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為啥用三千多兩黃金打造世界最大的金塔來保存他母親的頭髮?

頭髮雕塑


世界上最金貴的頭髮是誰的頭髮?當然是乾隆生母的,因為貯存她頭髮的塔由純金打造,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金塔,而後來慈禧死後,也有過珍藏自己頭髮的金髮塔。

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是雍正的熹貴妃,雍正實行“秘密立儲”制度,所以他在生前沒有把熹貴妃冊為皇后,直到他駕崩後宣佈遺囑,乾隆繼位才尊其生母為皇太后。

清朝皇室一直提倡“以孝治天下”,並且率先垂範,帶頭遵守孝道,乾隆皇帝更是把孝道發揮到極致,對生母極其孝敬,不但每日探望請安,還有言必遵,只要皇太后開口提出要求,乾隆必定想方設法予以滿足;每逢重大活動,乾隆都邀請太后在場坐鎮。

乾隆是出了名的長壽皇帝,他的長壽基因或許就來自於母親,因為他的生母活了足足86歲,這在清朝後宮女性中是壽命最長的,無人可以超越。

但再長壽的母親也有辭世的那一天,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乾隆生母去世。

失去母親的乾隆十分悲痛,儘管他已經年過半百,孫子都有了,可在目前面前,他永遠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他希望母親能永遠陪伴在他身邊,雖然母親身體去了,但乾隆想留下母親的一點痕跡珍藏,能讓自己睹物思人,讓母親如同就在身邊,從未離去。

人去以後,身體會腐朽,但頭髮在保存得當的情況下,可以長久保存,乾隆得知這一情況後,決定留下母親的一縷頭髮,永久珍藏起來。

頭髮的保存需要密封,但密封到哪裡呢?

清朝皇室尊崇藏傳佛教,藏傳佛教認為把頭髮保存在金制佛像中,可以讓人的靈魂留存世間,乾隆就下令鑄造了一尊高近1米的銅鎏金佛像,佛像背後開洞,洞裡存著一個金匣,乾隆就把母親的一縷頭髮珍藏在密封的金匣裡。

按照佛教教義,佛像需要佛塔供奉,乾隆又下令鑄造純金佛塔。

光是佛像就有近1米高,盛裝佛像的佛塔就更大了,工匠們經過設計計算,確定了至少要鑄造一個高1.5米的佛塔,耗費黃金至少有100多公斤,耗資巨大。

但皇帝一聲令下,誰能違抗?經過一番努力,一座高1.5米,重108公斤的黃金佛塔終於造成,不過由於宮內黃金實在不夠,不得已摻入了700兩左右白銀,再加上遍體裝飾的無數珍寶玉石,精美程度無懈可擊,藝術價值無法估量,堪稱國寶級文物。

這座黃金佛塔是乾隆皇帝用以珍藏生母頭髮的,因此得名“金髮塔”,此至今還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於壽康宮西廂房。雖然孝心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但乾隆的這一舉動確實表達了她對母親的濃烈思念和深切緬懷。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就像今天我們說的——“有錢人的世界我們不懂”。


孝聖憲皇后(1693年—1777年),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她活了84歲,長壽啊!這個高貴的女人一生榮華富貴,不必多言。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也是個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他們母子二人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長達66年,據歷史記載,母子二人的關係是相當的好。

(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


1777年,母親死了,乾隆皇帝用三千多兩黃金保存他母親的頭髮。這在平常人看來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但是對乾隆來說,這沒什麼。

(青年乾隆畫像)


筆者我說說我的看法:

1、乾隆皇帝和他母親關係良好,母子二人都長壽。乾隆為母親“盡孝”,保留母親的頭髮,也是人之常情。

2、黃金是尊貴的象徵,帝王的標配,皇家的生活就是“揮金如土”。乾隆皇帝這麼做似乎無可厚非。

3、乾隆是皇帝,思想觀念和普通人不同。他六下江南,花費甚巨,三千多兩黃金算什麼。再說,乾隆的決定無人能否決。不僅如此,乾隆六下江南花費遠超康熙,但是做的事情呢?似乎沒有康熙那麼實在。

(滿清的“鉅貪”和珅,他是乾隆的寵臣)


乾隆皇帝花錢一直是“大手大腳”,不然和珅等人提出的“議罪銀”制度怎麼會被批准?


最後,說一說英國人馬戈爾尼眼中的“乾隆盛世”——

“盛世?我沒看到什麼盛世,到處都是令人吃驚的貧困……我們扔掉的垃圾也被人們爭搶”。

(馬戈爾尼訪華,看到的是清帝國的貧困和落後。這種貧困和落後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也沒有什麼改變)


因此,乾隆能用用三千多兩黃金打造世界最大的金塔來保存他母親的頭髮。底層百姓的生活呢?


小林品歷史


乾隆帝的孝順是值得稱道的,他此舉也無非是為了睹物思人,留個念想。

孝聖憲皇后身世成謎,現在也還沒討論出個結果,乾隆帝自然知道,不過想必鈕鈷祿氏在他眼裡只有【母親】這一個身份,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再說了,自己就是皇帝,需要母親來提高身價麼?反倒是“苦命”的母親因為他的存在才得以改變境遇。再者,即便身世不好,抬旗到鑲黃不就得了,史書可以改,宗人府也一樣可以變,這都不是問題。

鈕鈷祿氏是個“享福”的女人,歷經“康乾盛世”,康雍乾三朝,正是最鼎盛的時候,老人家及時撤離了,也省卻了擔憂,煩惱。臨終交代,不與雍正帝合葬,由此可知夫妻感情極其一般,鈕鈷祿氏身世存疑,我只順帶一提,為的是說明她進入雍親王府的時候地位低下,“格格”一號十幾年,後來生了弘曆也並沒有改善她的境遇,實際上,如果不是胤禛重病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夫妻才有了那麼一點點感情的話,能不能有弘曆也都不大好說。

一會兒“苦命”,一會兒“享福”的是否有些矛盾,其實一點都不矛盾,正如人有順境,自然也會遭遇逆流,一生時間不算很短,哪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鈕鈷祿氏一向的應對方式就是逆來順受,不但要忍受自己的丈夫,還要忍受自己的兒子,不過問題倒是不大,專權是乾隆的逆鱗,他不想後宮參政、插手政事不能說就是錯了,及早嚴正表明態度,才能在今後避免更大的摩擦,老太太一生不曾染指權力,但是架不住旁人攛掇牟利,這點,乾隆還是懂的。

鈕鈷祿氏的轉運,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弘曆,被康熙和雍正愛屋及烏,康熙帝在說弘曆比胤禛福大之後,也同時誇讚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那年弘曆十歲,不久就被康熙召入宮中培養,這也有逐步觀察的意思,正圓了胤禛曲線“竊國”的目的,弘曆就是他的加分項,所以自此對鈕鈷祿氏就越發關照,由此可以看出,胤禛對她的好,絕不是出於什麼夫妻感情。

以上這些,雍正帝心知肚明,鈕鈷祿氏懂,乾隆也懂,我羅裡吧嗦的說了半天和金塔無關?當然不是,這關聯甚大。

弘曆自小到大都知道母親的不易與忍辱負重,他的“戀母情結”不只是出於孝道,還有對母親不幸遭遇的同情,當然,您不能拿一個格格,熹妃,熹貴妃,皇太后來和吃不上飯的人比不幸程度,那樣比的話,鈕鈷祿氏自然是無比幸福的。出於憐惜母親所遭遇的一切和對自己的生養之恩,再加上做兒子的和偏親母親的天性,乾隆帝秉承孝道幾乎到極致也就不奇怪了,再加上花錢本就大手大腳,造造金塔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對於造金塔,乾隆的陪伴才是老人最大的精神財富,乾隆別管是去木蘭圍獵還是祭祖,也無論使3次五臺山之旅,還是3次東巡外加3次南巡,都奉請老太太一起遊玩散心,老人家身體不比年輕人,難免拖慢行程,乾隆卻不以為意,過壽都不用提,銀子自是花的流水一般,其實相對這些,乾隆付出最多的是平日裡的陪伴,左右不離,彷彿沒有正事可幹一樣,還模仿古人綵衣跳舞,只為博老人一笑。

以乾隆帝與母親感情,鑄造金塔也就不奇怪了,說了半天也算是給大家一個乾隆鑄金塔的合理理由和交代。下面再說說金塔的製作過程、工藝和造型。

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帝下諭御前紅人福隆安和金輝,鑄造金塔一座,用以盛斂鈕鈷祿氏頭髮,樣式規格:

外層為金塔一座,胎以上等楠木,內供無量壽佛一尊,也就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阿彌陀佛。

塔高四尺六寸,底座呈正方形四邊皆為二尺二寸,上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字樣,鈕鈷祿氏的發匣正面是六字真言:“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鎂(mēi)吽( hōng)”,上八吉祥,下白檀香。“十三級塔頸鏨梵文咒語、塔傘鏨花嵌松石、倒垂松石珠纓絡、塔頂嵌 白玉、珊瑚、日月嵌松石、青金石火焰 。”

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消耗黃金的具體數值:三千九百兩九錢八分,大致說來就是四千兩黃金。

雖然所謂的康乾盛世,確實是清代的鼎盛時期,只是成色不是很足,難當“盛世”二字,而滿清也從清乾隆中期開始走向衰敗,但無論大清走勢如何,也無論皇帝的個人能力怎樣,既然講金塔,於孝道一途,就要對乾隆帝的極度孝親行為持肯定甚至推崇的態度,現在這座金質發塔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知道了這層典故的朋友,下次再去可以留心看看。


古今通史


乾隆皇帝之所以用三千兩黃金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金塔來保存他母親的頭髮是因為在乾隆母親去世後,他出於一片孝心,為了表達對去世後母親的哀思,特地打造了金髮塔,來供奉鈕祜祿氏生前的頭髮,不得不說乾隆這一份孝心也是感天動地了!


乾隆的母親鈕祜祿氏是雍正時期的熹貴妃,滿洲鑲黃旗人,在乾隆登基後成為了皇太后,算起來她是歷史上很有福氣的皇太后和母親了,不僅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而且還活了86歲,更重要的是還攤上了這麼孝順的兒子,這在中國曆代皇太后中也是非常罕見的好福氣。



明清兩朝最傑出的孝順代表就要數乾隆了,雖然乾隆皇帝的身世撲朔迷離,可是絲毫不影響乾隆對公認母親鈕祜祿氏盡孝,乾隆在鈕祜祿氏60歲大壽的時候修建了頤和園,把昆明湖挖成壽桃形狀,寓意是向母親祝壽,又把山命名為萬壽山。

同樣乾隆也在紫禁城內特別修建了壽康宮,為母親頤養天年,還為自己母親辦過很多次壽宴,獻上很多珍品寶物等,乾隆對待自己的母親不是一般的好,只要能讓母親高興,他都想辦法做到。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鈕祜祿氏皇太后在圓明園的長春館病逝,享年86歲,對生母的病逝,乾隆自然悲痛萬分,為了表達自己的孝心,乾隆下令用黃金做了個金塔,然後裡面供奉無量壽佛一尊。並且派遣和珅督辦,聖旨一下,官員們哪裡敢怠慢啊,於是經過內務府造辦處工匠們三個多月的日夜緊張趕製,金髮塔終於可以給皇帝交差了。
不得不說,當皇帝就是任性啊,表達對母親的孝順都和普通人差距這樣遠,不過這種孝順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小聰歷史客棧


就四個字,有錢任性,


流雲157011705


1.自稱十全老人,十全武功,孝行治天下。

2.野史傳聞,乾隆非滿族女子所生。搞好跟滿族母親的關係,有利於闢謠。

3.仁~孝都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文化,有利於取得漢族文人士紳的擁護跟頌揚,穩固全國統一。

4.讓後人效仿,自己老了也有機會享受這種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