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二戰期間德軍在本土投降蘇聯時,為什麼不脫下軍裝直接混進老百姓裡,這樣可以避免沒俘虜嗎?

074815485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省省吧。

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軍人如果不穿軍服被俘虜,會被當做間諜、游擊隊之內。

根據歐洲的慣例,這些人會被就地槍決或者絞死。

間諜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不享受軍人戰俘的待遇。

有人說,軍人沒有那麼容易被識別出來吧。

別國軍人可能不容易識別,德國士兵就再說。

據說,德軍現役士兵無論什麼情況下,哪怕半睡半醒,只要聽到類似於“起立”的命令,立即會不自居的瞬間站的筆直,兩腿併攏。

另外,由於軍人需要訓練,長期戴軍帽之內,頭上有明顯的皮膚色差,很容易辨認。

還有,德國軍人訓練嚴格,身體一些部位會有多於常人的磨損,也很容易識別。

比如一些老兵扣扳機的手指會有較厚的皮膚,一些手腳的部隊因訓練會有習慣性的磨損、損傷之內。

試問,誰會不要命了,冒這種風險去做這種事。

況且,普通德軍士兵,也沒有必要這麼做。

無論哪個國家,在戰爭結束的隨後,對於普通小兵都是不會打擊的。

無非是編入戰俘營以後,過一段時間就會被釋放。

德國投降前後被俘虜的德軍士兵,基本都回家了,只有軍官尤其是將軍被押回蘇聯服苦役。

還有,德國軍人是不會讓老百姓掩護自己的。

德國軍人是非常重視榮譽的,尤其是軍官。

你要讓他脫掉軍服躲在老百姓中以逃生,殺了他也不會這麼做,寧可飲彈自盡。

以上也不是盡然,還是有些德軍士兵是會逃回家的。

這些士兵主要家就在軍隊駐地附近的,在部隊投降的時候他們就換上便服逃走回家了。

在投降時,這種士兵很少,主要是德國投降了一段時間以後,從戰俘營裡面逃走的德軍數量還是有一定數量的。

此時逃走比較安全,因為戰爭已經停止了,他們不會被當做間諜處死。

而且無論蘇聯還是英美,對於逃走的德國小兵也不重視,逃了就逃了吧,還省得管飯呢。


薩沙


有的是脫下軍裝打扮成老百姓的樣子逃跑的,不過絕大多數都是沒機會這樣做。

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很多在被打散了之後,脫下軍裝換成便裝逃跑,這樣的軍人不在少數,而且特別多。對於很多黨衛軍來說,被俘,死路一條,戰爭期間幹過什麼缺德事情,自己心裡清楚,打了敗仗,誰還會放過他們呢?與其被抓了,不如逃了,化個妝換個衣服趕緊跑。

對於很多國防軍而言,逃了基本就沒什麼事情了,戰勝國其實會在德國老百姓裡面排查漏網的德軍,主要是搜查黨衛軍,國防軍沒什麼太大事情。很多黨衛軍在戰敗後,燒掉衣服燒掉證件,躲避追蹤,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

戰場上的德軍就沒機會了,等待他們的結局,一個是戰死,另一個是被俘。換成老百姓的衣服,基本沒機會。總不能在戰場上,立馬脫了軍裝跑吧,四外都是盟軍,想跑也沒地方跑,而且眾目睽睽之下,當眾當逃兵,找死呢。德軍在二戰末期其實也是處決了相當一部分逃兵的,殺一儆百,看誰還敢。

能換成老百姓的衣服逃命的,要麼二三線部隊,要麼當官的。南美洲智力阿根廷都曾經接收過大量納粹餘孽,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脫下軍裝逃跑的,避免了被俘,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被追到天涯海角帶回來接受審判的。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猶太人西蒙·維森塔爾,用了一生的時間去追蹤納粹餘孽,上千名納粹分子被送上了法庭接受了審判。

戰爭已經結束了,很多德軍都逃跑,絕大多數沒跑,沒換衣服,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機會,不是他們不想跑,誰都不願意當戰俘,對於未知的未來,還不如去找一條活路。


軍武文齋


二戰後期的德國其實已經是全民皆兵了。從網上抄了幾張老照片放上來。

大多數人以為,二戰後期的德軍還是這個樣子。但是其實他們已經是下邊這個樣子了。
最後一張照片,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希特勒最後一次檢閱柏林的守備部隊,照片裡邊的這個小孩正在和希特勒握手。




當時的德軍裡邊充斥著一大堆叫做什麼國民衝鋒隊的武裝,地圖上標了一大堆什麼國民擲彈兵師的單位。這些武裝說白了就是民兵,而且這些人本身就是不穿軍裝,就是胳膊上綁著一個袖標。

這些個國民衝鋒隊或者國民擲彈兵都是由黨衛軍負責監視作戰的,戰鬥力不強,不過在黨衛軍的監視下,逃跑還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東線,由於蘇軍在進入德國東普魯士地區時對於德國的平民進行了報復,規模不大但是已經足矣讓戈培爾發動一場宣傳攻勢來提振東線德軍的士氣,讓普通的德軍士兵認為是自己在保家衛國。

而對於蘇軍來說,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戰爭的尾聲,蘇軍上上下下也都明白戰爭不久就會結束,所以蘇軍的行動也是比較小心,而蘇軍對於德國佔領區的青壯年男子也是先抓進戰俘營再說,反正過不了幾天戰爭就結束了,到時候人就放了,但是分不清是平民還是換了便裝的士兵,統統抓起來再說,所以在東線德國的青壯年男子不管你穿什麼衣服,只要被蘇聯人碰上,肯定是抓起來再說。

不過就像前邊的照片表現出來的,德軍中的大量民兵也是不穿制服的,所以蘇軍一股腦的抓起來也沒什麼錯誤。不過,黨衛軍如果是穿著軍服就要小心一點了,蘇軍對於黨衛軍的態度明顯要不同於普通國防軍,黨衛軍士兵如果被俘很有可能就被幹掉了,不過這也不一定,真的是要看俘獲他們的蘇軍士兵的心情了。我忘記是哪個黨衛軍軍官的回憶中寫過,這個黨衛軍被蘇聯的近衛軍俘獲,俘虜他的蘇軍軍官發現他的鐵十字勳章後,表示如果讓後方甄別他們的內務部人員發現這些勳章,他就有可能被槍斃。這個軍官把自己的勳章給了這名蘇聯近衛軍軍官以後,這個軍官說,您和您的部下可以放心,我和我的部下都是近衛軍,就是俄羅斯的黨衛軍,我們不會槍斃俘虜的。

其實,被俘的普通德國士兵大部分,被蘇軍關了沒多久就給放了,被打成一片廢墟的德國,蘇聯人需要德國的勞動力來讓拆掉工廠運回蘇聯,不過有的德國人的確是被蘇聯關了10年才回家,比如世界空軍第一王牌哈特曼,這個就只能說是命運的安排了。


有痰


怎麼做得分情況,比如,是打撒了遊兵殘將還是完整的軍隊;是人口密集的城市還是較為偏遠的村鎮;面對的是盟軍還是蘇軍;自己的身份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等等。

的確,在人口密度小的村鎮,難免有一些被打散的德軍換了衣服順勢混入民間,甚至逃回家躲了起來。比如,我們的父輩第二季《冷杉溪》中,那個伯爵出身的上校,就躲在了自己的莊園裡。但這是少數情況。

實際上,二戰後期,主流還是成建制的投降,大都是德軍與盟軍和平談妥,然後進行人數、武器的盤點交接。這種情況下,自己偷溜出隊伍的可能性極小,德軍軍官還看著下屬部隊呢,不然少個一個兩兒的,怎麼向對方交待。

比如,下圖,《兄弟連》,德軍投降情形,穿著體面的國防軍軍官臨走還熱淚盈眶的進行了一番演講,下面聽講話的官兵建制完整,排列有序。
還是《兄弟連》,國防軍上校投降,穿著筆挺的包豪斯制服,高昂著頭,交出配槍(對,就是讓美國大兵魂牽夢繞的魯格手槍),旁邊的副官也是一副拽拽的表情。

1945年在6月10日,被困於挪威的25萬德軍(部分任務是看護製造核武器的重水資源)投降。這是最晚投降的一批,而且士兵們精神還不錯,裝備堪稱一流,還特別完整,有的連保護膜都沒有撕開過。

下圖,1945年,挪威,德軍投降時交出的各種武器,場面蔚為壯觀。

排列整齊的反坦克炮。

Me.110重型戰鬥機。

這種情況,連武器都需要盤點的一清二楚,一槍一炮都登記在冊,何況是一個個大活人呢。

此外,還有嚴格的身份排查制度,無論是盟軍佔領區還是蘇聯控制區,層層甄別,“查證件”的主要對象就是青壯年男性。假定真找到衣服換了,還挺合身,但是證件從哪裡找?沒有證件,身份不明,弄不好,在蘇佔區還真容易被抓住嚴刑拷打,當間諜給處理了。

而且,當戰俘也得看跟誰,如果攤上盟軍,待遇還是可以的。

國際法規定,一旦正規軍放棄抵抗,自動受到日內瓦人權法條約保護,要提供飽飯,救治傷員,不能隨意嚇唬,還不許“強制勞動”。德國和以英美為主的盟軍各國都加入了日內瓦協定,投降以後,一定程度上可以免於被虐待;

所以,當盟軍戰俘,比換上平民衣服去流離失所還要強。特別是飛行員,潛艇軍官這種,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下圖,德軍戰俘在盟軍戰俘營的生活。

而且,盟軍針對一般的普通士兵都是關一段時間,就發路費給放回家,當戰俘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總的來看,對德國戰俘最人道的是英軍,美軍差些。這個就匪夷所思了,英國在大轟炸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傷亡損失,跟德國算是國恥家仇;但美軍只有國恥,沒家仇。

然而,到了1945年4月-5月初,幾個星期內,有數百萬的德軍成建制的投降美軍。

此時,他們被視為美軍的累贅——供給吃飯穿衣,每天光伙食費都是一筆巨大開銷。於是,艾森豪威爾大筆一揮,整了個“萊茵大營”,讓他們自生自滅,間接要了百萬德軍戰俘的性命。

美軍像趕牲口一樣把德軍戰俘關進露天鐵絲圍欄,不提供食物和水,足足餓了他們3天,淘汰下了一批老弱病殘,這樣就不會浪費一口飯給垂死之人了。

之後,美軍開始每天只給一頓飯。長期露天關押,風餐露宿,只有軍官才有機會弄個帳篷遮風擋雨。結果,1945下半年,風景如畫的萊茵河畔,滿地都是汙穢和沒有人形的戰俘。


這段不光彩的過往,勝利者美方自然給抹去了,而戰後的聯邦德國與美國成了“戰略伙伴”,德國方面也自動忽略了這段歷史。

不過,到了蘇軍手中,還不比萊茵大營,幾乎都是拉到西伯利亞勞改營,勞動至死的下場。比如,德國軍火大亨克虜伯家族的二公子,就在西伯利亞挖了六七年的礦,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才給放回來的。

另外,德軍的身份的多樣性,也促使他們在選擇當俘虜還是去逃亡。

正規軍隊,國防軍,如果沒有屠殺平民,隨意虐俘的劣跡,基本沒怎麼重判。比如,古德里安,就判了三年,但是刑期沒滿就提前釋放,指導重建西德軍隊了。

甚至黨衛軍中的武裝黨衛隊(SS,主要執行作戰任務),還有外籍軍團,比如,維京師,西班牙志願軍“藍色師團”等等,只要沒犯下明顯的反人道罪行(虐待戰俘、屠殺無辜平民等等),也沒有被判重刑。自然沒必要躲藏,罪不至死,判幾年就放出來了,但是一躲藏,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擔驚受怕一輩子。

而其他的黨衛軍成員,比如,特別行動隊、蓋世太保、看守營等等,他們屬於納粹反人類罪行的主要參與者,往往選擇在混亂中化妝逃竄。像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搞活體實驗的“死亡醫生”門格勒(下圖),就是喬裝打扮,通過教會輾轉多國,跑到了巴西,順利躲過了絞架。
不過,投降盟軍的高層將領裡面,最不值當的,要數國防軍海軍元帥鄧尼茨了。接了希特勒兩個多禮拜的班,處理好投降的爛攤子之後,被判了十年監禁。

而且,不同於大多數提前釋放的德國高層,鄧尼茨紮紮實實的服滿了10年,一天都沒少關,直到刑期結束,1956年才給放出來。此時,連“馬爾梅迪慘案”的指揮官,被判了終身監禁的約阿希姆·派普都提前釋放了。

(下圖,繼任希特勒當元首的鄧尼茨,向盟軍投降照樣穿的氣派,把旁邊的英國軍官襯托的跟打雜的一般。)

鄧尼茨的遭遇,除了狼群戰術中各色U-Boot擊毀了盟軍大小3500艘艦船這類罪證外,據說,還跟他老人家剛烈的性格有關。

與施佩爾等人不斷的高呼悔恨不同,鄧尼茨多種場合表示,不後悔自己的作為,自己作為軍人,就應該在戰爭中對工作盡心盡力,對國家忠誠,沒有錯。因為他認為:“沒有人會尊敬放棄對國家的信念與責任者,無論是大或小的背叛。”

結果,這話一放出來,就被直接定義成了“危險人物”。實際上,無論是在監禁中,還是回家後,這個所謂的“危險人物”並沒有表現出危險的一面。

這也可以部分解釋,一些德軍自身的榮譽感和普魯士軍人一直崇尚的“騎士精神”,也讓他們不屑於脫下軍裝東躲西藏。在他們眼中,軍裝和那些十字勳章、綬帶,連同被灌輸的精神信仰,就是比生命還重要的“聖物”,拋棄軍裝,就是拋棄了國家。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楚雲飛:軍人要有骨氣。投降也要有骨氣,如果混進老百姓裡,那不就是逃兵?逃兵是一個軍人最大的恥辱!

我不知道題主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也許,你對軍人沒有一點了解。二戰期間,德軍在本土投降蘇聯,為什麼不脫下軍裝混進老百姓的隊伍裡?小雪對這個問題,又好氣又好笑。無論是哪個國家,這樣做就是逃兵的表現,逃兵是要上軍法處的。

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士兵,投降就是投降,沒有所謂的混進老百姓隊伍裡這麼一說,題主能夠提這種問題,如果你在戰爭年代,肯定是漢奸或者走狗

如果有這種情況,他們一定是傷病,而不是投降的軍人。

軍人是有氣節的,無論是法西斯德國,還是日本,他們戰敗了,就能混進老百姓的隊伍中?這明顯是錯誤的,如果被發現是逃兵,一定會上軍法處。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有這樣的情節,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向當地的軍隊遞交防務,他們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但是你見過有幾個叛逃的。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德國的兵力,在德國投降的時候,還有700萬之多,可以想象,如果戰敗,就成了一堆散沙,那得是多大的恥辱

據史書記載,德軍在二戰戰敗時候,還有700多萬的兵力呢。

我們可以想象,這700多萬人,在戰敗以後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態,有的人還不會接受戰敗的事實,他們會脫下軍裝,逃脫嗎?不會的,在小的士兵都有氣節的。

其實,有的士兵也不願意打仗,這些都要怪他們的法西斯獨裁政府。是法西斯政府,發動的侵略戰爭,是政府,讓他們有家不能回。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二戰德國戰敗投降,是有組織有領導的國家行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命令打仗就打仗,命令投降你就得放下武器投降!脫下軍裝混進老百姓隊伍裡你就能跑掉了?天真,幼稚!1.德國人中間從15歲到60歲的青壯年早已應徵入伍,連15歲的青少年都不能倖免,不參軍就當作叛徒吊死,你不去嗎?2.戰爭結束後,不論是美國,英國,法國軍隊對轄區內百姓要進行審查,登記,造冊,可疑人員都抓起來關押,審查,你當過兵的戰鬥經歷,什麼職務,參加過哪些戰鬥,殺個多少士兵或老百姓都要搞清楚,在阿登山脈反擊戰中德軍曾經把俘獲的美軍炮兵營,後勤人員幾千人集體搶殺,戰後凡是參與執行搶殺的德軍軍官,士兵一個都跑不掉;在蘇聯東德佔領區紅軍會仔細尋找,搜查下列人員1.殘殺女紅軍卓婭的黨衛軍師,斯大林下個專門命令:不留話口!2.已投降德國的紅軍官兵,並參與紅軍作戰的3.黨衛軍師團全部人員,已投降美英軍隊的黨衛軍所有人員都移交給了蘇聯,全部絞死!


薦商12345678


當柏林防線被盟軍突破,希特勒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他已經看到了結局。於是讓海軍元帥鄧尼茨接手剩下的事務,而希特勒選擇了自殺。為了幾百萬德國青年的生命安全,鄧尼茨選擇了投降盟軍。

德國幾百萬人投降蘇聯之時,為什麼不脫下軍裝混進百姓裡?確實也有這種的情況,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德軍都想如此。



例如德軍中的國防軍,他們沒有虐殺俘虜,也沒有製造大屠殺迫害猶太人,他們只是在儘自己軍人職責,並沒有幹下任何反人類的罪行。所以盟軍對待國防軍的士兵與軍官,並沒有太過嚴懲,一般在監獄裡關一兩年便可以平安出獄,然後與家人團聚過其樂融融的日子。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他們並沒有必要去混進百姓中。


而納粹的黨衛軍,行動隊等等,犯下了滔天罪行,屠殺猶太人,虐待戰俘都是他們做下的,因此他們被盟軍抓住基本都難逃一死。這些人為了活命,只有躲進百姓中。不過想騙過盟軍並沒有這麼容易,他們會認真的審查百姓的身份,稍有可疑之處便會被扣押。


麥地傳奇


當柏林的大門被蘇聯軍隊一腳踹開的時候,勝利的天平已經完全偏向盟軍一方。

抵抗無望的希特勒在臨死前下達了向盟軍投降的指令後,便把這個爛攤子甩手給了海軍元帥鄧尼茨,繼任的鄧尼茨手中雖然還有本土的幾百萬精銳之師,但是面對盟軍數倍於已方的兵力,僅蘇聯一方就有千萬大軍的情況下。投降無疑是保留實力的最佳選擇。


無畏的抵抗不僅改變不了任何事實,反而會將德國的幾百萬青壯年徹底推進無底的深淵。況且阿道夫希特勒的死亡不僅是精神支柱的坍塌,而且也是德國方面放棄抵抗的開端——不少士兵開始產生厭戰的情緒,投降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

那為何本土決戰之時,投降的人佷多,卻少有人脫下軍裝混進平民之中?

首先德軍身份的多樣性就決定了他們是否是去當俘虜還是逃兵。

比如國防軍,這支正規軍團,沒犯下什麼大罪,沒有亂殺平民、俘虜。因此投降時都很配合長官進行成建制投降,基本上關個一年半載都可以放出來,比如,古德里安被判了三年,但是刑期沒滿就提前釋放,指導重建西德軍隊了。


但是黨衛軍就不一樣了,比如特別行動隊、蓋世太保、看守營等等,他們屬於納粹反人類罪行的主要參與者。這些才是主要的叛逃人員,他們殘殺平民,虐殺戰俘。不論哪國軍隊逮住他們都沒有好果子吃。

還有就是軍人的榮譽感,在德國投降的時候,德國的最高統帥鄧尼茨軍裝依舊筆挺。士兵們當然也不例外,這主要歸功於德軍自身的榮譽感和普魯士軍人一直崇尚的“騎士精神”有關,在他們看來脫掉軍裝無疑是通姦叛國的行為,軍裝和那些十字勳章、綬帶,連同被灌輸的精神信仰。

這點在國防軍身上猶為明顯,畢竟國防軍大都出身自名門貴族。榮譽感還是特別被看重的。但是在黨衛軍身上就沒有如此高的覺悟了,為了活命,他們什麼都做的出來,畢竟以前犯過的罪行太多被捉住只有死路一條。


脫下軍裝就能避免被俘虜嗎?

持這種觀點的還是太天真了,要是在郊區你脫衣服混進平民之中說不定還有機會可以逃出昇天,但是在城裡的話,四面八方都是盟軍士兵。你一個突然闖入戰場的平民如果解釋不清的話說不定會被當做間諜當場處理掉。

此外,盟軍還成立了專門的搜查隊,就是為了揪出那些罪孽深重之輩——黨衛軍,盟軍會認真搜查每一個平民,即使你有了平民的衣服,可是如果你缺少平民相關證件的話依舊會被逮捕,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拆傷口檢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害怕放過任何一個漏網之魚。

說真的,當逃兵可不是明智之舉,一旦被己方長官發現基本上是殺一儆百。


此外眾人還有一種隨大流的心態,如此眾多之人成建制的投降,就算倒黴也輪不到我一個人頭上。如果逃跑被抓,被甄別,還不知會是哪樣呢,危險係數更高。

當然大部分德軍士兵沒犯什麼大的罪行的話,一般關上一段時間就放回了家,這也是為什麼鮮有士兵逃跑的原因。


歷來現實


二戰開始的時候,德軍氣勢如虹各種碾壓對手,還企圖佔領莫斯科,但到了後期就衰落了,換來的是蘇聯這個戰鬥民族的仇恨報復,那麼當初德軍選擇對蘇聯投降的時候,士兵們為什麼喬裝一番混入百姓堆裡逃難呢?

1945年5月已接近二戰結尾,此時囂張一時的德國軍隊開始迎來大潰敗,蘇軍憤怒的反攻誓要踏平柏林,最終德軍無力迴天選擇投降。之後,身為元首的希特勒攜帶情人含恨自盡,另外還有不少德國軍官將領紛紛自我了斷,以圖個痛快,特別是德軍宣傳部長戈培爾,他死後,老婆就給幾個親孩子喂下了氰化鉀,全家一同共赴黃泉。據說希特勒臨死前下一道命令要求軍隊前往西線向歐洲盟軍投降,故此德軍全線潰敗,士兵沒有了戰鬥信仰,投降者不計其數,整個軍隊幾乎喪失了全部反抗決心。

接到元首的投降命令,德軍體系等於是放棄戰鬥選擇了認輸,這種情況在西方國家看來並不丟臉,而且很多人認為德國士兵已經盡職無需再為戰爭犧牲。因此德軍的很多高低軍事單位當受到元首自盡的消息後就紛紛放棄了反抗,加上希特勒一死,接替他位置的是海軍司令鄧尼茨,此人知道撿到一個爛攤子,再繼續反抗也無法扭轉戰局,於是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加強催促投降的事宜。

據說當德軍宣佈投降後,蘇聯做法堪神,他們就開始鋪設道路檢查站,把一批批德軍士兵收納起來,收繳武器裝備,並有序的安排進入了戰俘營。就算有一些德軍繞小路避開了關卡檢查,那麼逃出去方面也沒有任何補給,並且還很容易被巡邏隊發現。

另外德國由於侵略太多國家,招來對方強烈的空襲報復,柏林整個城市大部分已經被炸成廢墟,房屋盡毀,糧食已被各路人馬搶奪而光,哪怕是拿出大筆金錢交換也沒有人答應。因此,這種局面對德國士兵來講簡直生不如死,還不如乖乖投降,求個好下場。

上級的軍令如山,一旦下達成建制投降命令,凡是抵抗者就等於是叛軍,因此當希特勒下令成建制投降的時候,德軍開始成群結隊地服從指令乖乖投降。而身處最前線的德軍更沒有逃跑的機會,通常只要敢當逃兵,那麼多數淪得一個死亡下場。就算有德軍混入平民中逃散,但其體型跟年齡都非常出眾,而平民們多大會逃亡避難所或城市村鎮,這些地方道路都隨機設置有檢查站,只要逃兵一旦被檢查,大多數逃不過檢查軍官的法眼,因此德軍士兵混入平民堆裡也插翅難逃。

另外,投降的士兵多半不用死,據說德國西線的國防軍投降後,僅被盟軍關了三十多天就釋放,遣散他們各自回家鄉去了。不過被遣返的俘虜,需要符合一個條件才允許被釋放,那就是他的家鄉必須是被盟軍佔領了才可以,不然盟軍會擔心把他們釋放後會重新投入德軍體制。

出於此等條件,當大部分德國防軍的家鄉被攻佔後,就會發現很多國防軍成建制的像盟軍投降,以此換來放歸家鄉的自由。相比之下,德國士兵選擇成建制投降的衡量過得失的選擇,如果自己混入平民中逃生的話,等於成了逃兵,這時不僅是盟軍可以隨意抓捕他們,就連德國自方也會把他們當逃兵追捕,並且一旦抓住就會按軍法處決,嚴重者則就地槍斃。


貓眼觀史


根本就不可能,因為當時德國國內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已經加入了軍隊,或者說加入了在軍隊體系內部的作戰活動。

你比如說當時在西線戰場上面比較著名的就是希特勒的青年軍,這些都是狂熱的希特勒的追隨者,他們並不屬於正統的國防軍編制或者是黨衛軍的編制,他們是一支獨立在當時軍隊外圍的一支作戰力量,但是就是這一批人做站起來比其他的人還要頑強,還要勇猛。每一個西線的盟軍士兵對於這種人最大的一種回憶就是這個人投降的時候,你去檢查他手裡面的子彈匣,子彈肯定全部打光了,他才投降。

再比如說當時在柏林戰役的時候,守衛柏林的實際上只有少數的國防軍士兵,大部分的是當時臨時組建起來的臨時警察,人數大致有幾十萬人那這麼龐大的一個人群吶,你躲都躲不開。

由此可見,當時整個德國內部已經形成了全民皆兵的情況。

這些人那不用找啊,去德國的村莊或者城市裡面,只要找到一個年輕人,他不是國防軍的就是黨衛軍的或者就是這個青年軍的,脫了自己的軍裝,逃到民眾裡面根本不可能,聞聞你手上的那一種火藥味兒就能把你給找出來。

這一點在南京保衛戰的時候就特別的明顯,當時。蔣介石下達撤退的命令。(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與此同時,長江已經被日本人給攻陷了,船都已經沒有了,這個時候看見長官撐著船逃跑了,有的士兵把手裡搶往長江裡一扔,跑到難民營裡邊,然後被日本人一個一個的給逮了出來。

所以說,你逃避也沒有用,逃避不可能逃得了別人對你的追查,我們經常聽到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色列人為了追殺曾經的納粹,經常跑到南美洲去獵殺一些納粹頭目。

所以說對於很多德國士兵來講,最好的歸宿還是投降,畢竟政府都已經投降了,你不投降算什麼事情,你不投降,反而違抗命令,而且還有可能被無處發洩的充滿憤恨的盟軍士兵直接當成洩憤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