益州牧。從此,州逐漸由監察區變成了行政區,州牧也成為了常設的一方軍政長官。

這個想法很好,但卻導致了地方諸侯權力太大,視自己的地盤為獨立王國,苦心經營,不允許別人染指。

曹操統一北方,佔據了司、豫、兗、徐、青、涼、並、冀、幽等州全部和一部;

孫權佔據了揚州、交州全部;

劉備佔據了荊州一部、益州。

魏蜀吳三國實際控制地域,以十三州為基礎,互有交叉,犬牙交錯。

赤壁之戰以後,三足鼎立局勢形成,彼此之間相互攻伐,更為混亂。特別是荊州地區,魏蜀吳三家瓜分,分界線更為複雜。

02

魏吳邊界

蜀漢佔據益州,孫吳佔據揚州、交州,曹操除了荊州、徐州、豫州、司州與蜀吳交界地區,控制了北方各州。

先看一下荊州所管轄的各郡:

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衡陽郡,建平郡,南郡。

這是歷史上所存在過的,曾經屬於荊州管轄的區域,以後經過多次調整。最初的治所是在漢壽縣(今湖北漢壽縣北),後移治襄陽,再到江陵。

劉表單騎赴任,時荊州七郡,他佔據了除南陽郡之外的六郡。在張繡投靠曹操後,南陽郡基本被曹操控制。

赤壁之戰後,曹操將南郡北部地區設置為襄陽郡、南鄉郡,這就是荊襄九郡。

湘水劃界以後,曹操實際控制南陽、襄陽、南鄉及江夏郡江北地區;

孫權控制了長沙、桂陽、江夏郡江南地區;

劉備控制了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這基本確定了魏蜀吳三國轄區,在關羽失荊州之前的分界線。

赤壁之戰後,曹操北還,留曹仁、徐晃守南郡;由原來劉表大將文聘守江夏;

樂進守襄陽;滿寵守當陽。

一年後,周瑜擊敗曹仁、徐晃,曹仁等撤走,東吳佔據南郡。之後劉備從孫權那裡借來南郡,關羽駐守。

這就是赤壁之戰後,三國基本的地域控制範圍。

03

不以長江劃界

十三州的劃分,是根據歷史淵源和地理特徵為主要依據的,也是出於行政、軍事、經濟管理而確定。所轄郡縣都有很深的歸屬感,不是人為隨意就可以調整的。

長江是自然形成的地理分界線,但行政區劃要遵循歷史慣性。

就以特點鮮明的荊州來說,其管轄的地域跨越長江南北。從秦漢郡縣制建立一來,本地區交往密切,認同感很強。

曹操沒有對劉表用兵之前,其實力沒有染指長江流域。

赤壁之戰以後,如上面所說的情形,分界線自然以自己控制的範圍劃分。

荊州地區就形成了三國瓜分的局勢。



再來看一下揚州地區。

郡:蘄春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鄱陽郡,臨海郡,豫章郡,臨川郡,廬陵郡,建安郡。

漢末時期,揚州的治所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江蘇長江以南、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與北部豫州、徐州形成一條基本是平直的界線。其江北地區也基本是長江流域的範圍。

孫吳控制了揚州,也就基本控制了這一地區。

同樣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因素,魏吳的劃界也是遵循行政區劃固屬的這一原則,並不是自然以長江地理為界。

從軍事方面來看,北方曹魏集團以陸軍和騎兵為主,水軍基本沒有,很難越過淮河、漢水,進攻到長江岸邊。即便是暫時取勝,也很難守得住。

而孫吳以水軍勢力為主,陸軍力量偏弱,很難攻破淮河一線染指北方。

由此形成了以秦嶺--淮河一線的分界線,以北為曹魏牢牢控制。

長江以南由 孫吳憑藉長江天塹死死把守,曹魏無法染指。

在長江與秦嶺---淮河之間,形成了頻繁交戰的軍事區。

曹魏憑藉陸軍、騎兵強大,進攻到長江邊,就如強弩之末,望江興嘆;孫吳進攻到淮河以南也就失去了銳氣。來回交戰,犬牙交錯。

孫吳多次進攻合肥,都沒有取得成果;曹魏在濡須口多次交戰也難有收穫。

文聘憑藉一人之力,多次擊敗關羽、孫權的進攻,保住了江夏郡所轄江北的地盤,的確不簡單,但這僅僅是一個小範圍的特例。

三國時期,魏吳各置江夏郡,魏治所初治石陽縣(今武漢黃陂區西南),後遷上昶城(今湖北雲夢西南)。吳江夏郡初治沙羨(今武漢市江夏區),後治武昌縣(今鄂州市)

總而言之,魏吳劃界遵循了歷史習慣及軍事勢力的輻射,並沒有以長江自然天塹作為分界。


豹眼看歷史


宋朝的時候,有人一句話總結了宋朝的防禦戰略:

“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得”。

一個江南政權,想要守住自己的政權,如果在長江一線拉鋸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敵人一旦突破長江就會直搗南京,南京淪陷,南方政權基本也就沒啥抵抗的必要了。所以一般江南政權抵抗北方入侵,一定要在江北作戰。

具體的說,就是淮河流域。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東吳的合肥大戰,還是後世東晉的淝水之戰,太平天國的安慶之戰,成功守住南京的戰爭,都是在安徽地界打的,不會在長江流域打。

對於東吳政權而言,現實要求他們必須向江北擴張,因此東吳雖然心裡明知道自己陸軍不行,卻還是屢次向強悍的曹魏合肥兵團發起進攻。無奈東吳陸軍確實太次,孫權本人數次帶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每次都被張遼打回來。要知道,夷陵之戰吳蜀加一起都不到十萬人,孫權發動這種規模的兵團都啃不下合肥,可見東吳陸戰是真的不行。

但是東吳並沒有放棄擴張的步伐,他們大規模進攻不能勝利,就在江北進行劫掠,將淮河一帶洗劫個遍。而且東吳的劫掠跟土匪打劫不一樣,土匪只打劫錢,東吳不僅劫錢,還劫人,抓了不少江淮一帶的百姓回國。

在搶人這件事兒上,整個東吳集團就是一個大型人販子集團。

東吳由於地盤廣大,人口稀缺,所以對人口和勞動力過於渴望。在東吳歷史上,經常有某年某月某將領帶人去山越(浙江福建一帶)抓野人的記錄。他們不僅抓山越,連兩廣一帶的野人都不放過,還派人去交州抓人。

就這麼抓來抓去,曹魏把百姓撤出一部分,東吳抓走一部分。從長江到淮河一帶的數百里沃土,在兩個軍閥集團的爭奪下,居然變成了一大片無人區!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東線,西線也一樣。曹操在漢中之戰戰敗前,搬空了漢中所有的百姓。不僅如此,他還撤走了雍涼一帶的百姓,給蜀漢集團留下了數百里的白地。

這樣的無人區,對於古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後勤制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沒有人,導致蜀漢北伐不能因糧於敵,只能從成都平原運糧出秦嶺,巨大的後勤壓力讓蜀漢每次北伐都為糧食所困。


而東線的江淮無人區,也是戰爭的產物。幾百裡的沃土,兩家誰都不敢在這裡種地屯田,誰只要屯田,對方就會迅速的來搶劫拔釘子,所以寧可拋荒。

不過,東吳過不去,曹魏也進不來。雖然東吳陸戰不行,但曹魏水軍也的確不行,長江上想跟東吳交手,是妥妥的沒戲。

曹魏水軍不行,士氣、訓練只佔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曹魏沒有大船。

《三國演義》裡赤壁之戰那種曹操巨舟彌江的盛況,在赤壁之戰後就再也沒出現過。因為曹魏沒有掌握任何一個長江的船塢,只能用一些小船跟東吳去拼,結果自然是悲劇。

所以,當後來西晉掌握了益州,大船能開進長江以後,東吳一下就不行了。所謂“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當西晉的水軍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時,東吳在江北怎麼經營都沒有用了。


小約翰


一個國家的國界除了取決於國家的實力外,還取決於國界處的地形,和歷史上政治與文化的原因,比如說魏國與蜀漢的交界是八百里的秦嶺,這是地形決定的,再比如說漢中歷史上一直屬於陝西,卻與四川離得更近,而是政治原因決定的。

魏國與吳國的分界線確實不在長江,而是長江以北約50~100公里的範圍內,而且是吳國佔據了長江以北的絕大部分地盤,這是一個綜合原因,既然歷史原因,也有地形原因,還有魏吳兩國的實力原因。



東吳的開創者是孫權的哥哥孫策,當年孫策帶領數千人開創江東時,從來沒有想到會形成日後的三國鼎立局面,孫策在經過近十年的征戰,佔據了江東六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

江東六郡的大概位置就是長江以東和以南的現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全部、安徽南部、江西全部,西與湖北交界,也就是當時的荊州江夏郡,東邊直達大海,南至交州,北與徐州交界。



你可以看到江東六郡大概的走向就是沿長江從今湖北武漢開始,一直到入海口以南的地盤,這是一個沿長江走向的經濟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東六郡與長江緊密相連,於是長江就成為江東六郡的天然屏障。

在沒有橋樑技術的時代,想要越過長江,就只能坐船,又因為東邊靠海,因此江東六郡造船業發達,但最早的造船業基本上民用的,直到孫權意識到長江是江東六郡的天然屏障和唯一天險



同時,孫權大興建造戰船,遊弋於長江,拱衛江東六郡的同時,積極對外開拓疆土,孫策被刺身亡後,孫權接過了江東的重任,開始將江東的地盤發揚光大,向東攻打荊州江夏郡,才在赤壁之戰前一年殺了東夏太守黃祖,向北越過長江攻打淮南及合肥一線,兵至淮南流域。

赤壁之戰時,曹操戰敗,原投降於曹操的荊州水軍毀於一旦,曹操退至襄樊一線,原來荊州的地盤大部分發被孫劉聯軍佔據,劉備後來向孫權借來了南郡,成為與曹魏直接交界的勢力。



劉備勢力管理荊州時,與曹魏的國界線大概是在當陽一帶,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荊門市一帶,與曹魏重兵把守的襄樊地區相距並不遠。

南郡治所江陵在長江以北,為什麼曹魏一退百里,不能控制長江以北呢?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水軍,曹魏荊州水軍覆沒,失去制水權,劉備主政荊州時,治水權在劉備手下將領關羽水中,而江陵緊靠長江而建立,曹魏沒有治水權,永遠守不住江陵城,一座守不住的城池,曹魏自然要放棄。



你想想,江陵依水而建,就算曹魏佔據江陵,孫權劉備三天兩頭派出水軍來襲擊和封鎖

長江,曹魏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看著,長此以往,只能退往江北更遠的地方,比如襄樊地區。這是曹魏軍隊不能在靠近長江附近生存的根本原因。

關羽的北伐其實是水陸並進的,關羽能在襄樊之戰中擒拿于禁,斬殺龐德,根本原因就是關羽有治水權,當漢水猛漲時,關羽有水軍,于禁和龐德沒有,只能被擒。



孫權偷襲荊州後,整個長江中流控制在自已手中,大概的地盤與之前劉備時期一致,並打通了長江中流與下流的通道,控制了長江中下流,使長江更加成為孫權集團的命脈所在,沒有長江,就沒有東吳政權。

於是孫權就更加重視水軍,東吳水軍就更加強大,在孫權重視水軍的同時,難免輕視陸軍,或者說東吳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陸軍,東吳軍隊的主力就是水軍,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善長水上作戰的軍隊,在陸地作戰,實力自然大打折扣。



所以你看孫權的北伐,基本上以失敗告終,因為脫離了水系,就等於吳軍失去了防護一樣,從而決定於東吳軍隊只能在水系附過百里之內活動,太遠了,補給與後勤跟不上。

孫權為了抵禦曹操的進攻,還在今安徽省含山縣西南古濡須水口修建了濡須塢,濡須水直通長東,孫權的戰船可以從長江沿濡須水直達濡須塢,正因為孫權依靠水軍,曹操怎麼也無法打下濡須塢,這是孫權的優勢。



對於曹魏來說,根本沒有水軍,最怕的就是水上作戰, 只要遠離水系,東吳軍隊就無法與曹軍作戰,因此曹軍的駐守,都離水系較遠,以防止東吳軍隊利用水軍攻擊,這樣就造成了最終的勢力範圍劃分。

於是曹魏軍隊很自然的在遠離長江的北方駐守,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固定的國界線,就是地圖上看到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地圖。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作為魏國曾經想將長江做為兩國的分界線來著,但最終還是退縮戰線,將分界線選在長江北岸,堅壁清野,劃出一片無人區。

一、揚長避短

吳國的長處在於精銳的水軍,魏國打水面戰並不佔有優勢。

從赤壁大戰可以看出來,雖然曹操做了大量的戰前準備,又是在玄武池練水軍,又是派張遼等人駐兵,但還是沒有取勝。因為北方士兵不擅船戰,曹操不得不把船的首尾連起來,看似和平面一樣平穩,卻給吳國火連燒營創造了絕好的機會。以致赤壁一戰,曹軍傷亡無數。

曹操也十分後悔,畢竟魏國軍隊本來就是以騎兵見長,他打赤壁之戰也是很倉促,試圖以新收編的荊州水軍為主,但他自已的騎兵在水上卻是形同虛設,戰鬥開始便是自亂馬腳。

如果以長江為界,那麼魏國時不時的會面對吳國突然而來的騷擾,只有在空曠的平原,魏軍才能策馬揚鞭,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二、戰略需要

曹操的敵人不光是在南邊的吳國和蜀國,他心有大志,在北邊也開闢戰場,攻打遼東和西涼。

此外他還得不時防著諸葛亮的騷擾。所以他一看攻打南方失敗,馬上把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自已這邊只要守好襄陽一帶就行,除非吳國敢於冒險,把主力部隊都帶到江北來,不然對魏國根本構不成威脅。

吳國也真不敢冒這樣的險,這片空地真要打起來,如果成功還好,如果兵敗退到長江,即使水軍再強大,失敗者也會心有慼慼,沒等敵人打過來,自已先翻船崩潰了。

三、離間蜀吳

別看魏國讓出來的城池不多,但麻雀再小也是肉。曹操家大業大不在乎,吳國和蜀國都想要。

特別是劉備那邊,本來就是流浪者,現在能和孫權結了親家,還借走了南郡和武陵郡,真是開心的不得了;孫權其實也肉疼,結果不用曹操打他們,劉備和孫權兩家的聯盟先心裡結了個疙瘩。

三國之間既然是鄰居,吳國不能打魏國了,蜀國卻一個勁兒的想北伐,吳國正好趁機找蜀國的便宜,這也在情理之中吧?曹操這麼劃分界線,分明是把吳國從敵人變成一個潛在的結盟者。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魏蜀兩國雖然暫時沒用長江這一天險做界限,但幾年以後,魏國還是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只是曹家又為司馬家做了嫁衣而已。


春朝青牛


我們大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守江必守淮。其中這個“淮”,指的就是淮河流域以南的地方,即淮南。這句話就是說北方軍隊一旦進入淮南,江南政權的邊防就會陷入危機。

所以,基於孫權的角度,想要守住自己的政權,就必須死死的守住淮南。因為,東吳的都城就在長江邊上的南京,如果和魏國在長江一線拉鋸,那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因為敵人一旦突破長江防線,就很容易直搗南京。

也正因為此,不僅是孫權的東吳,基本上所有的南方政權,在和北方政權對峙時,都會想方設法以淮南作為雙方的分界線,並在淮南佈置重兵。

並且通常情況下,一旦淮南丟失,南方政權距離覆滅基本上就已不遠。



那麼,肯定很多人會很好奇,為什麼每次南北分裂時,南方政權都能夠輕易佔據淮南,而北方政權卻很困難呢?答案是地理因素。

大家知道,淮南雖然在長江以北,但這塊區域卻地處淮南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中間位置,所以仍然是水網密集,河流湖泊眾多。對於南方政權來說,其造船業要更普及和發達,因此也就擁有水軍的優勢,而北方相對而言,就處於劣勢。

通常情況下,南方整個軍事佈防,就是以水軍為主,所以他可以常年供養一枝水軍,而且費用相對比較低。

至於北方軍隊,因為北方沒有水網縱橫,他們的整個軍事佈防,通常只能以騎兵、步兵為主。在這種背景下,想常年供養一枝水軍,就很困難,而且費用也比較高昂。



更主要的是,北方軍隊即使勉強弄出一枝強大的水軍,只要它敢進入水網縱橫的地方。結果常常也是非常悲催的。

因為,只要軍事失利,北方的這枝水軍,就會被南方的水軍追著打。更主要的是,追到某個地方時,北方常常只能放火把大部分的船燒掉。

因為,只要北方的大船可以通過的地方,南方的水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追擊,反正有強大的水軍保證,而且大船可以縱橫,後勤通常沒有什麼擔憂的。一旦北方水軍大敗後,除了趕緊燒掉船上岸,好像沒有別的選擇。因為,你不燒船,這些船會越跑路越窄,最後的結果,恐怕只能資敵了。

這也就是北方軍隊,一旦到達江淮一線時,就難以有所突破的主要原因。他們可以籌建大規模的水軍深入江淮,但是前提是,他們必須得保證不會失利。否則,這種戰爭的結果,常常只能是燒船跑路。也正因為此,東吳才能夠以淮南地區作為與魏國的分界線。


我是趙帥鍋


其實,這個問題主要是要說明曹魏與東吳的邊界為什麼不是長江,而不是曹魏和東吳的邊界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曹魏與東吳的戰略態勢著眼。

對東吳方面而言,戰略態勢是鞏固了赤壁之戰與偷襲荊州的勝利成果,東吳的勝利成果就是控制住了幾乎整個的長江天塹,從西線的荊州南郡等地到東線的廣陵,曲阿等地。

從曹魏的角度,佔據的淮南之地也是不可喪失的,一旦喪失,只能退守淮河一線,而掌握淮南,則能夠在進攻東吳的時候有較大的主動權。

反過來,東吳的薄弱環節確實也是淮南一線,曹魏掌握了合肥、壽春等重鎮,合肥能夠從巢湖直接進入長江,壽春可以南下經厲陽,出洞口,直抵長江,對東吳威脅都很大,孫權於是聽從呂蒙的建議,修築了濡須塢,隔斷巢湖到長江的聯繫,曹操、曹仁、司馬昭等從213年到252年橫跨40年的時間內曹魏發動過4次濡須之戰,孫權、呂蒙、朱桓、諸葛恪等東吳君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堅守這一線,使得曹魏將邊界拓展到長江一線的戰略目標沒有實現。

曹魏與東吳的分界是歷史上我們看到的狀況,是雙方軍事實力均勢的結果,如果曹魏較弱或者有重大失利,邊界就會變成淮河,如果東吳較弱或者有重大失利,邊界就會變成長江——分界如果是淮河,曹魏與東吳的對峙還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如果變成長江,東吳則不可能立國這麼久,因此,通過自己的軍事努力殫精竭慮將分界維持在目前的狀態,對東吳來說無比重要,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