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祕小矮人

不論中國還是外國,一直都有關於“神秘小矮人”的傳說,或許朋友們也聽說過與小矮人有關的鄉野傳說,雖然荒誕不經,卻都很好玩。

何況,小矮人傳說不絕於書這個事情本身也很值得玩味。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一個朋友所講,在河北農村看到一隊半尺高的小矮人兒

先說個民間採風聽來的故事,一個40歲左右的朋友講,他小時候大概11、2歲時生活在河北農村,一天村裡放電影,那是最熱鬧的時候,孩子們湊在一起也不看電影,東跑西跑的。後來不知怎地,結隊到去村邊的道上玩,道邊就是蒿草和小水渠。大點的孩子拿著手電在前面開路,漸漸離開了熱鬧的廣場。忽然一個孩子驚呼了一聲,隨即手電照了過去,只見一群估摸半尺來高的小人排成一隊,穿過村道,向著道邊的蒿草走去,孩子們驚呆了,楞了幾秒鐘才緩過神來,膽大的去追那一隊小人,此時小人已經走進草叢裡了。他們扒開蒿草,卻再也找不到了。大家趕快跑回去告訴大人,一致說看到了小矮人。有的大人半信半疑跟他們再次來到道邊,可什麼也沒看到。

朋友講得很認真,聲稱是親眼所見,至今記憶猶新,他一再說絕對不是小動物,就是一群小人兒。我們只當童話故事聽,覺得挺好玩。他說鄉下對這種小人有個固定稱呼,但現在想不起來了。

我問是不是叫“地了排子”?他說,對,就是這個。其實我也不確定這個稱呼到底指什麼,但北方常有這種叫法,一般都是用來挖苦個頭特別矮的人,就像“侏儒”這個詞。不過有人說,“地了排子”實際是指鼴鼠。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不管這個朋友是不是把童年時的幻想當成了一段記憶,但他提供了一個有意思的信息,就是在鄉村確實流傳著“小人兒”的傳說,而且還有固定的稱謂。

其實在無奇不有的古書中,自然不會少了關於“小人兒”的記載。

巨靈:既是巨人的名字,又是小矮人的名字

一種小矮人的名字叫“巨靈”。對,你沒聽錯,跟孫大聖鬧天宮時碰上的巨靈神同名。但有意思的是,傳說中的“巨靈”,一是指一位巨型神仙,手使大斧,據說他本是劈開華山的河神。另一是指數寸長的小矮人。

《古小說鉤沈》輯《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上大驚,始知朔非世中人。

東方朔是漢武帝身邊博學多才的寵臣,有人給漢武帝送來了一個七寸多長,能在書案上行走的小人兒,他一下就揭了這個小人兒的底,說這是西王母身邊的精靈名叫巨靈。巨靈,也不客氣隨即告訴漢武帝,東方朔曾經偷過西王母的仙桃。漢武帝這才明白,七寸小人兒和東方朔都是來自西王母身邊的神仙。

有意思的是,東方朔身高兩米多是個巨人,而他的對手巨靈又是小矮人,兩人竟然都來自西王母的國度。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東方朔

此外,在東漢郭憲著的志怪之書《漢武洞冥記》中記載了另一個形象的巨靈:

唯有一女人愛悅於帝,名曰巨靈。帝傍有青珉唾壺,巨靈乍出入其中,或戲笑帝前。東方朔望見巨靈,乃目之,巨靈因而飛去。望見化成青雀,因其飛去,帝乃起青雀臺,時見青雀來,則不見巨靈也。

這個巨靈神是漢武帝很寵愛的一個女子,武帝有個青玉做成的痰盂(唾壺),巨靈一晃動身形就能在痰盂中鑽入鑽出,她如此戲耍令武帝十分開心。可是東方朔卻偏偏像一個生物學家一樣,盯著這個叫巨靈的女子仔細觀察,巨靈被盯毛了,化作了一隻青色的鳥飛走了。武帝很想念巨靈,便命人建造了一座青雀臺。臺建成後,不時有青雀飛來,但再也見不到那個叫巨靈的女子了。

在這個故事中,巨靈是個得到漢武帝寵愛的女子,想必是個美人,而她能將身子鑽入痰盂,可想而知有多矮了。只是不知道她這麼不講衛生,為什麼武帝還不嫌棄她。可能是當時唾壺的用途比較廣,有的也做食用器皿或者裝飾品。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唾壺

小人國:僬僥國

如果說巨靈只是單個出現的小矮人,那麼“僬僥”則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小人國”。

《列子·湯問》:“從中州以東四十萬裡得僬僥國 ,人長一尺五寸。”

僬僥國的人只有一尺五寸高,差不多30多公分(按周秦標準)。

在《山海經》中也寫道:

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幾姓,嘉穀是食。

原來僬僥國的小人姓“幾”,只吃五穀。

到了後來,僬僥這個詞的含義有所擴大,成了西南一支矮小民族的稱謂。

《說文》:南方有焦僥人,長三尺,短之極,從人,堯聲。

個人以為,身高三尺已不算是本話題所談之神秘小矮人,是指某個族群整體身高偏矮,比如非洲就有一個矮個部落“俾格米”人,成年人平均身高1.30米至1.40米,應該是由種群基因所致,屬於另外一個話題。

在唐代志怪書《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一個幾寸高的小矮人乾屍:

李章武有人臘三寸餘,頭髀肋成就,眉目分明,言是僬僥國人。

另一本唐代志怪書《尚書故實》也有相似記載:

又嘗見人臘長尺許。眉目手足悉具。或以為僬僥人也。

所謂“人臘”就是乾屍,也就是說某地人們看到了一個三寸來長、或者一尺來長的乾屍,眉目手足都很全,樣子又明顯是成人,大家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僬僥國小人。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直到清代,仍然有小矮人的傳說,清初大學者王士禎在《池北偶談·談異五·短人》中寫道:

“ 長山之苑城周村間有短人,長可尺許,鬚眉手足皆具,能按拍而歌。問之,雲年三十餘矣。豈巨靈僬僥之類耶!”

在長山苑城周村一帶有一個小矮人,約有一尺高(按清代標準,約為30多釐米),身體完整,能按照節拍唱歌。人們問他多大了,他說三十多了。王士禎懷疑這人就是傳說中的巨靈或者僬僥人。

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

烏魯木齊深山中,牧馬者恆見小人高尺許,男女老幼,一一皆備。遇紅柳吐花時,輒折柳盤為小圈,著頂上,作隊躍舞,音呦呦如度曲。 或至行帳竊食,為人所掩,則跪而泣。縶之,則不食而死;縱之,初不敢遽行,行數尺輒回顧。或追叱之,仍跪泣。去人稍遠,度不能追,始驀澗越山去。 然其巢穴棲止處,終不可得。然其巢穴棲止處,終不可得。此物非木魅,亦非山獸,蓋僬僥之屬。不知其名,以形似小兒,而喜戴紅柳,呼曰紅柳娃。邱縣丞天錦,因巡視牧廠,曾得其一,臘以歸。細視其鬚眉毛髮與人無二,知《山海經》所謂婙人鑿然有之,有極小必有極大,《列子》所謂龍伯之國亦必鑿然有之。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紅柳

這就是著名的“紅柳小人”。

烏魯木齊深山牧場中經常見到這種小人,僅有一尺餘高,跟人一樣,男女老幼聚居而生。紅柳開花時,他們將柳條盤戴在頭上,列隊跳舞,發出“呦呦”的聲音,大概是他們的歌曲。有時,他們到軍帳裡偷吃的,被人抓住,就跪下哭泣。捆住他們,就絕食而死。放了他們,起初不敢立刻就走,走不遠就回頭看看,如追上去喝叱他們,又會跪下哭泣。等到離人稍遠,覺得人無法追上他們,才跨澗翻山而去。不過,人們一直沒有發現他們的巢穴。

這東西不是樹木成精,也不是山中怪獸,應該就是古代傳說中僬僥之類的小人。因為他們形狀像小兒又喜戴紅柳,所以當地人稱他們為“紅柳娃”。

一次,縣官丘天錦巡視牧場時得到了一個,把他醃製成標本帶了回來。我(紀曉嵐)有幸見到,細看它的鬚眉毛髮,與人完全一樣。看來《山海經》記載的小人和《列子》中記載的巨人都是真實存在的。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外國故事中的小矮人

無獨有偶,國外也有很多關於小矮人的傳說。比如格列佛遊歷的小人國

我盡力將眼睛往下看,竟發現一個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揹負箭袋的人!與此同時,我估計至少有四十個他的同類隨他而來。我大為驚奇,猛吼一聲,結果嚇得他們全部掉頭就跑。後來有人告訴我,他們中有幾個從我腰部往下跳,竟跌傷了。(《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中的小矮人身高不足六英寸,也就是不到15釐米。

還有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拇指姑娘,藍精靈,這一個個熟悉的形象,都讓我們見識了國外傳說中神秘的小矮人,可知矮人傳說在西方一樣歷史久遠。

巨靈、僬僥、小人國,藍精靈……鄉村傳說和古書中的神秘小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