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現在誰家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小寶貝,生怕磕著碰著,如今各個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孩子的生日宴越辦越豪華,禮物越選越貴重。這裡面的攀比風氣也讓不少家長既感壓力又覺無奈。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思琪今年上一年級,而她過生日這一天恰好不是週末,爸爸媽媽想給孩子過一個豪華生日的願望落空,在一番商討後決定給孩子定製一個“豪華蛋糕”給孩子送到學校。

除了自己班上的同學,還邀請了思琪學校的平時和她交好幾位小夥伴。生日前一整天,思琪都非常激動興奮。

“以前都是和我們還有家裡老人一起慶祝,現在上學了就比較重要,所以就隨她的心願,給她辦一個隆重一點的活動。”媽媽解釋說。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不光裝飾了很多氣球、卡通玩偶,還製作了甜品臺,邀請了西點師。

高潮部分是豪華三層大蛋糕被推上場,思琪和爸爸媽媽一起切開蛋糕,

“算算價格,咱這次生日宴花了近8千塊。如果太簡單了隨隨便便買個小蛋糕,糊弄糊弄,那也是對不起孩子的啊。”  

一來給孩子送一個這樣的豪華蛋糕可以為女兒掙面子,再有也是相幫孩子和小朋友之間聯絡下感情,同時和孩子們家長麼一起分享孩子過生日的喜悅。

思琪的爸爸媽媽想的很美好,覺的這是一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殊不知,蛋糕切開後,在場的家長聽到剛剛思琪爸爸媽媽說的那番話,臉上露出難堪的神情,也沒有一個小朋友上前去吃,孩子們的爸爸媽媽都以各種理由進行了拒絕。

家長們拒絕的理由也是花樣百出,孩子生病了、吃甜食不好、身體不舒服,不能吃甜食等等,這樣的情況不止讓思琪的爸爸媽媽很尷尬很不理解,思琪也是十分的難過委屈。

但是換位思考,其他家長也有自己的考量,雖然說思琪媽媽顯擺的話很不好聽,但是造成的影響卻就是如此。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家長要把控這個“度”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認為,這種辦派對、送禮物的做法是有好處的。

“我家女兒比較膽小,玩得圈子也狹窄。所以,我很鼓勵孩子去參加別的孩子的生日派對,我們自己每年生日也會辦。就是希望孩子在社交上能夠更開放一些。”

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的韓女士表示,他們辦生日派對不是為了攀比,就是希望借這個機會,讓孩子更熟悉班上的同學。“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因為有了這個機會,孩子跟一些玩得好的同學變成了好朋友,平時我們也會跟對方家庭建立聯繫,約著一起出去玩。”   

他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感受生日這件事情,不要過度保護、也不要操之過急,瞭解孩子對於生日派對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競爭心理轉嫁到孩子身上,

“我們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到家長的影子。生日派對,可以是一件好事,也可以是一件壞事,這需要家長和學校一起努力,看怎麼做對孩子的發展更好。”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總是給孩子過上“豪華生日宴”,會有什麼後果?

1、給孩子養成攀比的習慣

孩子還小,沒有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家長以這樣的方式為孩子在學校過生日,如果交到了朋友孩子會覺得是豪華蛋糕的功勞,以後還要保持,交不到朋友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2、給老師添麻煩

老師在學校照顧這麼多小朋友其實很不容易,文化吃飯安全老師都要操心,家長沒有權利額外再給老師增加工作。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3、好心辦壞事

每一位家長都因為控制孩子吃甜食被搞的焦頭爛額,給孩子破了戒以後又該如何管教?奶油蛋糕對於小朋友的吸引力太大了,但是確實有小朋友腸胃不好不耐受,吃了出現不舒服就問你尷尬不尷尬?

孩子一年只有一次生日,每年的生日都是不可複製的,所以家長想多花點時間和心思是可以理解的,但可以把慶祝的時間放在放學後,把地點改在家裡或餐館,而不是學校。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給孩子過生日不能只注重奢侈,想要給孩子一個難忘而有意義的生日,應該多考慮孩子的心思。

孩子希望和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有一個良好的關係,可以邀請關係好的小朋友來和孩子一起慶祝,而不是讓孩子在大人推杯換盞中的迷茫的過生日。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孩子的生日也可以和母親一起度過,讓孩子知道母親分娩的艱辛,生孩子的不易,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瞭解,促進親子關係。

許多家長認為這項活動費錢費精力,是一種攀比,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並不好。一些教育專家也表示,不支持家長只顧孩子高興,花大錢給孩子過生日的做法。“這不僅僅是有沒有消費能力的問題,更是在給孩子灌輸錯誤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也要讓孩子對金錢觀念有個正確的理解,不能讓他們認為隨隨便便或者輕而易舉就能得到錢財。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我們讓孩子從小在一個穿金戴銀的環境下成長,等到他們獨自面對社會的時候,就會變成伸手要錢,理所當然的“啃老族”。

可以問問你身邊的寶貝,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呢?很多孩子可能答不出來具體,或者會說從口袋裡變出來的。

我們這就藉助孩子最愛看的繪本故事書,《少兒財商繪本》全8冊

,可以告訴他們,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自己長出來的,更別說爸爸媽媽的手機和銀行卡片有魔法,全都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工作賺來的。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裡面有一冊《錢是好的,也是壞的》告訴孩子,它能買來富足的生活,但買不來家人的健康,買不來友情,但是有時候能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支持,我們不能賺取不義之財,要腳踏實地。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錢不是萬能的,至少,爸爸媽媽的陪伴,夥伴間的友誼,可不是隻拿錢就能換來的!生活不易,每一分每一釐,都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要好好珍惜。

6歲女兒過生日,爸爸特地送“豪華蛋糕”去學校,卻沒有人吃

對了,這套書還可以掃碼聽音,這樣語音伴讀的感覺真的很棒!

58元全8冊的《少兒財商繪本》,平均一冊少年啟蒙理財思維的教育書籍也不到10塊錢,不再是傳統說教式,而是將一個個看似深奧的金錢理念,以簡單自然的方式告訴你的孩子,對解決生活中關於金錢的問題很有幫助,爸爸媽媽們給孩子買上一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