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滅了一個國家

陳凱歌導演的《無極》,被網友戲謔為“一個饅頭引發的慘案”。雖然是調侃之言,不過歷史上實實在在發生過類似的事。

一碗羊肉滅了一個國家

《戰國策·中山策》記載了中山國這樣一件事: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於楚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隨其後者,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且死,君下壺飧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曰:“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吳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二人。”  

話說中山國君某天心血來潮,招呼都城裡面的名流鉅子來家裡吃飯,大夫司馬子期在受邀之列。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山國君說:我這有從內蒙買來的羊,不羶氣,做了羊肉湯,大家嚐嚐醒醒酒。

可能是羊太小,或者水放少了,分來分去,羊肉湯不夠了,司馬子期沒有分到。司馬子期這個氣啊:能不能多加一碗水?

分到的人還在那拱火:誒呀,好喝好喝,就沒喝過這麼好喝的羊湯,是不是加十三香了?

一碗羊肉滅了一個國家

司馬子期這個生氣啊:誰都喝湯了,就我沒有,說好的你吃肉我喝湯呢? 轉身,司馬子期走了,一直走到了強大的楚國。

一番巧舌如簧的忽悠,楚王被子期說服了,出兵攻打中山國。 中山國哪禁得住楚國一通揍啊,中山國君連媳婦都沒帶就跑到山裡了。

路上,一直有兩個人拿著武器跟著中山國君,國君走大路,他們也走大路,走小路,他們也走小路,走快了,他們快,走慢了,他們慢。

中山國君嘀咕了:這倆人是誰?要幹什麼?難道也是逃跑的?為啥和我跑的路線一樣?搶錢嗎?可我沒有錢啊。劫色?我這也不行啊?

這時候這倆人說話了:大王別怕,我們不劫財不劫色,我們是保護你的。家父曾經差點餓死,是你給了他一碗飯,讓他活了下來。臨死的時候,家父對我們兄弟說,都是因為你才有的我們哥倆,將來國君有事,你們一定要誓死保護國君。所以今天我們來保護你了。

一碗羊肉滅了一個國家

中山國君仰天長嘆說:唉,真是升米恩鬥米仇啊,給予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對方是不是困難時期,怨恨不在於深淺,而在於是不是傷了對方的心。我因為一碗肉湯亡國,又因為一碗冷飯得到兩位為國效忠的義士。早知如此,我加碗水多好啊!

(以上部分內容是我瞎編,不敢編的太離譜,怕篡改歷史)

寫到這,我又想起了另一個羊肉湯的故事,這個事情比中山國有名,形成了一個詞語:“羊斟慚羹”。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

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於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人鄭師,故敗。

魯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鄭國受楚國指使攻打宋國,宋國派華元、樂呂領兵抵抗。

兩軍交戰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命人殺羊犒勞軍士。慌亂中,華元忘了分給他的司機羊斟一份。羊斟那個氣啊:你們坐著我站著,你們吃肉我看著?明天看我給你怎麼開車。

宋鄭兩軍交戰。羊斟駕著車對華元說:元帥看我開車穩不穩,快不快?

華元回答:真是老司機,開的又快又穩,唉……咱們好像太快了,後面大部隊沒跟上來。

羊斟:沒錯,就是太快了。殺羊分肉的事,你說了算;今天開車的事,我說了算。你瞧好吧,駕……

一碗羊肉滅了一個國家

羊斟駕車帶著宋軍主將直接來到了鄭軍軍中,華元被俘,宋國大敗。

這真是少分了一杯羊羹,得罪了一個小人;得罪了一個小人,引發了一次背叛;引發了一次背叛,輸掉了一場戰爭;輸掉了一場戰爭,禍害了一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