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2019年度的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入選名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的名字赫然在列。中國核潛艇之父也再度由此引發了國人的關注,而中國核潛艇奠基人還包括另外三人,包括彭士祿、趙仁愷和黃維祿。彭士祿是中國大亞灣核電站的大功臣、彭湃烈士之子,他和另一位中國早年核專家趙仁愷讓中國核潛艇的心臟:核動力裝置成功研發,而黃維祿則全程負責了中國核潛艇的武器系統。這四位真正的國家明星,讓中國海防長城重要一環得到了全面加強。

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當年091級核潛艇幾乎是中國海軍威懾外軍航母的唯一底牌

2019年中國海軍閱艦式上,核潛艇方陣作為第一個受閱方陣出現,由此不難想象核潛艇在中國海軍內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今天的中國核潛艇實力比美俄依舊有相當差距,但回望中國核潛艇發展之路,依舊讓十四億同胞倍加感動。1942年12月,美國曼哈頓工程的橡樹林工廠內一臺十分原始的反應堆標誌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二戰剛結束,曼哈頓工程的一名海軍工程師里科夫上校首次提出核動力裝置用於潛艇的設想。當1954年首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服役後,立刻改變了潛艇戰。在一系列演習中,美軍反潛部隊對鸚鵡螺號的模擬攻擊超過五千次,但僅被判定三次有效。而反過來,鸚鵡螺號相繼完成對16艘艦船的攻擊,其中包括2艘航母!根據評定,鸚鵡螺號的生存性和戰力超過同期常規潛艇的上百倍!

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鸚鵡螺號核潛艇在演習時的表現立刻讓世人感受到其威力

美國事後宣佈,鸚鵡螺號在無補給狀態下依靠反應堆連續航行了3300海里,平均速度達到15節,其表現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戰略類超級武器。作為對比,二戰中曾名噪一時的德軍U艇部隊雖然曾給盟國帶來重大損失,但當時的德軍潛艇依舊是常規潛艇,主要的弱點有兩個,其一是經常需要上浮充電,這就給盟軍帶來鎖定的機會;其二是水下速度太低且水下續航力太低,一旦下潛就成為了護航艦面前的龜速目標。所以隨著佔比較少的王牌官兵陣亡後,德軍潛艇的戰績和生存性迅速降低。對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中國來說,雖然常規潛艇部隊在蘇聯協助下得到了發展,但中國漫長的海岸線卻明顯暴露了常規潛艇的問題,特別是美國開始在島鏈一系列基地建設了大量反潛站點。當第七艦隊的重兵集結於西太平洋後,中國很快感受到擁有核潛艇的重要性。

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無超級計算機等設備,依靠原始手段完成核潛艇,堪稱世界奇蹟

1958年,中國核計劃的發展得益於國內首臺反應堆的運作而開始了長征的第一步。當時,除了原子彈和氫彈的發展被愈發重視後,核潛艇計劃也被正式提上日程,聶榮臻元帥首先在報告中強調了核潛艇在戰爭中的巨大意義,並得到了集體贊同。1958年6月28日,中國核潛艇的提案得到了集體通過,但此時中國的條件幾乎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與美蘇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連參考資料都少得可憐,技術團隊手中的依託資料只有幾張美國核潛艇的模糊照片和一個美國核潛艇的模型玩具!更不利的是,蘇聯很快就單方面撕毀了中蘇合作協議,再加上中國自然災害的全方面影響,核潛艇發展和兩彈一星一樣遇到了又一座艱險高峰。部分依舊寄託外援的人認為,在社會主義陣營中蘇聯有就等於中國的底牌增加,在事實困難面前應暫緩這些核項目。偉大的毛主席再次顯示了其無人可比的魄力和遠見,他表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由於性能不足,所以091級面對強大對手時難免力不從心

儘管核潛艇項目同時面臨多重物質和社會氛圍的不利影響,但依舊得到了中國力所能及的巨大保障支持,國內大量核物理、流體動力學、電子學、聲學和力學等領域的專家幾乎全部集中在核潛艇研究所,而各種設備的生產廠家也一直得到了重兵護衛。相對於兩彈一星,核潛艇的成功難度明顯要更大,中國幾乎沒有海外經驗可循,其最大的難點就在於缺乏先進電子設備和巨型計算機,所以核潛艇的水池試驗、重量配平和內部規劃驗證都必須完全依靠算盤和原始手動計算。僅僅電纜消耗長度就超過90公里!至於其他大量多種零部件自不用多說。事實證明,中國核潛艇研發團隊創造了現代版的水下長城級世界奇蹟,他們用原始手段完成了美蘇精密設備才能達到的計算結果!1970年,隨著中國核潛艇的反應堆試車成功,後續測試也相繼完成,1974年建軍節當日,編號401的中國第一艘091級核潛艇長征一號正式服役,中國國防事業又一空白就此被填補。而後續的四艘091級攻擊核潛艇也相繼在1977年-1990年完成了服役。

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093級核潛艇的改進和成功,離不開091級這個基礎

客觀來看,由於中國核潛艇事業起步明顯晚於美蘇,而且物質技術條件過於薄弱,再加上時代的限制,所以耗時相對較長,也難免使091級的技術水平較為落後。而且自長征一號及其第一艘姊妹艦服役後,一系列技術問題的改進也再次讓中國核潛艇部隊真正形成戰力的時間被延後。唯一一個較為有利的節點就是80年代和西方合作密切後,091級獲得了靜音等細節的一定升級。但總體而言,這種中國第一種攻擊核潛艇存在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包括速度較低(25節),很難有效追蹤攻擊對方航母編隊;噪音過大(150分貝以上,直到21世紀後的全方位改進才使其降低到120-130分貝),面對洛杉磯級這樣的水下對手時明顯被動;武器系統相對單薄(第三艘091級才配備鷹擊82反艦導彈),難以提升威懾力。

勇攀高峰!核潛艇發展曾遇巨大難關,偉人和技術巨匠功績永載史冊

如今,長征一號核潛艇已成為青島海軍博物館的重要展品

有人甚至斷言,091級核潛艇和中國空軍的殲8戰鬥機一樣,剛服役就明顯落伍。但這種武器的關鍵意義主要在於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其一些設計經驗亮點和教訓也被重視,直接給後來的093型奠定了基礎。在中國海空力量明顯薄弱的困難時代,091級幾乎是中國海軍手中唯一能對美軍航母編隊帶來一定威懾的武器,例如在某危機事件中,一艘091級直面美軍小鷹號航母編隊幾天,充分顯示了當時體格單薄的中國海軍捍衛海疆的決心。這就好比面對現代化自動步槍時,如果你沒有核潛艇,就等於連熱兵器都沒有;擁有哪怕性能落後的核潛艇,就好比擁有栓動步槍,至少有了質的改變。所以從091級核潛艇來說,驗證了那句古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眼見中國海防力量的日益強大,回望曾經的困難和差距,才會更欽佩老一代領導人和科學巨匠們難以估量的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