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到底有多貴?

愛吃番茄醬


戰略核潛艇有多貴?


舉個例子,英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1983年3月,簽訂了正式購買協議計劃總共93億英鎊,摺合當時125億美元。4艘前衛級潛艇,一共艦體造價29億英鎊,軍械繫統(火控、發射系統)20億英鎊,戰略導彈13億磅,岸上支援設施5.6億磅,其他25億磅。如果摺合到每艘艇的基礎造價上,大概10億多英鎊,12-15億美元。


對戰略核潛艇而言,戰略導彈是主要武器,但正是戰略導彈尤其昂貴。英國前衛級,裝備的是美國核導彈。英國於1982年,決定購買美國的三叉戟-Ⅱ/三叉戟D-5型導彈72枚,為什麼呢?因為比英國自研新導彈,可以節約7.7億英鎊。當時的大英帝國,就已經窮到這份上。


沒有參照系,就沒有概念。當時英國42級驅逐艦,4000多噸排水量,建造成本1億英鎊。造1艘前衛級核潛艇,能造10艘42級驅逐艦。而當時英國一年軍費開支,大概100億英鎊左右,其中軍械裝備研發,購買,普通年份也就1/3左右,也就30億英鎊。如果這一財政年度,安排造前衛級核潛艇,那麼就一下子去掉1/3的裝備採購預算。而當時英國國民生產總值,1983年是4900億美元。而根據《英國福利制度的由來與發展》(陳曉律著),以及《西歐的社會保障制度》(楊祖公著),1983年英國一個3口或者4口之家,年收入大概1300-1800磅。可想而知核潛艇有多貴。



軍事作家陳曦


任何的軍事武器都是天價的數字,加上“核”字,更是突出。

印度於2012年租借的俄羅斯“獵豹”級核潛艇,但是真的好貴,租用為期十年,費用接近10億美元。相當於60多億人民幣啊,我估計這是最高的租金了。

單說常規潛艇:比如我們的035G型,現在是1.3億人民幣,039A是3.7億人民幣,是不是很便宜.國外的常規潛艇一般價格在1.5-2.5億美元之間,比如俄羅斯的基洛級,當然也有昂貴的,象日本的親潮級單艇造價就在5億美元以上.

核潛艇貴在哪?首先核潛艇的分類眾多,並且核潛艇的級別分類在各國都有不同的劃分。

第一,貴在艦體材料與艦身的大小,大多數的核潛艇都採用耐腐蝕鋼板,因長期航行在水下,難免受到海水腐蝕。這個材料很貴。

第二貴在潛艇上的硬設備,這裡就包括了潛艇的武器系統,雷達系統,防禦系統等。

第三,貴在軟設備,其中包括指揮控制系統,這類系統不僅可以隨時與指揮部進行數據的傳輸與互聯,不僅可以實時的反饋數據還可以進行團隊性的作戰。

第四,貴在後期的維護,單說艦艇的維護成本就是價值的百分之五,是每年,每年都在這些。

綜上所述,現今一艘最普通核潛艇的造價至少需要上億美元,後期的維護費每年也大概在上千萬元左右。


亦二三讀書會


核潛艇一般是大國才能玩得起的遊戲,中等國家根本玩不起。核潛艇主要貴在本身的製造成本、電子設備、武器裝備、還有後期維護費用。

一般核潛艇都採用耐腐蝕特級鋼板,裝備的核反應堆造價也很高。現今一艘最普通核潛艇的造價至少需要上億美元,後期的維護費每年也大概在百萬到千萬元左右。

美國的凱旋級導彈核潛艇的造價已經高達300億人民幣,俄國的“阿庫拉”核潛艇造價大約是17億美元,而美國的“吉米卡特”號造價則在22億美元左右,考慮到後期艦載武器的改進,核潛艇的造價肯定會越來越高

美國正研製“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單艇預算100億美元;法國的“凱旋”級造價40億歐元,英國的“伏擊號”潛艇造價12億英鎊。


浩蕩揚子江


核潛艇有多貴,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心裡都會又一個自己大致的概念,因為僅僅從核動力和潛艇這兩個概念,大家就能判斷出來一個一二。核動力小型化是一個十分考驗技術實力的尖端技術項目,目前世界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國家總共沒有幾個。當年偉人一萬年也要搞出自己核潛艇的豪氣,正是因為核潛艇真的是太難了。

潛艇在海底上百米的地方航行,需要承受巨大壓力,更為重要的是還要保障內部正常運轉和雨外界有效溝通,這每一個環節都是極為複雜的,對技術要求也非常高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印度擁有核潛艇,並且印度的國產核潛艇是去年才剛剛下水的。

較高的技術要求必然是極高的價格。美國最新型核潛艇“哥倫比亞”級的造價最高的達到了130億美元直逼最新型航母福特級,由此可見核潛艇造價有多高。法國“凱旋”級戰略核潛艇艇單艘價格為36.3億美元,“前衛”級戰略核潛艇單艇價格為20億美元左右,海狼級核潛艇造價32億美元,而中國最新的戰略核潛艇096型造價也達到了300億人民左右。

有人說,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才幾十億美元,最新的福特號也就是130多億美元,為啥核動力潛艇要這麼大代價呢?因為核潛艇真的不能節省成本,並且也沒有太多可以節省成本的空間。在極小的空間內安裝小型化核動力裝置,各種裝備設置必須最嚴謹、最科學、來不得半點的差錯,因此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核潛艇造價都是非常驚人的。

另外核潛艇上使用的魚類、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也都是造假不菲的吸金巨獸,所以說核潛艇以貴出名,不是一般國家能夠玩的起。


環球快評


核潛艇到底有多貴是一個簡單又複雜的話題,核艇本身的造價 從相關軍事雜誌或者網絡能有其真實的價格,但是這也僅僅是核艇本身的價格,這裡沒有包括武器的費用,一枚MK48型的魚雷價格在1000萬美元以上、一枚常規型 戰斧巡航導彈價格在250萬美元以上(這已經是05年以前的價格了)、一枚MK50輕型反潛魚雷價格也在150-200萬美元,這還僅僅是攻擊型核潛艇,要是有潛射彈道導彈的核艇武器彈藥的價格就更昂貴了!09年一枚三叉戟2的導彈的價格可以為5000萬人提供一次免費午餐(聯合國規定的價格好像是5-8美元一頓)。另外,核艇上面的艇員的工資,一名中尉一年的工資在5萬美元左右但是這不包括 出海的各種補助,估計也得是5萬美元左右。還有一個大頭就是潛艇的維修後勤保障問題,理論上來說一艘核艇的全壽命在35年左右,這期間 一年一維護小修(比如更換外面的消聲瓦、油漆、艇體除寄生貝殼、機械設備更換潤滑油…);五年一中修;八年-10年一大修,大修是非常費錢的工作,是要進入乾塢或者廠房裡維修的,大修甚至要開腸破肚更換反應堆裡的核燃料棒…整個大修根據實際情況,其費用甚至達到了潛艇本身採購費的20%左右!所以說海軍是巨型“吞金獸”(伙食費根本就是小小錢、毛毛雨),而且核潛艇這種大型高科技武器裝備平臺,根本就是大國的玩具!如果一艘核潛艇初期買來的費用在30億美元,那麼它服役期滿了退役這個費用可能在100億美元左右!…所以我們討論核艇到底有多貴不是簡單的說它的從工廠採購來的價格,而是要討論它全壽命的價格。


皇家橡樹1972


核潛艇是潛伏在大洋深處的神秘殺手,是海軍作戰的利器,攜帶著核彈頭的核潛艇更是三位一體核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核潛艇在現代海軍中佔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那麼,一艘核潛艇到底有多貴?



就以美軍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為例,這是美軍研製的新一代的彈道導彈核潛艇,用於替代俄亥俄級。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在研製初預計的費用就高達1250億美元,其中研發費用近50億美元,新建造的核潛艇將是美國海軍研製的最大潛艇長170米左右,排水量達2萬噸。



一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造價就高達72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455億之巨,再加上核潛艇上攜帶的各種先進裝備,以及武器彈藥等,就已經遠遠高出這個數字,核潛艇上配備的人員自己艇員日常生活所消耗的物資,這都是一大筆開支。



另外,核潛艇作為精密武器,需要經常進行維護升級所需要的費用也不是一筆小數。總之,核潛艇無論從研發還是裝備部隊形成戰力,都是要燒錢的裝備。


吳影無蹤


很貴,不過有多貴不好說呀。

同樣是核潛艇由於用途和戰術戰略指標不同價格也是會相差上百倍的。

這樣範範的說到底有多貴好比說一輛汽車幾個錢一樣——五菱宏光3萬多可以買一輛、同時勞斯萊斯貴的要1.5億可以買一輛。

那麼說個價格區間吧,按採購價格來說,目前所公佈最便宜的核潛艇是印度的殲敵者號,當時價格為26億美元,不過印度這個國家很奇妙,所有的研發成本反反覆覆疊加,世紀殲敵者的價格應該為6.5億美元左右。中國的核潛艇價格基本上在10億美元起,美國最貴的核潛艇海狼級第三艘吉米卡特號當時造價高達32億美元,折算通貨膨脹率核算應該在55億美元左右。

當然,這樣只是購買了一艘核潛艇而已,裝備訓練運營維護成本都沒有計算進去。各國核潛艇的配置裝備不同,價格差異就更大了,但一般來說每兩年的各項成本約為一艘核潛艇的採購價格,通常在一艘核潛艇服役的10年期間考慮通貨膨脹後的總體擁有成本約為潛艇購買價格的10-15倍(非戰時)。


高達


戰略核潛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的武器,沒有之一,世上僅有聯合國五常和印度擁有這種大殺器,其中五常戰略核潛艇都裝備了潛射洲際導彈,而印度自研的殲敵者號核潛艇的“撒手鐧”是射程低達700公里的K15型潛射彈道導彈,2008年試射時K15導彈衝出水面後下落不明,基本可以判定不具備戰略打擊能力。殲敵者號繼承了印度軍工價高質次的優良傳統,總造價摺合人民幣約200億元,與我國001a國產航母相當,比美國最新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186億的單價略貴。趕中超美啊有木有,難道三哥武器某項指標(價格)終於可以獨霸全球了!那是不可能的,經過法國人同意了嗎,人家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才是地球最貴的,美國俄亥俄和蘇聯颱風都要甘拜下風。該艇造價高達40億歐元,約300億人民幣,夠在北京西二旗買5000套房子或100萬輛五菱榮光了,不過比起造價480億人民幣的印度超日王號航母還是很實惠的。



要打造海基核力量得有艇有槍有彈,之前說的40億歐元是核潛艇的造價,核導彈費用並未包含在內,據法國官方報道,其新型M51型潛射洲際導彈項目共花了80億歐元,為搭載這款導彈改裝凱旋級核潛艇耗費150億歐元。一艘核潛艇加上16枚洲際導彈以及一百多枚核彈頭,這是一筆近乎兩千五百億人民幣的巨大開支,夠讓所有日本人都用上三星手機了。

說到核潛艇不能不提美蘇,冷戰至今這半個世紀蘇俄生產了94艘戰略核潛艇,各種型號核潛艇的總數高達268艘,美國也生產了59艘戰略核潛艇,這倆開掛的傢伙實在太壕了!若能鑄劍為犁折,地球人家家有輛汽車不是夢啊。



說完價格,咱這就看看凱旋核潛艇是否物有所值。該型艇是法國海基核力量的支柱,水下排水量為1.4萬噸,比我國094彈道導彈核潛艇還要大5000噸。配備有魚雷和反艦導彈,以及M51型潛射導彈,其射程為8000~10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高達20馬赫,可攜帶6至10枚10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僅1艘核潛艇就能裝載一百多枚核武器,可以輕鬆打垮一個大國,或滅亡一箇中小型國家。

凱旋級核潛艇艇體呈流線型,沒有龜背,非常漂亮,下潛深度超過400米,水下航速超過46公里每小時。這裡小兵兵順帶提一下世界最快的核潛艇——前蘇聯的K222型攻擊核潛艇,該艇水面航速35公里每小時,水下時速高達83公里,比一線城市的行車速度快多了,當然,這主要是深海不限速,也不會擁堵,蘇聯老司機們開著這個排水量高達7000噸且潛深可達400米的大傢伙在水下狂飆的場景讓人想想就帶感啊,可惜08年被俄羅斯拆了。



凱旋級潛艇還有個亮點是採用泵噴射推進系統。泵噴射推進系統既能防止螺旋槳產生的空泡,又能對噪音形成屏蔽,可極大地降低潛艇的輻射噪聲,其噪聲水平僅僅相當於法國前一代可畏級核潛艇的1/1000,雖然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也採用了泵噴推進,但凱旋級卻比它們要早很多。咱們中國也研發過泵噴射推進系統,90年代中期做了大量的水動力和模型實驗,但研製進展緩慢,尚未進入實用階段。093/094核潛艇仍使用由減震合金製成的7葉大側斜低噪螺旋槳。

接著說凱旋級核潛艇,它還有個優點是探測能力非常強,相當於法國上一代可畏級核潛艇的10倍。不過數據很嚇人,現實很打臉,09年凱旋號核潛艇和英國前衛級潛艇相撞,聲吶罩被全部撞毀。



由於造價極高,法國人建造凱旋級核潛艇的週期也拖得非常的長,從首艇1986年開始建造,到2010年最後一艘艇服役,花了20多年時間建了4艘。

戰略核潛艇造價如此之高、建設週期如此漫長,那世界軍工強國為何不發展更便宜的彈道導彈常規潛艇呢。實際上核潛艇比常規潛艇強太多了,猶如噴氣式戰鬥機吊打活塞螺旋槳戰鬥機。核潛艇相對於常規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能量。核潛艇的核反應堆能提供充足的動力和電力,為核潛艇帶來一系列優勢。

最重要的是速度優勢,常規潛艇的極速大多不超過20節,極速航行最多不超過三小時。而核潛艇的極速往往能達到30節以上,還能長時間高速航行。由於航速上的差距太大,常規潛艇在對抗核潛艇的時候幾乎無法完成佔位,幾乎無法得到有效地攻擊窗口。核潛艇可以跟得上航母的速度,為航母保駕護航,常規潛艇龜速的小短腿在戰時容易拖艦隊後腿。



第二潛航時間優勢,即使是AIP潛艇,也就能在水下呆十來天就要上浮吸收氧氣來充電,大大增加了暴露幾率。而核潛艇水下呆幾個月都沒問題。

澎湃的動力讓核潛艇在保證速度優勢的同時保證體型優勢,為武器及電子設備提供充足的安裝空間,所以核潛艇的武器數量及種類都不是常規潛艇可比的。強大的反應堆還能為電子設備提供足夠的電力,使核潛艇可以支持功率更高的探測裝備,相近技術水平下,核潛艇無論是主動聲納還是被動聲納的效能都遠超常規潛艇。

所以某些鼓吹日本蒼龍AIP潛艇吊打中國093核潛艇的小朋友可以洗洗睡了,不服氣的請腦補一下奧尼爾擁有艾弗森的速度後與科比單挑的場面。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美國核潛艇:海狼級:首艘造價約18億美元,之後建造的約10億美元。 洛杉磯級的造價自首艘至批量生產後的造假約為2.2-10億美元不等。

一個級別得核潛艇與大型航空母艦的建造模式雷同,因少則幾艘,多則幾十艘組成一個級別,所以一個級別的所有艦隻全部完工要經歷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經濟、匯率、通貨膨脹等……,諸多經濟因素也是會直接對其建造,在相應時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雖同屬一個級別裡的姊妹艦隻卻有著天壤之別的造價是正常的現象。


翱翔滴毛鷚子


這個問題的題眼在多貴,而武器裝備有多貴一定與其特殊性有關。核潛艇的貴主要表現在技術門檻高,這都屬於無形成本,不是有錢就可以的,有些技術是被視為國家的戰略資源的,也是拉開國與國之間距離的壓箱底“寶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