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大哥说库区淹没土地减少 他从农民变渔民 靠打渔养大一双儿女


农历腊月二十三早上起来,看到经过一夜的飘雪,垣曲县城干燥已久的空气里总算添了些许湿润。我和同事约好,去他家打烧饼,以备过年所需。当我走到在友谊桥头看到了这个卖黄河鱼的摊位,现在能有黄河鱼吗?不会又是水库里养的冒充吧?好奇心使我凑上前去一探究竟。

捞鱼的这位大哥就是这个摊位的主人,他叫安国民,今年53岁,是英言乡郭家山人,他说自己家处在小浪底淹没区,自打库区淹没以来,自家的地少了,许多农民也有种地改为打鱼,安大哥笑道:农民变渔民,也算是改行吧。自己从事打鱼好些年了。

安大哥说自己每年腊月都在这里卖黄河鲤鱼,也就卖个十几天,把池子里的鱼卖完就算。安大哥一边和小编聊天,一边给客户拿鱼,一般的客户都是要求现场宰杀,免得回家在麻烦。我问安大哥既然是池中之物,咋能说是黄河渔?


安大哥一面手脚麻利的给客户杀鱼、清洗,一面告诉我说,他都鱼都是开春时在黄河打下的野生鱼,然后就在黄河库区里用网围养起来,也不用喂养,就吃黄河里的自然食物,鱼还是在黄河,只是让网给围起来游不走了而已,到腊月再那到县城卖。

安大哥告诉我,每年开春打下鱼后,自己只是把能养的鲤鱼留下了。像花鲢、白鲢、鲫鱼,还有鲳鱼,都是当时打下就就卖掉了。大哥说鲳鱼都让河对岸的河南人给收走了,人家收的便宜,一转手送超市,一斤就20多块。没法子,咱们这边的人弄不了鲳鱼,赚不了这个钱。

安大哥说自己一年四季都在打鱼,平时打下鱼就让自己的女婿在县城卖。正说着一辆轿车停到摊位前,说要20条鱼,让安大哥的女婿王勇赶紧准备。轿车司机又和安大哥搞起了价格,说是前天就打电话预定了,安大哥说就按预订价格给你,都是老客户了,价格上好说。


大哥一面给客户过秤一面说,今年的鱼没有去年多,不到2千斤,大鱼现在卖15元一斤。小的也有10块8块就卖的。在付账的时候,客户也不忘还价,安大哥也好说话,把零头抹去了。他说来的基本都是常年老客户。不能太在乎了。

安大哥说今年腊月收入估计在2万左右,他说轻轻松松过个好年是不成问题的。自己一儿一女,就是靠自己打鱼养大的,现在俩孩子都成了家。儿子经营大车,女儿和女婿搞装修。平时女婿生意淡季就帮自己卖鱼。除了种了几亩麦子吃面方便外,自己每年打鱼收入也在五六万。最后安大哥笑着说我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看着安大哥满脸的笑容,打心眼里为他高兴,在家乡大变革的时候,他能顺势而为,便不利为有利,这才是新时代的新农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