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有哪些特色美食?

只是默默為你傷心


看了幾個回答說的都是比較出名但是也比較大眾化的美食,其實來石家莊有幾樣美食是不為外地人所熟知的,但是您如果沒有吃到就不算來過國際莊。美食之所以叫美食,味道是其一,特色是其二,最重要的是唯一性,所謂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兒了。

正題開始,請各位坐的舒服點,聽我講講國際莊的國際化“美食”。

1、鹹食

不是國際莊的朋友們不知道這是什麼吧,您可別以為這是大餅啊,雖然也是在餅鐺裡做的,但是和大餅可不一樣。

鹹食是石家莊地區特有的吃食,是用麵粉和成比較稀的糊糊狀,裡面放上菜碼,調料,韭菜段兒最好吃了,然後舀到餅鐺裡做熟。出鍋蘸上蘸料,嘿!一次能吃5、6張。

2、哭累(音譯,讀ku lei)

這個又是國際莊的特色美食了。原料十分簡單,各種菜都可以用。但是最具風味的就是“槐樹花”和“豆角”。洗好菜後,趁著菜還有水份時撒少量的麵粉,上鍋蒸熟,蘸蒜汁或別的蘸料。怎麼樣?想吃嗎?想吃就來國際莊。

3、黃子(石家莊人不叫黃子,叫 bing zhe)

黃子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石家莊的黃子別具一格。想吃飯正宗的國際莊黃子您得去農村的大集上,來上幾張,頂餓又好吃。

4、豌豆黃

這可不是老北京小吃,石家莊也有,並不是剽竊北京的。香甜,柔糯,蘸著白糖吃吃完巨滿足。

實際上一個地方的美食都是藏於民間的,只有吃到了這種民間美食才能說是真正瞭解了一個地方的吃的精華和吃的故事。


猛哥解說美食


石家莊絕對美食!不入非遺不推薦!!石家莊是河北省會,現轄22縣(市、區)和一個國家級高新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中山國、古城正定歷史悠久,趙雲、趙佗等名人輩出,這裡的飲食文化也很悠久獨特,隆重推薦石家莊的地道美食,這些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藁城宮面

藁城宮面手工製作技藝是藁城市特色產業之一。宮面產業以賈市莊鎮耿家莊村、西關鎮豐上村等較為突出。藁城宮面,又名藕面,源於隋唐,盛於明清,歷時1500餘年源遠流長。據元朝時期馬可波羅所著《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宮面—藕面”模仿、演變而來。清朝時,地方官吏就以藕面常年進貢皇宮,故得名“宮面”。直隸總督李鴻章以此進貢慈禧時曾說:“藁邑之掛麵,系鄉人所藝,味極適口,相傳數百載,乃名產也。” 該面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麵條細勻空心,色澤油亮而潔白,耐火不糟,回鍋不爛,食用方便,既可作為主食,又可作副食佐餐;吃涼麵條,熱麵湯均可。

無極餄餎

餄餎,古稱“河漏”。是以蕎麥麵為原料,經特製工具軋製而成的一種麵食。蕎麥是唯一的參科穀物,蕎麵餄餎則是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很久以前,無極人就有吃蕎麵餄餎的習慣,直到現在當地群眾過大年、辦喜事都少不了這道飯。無極的餄餎在製作時選用新鮮蕎麥現磨、現和、現做,用一種特製的餄餎床子,將蕎麵壓成細而長的圓狀條面,撈入碗中,再潑入多味調料的羊肉、豬肉湯,其特點是條細筋韌,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

正定八大碗

正定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八大碗,是正定一帶民間傳統菜餚的主要代表,此技藝創造經過歷史演變和戰亂,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並開始廣泛流行。正定八大碗,有四道葷菜四道素菜共計八道菜,四道葷菜分別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道素菜分為蘿蔔、海帶、粉條、豆腐,葷素搭配的八道菜都用大碗盛裝上桌。如今,但凡家族中有盛事喜事,適逢重大節日,或者是招待尊貴之客,壓軸菜餚當屬八大碗,這是一種待客之道,也是一種傳統的民俗風情!

真定府馬家滷雞

據正定縣誌記載“滷雞”明末清初由河北安國馬劉氏傳入真定,迄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是第二批“中華老字號”。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有記載的第一代傳人馬洛發把祖傳的滷雞定名為“馬家滷雞”,並在正定開設了馬家老雞店,有了相當的名氣。自從1901年慈禧太后品嚐讚譽後,馬家滷雞一度成為貢品,名聲大振,近一百多年來馬家滷雞世代傳承沿襲至今。

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

金鳳扒雞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石家莊大橋街,由回民馬鴻昌開辦“紅須利”店鋪,經營五香燒雞。1950年,由儲勤永等人引進吸收德州扒雞的優秀工藝,結合自身傳統,採用獨特的製作方法,創制石家莊扒雞,並將店面命名為石家莊大橋街扒雞店。他們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做出來的扒雞風味獨特,色澤金黃,味道純正,香味撲鼻,乾淨衛生,全城聞名,每天供不應求。由於製作扒雞的輔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組成,因此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

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

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技藝淵起於元朝末年,古時稱之為“胡餅”。據《明史》記載,公元1363年鄱陽湖之戰,軍師劉伯溫見士兵們出征時飲食不便,於是按周易命理五行之說,自制了胡餅給士兵吃,士兵們食後歡欣鼓舞,最終朱元璋大獲全勝,劉氏胡餅也因此在當時極富盛名。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製作工藝複雜,選料上乘,皮面、餡料選用純天然五穀雜糧原料。外皮酥脆、入口鬆軟自然生香,回味無窮;餡料營養豐富,不似一般月餅口感過甜、過膩,又因其香糯讓人食而不忘。

七汲全羊宴技藝

自古以來,全羊宴是堪與滿漢全席相媲美的大型宴席。其中菜品的原料均出自羊的身上,並以菜品繁多、口味鮮美、滋補健身為美名傳誦。無極縣七汲村的“全羊宴”在河北一帶遠近聞名,廚師根據羊的各部肌肉、內臟組織的不同,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做出色、香、形、味、各異的各種菜餚,並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稱,稱為全羊宴。一隻羊可以做出80多種菜餚。在製作上,刀工精細,調味考究,炸、溜、爆、燒、燉、燜、煨、炒,香而不膩,有的外焦裡嫩,有的軟香清淡,具有口味適中、脆嫩爽鮮等特點。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獨特視角看社會!歡迎關注 峰輕揚


閱城


河北石家莊是一個鐵路拉起來的城市,原來本是一個小村莊,因為其地理位置優勢,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城市,這座城市的外來人口較多,所以,地方資產的美食並不多,而是雲集了各個地方的美食下面就來介紹一些石家莊的美食:

麻辣燙 ,這是許多年輕人的最愛,把肉和菜都穿在竹籤上,吃的時候,將一大把竹籤穿起的肉和菜放進翻滾的紅湯中,可不是一串一串的吃,而是一抓一大把,用筷子一捋,菜就紛紛掉落香油碟中,就可以大飽口福了。



涮羊肉 ,將羊肉洗淨去骨去皮,剔除板筋,切成12釐米長、2釐米寬的大薄片,放在盆裡待用。把醬油、滷蝦油、芝麻醬、辣椒油等分別放在小碗內,腐乳汁、韭菜花放在小碟內。食用時,在火鍋內添上雞湯或水,待鍋內湯燒開時用筷子夾著羊肉在鍋內燙涮(約需一二分鐘),見肉片呈灰白色時,即夾出,蘸著各種調味料吃。肉片要隨涮隨吃。最後把菠菜、湯粉絲放在鍋子內,待菠菜熟時,放入精鹽、味精,然後連菜帶湯一起食用。絕對是超級美食。
驢肉火燒,驢肉應該是陳年老湯,加秘製佐料,大鍋燉制而成最佳。選用的驢肉出自是野外放養的小驢肉或比較肥的驢肉肉質較好。燉制時,首先,要保證燉制質量。燉制的驢肉不能偷工減料,比如,不要放硝鹽,硝鹽過量對人體健康不利,也影響肉的味道。其次,要掌握好火候,一定要保證充分的燉制時間,但時間也不宜過長。最後,鹹淡適宜。煮的驢肉如果味過於淡,影響驢肉香味的散發。過鹹,影響我們的口味。 在石家莊還有很多美食,只要你願意去品嚐,每一種都具有獨特的味道。


石家莊新聞網


石家莊是河北省會,是全國糧、肉、菜、蛋、果的主要生產區之一,素有北方糧倉之城。石家莊美食種類繁多,這些你吃過嗎?

藁城宮面

製作精良,營養豐富,是河北省地方傳統美食,麵條潔白明亮,耐煮有勁,味道鮮美。

趙縣雪花梨

這種梨成熟後肉質潔白如雪,故有此名,果實個大、皮薄、肉厚、多汁、香甜、清脆,頗受人們喜愛。

辛集鹹驢

是河北省傳統的漢族名菜,選料精細,製作認真,味道鹹香鮮美,軟而不爛,香而不膩。

缸爐芝麻燒餅

是河北有名的小吃之一,據考證已有千年歷史。它是用大缸做爐子,將麵餅貼在缸璧上烤制而成,色澤淺黃,外皮酥脆,內裡層次分明,酥脆清香。

狗肉全席

以一年左右的嫩狗肉為主料,採用各種技藝製作,有50餘道,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

欒城燻肉

燻肉選用精良豬肉,加工細緻乾淨。肉味鮮美,鬆軟可口,冬季味道保持長久鮮美不變。

李洛懷燻雞

色澤深紅微黃,發亮,食用時一撕就開,鮮美異常,肉質細嫩,很有嚼頭。

鍋貼餅子

是用玉米麵或高粱面等和麵,趁熱貼在鍋邊,待餅後挨鍋的一面烤成黃褐色,焦香酥脆。

燒餅裹肉

是深澤的民間傳統小吃,色澤金黃,外酥裡嫩,裡面裹的肉以小驢肉、牛肉、西河肉糕為主。

郝家排骨

由宮廷御廚創立,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用特殊工藝製作,風味獨特,肉質爽滑,讓人回味悠長。


悅會會員YHOUSE


別再說石家莊沒有特色美食了,往這看↓↓↓

石家莊沒有特色小吃?

那是你沒有去周邊區縣走一走

這些小吃拿出來

不輸給全國任何一個地方

有些甚至連石家莊人都不知道

1藁城宮面

藁城宮面,又名藕面。源於隋唐,盛於明清,歷時1500餘年源遠流長。藁城傳統名特麵食品,風味獨特。該產品以優質小麥麵粉、香油、澱粉為主要原料,經10餘道工序精製而成,有營養、雜糧、風味三大系列。

食用方法可按個人口味做成清湯麵,打滷麵、涼拌麵等。但最宜做湯麵為佳,因其空心耐煮,湯味皆由麵條的空心滲透而入味,光滑繞舌、細膩如玉、獨具風味。

2鹿泉卷煎假肉

卷煎假肉是發源於鹿泉市南部地區北故邑村的一項傳統烹飪手工技藝,因其製作材料以面為主,又被稱作“四面菜”。這項技藝流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卷煎假肉是當地村民逢年過節、置辦紅白喜事必備的傳統菜餚。

卷煎假肉是以面為主要原料的系列菜品,由糖卷煎、菜卷煎、溜溜渣丸子和假肉四道菜組成。卷煎假肉的口味分為甜、鹹兩種。

3辛集鹹驢肉


辛集鹹驢肉是河北省傳統的漢族名菜。選料精全,製作細緻,色紅味美,軟而不爛,香而不膩,鮮而不腥。

據傳在清朝道光年間,辛集市(束鹿縣)佃土營村有一家姓田的屠夫,搬至辛集附近的留雙營經營鹹驢肉。每天下午先把要煮的驢肉放在冷水裡浸泡,每小時換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後放入煮鍋,浸煮十分鐘左右,再換水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調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後撤火,用石塊兒壓好鍋蓋,然後慢火悶煮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煮熟的鹹驢肉撈出,食時順肉切條,再切成片後即可食用。尤以驢板腸,驢中肋,驢花腱最為上品。

4辛集黃韭肉丁餃子


黃韭,傳統栽培技術,是在秋後,將當年種植的韭菜割掉地上部分,把韭菜根刨出來,選取粗壯、沒傷根鬚的作為種苗。刨好地下室,做好苗床——俗稱炕。把穀糠與馬糞摻合均勻,鋪在炕上。然後把韭菜根順序栽上,用噴壺灑上清水。完全遮光,韭葉自然變黃。種植工藝複雜,技術性強,受季節限制,價格高。

黃韭和肉拌在一起做餃子餡,做出來的餃子好吃的不得了。

5晉州張家燒餅


鹹、甜酥燒餅關鍵在於燒餅的酥。它製作時是用1斤油 和2斤面,加鹽或白糖做成油酥面,然後用白麵按8:1的比例,加上發麵,加水和成皮面,然後再用皮面包油酥面,包好後揪成小劑,揉成小桃形,粘上麻仁按扁,形狀或圓或方均可,入爐烤熟。放鹽的就是鹹酥燒餅,放糖的就是甜酥燒餅,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利口,鹹酥或甜酥。

張家油酥燒餅味香脆酥、鹹甜適口。張家的製作油酥燒餅能保存6個多月,不幹、不硬、不軟。

6新樂大碗麵


大碗麵什麼材料都添加了些, 有肥腸、排骨、牛肉、豇豆、雜醬,可以根據自己的材料來,麵條勁道,湯料十足。

7正定八大碗

在正定縣,一直流傳著用“八個碟子八個碗”款待尊貴賓朋、犒勞優秀工人的風俗。在春節等重大節日用“八個碟子八個碗”待客這樣的風俗從古至今淵源流傳,逐漸形成婚嫁時也用其招待親朋。

正定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四碗肉分別精選前膀肉、中肋肉、後臀肉、肘子肉,這四碗肉用的肉料不同,每一碗肉都有名字分別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選料為蘿蔔、海帶、粉條、豆腐為主。

8正定燻肉


正定燻肉也很有名,膘薄肉厚,味道鮮美,還有難得一見的豬拱,肉質筋道。醃、燻、烤、煮、炸工序繁瑣、酸甜苦辣鹹一併嘗過。多少種人生滋味就有多少種燻肉味道,經歷了多少煎熬歷練,才成就了這人間獨特的美味。

9正定崩肝


正定崩肝,2011年入選石家莊市第四批非遺名錄,是古城正定的特色美食之一。它是用牛肝切成絲狀,爆炒而成,成品脆嫩滑爽、幹香可口、色澤黃紅,是一款熱制涼吃的名菜,以其製作時發出響聲、並不斷崩起而得名。

10欒城十二碗

“十二碗”是素席,主要是油燒豆腐、粉條、白菜、海帶、金針菜、油炸麵食等。這種酒席宴在改革開放以前特別流行,多為生活水平一般的人家過“紅”事招待客人的。“十二碗”菜,一般為油炸方塊豆腐、三角形豆腐、菱形豆腐各一碗;粉條四碗;一碗醋心菜,一碗海帶,一碗針菜。

以上的菜都是帶湯的大碗菜。碗是特製的,比普通的吃飯碗大;另外,還有兩碗炸麵食:一碗炸雞爪(白蘿蔔絲和白麵攪拌後過油炸成的),一碗炸面丸子(把麵粉用開水澆熟後做成丸子過油炸成)。

11行唐燜子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的所有人,都知道這種食品,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吃過燜子。精選的瘦肉加些許肥肉,和山藥粉和一起,用老湯熬製,然後蒸熟。顏色:略粉紅。

值得一提的是:老家的豬肉都是現殺,都不注水,絕對新鮮,山藥粉都是田地裡種的,純綠色,無汙染。而老家的水,是純地下水,味甘甜,可直接飲用。燜子形狀:象香腸大小,長度大約是寬5釐米長25釐米.總之,是1斤多一點一根的。

可以蒸著吃、炒著吃、煎著吃。

12靈壽醃肉面


醃肉面是河北省石家莊地區平山縣,靈壽縣獨有的地方名吃。麵條是地道的手擀麵,口感韌性十足,醃肉是本地特產,有一種獨有的鹹香味。平山縣的中山廣場附近有多家專賣醃肉面的館子,每每爆滿。賣麵條和其他地方也大有不同。館子門口擺一公平秤,顧客可以自己定要幾兩,每份麵條都得準確稱量,算得上童叟無欺。

13靈壽貼鍋餅子


玉米麵或高梁面、穀子面、山藥面、穀糠面等和麵(玉米麵和穀子面都要先用開水潑面),趁熱鍋貼於鍋邊,飯熟餅熟,挨鍋一面烤焦成黃褐色,酥脆可口。

玉米麵饅頭的製作工序和普通饅頭一樣有:發麵、施鹼揉麵、制形和上屜蒸熟。

14靈壽榆錢飯


榆錢飯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榆錢和玉米麵,將他們混好,然後放在秕子上蒸。不過那也是要掌握一定的火候,要不不是太乾就是太粘。還好,奶奶總是能恰當的把握時候。出鍋後,我們每人盛上一大碗,澆上必不可少的調料——蒜汁,然後開始享受那美味,狼吞虎嚥,一點都不誇張。

15深澤西河肉糕


西河肉糕是以石家莊市下面的深澤縣裡的一個鎮的名字來命名的,它的原料用的是紅蓍澱粉,高湯,和各種調料加工而成的,吃起來鹹香而不膩。再加上用本地的一種燒餅夾肉糕,就象漢堡包的樣子,本地人稱之為燒餅裹肉,味美價謙。是一種大眾小快餐。

16深澤燒餅裹肉


深澤特產燒餅裹肉是深澤民間的傳統小吃,相傳由清代流傳至今。深澤的燒餅裹肉選料、和麵、燒烤、裹肉等十分講究,首先是選擇上好的精麵粉、花生油、花椒麵、芝麻等原料。

燒餅色澤金黃,外脆裡嫩,香酥可口。深澤的燒餅裹肉的裹法講究,肉食以小驢肉、牛肉、豬雜、西河肉糕為主,尤以小驢肉和西河肉糕為上品,最為獨特。


點滴啟示錄


石家莊是河北省會,現轄22縣(市、區)和一個國家級高新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中山國、古城正定歷史悠久,趙雲、趙佗等名人輩出,這裡的飲食文化也很悠久獨特,隆重推薦石家莊的地道美食。

紅星包子

紅星包子絕對是石家莊包子的老字號,自1969年以來,生意興隆,長久不衰,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2000年9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莊裡人一定對它不陌生,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排隊買到期待已久的紅星包子,油乎乎的小手捧著紙包著的包子去向小夥伴炫耀。即使現在外出工作,回到莊裡不去高檔酒店不去奢華會所,而是熟練地把車停在國際大廈對面路邊,就是為了吃上一口唸念不忘的紅星包子!

地址:中山東路省博物院西鄰,西大街與中山東路口。

燕風樓包子

燕風樓石家莊人都知道,是石家莊飲食集團最早的產業,1983年由溥傑老先生親筆題寫“燕風樓”字樣。燕風樓坐落在石家莊建設北大街105號,北京烤鴨、燕風紅腸、燕風麵點、燕風包子四張"王牌"產品,倍受顧客青睞。其中,“遠近聞名”的燕風包子非常好吃,要想吃就得早來排隊,每天買包子的顧客絡繹不絕。

地址:燕風樓烤鴨店(建設總店),燕風樓烤鴨店(中華店),燕風樓(和平東路店),燕風樓(新華路店),燕風樓烤鴨店(裕華店)

藁城宮面

藁城宮面手工製作技藝是藁城市特色產業之一。宮面產業以賈市莊鎮耿家莊村、西關鎮豐上村等較為突出。藁城宮面,又名藕面,源於隋唐,盛於明清,歷時1500餘年源遠流長。據元朝時期馬可波羅所著《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宮面—藕面”模仿、演變而來。清朝時,地方官吏就以藕面常年進貢皇宮,故得名“宮面”。直隸總督李鴻章以此進貢慈禧時曾說:“藁邑之掛麵,系鄉人所藝,味極適口,相傳數百載,乃名產也。” 該面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麵條細勻空心,色澤油亮而潔白,耐火不糟,回鍋不爛,食用方便,既可作為主食,又可作副食佐餐;吃涼麵條,熱麵湯均可。

無極餄餎

餄餎,古稱“河漏”。是以蕎麥麵為原料,經特製工具軋製而成的一種麵食。蕎麥是唯一的參科穀物,蕎麵餄餎則是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很久以前,無極人就有吃蕎麵餄餎的習慣,直到現在當地群眾過大年、辦喜事都少不了這道飯。無極的餄餎在製作時選用新鮮蕎麥現磨、現和、現做,用一種特製的餄餎床子,將蕎麵壓成細而長的圓狀條面,撈入碗中,再潑入多味調料的羊肉、豬肉湯,其特點是條細筋韌,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

正定八大碗

正定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八大碗,是正定一帶民間傳統菜餚的主要代表,此技藝創造經過歷史演變和戰亂,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並開始廣泛流行。正定八大碗,有四道葷菜四道素菜共計八道菜,四道葷菜分別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道素菜分為蘿蔔、海帶、粉條、豆腐,葷素搭配的八道菜都用大碗盛裝上桌。如今,但凡家族中有盛事喜事,適逢重大節日,或者是招待尊貴之客,壓軸菜餚當屬八大碗,這是一種待客之道,也是一種傳統的民俗風情!

真定府馬家滷雞

據正定縣誌記載“滷雞”明末清初由河北安國馬劉氏傳入真定,迄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是第二批“中華老字號”。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有記載的第一代傳人馬洛發把祖傳的滷雞定名為“馬家滷雞”,並在正定開設了馬家老雞店,有了相當的名氣。自從1901年慈禧太后品嚐讚譽後,馬家滷雞一度成為貢品,名聲大振,近一百多年來馬家滷雞世代傳承沿襲至今。

金鳳扒雞

金鳳扒雞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石家莊大橋街,由回民馬鴻昌開辦“紅須利”店鋪,經營五香燒雞。1950年,由儲勤永等人引進吸收德州扒雞的優秀工藝,結合自身傳統,採用獨特的製作方法,創制石家莊扒雞,並將店面命名為石家莊大橋街扒雞店。他們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做出來的扒雞風味獨特,色澤金黃,味道純正,香味撲鼻,乾淨衛生,全城聞名,每天供不應求。由於製作扒雞的輔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組成,因此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

醃肉面

醃肉面是靈壽縣獨有的地方名吃。麵條是地道的手擀麵,口感韌性十足,醃肉是本地特產,有一種獨有的鹹香味。麵條到處有,靈壽醃肉面很獨特。到靈壽去一定別忘記點一碗醃肉面。

鍋貼餅子

玉米麵或高梁面、穀子面、山藥面、穀糠面等和麵(玉米麵和穀子面都要先用開水潑面),趁熱鍋貼於鍋邊,飯熟餅熟,挨鍋一面烤焦成黃褐色,酥脆可口。吃慣細糧,整塊原生態玉米麵餅子,可以一邊懷舊,一邊時尚。

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

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技藝淵起於元朝末年,古時稱之為“胡餅”。據《明史》記載,公元1363年鄱陽湖之戰,軍師劉伯溫見士兵們出征時飲食不便,於是按周易命理五行之說,自制了胡餅給士兵吃,士兵們食後歡欣鼓舞,最終朱元璋大獲全勝,劉氏胡餅也因此在當時極富盛名。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製作工藝複雜,選料上乘,皮面、餡料選用純天然五穀雜糧原料。外皮酥脆、入口鬆軟自然生香,回味無窮;餡料營養豐富,不似一般月餅口感過甜、過膩,又因其香糯讓人食而不忘。

七汲全羊宴技藝

自古以來,全羊宴是堪與滿漢全席相媲美的大型宴席。其中菜品的原料均出自羊的身上,並以菜品繁多、口味鮮美、滋補健身為美名傳誦。無極縣七汲村的“全羊宴”在河北一帶遠近聞名,廚師根據羊的各部肌肉、內臟組織的不同,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做出色、香、形、味、各異的各種菜餚,並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稱,稱為全羊宴。一隻羊可以做出80多種菜餚。在製作上,刀工精細,調味考究,炸、溜、爆、燒、燉、燜、煨、炒,香而不膩,有的外焦裡嫩,有的軟香清淡,具有口味適中、脆嫩爽鮮等特點。

缸爐燒餅

缸爐燒餅,顧名思義就是用火爐燒缸製作的燒餅。用缸製作食品是一 種很獨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燒出的燒餅不糊、面光,吃起來香、酥、脆。

驢肉火燒

源自河北保定的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很受歡迎的小吃,在石家莊也能吃到很正宗的火燒。驢肉配以近20種調料,烹煮時間長,肉香而不柴,香味綿長,酥軟適口。驢肉還有補血、補氣的作用,不僅味道鮮美,還有保健功能。


石家莊發佈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省會城市,而河北簡稱“冀”,冀菜又是八大菜系之一,石家莊的特色美食,可謂冀菜的代表哦。我來給你說說我心目中的石家莊特色美食吧!

1.金毛獅子魚

金毛獅子魚是一道河北石家莊的傳統名菜,屬於冀菜系。金毛獅子魚以鯉魚 為主要材料。用鯉魚加工修飾後,炸制而成。色澤金黃,魚絲蓬鬆形似獅子,酸甜適口。我曾經吃過一次這個,真真是魚肉嫩滑口感極好,一次難忘!



2.崩肝

正定“崩肝”做法獨特,選取優質黃牛肝,經過高溫蒸煮等十幾道工序,色澤醬紅,入口鮮香。長期以來,“崩肝”一直以家庭作坊生產為主,主要是現賣現做。因此,“崩肝”雖好,名聲卻不大。現做的崩肝口感真的好到爆炸,就像那種牛肚一樣,賊好吃!



3.金鳳扒雞

金鳳扒雞最早始於1908年,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上世紀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們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在1984年正式註冊了金鳳扒雞的商標。這個簡直是扒雞中的戰鬥機,好吃到吃了一次就想第二次,完全受不,簡直太棒了!



好啦我就給你介紹這三種吧,其他的還是要靠你自己去嘗試哦~


河北萬事通


大飯店的話有:

1、燕春花園酒店 三樓 環境好、價格高、服務周到。

2、燕春飯店 燒鵝仔 剁椒魚頭8錯

3、西美四樓 鳳凰酒樓 一個字:貴!這就是特色!

4、國際大廈 二樓 有西餐自助和中餐廳。中餐一般沒啥太多特色,薑絲可樂是第一次在這裡喝到,別的就沒啥印象了。

5、河北賓館 二樓的雅間1500包桌還不算酒水,裝璜得確實可以,每道菜都有服務員分餐,吃得比較累。

6、世貿皇冠 漁人碼頭 一般,如今已經不火了

7、上海灘飯店 廣安大街上的 上海風味,貴,環境有點特點,服務還可以。

涮鍋類:

1、侯氏麻辣燙:範西路小學對面。非常有名,早點去,要不然沒座。

2、小鳳麻辣燙棉二宿舍裡面,大球場對面,特別實惠。還上過《大剛時間》呢。走的時候也送口香糖,或檳榔

3、佰人王麻辣燙在王府井百貨對面,也特別特別的好吃,又便宜,環境也可以,可以去吃吃看

4、鼎鼎香涮園紅星旁邊的衚衕裡(就是棉二大鐵門對面)。我最認裡面的麻醬河底料。價錢比侯氏便宜好多味道也強多了

5、魚羊鮮:在華藥大廈一層,是貴州風味涮鍋,最具特色的是酸湯鍋,湯是紅色的,酸中帶辣,湯味淳厚,吃後齒頰留香。酸湯魚頭尤其美味。屬於好吃不貴的。飯店環境也很好,牆壁和地面用凹凸不平的石頭裝的,有些象酒吧的樣子,很有情調。扎啤和飲料是免費的。大力推薦。

6、宏(鴻)福涮鍋:棉二鐵門內,一進去就能看到 瑞麗西邊的小衚衕裡,一進去也就能看到;平安北大街,從中山路向北走500米吧,在路東(雅雅:這三個地都去過,又是便宜味好)

7、裕華西路城角街附近的陽坊勝利嚐嚐北京火鍋(就是那種用銅火鍋涮的),味道很地道。

8、中山路錦山城火鍋不錯。價格也很公道! 燒烤類:

1、韓紅石板燒:地址:中山路北京食品城附近,個人覺得一般

2、瑞輝燒烤: 地址:園明路與慄康街交叉口(點餐,價位實惠)

3、棉二八溝羊湯,槐中路新世隆斜對面,那裡的羊肉串 羊湯以及燒餅都非常美味,而且價格適中。價格也貴其他地方一倍。一個人吃上4.5串就足夠了。在它旁邊還有一家買煎餅果子的鋪子也不錯,可以去試試。

4、新疆烤肉:西二環和新華路交口的西北角去看看,有一家味道比較正的新疆飯店,就是環境差點

5、白老太燒烤:躍進路一家清真烤羊肉店,附近也有很多燒烤。白老太人氣極旺,吃得還算可以,那的腰子比較好吃。

6、東馬路大連燒烤,羊肉筋很地道,感覺沒放嫩肉粉,人爆多。

7、我喜歡新石楠路的燒烤,比如大鏡門,好吃。

8、眾人從:紅旗大街往工農路走,向東走。自助類型,15元一位,即可涮鍋又可燒烤。隨你意。酒水免費。羊肉。牛肉。鴨肉。魚等肉,可以自己烤,也可以讓服務員幫。烤完了,可以換上涮鍋。滿便宜的。推薦喜歡燒烤和涮鍋的人去。

9、真石炭火燒:東風路上。石鍋拌飯很好吃,才8元,比其他的韓國飯店的都好吃而且都便宜,還有烤牛肉也不錯,很實惠。

麵食類:

1、東東雲吞麵:火車站對面,從地下通道一上來就是。特色:鮮蝦雲吞4元,雲吞是由全蝦仁製成了,現在這麼貨真價實的東西真是太少了,再澆上海鮮湯,味道沒得說。咖喱雞飯6元。真正的6元吃飽,10元吃好

2、牛肉板面:工農路過了西二環後再走大概300米,在光明眼科醫院的西面雖說環境、衛生不敢恭維,但板面這個東西在石家莊還就這個文化那裡常有人開本田、奧迪的來吃,價格和別的地方一樣 .

3、六乃禧麵食館:石家莊火車站對過

4、東崗路和翟英大街交*口,北行20米有一米線館,米線和旦旦面無敵!!!

5、樂樂麵館:槐南路與體育大街交叉口往北,那裡的川西潑婦魚和肉末土豆泥做的特別好吃。店裡還有免費的豆漿贈送,環境也不錯。

6、華家油潑面:天元東臨的小衚衕裡,夠味,好吃

7、小王牛肉麵:華家油潑面對面、東購地下、北國六樓、家世界超市(友誼大街店)經濟實惠。味道也好。

西餐:

1、華藥二樓自助比薩:29元一位(地址:體育大街華藥大廈二樓自助比薩餅屋)

2、好倫哥自助比薩:39元一位(地址:中山西路國貿對過兒)

3、吉川世家(日本料理):需點菜(推薦好吃的東東:燒雞串5元/份,燒魷魚10元/份,鰻魚炒飯16元/份並送湯和小菜,吉川炒麵12元/份......)(地址:中京大酒店一樓)

4、吉野家(日本料理):推薦:DQ冰淇淋店,牛扒飯,豬扒飯,東坡飯等價位十五元左右(地址:東購東側一樓)

5、熱內盧烤肉:萬信鞋業二樓,從側面上去。環境不錯,自助,現烤的肉,送到客人桌前,按要求切割。門口有自助的水果,點心、小菜可以取用,還送咖啡。西餐哦,約會不錯,價位:中午38一位,晚上48一位,不含酒水。

6、加麥自助:22元/位 地址:懷特大廈一樓

7、燕春花園酒店2樓綠茵閣 點評:環境優雅,在那用餐的美女很多,雅間能容納10人以內。價格偏貴,適合商務、情侶場合用餐。說是西餐廳,其實也有很多中餐,拼湊著來吧。

8、槐南路上世紀高爾夫球場對面,西餐廳,名字記不起來了。老闆是德國人,老闆娘是臺灣人。東西地道,很多是國外直接過來的。特色店:

1、保定會館:位置在裕華東路翟營大街口附近,中華北大街,工農路與紅旗大街交叉口都有。搞不懂為什麼這家店這麼火,吃起來很一般,而且菜很貴,就是點菜的服務員是用PDA點的。

2、光明漁港感覺不錯也不貴,益友斜對面;體育南大街新開了一家。

3、湘君府:體育南大街乃是腐敗一條街,此處有一家,光明漁港對過也有一家。湘君府屬於新燕春集團下的飯店,剁椒魚頭味道很好。

4、北斗星:地址:建華北大街84號;和平東路156號;中華北大街126號,保定風味

5、燕鳳樓:總店:建設南大街(棉一立交橋南側),烤鴨、扒鹿肉,風味兒腸,小肚兒都很不錯。二分店:和平東路棉二對過。(環境和檔次差一些)

6、辣婆婆水煮魚:中華南大街、青園街、城角莊與中山路街口都有,風味不錯,魚做得比較好的是中華南大街和城角莊這兩家。在中信辦卡或訂燕趙都市報全年,水煮魚5折或全部8.5折,用商行的卡也可以打折8.5折(推薦)!

7、談固南大街與裕華路交叉口的漁家敖的水煮肉片不錯,那裡的水煮魚比辣婆婆的還要好吃。

8、大清花:餃子是這個飯店的特色,每次都送一盤豆腐,如果人少,可以就要3兩餃子加盤豆腐就夠好。哈哈!

9、小肥羊有多家,總店在東風路與平安大街交叉口。注意標誌不大一樣,有的叫××小肥羊,其實不是一家。

10、布衣坊:便宜!菜分大小份,橋東體育大街那個店服務態度還不錯,人民商場那邊一般11、巴蜀布衣,勝利北街,環境不錯,物美價廉,菠蘿八寶飯不錯。

12、六合居:中華北大街與興凱路交口附近,是火鍋。服務還不錯,叫服務員的時候不用喊,用桌上的撥浪鼓就齊。帶小孩去的要注意哦……別總弄成狼來了,赫赫。

13、美食城酒家:翟營大街小學旁邊,那裡的北京掛爐烤鴨,我覺得不比全聚德的差,也不貴!!!強烈建議!呵呵,還有香酥土豆絲好吃~~~

14、金鴨梨的鴨子也不錯(洞天往西100多米)

15、甜鴨梨:平安大街洞天影院西行50米,烤鴨,菜做得不錯,味道很正,也很便宜。環境也不錯,全木質的裝修,很乾淨。適合宴客小聚。

16、吳姥姥美食村:點餐,好吃不貴 地址:中華大街南頭.

17、鏡泊湖:影樂宮西行,樂仁堂西行50米。

18、紅尖椒:友誼大街和新華路的路口

19、大食堂:長征街上

20、四季鮮兔火鍋:紅旗大街與工農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南,北空招待所對過

21、十五太飽:九中街口,烤有涮,酒水免。實惠

22、貓嫂:廣安大街國際大廈斜對面,菜很便宜,味道也挺獨特哦,飯店推薦的菜都可以吃,就是太吵了,環境也一般,有點亂、舊。

23、積香排骨館:工農路和城角街交叉口。環境太差,村級水平,適合男士喝酒聚會,約會不太妥。

24、趙姐醬骨王:環境不錯,大骨味道鮮美,魚做的也不錯,可以試一下,燕趙晚報也有介紹呀!最重要的是有幾排特別適合年輕人約會的雅座。高教區想要約會的同學可以參考。地址:紅旗大街與新石中路交叉口東行路南

25、大碗麵骨頭館:中華南大街快到南二環的路東(棉十南臨),做的大骨頭很的特色,20元一大份,有許多人為吃這個特色,開車從好遠地方來呢

26、藏谷:裕華路和國際大道路口南行左轉,特點是環境不錯,中西餐和燒烤都有各自的分區,中餐價格非常實惠,西餐價格稍貴

27、老黑沙鍋店:二環西三莊大街口西南角:倉安路、城角街十字路口往南路東第二家沙鍋店。

28、罐罐王:鍋仔類的一家特色店,湯還是比較鮮美滴,建議嘗試。槐中路一家,體育南大街一家。

29、知青部落村:菜量大,價格便宜,環境服務都很一般了。

30、緣聚德紅燜羊肉:東風路+青園街路口東南角,實惠。味道好!肉都是選的羊排,比育才街那家肉的質量要好的多。還有這裡免費提供的冰糖菊花茶,在吃羊肉的時候清口效果很好。缺點是人氣太旺,幾乎每次去都要排隊等號。建議大家早些去。或者要一張定餐卡,提前打電話預定。

31、第一家:省博物館對面棉二宿舍裡面,在做煎餅果子的對面。特色:便宜,菜全。在這種小店裡還能有這麼多菜種的選擇真是不易啊,而且味道還是很不錯哦,推薦嚐嚐蘑菇酥(好像是這個名字),紅燒雞塊。見人點過酸湯水餃,光聽這名就有食慾啊。推薦這裡的水煮雞片、幹豆角與魚香茄子煲!

32、元之島: 旋轉自助 20元左右/位(地址:一店青園街與槐中路交叉口,二店青少年宮東側,三店中山路西大街交口千品府內)

33、在育才街與槐北路附近有一家麻辣龍蝦: 他們店用的都是四川的辣椒和花椒 ,火得不得了,去了還要排隊 去晚了就沒有蝦拉!有機會去嚐嚐吧!

34、 明月齋的手抓羊排也不錯 中山路翟營大街交叉口西北角

35、裕華路與師範街交叉口向西50米的小紹興酒樓很好! 裝修華麗,以上海菜為主,很好吃。吃的不用很多,但花樣非凡!

36、西大街範西路交叉口南行50米路西院裡瀘州飯店夫妻肺片地道

37、川味香:做的熗鍋魚,在四中路小學對面,面積極小,但是飯菜的味道卻超好,有時候吃飯的人排隊能排到晚上9點呢。

38、銀龍酒店:長征街與正東街交叉口,秘製魚做的一絕。人氣很好,中午12點或晚6點以後去絕對排隊。

39、川府老劉:範西路上,川菜做的還不錯,而且便宜。

40、川府老酒:省電力研究院對面和側面各一家(體育大街南,懷特附近),川菜地道,人滿為患

41、老酒川菜坊:體育南大街231號,人民商場後面也有一家,味道還不錯,毛血旺地道。

42、老燒魚:在建國路市六院附近,做的菜也是物美價廉。向大家推薦它的招牌菜老燒魚,半條魚一盤,才9元錢,酥嫩的魚肉澆上略帶微甜的醬汁,不愛吃魚的人吃過都會惦記。

43、一點味兒茶餐廳:在河北藝術中心對面,燕山浴都旁邊的小街上,你一抬頭就能看見它的綠色招牌。這裡臺式套餐的價位非常便宜,平均每人消費在15元左右。環境很不錯,尤其還設有書架,可以一邊吃一邊看喜歡的書,書也滿新的。推薦他們的招牌飯,滷肉飯(有肉丁、滷雞蛋或煎蛋還有菜)好大一碗才12元,飯後還免費贈送湯。

44、鮮鴿樓:位於友誼大街與建國路交叉口西行200米,這裡的烤鴿子在石家莊來說非常獨到,而且烤豬蹄也特好吃,還有辣椒脆骨值得推薦。

45、新民謠: 裕華路與翟營大街交叉口西行50米路北, 保定菜,價位適中,量大。味道也不錯。

46、洪旺老店:北新街上,老保定燒魚18魚,份大,還有小餅子。兩個人一份魚就差不多

47、牛仔基:體育大街上裕彤對面省體育局院內,主要是四川菜,如果有優惠卡的話,還是很經濟實惠,菜味道也不錯,環境很好,洗手間用的是腳踏沖水的。因為地方比較隱蔽,所以人還不算多,好多是老顧客,有優惠卡的人

48、叫叫酒家:劉老根左鄰。老闆娘是東北人,做得小雞燉蘑菇絕對棒!還有自制的皮凍和臘腸。

49、京可酸菜魚:建華大街和槐中路路口東行100米,我這不喜歡吃魚的人吃過一回後都惦記它,酸菜魚一盆加3份米飯夠3個人吃的了,也就30多元,其它的小菜做的也都不錯。

特色小吃:

1、煎餅果子:省博物館西行50米路北,在紅星食品商場對面的大鐵門裡,進去就能看到啦

2、維明南大街橋西區政府對面的省一幼門口早晨有夫妻倆一個賣煎餅果子,一個賣煎餅夾菜都很好吃

3、劉鍋盔:談南路上,尤其是夫妻肺片,味好!

4、興苑街的“成都鍋魁”也蠻好,老闆是四川人,原在某賓館任廚師長,酸辣米粉口味地道

5、成都麻辣鍋魁。工農路與友誼大街交叉口東行100米,石家莊海關東邊的小衚衕裡,路邊大排檔,味道好,但同樣對環境別期望太高。

6、開口餃子:地址:華藥大廈東側開口水餃

7、老邊餃子:棉五宿舍對面,東北過來的。還可以,價格適中

8、麻辣串:天客隆北門西邊樓梯下面的小店。比街上曉攤兒上的乾淨,味道相當的不錯,品種也很全。店裡的冰激凌很好吃,每次吃的都很過癮。

9、樊大餅:東風路

10、粗糧大全:槐北路與建設大街交口,世紀公園邊上也有一個(雅雅:非常好吃呢~~~)

11、肉夾饃:民族路上有家西安肉夾饃,建設大街西美南邊開了分店

12、棉二天津風味早點:鍋巴菜、羊雜湯。味道好極了。就在大鐵門往北一百米。

13、新疆大盤雞:北新街與和平路交叉口向北

14、蘭州大盤雞,量大味道湊合,店比較多,現在就知道東風路上有一家,那邊一條街都是吃的。

15、 在水源街上,和新華路交*口,街西有一家寶光燻肉館,那裡的鞋底火燒特別好吃,而且每次下班去都很難找到位子。

16、 四中路路北有一家成都快餐館,裡的麻辣粉超好吃,還有鍋魁,說著說著口水都流下來了

17、楊家驢肉:中華北大街過了北二環50米路東,驢肉全吃, 吃鍋、吃菜、 火燒。價格便宜。環境一般,小店。味道不錯,人氣旺晚上去店門口甬路上都擺滿桌子。

18、廣安大街上的老楊家驢肉火燒,是正宗的保定風味。

19、範西路上的河間驢肉火燒店,面積不大,但是火燒很地道,再來碗小米粥滋味就別提有多好了。

20、躍進路上的白老太,燒烤夠味,牛肉罩餅也不錯。

21、談南路上的白老二牛肉罩餅,味道與白老太有一拼。

22、三姐串吧,在北宋路上,與體工大隊門口的那家麻辣串是同一家,人氣也很火

23、京冠春餅店:在建設北大街華普超市對面,是家全國連鎖。價位很合適,而且服務好,服務員會適時提醒你點菜是否足夠。那裡的菜品都可以卷在春餅裡吃,捲餅配料2.00元/份,有好幾種菜和醬,吃完後再加就不要錢了,還有好幾種粥可供大家選擇。除了春餅之外,向大家推薦桂花鴨絲、一品天香骨、招牌捲餅菜。


TV復古


石家莊美食很多,讓我們分門別類來看:


“石字號” 傳統特色美食名單

1、金鳳扒雞

2、“石飲紅星”包子

3、平山油鬼

4、正定八大碗

5、無極餄餎

6、燕風紅腸

7、趙縣石塔燒餅

8、深澤西河肉糕

9、正定馬家滷雞

10、井陘抿須

“石字號” 傳統美食品牌店名單

1、中和軒飯莊

2、燕風樓烤鴨店

3、李家老院子美食村

4、正定聚豐飯店

5、正定回真樓

6、振頭古鎮

7、哈老太太清真餐廳

8、紅樓飯店

9、石門一味

10、趙縣驢百味飯店

“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

金鳳扒雞

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名牌產品,始創於1908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是石家莊商業飲食文化發展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金鳳”扒雞繼承了我國扒雞和滷煮雞的傳統工藝,採用現代工藝與百年秘製配方相結合,產品外型完整美觀,色澤金黃透紅,肉質鬆軟香嫩,味道純正,香氣撲鼻,品質獨特,產品享譽國內市場。

金鳳扒雞選料精良、製作程序嚴格規範。蛋雞通過沖洗、整理、別緻造型等多道工序後入鍋,炸至金黃色,利用陳年老湯佐以十八味名貴中草藥燜煮十幾個小時以上,真空包裝而成。

“金鳳”扒雞曾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中華老字號”、“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馳名商標”、“河北特色旅遊名吃”、“石家莊遊禮20強”、“石家莊商業優秀原創品牌”等榮譽。

“石飲紅星”包子

石家莊飯店的特色小吃,原名“紅星包子”,後註冊更名為“石飲紅星”包子,是石家莊的傳統特色美食,始創於1969年。

“石飲紅星”包子小巧玲瓏、色澤潔白、皮薄餡足、鬆軟利口、清香不膩,唇齒留香,外表如同一朵綻放的白菊花。

“石飲紅星”包子選料精細,製作考究。其餡選料選用肥瘦相間豬肉,按一定比例搭配,加入調好口味的料水,精心攪拌製成水餡。麵皮用發麵,搓條製劑後,擀成直徑為8釐米,薄厚均勻的圓片,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褶,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保證有圓形提褶14個至16個,並且褶花疏密均勻,形如秋菊,最後上籠蒸制而成。

“石飲紅星”包子榮獲多項殊榮:2000年9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2016年5月被評為“河北金牌旅遊小吃”、2016年11月榮獲“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平山“油鬼”

“油鬼”是平山最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是一種油炸食品,色澤金黃,吃起來清脆噴香回味無窮。

“油鬼”,看起來與油條相似,但其中間作折身狀,似一跪著的小人。炸油鬼製作首先是“兌花”,接下來和麵、餳面,第三步“墩條”和餳面,第四步“包條”,第五步“做條”和“擰花”,將包好的“條”擰成螺紋狀。第六步下油鍋炸。期間需用長筷子將油鬼從摺疊處撐開。待炸到色澤金黃、蓬鬆飽滿時,即可出鍋。

明清時期,平山老北街的炸“油鬼”曾作為貢品送往京城。每逢大典和重大祭祀活動,知縣都要親自坐上馬車送往皇宮,天黑啟程,早五更趕到,要讓皇上吃到香甜酥脆的“油鬼”。

平山縣“油鬼”製作技藝,已列入石家莊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正定八大碗

八大碗是正定特色名吃,具有濃郁北方特色,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傳,常山趙子龍打了勝仗時,常用四大碗肉菜和一些素菜犒勞將士。將士們退役返鄉後將菜餚的做法帶回老家正定,並且不斷改進。這種四碗肉菜和四碗素菜的形式在唐代時被定型為“八大碗”,並廣泛流行。

正定八大碗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四碗肉分別精選前膀肉、中肋肉、後臀肉、肘子肉,這四碗肉用的肉料不同,每一碗肉都有名字分別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選料為蘿蔔、海帶、粉條、豆腐為主。

正定八大碗的特點是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與饅頭、大米飯相搭配,吃起來滿口留香,嚥下去回味無窮。2007年“宋記八大碗”入選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無極餄餎

無極蕎麥餄餎俗稱餄餎面。圓條形的細長麵條,香噴噴,熱乎乎,很合人們的口味。“蕎麥餄餎黑是黑,筋韌爽口能待客”,這是人們對蕎麥餄餎的讚美。

無極多沙地,曾廣泛種植蕎麥,所以蕎麥麵的餄餎、麵條、餃子就成為日常的飲食。有時人們還將蕎麥麵與紅薯面、榆樹面摻雜在一起吃,這樣更筋道。現在,無極城北的人們在結婚時都會吃餄餎,取其“吉祥長壽”之意。

無極的餄餎在製作時選用新鮮蕎麥現磨、現和、現做,用特製的餄餎床子,將蕎麵壓成細而長的圓狀條面,撈入碗中,再潑入多味調料的羊肉、豬肉湯,其特點是條細筋韌,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

目前,北蘇袁家餄餎發展較快,成為無極餄餎的優秀代表之一,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旅遊金牌小吃。2017年被評為河北省“冀字號名店”“石家莊名吃”等稱號。

燕風紅腸

燕風紅腸是燕風樓四大王牌產品之一,歷史悠久,暢銷不衰。

燕風紅腸採用傳統工藝配方下料,具有獨特的加工工藝,風味獨特,濃郁芬香。多年來受到大家推崇,最重要的是,選料嚴格、配方精良,口味獨特。製作紅腸選用的是石家莊肉聯廠經過嚴格檢驗檢疫的肥瘦均勻的新鮮豬肉,配以上等綠豆粉芡和秘製特色香料,按一定的比例調製成餡。腸衣採用的是無毒無害的綠色天然腸衣,灌製成型後,入老湯滷製成熟。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湯賦予了燕風紅腸獨特的風味,撈出後還要經過一道重要工序,入燻爐用果木熏製,在充分吸收了果木的特殊香味後,色澤紅亮,油潤,散發著撲鼻香味的紅腸就可以和廣大食客見面了,來上一片,回味悠長,為您的餐桌增添一縷亮麗的色彩。

趙縣石塔燒餅

趙縣傳統地方美食,又名薛家燒餅、俗稱油酥燒餅,創制於清代,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因打燒餅的主人居住在趙縣陀羅尼經幢(俗稱石塔)腳下而得名。

石塔燒餅以精粉、黃米粉、驢油等配料精製而成,色澤金黃,層次分明,質地鬆軟,鹹香適口。燒餅有甜、鹹兩種口味,甜餅餅心拌以紅糖,鹹的上面有芝麻,外酥內軟,香而不膩。

當地,薛家燒餅是石塔燒餅優秀代表。薛家祖上掌握打燒餅的技藝有一個傳說。相傳在清朝咸豐三年,太平軍自柏鄉攻入趙州境內,與清軍在巷內激戰時,有一太平軍受重傷倒在了薛家大門口。薛家在城內是大戶,頗講禮儀,祖上憐其痛、愛其勇,便秘密救治在家。這一兵勇原是洪秀全的麵點御廚,有打燒餅的絕活,便傳於薛家,使這種太平天國國宴麵點絕活變成了我們今天所品嚐的薛家燒餅。

深澤西河肉糕

深澤西河肉糕是傳統地方風味小吃,起源於河北深澤縣西河村,位居深澤“美食三絕”之首。

西河肉糕創始人是清末西河村的李洛提。李洛提出生於清1871年,成年後在當地一家富戶的肉坊裡打工,年終東家給每人分了一塊驢肉。由於家裡人多肉少,李洛提只好將驢肉剁成餡,放入澱粉和煮肉的調料,用熱水攪拌均勻,上鍋蒸熟。出鍋後香氣撲鼻,十分好吃。從此,西河肉糕便誕生了。

西河肉糕以綠豆、紅薯澱粉為主料,驢肉、驢油、香油為輔料,以多種調味品為作料。製作方法是將驢肉切成細粒,用煮肉的老湯將澱粉、肉末、油一併調好,放入盆中,加入調料蒸制而成。

西河肉糕具有色澤紅亮、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的特點,已成為深澤縣傳統美食的一張名片。

正定馬家滷雞

馬家滷雞是正定的特色產品,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始創於清朝初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1901年12月,慈禧太后及光緒皇帝在正定行宮逗留期間,除了遊覽正定府的眾多名勝古蹟外,還遍嚐了各色風味名吃。其中對馬家滷雞讚不絕口,稱其香、鮮、嫩,對味又好吃,從此,馬家滷雞名聲大振。

馬家滷雞選料嚴格、製作精細。挑選的活雞,要經過屠宰、煺毛、洗淨、除菌、湯煮等步驟。洗淨之後,滷煮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造型,這也是馬家滷雞的特點之一。一隻翅插入口內,使頭部彎回,另一翅摺疊,兩腿別起,爪入膛內,呈琵琶狀。

湯是製作滷雞的關鍵。馬家滷雞使用百年老湯,滷煮的用料有20餘種,煮雞時按雞齡長短定火候。煮好的滷雞黃裡透紅、顏色鮮亮,、油香撲鼻、清爽持久、味道醇厚、鮮嫩可口,雞皮油光平展,不破皮、不脫骨、不塞牙、不膩口,久食不厭,老幼皆喜。

井陘抿須兒

井陘地方特色小吃,有千年以上歷史。在平山等地又名疙豆兒,因狀如蝌蚪而得名。

抿須兒有豆麵、玉米麵、純白麵、山藥面、紅薯面等多種,製作時要摻上少量白麵增加黏性,或者加入一些玉米麵或紅薯面。

所謂抿須兒,就是用一個鋤子一樣的鐵器將放在抿須兒床子上的麵糰“抿”到燒開了水的鍋裡,形成一個個像“蝌蚪”一樣的小面須。

做抿須兒其實很簡單,不用手去和麵,麵粉加上水用筷子攪起即可。抿須兒的標準是四五公分長,且兩頭帶尖兒,說它像“蝌蚪”,更像“面魚兒”。因為抿須兒面軟和,所以抿到鍋裡的抿須兒只要翻個滾兒就可以出鍋了。煮熟後撈出,澆入各種葷素滷湯攪拌後食用,味道鮮美。其特點是內虛外筋,別具風味。

抿須兒的滷湯很講究,湯料不同,其味各異。以肉炸醬為滷湯,柔和香軟;炒酸菜滷湯,酸滑利口;西紅柿滷湯,色鮮味美。如果在開水鍋裡滾白菜、菠菜或蘿蔔片,噴上蔥花(油噴)味道更好,也有在鹹飯鍋裡抿蝌蚪。

“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品牌店

中和軒飯莊

中和軒飯莊是一家老字號企業,以經營傳統中和軒蒸餃和清真特色菜品為主。中和軒蒸餃成形美觀,皮薄餡大,吃時帶漿,清香不膩,回味醇厚,風味獨特,長期盛譽不衰,備受消費者青昧。

中和軒飯莊始建於1920年,由滿氏兄弟最初在當時的通順巷(中華衚衕)經營清真炒餅和炒菜,後把天津包子引到石家莊,增添了小籠蒸餃,賣出了名聲。中和軒飯莊現成為擁有七家分店、年營業收入3500萬元的股份制企業。

中和軒蒸餃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華名小吃”;2007年獲冀菜飲食文化大賽“河北名點獎”金鼎獎。2011年中和軒飯莊榮獲國家商務部“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 2015年榮獲省會“夜經濟名片”稱號。

作為石家莊擁有“中華老字號”稱號的品牌飯店,中和軒飯莊在繼承傳統操作工藝的基礎上,立足清真特色,堅持品牌經營,挖掘創新傳統清真菜,新派清真菜,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為百年中和軒飯莊開創美好“味”來。

地址:石家莊市建設北大街73號

電話:0311——86673989

燕風樓烤鴨店

燕風樓烤鴨店,是集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國家特級酒家及全國餐飲五十強。作為省會本地餐飲業的老店,主要經營北京掛爐烤鴨及京派菜系,其北京烤鴨、燕風紅腸、燕風包子及燕風麵點是燕風樓四張“王牌”產品。

燕風樓烤鴨店歷史悠久,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期誠意聘請了有清真烤鴨傳人之稱的北京鴻賓樓名師艾廣富老先生來店傳授烤鴨技藝,同時還聘請了北京柳泉居王福德等多位名師傳授北京菜餚,就此奠定了其主營北京烤鴨及京派菜系的特色風味。1983年由溥傑老先生親筆題寫“燕風樓”字號,並賦絕句“紹繼鴻賓味,迢遙柳泉香,今日燕都饌,燕風取次嘗”。後更名為燕風樓烤鴨店。

企業先後榮獲“全國先進集體”、“ 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文明號”、“ 國家特級酒家”、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點”、“ 全國十家酒家”、“ 中華餐飲名店”、“ 國家特級酒家”、“ 全國優秀餐飲企業”等稱號。

地址:石家莊市長安區建設北大街19號

電話:0311——86044833/86673976

李家老院子美食村

李家老院子美食村即老院子飯店,是一家集傳統民居建築群、石家莊歷史文化博覽、地方特色餐飲、綠色生態採購體系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以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典型的冀中建築風格,成為省會文化經濟的一張特色名片。

李家老院子由婚宴大廳、美食街、中國老手藝博物館三個板塊組成。美食街有風格各異的八大四合院,院落之間高低錯落,佈局合理;建築材料或磚或石、或木或竹,都取材於老舊房屋拆遷留下的磚、石、瓦、木,古舊的色調和純手工雕制的門、窗、梁、檀,折射出石家莊市民間民俗文化的悠悠歲月。院落中的每個房間均以周邊縣(市)原有的村鎮名稱命名,如高遷、老獲鹿、真定府、深澤等,成為人們懷念故土、寄託鄉愁的一個載體。

李家老院子菜品地方風味突出,充分挖掘民間傳統菜,堅持選擇天然、綠色、安全的原材料,同時傳承傳統的手工製作技藝,形成了風味獨特的地方民間菜品菜餚體系。其特色菜品老李家“肉皮凍”、老李家秘製“驢肉燒麥”、老獲鹿香脆“燒餅捉肉”、老獲鹿“蕎麵餎餖”、老李家“燻肉”、梨香柿子“醃肉”等深受大眾歡迎。

地址:石家莊市植物園西鄰

電話:0311——67809555

正定聚豐飯店

正定縣聚豐飯店創辦於1988年,結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的風土人情“借鑑與創新並舉”,將飲食與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聚豐飯店獨樹一幟的經營特色。

聚豐飯店以經營餄餎面與地方風味菜為主,精心研製的乾鍋鴨頭、草原烤玉兔、聚豐大排、聚豐乳羔羊餄餎、熱切丸子等菜品成為特色招牌菜品,並多次在市、縣烹飪大賽中獲得金獎。

企業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佔領市場,以科學管理求得企業發展”的經營宗旨,秉承顧客至上,以顧客的滿意度為衡量標準,內抓素質外樹形象,給顧客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企業曾先後榮獲“先進個體工商戶”、“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正定縣光彩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

為適應市場發展,該飯店進行了升級改造,改善了環境,提高菜品的品質和質量,適時調整菜品結構,推出不同檔次的商務宴、滿月宴、親朋家宴及時令菜品,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地址:正定縣常山東路

電話:0311——88026111

正定回真樓

正定縣回真樓飯店,原名回真樓木火鐵鍋燉,始創於1985年。

回真樓秉承“營養、健康、傳統、本味”的宗旨,以傳統回族家庭文化為背景,將木火鐵鍋燉菜這一河北民間傳統家常菜品做得經典而富有特色。

木火鐵鍋燉食材選料考究,製作工藝獨特。選用清真肉類、新鮮蔬菜,配上獨家秘製醬料,鍋內蒸上大花捲,在木柴燒熱的大鐵鍋裡慢慢熬燉20分鐘,一鍋肉菜汁濃入味、香氣四溢,現蒸主食經燉菜的熱氣浸潤,味道絕佳。

秘製醬料使用幾十種原料精製而成,在製作鐵鍋燉菜的過程中與蔥、姜、蒜等調味品一起放進高溫的油鍋內烹製,直至烹炒出最香的味道,並加入調配好的醬油、醋等調料,顧客可以隨個人口味點配的肉類、菜類一併倒入鍋內,無需攪拌,加入適量清水即可。

“健康而不失本味”是企業的宗旨,企業採用標準化管理,傳承弘揚飲食文化,追求綠色、營養健康,成為當地清真特色美食的代表,對研究和保護當地回民風俗和飲食特點具有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

地址:正定縣東門裡村旺泉南街17、18號

電話:0311——88023404

振頭古鎮

振頭古鎮以經營石家莊特色小吃美食為主,是一個集休閒用餐、家庭聚會、商務接待的綜合性飯店, 很適合尋古韻品美味,來一場老石門的美食體驗。

振頭古鎮在傳承挖掘河北傳統美食基礎上,不拘一格,博取眾家之長,匯聚石家莊及周邊地區的特色風味小吃和地方風味菜品。

振頭古鎮裝修風格獨特,一層餐廳主要由振頭一街、振頭二街、振頭三街、振頭四街四條古街交錯組成,彙集了紅星包子鋪、王氏糖心炸糕、曹家貼餅子等周邊縣區地方美食。

二層宴會廳,每一個包間都有獨特的主題,如音樂、紅酒、高爾夫等,每個主題代表一種文化情結。民國的留聲機印象,熱情洋溢與神秘內斂的西班牙情調,濃郁的紅酒味道,豐富的藏書……振頭古鎮無不在中西交融與碰撞中展露風采。

地址: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南大街與槐安路交口東南角

電話:0311——88880602

哈老太太清真餐廳

哈老太太清真風味餐廳的前身是1927年哈玉田老先生創建的“哈玉田牛肉罩火燒”, 是石家莊本土特色的清真名小吃。

迄今經營“哈家罩火燒”已有20年的歷史。第三代傳承人哈嬋女士自繼承祖業以來,一直秉承著哈老先生的“要做湯、先做人”的教誨,在經營主打產品“哈老太牛肉罩火燒”的基礎上,又根據市場需求,增加了牛羊肉蒸餃、熱切丸子、水爆肚、手抓羊肉、手抓羊排、特色烤串、私房醬扒兔頭、私房醬扒兔腿、私房醬扒兔胗、清真素炒等特色菜品。

以熱誠、全心全意服務顧客的態度,贏得了廣大石家莊人民的喜愛。2012年3月石家莊哈老太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品牌“哈老太太”,公司主打產品以具有多年曆史的“哈老太牛肉罩火燒”為主,企業走上了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企業曾先後榮獲 “河北老字號”、 “冀字號名吃”、 “冀字號老店”、 “石家莊老店”、 “石家莊名點”等多項殊榮。

地址:中華北大街與聯盟路交口西行100米路北

電話:0311——87163226

紅樓飯店

紅樓酒店,是省會石家莊特色婚宴酒店,首創了皇家宮廷接親、宮廷格格上菜儀式,富有傳統文化民俗特色。紅樓餐飲公司始創於1986年,專注餐飲30多年,是石家莊的老字號飯店。

紅樓飯店以《紅樓夢》的紅樓宴為特色菜品,並融合了精品私房菜、川菜、湘菜的精品菜餚,以滿足更多顧客的需求,金毛獅子魚、炫舞紅樓、劉姥姥花捲、五香全腰、托盤牛肚鍋、金山碳烤肉、石鍋小土豆燉肉筋、八寶糯米卷等被評為最受歡迎菜品。

開口露餡水餃是本店的招牌特色,國家專利、全國連鎖、省會獨一無二,只此一家。“生餃開口露餡,煮熟自然合攏”聽著奇,看著笑,吃著香,益健康,反傳統的水餃帶給客人的不僅是驚奇更是美味。該水餃品種多、皮薄餡大,造型奇特。即點、即調、即包、即煮,確保了餡料中的蔬菜原汁原味,醇香美味,深受大家喜愛。

飯店先後榮獲“消費者信的過企業”、“河北省愛心企業”、“省會十佳餐飲企業”、“河北省石家莊專業婚宴飯店”等榮譽稱號。

地址:建設南大街與東崗路交叉口南行500米路西

電話:0311——66176178

石門一味酒家

石門一味酒家,2012年11月開業,以經營地方特色美食和特色燻肉為主,裝修風格典雅,傳統民俗和時尚結合,也是婚宴接待的首選。

酒店主打招牌菜為具有歷史傳承的獨特的李氏燻肉系列。燻肉以奧開放心肉為原料,用三十餘種名貴調料,經修整、醃漬、理湯、煮制、燻烤等十八道工序精製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防腐劑和香精,既保留了產品傳統的工藝和品質,又賦予了產品新的內涵,以其味美、質優、營養、健康享譽社會,實乃賓館、飯店、宴會以及饋贈親朋之首選。

石門一味酒店以誠信經營為本,以產品質量為根,力爭打造餐飲健康食材名品牌。

企業歷經多年發展,曾榮獲“河北餐飲名店”、“河北特色旅遊名店”等稱號。2017年,石家莊市烹飪技藝比賽暨特色名品評選活動,榮獲“石家莊名店”稱號。2017年12月,石門一味燻肉、石門一味缸爐燒餅榮獲中國烹飪協會頒佈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代表品牌企業)”榮譽。

地址:勝利南大街與塔興路交口西行300米路南商業樓5層

電話:0311——89916699/89916677

趙縣驢百味飯店

趙縣固城驢百味飯店,以經營驢肉菜品為主,有炒菜、燉菜、全驢宴等,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

趙縣驢肉名揚天下,歷史也悠久,固城是趙州驢肉加工基地之一。固城驢百味飯店製作加工的驢肉選料精良、加工細緻、火候適當,驢肉嫩香可口、油香不膩、肥而適口,享有盛名。

趙州鹹驢肉煮制時間長。午飯後下料,次日晨出鍋,長達十五六個小時。

趙縣驢肉講究軟而有形,切一盤作冷葷菜上桌,是最傳統最普遍的吃法。除“全驢宴”外,生驢肉也可與各種菜蔬配合,或炒或燉。而驢的各個部位也被單獨開發成菜,驢臉,膠原蛋白豐富,吃起來直粘嘴;驢蹄,有“平原熊掌”之稱,比驢臉還粘,適宜涼吃;驢板腸,因腸壁薄,比大塊的肉更入味;驢臏子,肉質中富含驢油,是驢身上最香的部位;驢筋,軟、粘、有嚼頭。特別是驢肝的美味,別看驢比豬體型大,但驢肝卻比豬肝細嫩,幾乎不見像豬肝那樣的顆粒,而且越嚼越香。

地址:趙縣趙州鎮固城村

電話:0311——84932691


河北青年報


1.造型奇特的滷煮雞 由於和對象都不討厭雞肉,聽說保定有家滷雞店挺有名,就來試一試。滷雞的造型的確很奇特,它的爪子、頭、翅膀都被放到腹腔中,但是味道鮮美、還挺入味,值得推薦!



2.保定金卯白肉罩火燒 他們說這是老保定的最愛,蘸保定麵醬就能吃出燒鴨味;蘸上蝦醬就有海鮮味,而蘸上的辣醬就有辣鮮味。很有肉香味!



3.保定槐茂醬菜 在一家餐廳偶然吃到,問了問老闆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太平菜”


4.滄州羊腸湯 在當地的大街小巷隨處都能看到買這種湯的店鋪,當地人把它叫做”樣嘗—咋”,10元左右,羊肉味道濃,但是羊腸的口感很勁道。湯水味道很鮮!!!卻不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