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納粹德國著名的指揮部“狼穴”在哪裡?守衛森嚴嗎?

用戶106889274836


狼穴在德國東普魯士的拉斯滕堡的森林密處,現在則是波蘭肯琴東15公里處,主要有一系列碉堡和地堡組成,可謂是固若金湯。1941年的巴巴薩羅計劃中,希特勒決定修建一處地堡,並以自己的狼命名。在1941年至1944年間,希特勒共在此居住了850天,在最後的日子裡希特勒才返回柏林的地堡中。1945年1月25日,德軍從狼穴撤離,狼穴被廢棄,現在已經成為德國著名的景點之一。而狼穴最為知名的案例便是1944年7月20日發生的爆炸案了。

作為希特勒御用的軍事指揮部,狼穴的建設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作為“第三帝國”的“心臟”式建築,狼穴由兩百多座建築構成,包括五十座永久掩體、七十多座營房,而且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雷達和防空網、機槍掩體、鐵絲網和雷區。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二號人物戈林均有自己的專用堡壘。為了防止空中炸彈襲擊,希特勒住的地堡天花板厚達8米!

狼穴可謂見證了東線戰場的諸多戰役的決策,而且1944年8月,希特勒就是在狼穴下達了對華沙起義“不留活口”的命令,在此次事件中,有超過25萬波蘭人被殺。狼穴還見證的一個著名時間便是“7·20密謀案”,當時德國國防軍軍官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將帶有定時炸彈的公文包帶入“狼穴”,企圖炸死希特勒。然而此次爆炸案僅對希特勒造成輕微影響。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們因此事抓捕了7千人,並對4980人執行了死刑。

狼穴建造的相當堅固,當德國敗局已定,德軍撤退時準備炸燬狼穴,放置的大量炸藥居然還能留存下許多建築物,而這些痕跡都留到了今天。狼穴現在是波蘭當地著名的景點之一,每年約有30萬人到此造訪。


航空之家


“狼穴”是希特勒最臭名昭著的據點之一,其知名度堪比柏林總理府的地下室。

希特勒在歐洲各地有很多秘密據點,“狼穴”並不是最大的,但卻是希特勒待的時間最久的。“狼穴”位於東普魯士的密林之中,希特勒在此度過了八百多天,直到1944年蘇軍靠近了才撤退。

希特勒之所以喜歡這裡,因為“狼穴”帶來了絕對的安全。

狼穴的設計者深知,最安全的地點靠的不是防護,而是偽裝。

終整個二戰結束,盟軍都沒有發現狼穴是希特勒的秘密據點。狼穴的設計者為這一片據點佈置了完美的偽裝。狼穴面積頗大,超過六十平方公里,但全部都在密林之中。為了防止敵人發現,德軍為每間建築上都佈置了塑料樹,從飛機上看絕對看不出任何端倪。

而從地面上,狼穴的外圍佈置了嚴密的警戒線,任何人不得靠近。要進入希特勒活動的區域,只有有限的一條鐵路和幾條公路,沿線均有重兵把守。在其他方向,德軍佈置了密密麻麻的地雷,想從其他方向潛入絕無可能。

而在建築上,德國設計師們也力求安全。希特勒的地堡位於地下二十多米,可以抵抗當時全世界任何武器的攻擊。雖然安全性能極強,但舒適度卻談不上。希特勒在和平時期也酷愛裝飾房間,但在二戰開始後則力求節儉。他的地堡完全變成了一個石頭箱子,沒有任何裝飾品,希特勒的理由是“如果前線的士兵們沒有,我也不需要”。他發現來過狼穴的德軍將士們都對希特勒樸素的房間有深刻的印象,他認為這可以起到籠絡人心的作用。

希特勒除了特殊的放風時間以外基本不出現在地面上,只要希特勒出現,均有由他的死忠分子組成的黨衛軍士兵嚴密保護。不止如此,任何人想要進入狼穴範圍內都要經過嚴格檢查,無論地位有多高,出入狼穴的出入證都是一次性的,都要接受希特勒貼身警衛們的考察。

但是,這個被認為是“密不透風的狼穴,還是透了風

軍事家們常講一句話——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

雖然狼穴外部機關重重,有重兵保衛著希特勒。可是還是曾經有一個人,在守護如此嚴密的地方差點要了希特勒的命。

德國軍官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曾經是一名狂熱的納粹軍官,在北非與盟軍戰鬥。在戰鬥中他失去了右手和一隻眼睛。腿部也嚴重受傷。由於他的貴族身份和戰功,德國調他回國擔當參謀工作。

可是回國後的施陶芬貝格,思想已經在逐漸變化。

本來在德國進攻波蘭以後,施陶芬貝格就已經開始對希特勒的軍事政策產生了質疑。直到德國進攻蘇聯以後,施陶芬貝格確信——希特勒將要把整個德意志帶向深淵。

德國內部一直有反對希特勒的組織存在,只是礙於身份受限,一直不能接觸到希特勒。而施陶芬貝格的特殊身份給了他這個機會。

回國後的施陶芬貝格在本土兵團任職,由於職位原因,他有資格直接向希特勒彙報。經過幾次見面後,施陶芬貝格認為刺殺希特勒的時機已經來到了。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貝格和副手來到“狼穴”,向希特勒彙報“人民步兵師”的組建情況。隨著他一起帶來的,還有他特製的裝有炸彈的公文包。

由於希特勒臨時改變了會議時間和地點,讓施陶芬貝格在匆忙之中沒有把帶來的兩枚炸彈都放進公文包裡,只放進了一枚。12點半,施陶芬貝格來到地上的會議室面見希特勒。會議室中有一個巨大的橡木桌子,施陶芬貝格就把公文包放在了離希特勒只有兩米的地方,此時距離炸彈爆炸還有五分鐘!

放好了公文包後,施陶芬貝格藉口去接電話離開了會議室。如無意外,五分鐘以後,希特勒就將被炸死,柏林的納粹反對派就將控制局面,整個人類歷史都將被改寫。

而意外恰恰就發生了!

一名參加會議的軍官覺得施陶芬貝格的公文包礙事,隨手把它拿起來放在了更遠的位置,與希特勒之間正好隔著那個巨大又解釋的橡木桌子!

炸彈爆炸後,四名軍官當場被炸死,希特勒本人也多處受傷。不過他靠著那個巨大的桌子,僥倖的躲過了一劫。那個軍官隨手的一個動作,居然救了希特勒一命!

不過,這次僥倖也只不過讓希特勒多活了幾個月而已。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就在柏林總理府的地堡裡飲彈自殺了。狼穴救不了希特勒,如果當初希特勒在狼穴被不明不白的炸死的話,也許對他是一種更好的結局。


小約翰


作為德國的精神領袖和二戰的策劃者,阿道夫•希特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德國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想要刺殺他的人數也不在少數。

從1934年到1944年,針對他的刺殺次數達到25次。

為了保護他的安全,他的秘書長馬丁鮑曼在歐洲主持修建了一系列用來保護希特勒的秘密建築,大約修建了二十個左右。這在當時都是最高機密。而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狼谷”(法國馬吉瓦爾)、“巨人”(波蘭瓦烏布日赫)、“鷹巢”(德國巴伐利亞)“狼穴”(位於東普魯士境內)。

其中又以“狼穴”最為出名,為什麼起名為狼穴,是因為當時希特勒的代號就是狼。

“狼穴”是眾多指揮部中最主要的一個,是希特勒為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修建。希特勒在這裡一共待了八百天左右,是他駐留時間最長的一個指揮部。他說“在歐洲這是少有的一處,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安泰從容地工作。”這句話表示,如果歐洲哪個地方安全,“狼穴”必然算是其中一個。他在這裡不用擔心任何來自生命的威脅。僅憑這句話就知道“狼穴”在希特勒心中的份量。

狼穴處在東普魯士的一片密林之中,由一條單軌鐵路相鏈接,鐵路兩旁設有專門的警衛隊把守,除了幾個固定的出口,其餘的地方都遍佈地雷,德國戰敗後盟軍花費了十年左右的時間才將54000枚地雷全部清除完畢。除了地雷,森林內部還有成片偽裝的野戰防禦工事。甚至為了增強其指揮部的隱蔽性,連無線電信號塔都是可以升降的。使用時將其升起來,不用時再將其藏入地面。周圍的建築物還會用塑料樹進行偽裝。德軍時不時還會派遣飛機在上空檢查它的隱蔽性是否安全。如此周到的掩護措施,使得盟軍直到二戰結束也一直沒有找出“狼穴”的下落。最終還是毀於德國人自己手中。

這片森林普通人根本難以靠近,就算將軍想要入內也需要一次性的通行證,並且還要接受帝國保安處處長、黨衛隊地區總隊長拉滕胡貝爾的盤查。等等,這還沒完,這才是僅僅通過了第一層關卡而已。

希特勒的“狼穴”佔據了這座森林將近六公里的範圍,當然這裡除了希特勒外,還有戈林、希姆萊、鮑曼、凱特爾、約德爾等納粹德國決策圈人物。因為這些人物的存在,“狼穴”從廣義上講,佔地可達到方圓60公里。包括了陸軍總司令部、空軍總司令部、黨衛隊總部和外交部,在希特勒呆在這裡的一段時間,這裡可以算是國家機關的中樞,一條條指令正是從這裡發往各個地區。

再來說說“狼穴”的第二層防禦,就是這些厚石棺構成的堡壘。

其牆壁和頂部的厚度可達到5到8米,即使外面爆炸了也不會造成內部的人員傷亡。而希特勒等人更是居住在地下二十米深的核心堡壘之中。這些堡壘沒有任何鐵窗,除了厚重的鐵門。換氣還得藉助大型排風扇進行。

為了增強居住的舒適性,內部還設有圖書館、健身房、咖啡廳、電影院等娛樂設施。因為長期缺乏陽光的照射,整個地下特別潮溼,長期住在這裡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患上了一些疾病,所以希特勒也會偶爾出來透透風,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來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這個時候第三層防禦就會排上用場了。

這第三層防禦是由希特勒警衛旗隊、帝國保安處、元首護衛隊組成。警衛旗隊是黨衛軍中的王牌軍,參與了二戰幾乎所有的戰役,以手段殘忍出名。而留在希特勒身邊的警衛旗隊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裝備著虎式坦克在內的所有先進武器,主要負責“狼穴”外圍的安全。

帝國保安處是整個區域的安保,負責監視狼穴內部人員,對可疑人員有權實施抓捕,並且可以調動附近區域的黨衛軍和國防軍。

元首護衛隊則是由納粹到狂熱者組成,是希特勒的忠實崇拜者。也是唯一允許可以在希特勒周邊攜帶武器的存在。由150人組成,分成三班輪流保護希特勒的安全,每個人都各司其職,有專門負責試毒的試菜官、有司機、有看門人等等。但就是在這樣嚴密的看守下,依舊發生了一起驚天刺殺案。

越是強大的東西,越是脆弱。世上沒有什麼絕對完美的存在,堅硬的如同龜殼的“狼穴”內部就是其最致命的弱點。

施陶芬貝格能夠將炸彈帶入其中,還是憑藉他為國家失去的左眼和右手才矇混過關。趁著在更衣室的更衣期間,將炸彈組裝完畢,隨後帶進了元首的會議室。但卻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殺死希特勒,“瓦爾基里”計劃最終以失敗收場。

1944年德軍在東線一下子損失了超過五十萬的兵力,東普魯士變得不再安全,易手只在旦夕之間,為了安全起見,11月20日希特勒離開了待了800天左右的“狼穴”,回到了總理府的地下室。在離開之前,德軍在每個堡壘中塞下了最起碼8噸的炸藥才炸燬了所有的設施,至此這座堪比小城的軍事設施不復存在。而現在這裡已經成為了二戰殘留建築的旅遊景點,給各種影視劇提供了豐富的取景素材。


歷來現實


“狼穴”(德語:Wolfsschanze)是阿道夫·希特勒在二戰期間,最為得意,也是安全係數最高的一個軍事指揮部,希特勒曾經對狼穴這樣評價到:“在歐洲這是少有的一處,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安泰從容地工作。”那麼希特勒口中的狼穴究竟在哪了?

首先: 狼穴位於波蘭東北部的森林,靠近前蘇聯邊境

人們之所以叫他狼穴,並不是因為這座地下城堡外形像“狼”的形狀,而是得名於希特勒的綽號“狼”。1940年12月,納粹德國在絕密的情況下,制定了“巴巴羅莎計劃”目的是要求德軍在佔領西歐後,打著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旗幟為掩護,然後集中德軍大部分兵力,用前車之鑑“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揮師向東,擊破蘇聯。

(希特勒狼穴)

而修建狼穴的目的,就是為了與實施巴巴羅莎計劃相配合。在1941年,波蘭已經被德國的閃電戰擊敗,處於亡國的境地。所以當時的狼穴可以說: 是在東普魯士城市拉斯滕堡(現屬波蘭肯特申)。當然,狼穴並不是建在這麼明目張膽的地方,而是在一片原始森林的深處(隱蔽功能極好),此森林周邊那是絕對禁止普通人進入的。

(希特勒狼穴)

通往狼穴的道路,只有一條鐵路單線軌道,並且鐵道兩旁都有重兵把手(基本上是每隔十米站一位士兵),為了防範敵人空軍的偵查,森林周圍沒有修建高高的守衛塔和防空塔,而且城堡上面都是用塑料草鋪蓋住,弄成假象,迷惑敵人。所以它的隱蔽性非常的好,也難怪希特勒會那樣的評價到!

希特勒狼穴是怎樣做好守衛工作的了

可以這麼說,希特勒狼穴周圍60公里範圍內都是他的保護層,而且是非常堅固的保護層!由內而外,分別住著希特勒的最為信任的人,如戈林、希特勒的秘書馬丁·鮑曼、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元帥、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部長約德爾上將等等,每當要召開重要的軍事會議時,這些大佬級別的人物,都會提前到希特勒的狼穴等候。

可能有很多人會好奇狼穴,這些地下城堡是用什麼東西來構成的?下面一一來為大家講解!

(狼穴)

“希特勒狼穴”周圍共有10個鋼筋混凝土築成的堅強堡壘,其牆壁和頂部厚可達5至8米,希特勒住在其中最北邊的一個,也是最為安全的一個堡壘。堡壘建在地下20多米深處,(請注意是地下20多米),用什麼飛機大炮,根本八竿子打不著,毫無用處。狼穴總部及周圍地區共佔地13公頃。但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堡壘,堡壘內設施全面、佈局合理,其中包括辦公室、臥室套間、圖書館、檔案室、兵營、食堂、娛樂室、健身房等,還有發電廠和火車站,共80多處建築,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

狼穴的最終結局如何了?

1944年,納粹德國失敗已成定局。7.20事件(施陶芬貝格上校準備用炸彈炸死希特勒),這讓希特勒驚魂未定,“黯然”的希特勒離開了他生命裡,最後幾年居住的地方,(希特勒在狼穴住了800多天)1945年1月23日,德軍開始對“狼穴”進行破壞工作,每個堡壘使用了多達8噸重的TNT炸藥,但這對狼穴只是“九牛一毛”,導致了內部的一些坍塌,但總體外形還在。

(狼穴)

1945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在無力迴天、充滿絕望的情況下,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而亡,這位德國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終於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但作為希特勒的“遺產”———狼穴卻被保留了下來,由波蘭政府接管。近些年來,波蘭政府致力於對此打造成為一個“紀念二戰”的旅遊景點,以年租金近14萬美元的價格租給投資方,以此希望讓國人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文史議春秋


希特勒在歐洲共有14個戰時指揮中心,其中4個建好了但從未使用。這些指揮中心大多建在地下8米至20米深的地堡群,只有少數完全建在地面。加上交通、生活服務、防衛、偽裝和通訊設施,每個指揮中心都佔地面積巨大。

希特勒最喜歡也呆得最長的戰時總部,一是位於德國和奧地利邊境的貝格霍夫-“鷹巢”。 貝格霍夫是希特勒用《我的奮鬥》一書的稿費買下的,建在貝格霍夫別墅正上方山頂上的“鷹巢”,則是納粹黨送給希特50歲生日的禮物。

二戰許多重要戰役和大事件,就是在這貝格霍夫-鷹巢大本營裡策劃和決定的。但是對於希特勒而言,他感覺最安全的不是別墅和“鷹巢”,而是離波蘭邊境小城肯琴不遠處的“狼穴”。二戰時,肯琴屬於東普魯士的拉斯騰堡。

從1940年到1944年11月,希特勒在那裡呆了足足800天。可見他對“狼穴”的喜愛。佔地面積6.5平方公里的“狼穴”,建在肯琴小城外8公里處的密林深處地下20米的地方,是一個有10個地堡的宏大建築群。

除此之外,離“狼穴”不遠的地面,還分佈著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帝國政府辦公機構,戈林的總部,希姆萊的總部,裡賓特洛甫的總部等。希特勒走到哪兒,他的戰爭機器就跟到哪兒。

“狼穴”分三層安全區域,最裡層守衛最嚴密的,當然是希特勒和納粹要人們的生活和辦公區域。無論任何人進出這個區域,都必須通過數個檢查站、隔離帶、碉堡、地雷區,還需出示一次性有效的通行證。

地堡和地面的防禦工事讓這座地下城固若金湯,而各種偽裝使得這個希特勒居住時間最久的戰時總部完全不為盟國所知,英美法蘇的情報機構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波蘭佔領肯琴,世人才逐漸知曉“狼穴”的存在。

“狼穴”牆壁和頂部巨石的厚度達5米以上。1944年11月20日,希特勒離開“狼穴”,次年1月23日,他下令炸掉“狼穴”。10個堡壘,每個用掉8噸炸藥,炸了兩天兩夜,才只是炸塌。“狼穴”周圍埋藏的5.4萬顆地雷,波蘭人用了足足10年才清理乾淨。

高峰期,“狼穴”裡有超過2000人工作和生活,其中女性工作人員有20人。她們當中,有15人除了幹些雜務,還負責為希特勒試吃飯菜有沒有毒。因為希特勒總是對人說,英國人想毒死他。只有試吃過無毒的飯菜,才在食盒裡,送給希特勒。

在“狼穴”,還有一個關於青蛙和希特勒的故事。因為處於密林沼澤之中,所以這裡夏天的夜裡青蛙叫個不停,蚊蟲飛個不停。希特勒的隨從們為了殺死蚊蟲,就到處灑上了煤油,結果青蛙和蚊蟲都死光光。隨從們高興了,希特勒卻異常生氣。

原來希特勒喜歡聽這裡的青蛙叫,他說青蛙的叫聲就像小夜曲,可以幫助他好睡。沒了青蛙,他的失眠症就又犯了。第二年,隨從們只得到處搜尋青蛙放回森林裡。

“狼穴”之所以著名,還因為在這裡,施陶芬貝格實施了那起著名的刺殺希特勒計劃。因為希特勒臨時改變了開會的會議室,又有人碰巧移動了裝有炸藥的公文箱,計劃沒能成功,希特勒只受了輕傷。


世界真的很大


狼穴之謎,希特勒的秘密總部

隱藏在馬祖裡安森林中的剋日欽(波蘭)距離這裡8公里,坐落著歐洲最有趣的軍事建築之一。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著名的狼窩,希特勒的前秘密總部,它見證了對蘇聯的攻擊和對第三帝國領導人的暗殺。下面我們列出了一系列描述這個地方的事實和奇聞。


被稱為“狼穴”的建築群佔地約250公頃。它由大約200棟建築組成:避難所、兵營、兩個機場、火車站、發電站、供水系統和供熱廠。混凝土碉堡牆有幾米厚,以使敵人的炮火或空襲得以倖存。希特勒的掩體天花板厚達10米,牆壁厚達8米。


總共有3萬到5萬人在施工現場工作。到1944年,有2000多人在那裡工作,其中只有20名女性。有趣的是,愛娃·布勞恩(希特勒的妻子)從未呆在狼窩裡。


選擇這個地點並不是巧合——該建築群位於如此之東,以至於在戰爭開始時沒有受到英國空襲的威脅。同時,有可能協調東部戰線後來的軍事活動。

狼穴被完美地掩蓋了。這個村莊的位置對他有利:一方面,它被湖泊包圍,另一方面,它被森林包圍。建築物被小心地偽裝起來,整個建築群被小心地圍了起來,沒有人能接近它。狼穴從未被轟炸過,這一事實證明了掩蔽的完美。


由於周圍的森林,這些建築在空中幾乎看不見。然而,在冬天,樹葉正在消失,所以德國工程師用砂漿覆蓋建築物,並添加海草,特別是從黑海帶來的海草。通過這種方式,雪停在灰泥的洞穴裡,建築物也在掩蓋自己。

德國司令部如此確信,有可能如此有效地將狼穴隱藏起來,不讓外人看到,以至於在它建成後,從柏林到莫斯科的所有飛機都在該建築群上空飛行。這是一場心理遊戲,旨在向世界展示肯琴附近肯定沒有軍事目標。

在其存在之初,“沃爾夫沙澤”曾在巴巴羅薩行動——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的進攻——中擔任阿道夫希特勒的指揮。德國獨裁者6月24日第一次出現在那裡,這是在與一個最近的盟友開戰兩天之後。

隨著德國對俄羅斯前線進攻的推進,他們的工程師在烏克蘭為希特勒建造了另一個總部,但這並不是像剋日欽附近的建築群那樣的工程傑作。狼穴仍然是元首最喜歡的總部,從1941年6月到1944年11月,他在那裡休息了800多天。戰爭結束時,德國人正在失去他們在東部前線被征服的土地,因此1944年11月20日,指揮中心被轉移到柏林附近的佐森。


希特勒過去常乘飛機或柏林至剋日欽的火車去狼穴。元首的火車路線在最後一刻經常被改變,並且由於生命受到攻擊的威脅而保密。事實證明,這一習俗至少救了他一次:1942年春天,波蘭游擊隊得知希特勒的火車計劃通過,並實施了旨在使火車脫軌的破壞行動。消息來源表明該計劃是成功的;然而,由於第三帝國領導人旅行路線的改變,一列由430名德國人組成的普通火車誤點出軌。

1944年7月20日,克勞斯·申克·馮·施陶芬伯格上校在國防軍最高指揮官開會的房間裡放置了一枚炸彈,對希特勒的著名暗殺就是在狼窩發生的。該計劃失敗了,因為那天的高溫迫使會議從一個混凝土掩體轉移到一個輕型兵營,衝擊波沒有停留在建築物的牆壁上,而是分散開來,同時削弱了自身。此外,元首被厚厚的橡木桌子保護著,最終德國獨裁者只受了輕傷,而施陶芬伯格和其他共謀者立即被抓獲並處決。



除了希特勒,其他納粹高官也出現在狼穴:赫爾曼·戈林、海因裡希·希姆萊、約瑟夫·戈培爾、弗里茲·托特和阿爾貝特·施佩爾。

當德國人從馬祖里亞撤退時,他們決定炸燬“沃爾夫沙恩澤”。大概有8噸梯恩梯被用來摧毀這個建築群。

狼穴周圍的區域直到1955年才完全排雷。邊防軍必須處理每72公頃森林和52公頃土地上的54,000枚地雷。

今天,威爾奇·薩尼克是一個旅遊勝地,每年有超過25萬人參觀。


軍機處留級生


“狼穴”顧名思義,這個意思就是狼的大本營的意思。而這裡的狼,自然指的就是希特勒了。那麼作為希特勒的指揮部,狼穴必然及其隱蔽,還有防備森嚴。

在二戰期間,德國可謂是惹了不少強勢的存在。波蘭,法國,英國還有蘇聯等等,希特勒更是不少人都眼中釘,肉中刺。幾乎都想要將他先除之而後快。而希特勒作為德國的領頭羊,對於德國來說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希特勒的這個所謂的狼穴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希特勒曾經說過,這裡是他在歐洲為數不多的一個可以讓他安然自若,自由自在的處理國家政務的地方。


當然,狼穴也只是他眾多指揮部中的一個,在二戰期間,這裡真的是戒備森嚴,且不說一個普通人了,就是一些將軍什麼的都要面臨著重重關卡。這裡還有著德國的其他的重要機構,所以守衛也是十分嚴格。像是防衛塔什麼的幾乎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狼穴作為希特勒的一個總部,他的戒備自然是十分森嚴的。但是最為突出的並不是他的戒備,而是狼穴的隱蔽性。在整個二戰期間,這裡都沒有被當做是希特勒的總部,可見其隱蔽性之高。



現在的狼穴成為了歐洲的一個著名的景點。或許未來有一天可以選擇到那裡看一看,感受一下當年希特勒的風采。


圍知歷史


狼穴的正式稱謂是“元首戰時大本營”,是希特勒為指揮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而修建的,位於當時德國東普魯士地區的臘斯登堡郊外,現在已經屬於波蘭。從1941年6月以後,希特勒在這裡整整呆了800多天,是他留駐時間最長的野戰指揮部。

(拉滕胡貝爾)

二戰期間,希特勒在柏林之外共有四處“行營”,分別是法國馬吉瓦爾的“狼谷”、波蘭瓦烏布日赫的“巨人”、德國巴伐利亞貝希斯特加登的“鷹巢”和東普士的“狼穴”。其中狼穴的建築和位置他最為滿意,同時也因為蘇德戰爭是主要戰場,因此成為他長期使用的秘密大本營。

“狼穴”的稱謂來自於希特勒狼的綽號,準確位置在臘斯登堡以東約15公里的一片密林中,德國人為籌備對蘇作戰,從1940年底就開始修建這座密營,因為它是德國領土中比較靠近蘇聯邊境的地區。1941年6月24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三天,希特勒即乘專列到達這裡,在狼穴裡指揮侵略戰爭。

(狼穴所在的密林)

有一條單軌鐵路通向森林深處,然後到達一個小車站,距離車站不遠就是由混凝土和巨石構助的地下工程入口,這裡就是“狼穴”的大門。整個狼穴方圓達6公里,從裡到外分為三層警備區,希特勒住在最裡面的核心區,有10座鋼筋混凝土地堡,向外的每一層警備區,都設有鐵絲網、碉堡和雷區,想偷偷接近核心區完全沒有可能。

這裡畢竟是德國領土,因此不會有大批敵人的存在,負責守備的是團級單位“領袖警衛旗隊”。注意弄清楚這支部隊的性質,儘管在戰場上武裝黨衛軍也有這個番號的野戰師,但實際上希特勒身邊始終保留著一個警衛分隊,大約2000餘人,他們只擔負內衛任務,是不上戰場的。

(希特勒在狼穴會客)

狼穴的警備非常森嚴,想進入希特勒起居的核心區,即便是最高級的將領,也必須持有隻能一次有效的特別通行證,還必須由希特勒首席保鏢、帝國保安處處長、黨衛隊地區總隊長拉滕胡貝爾(或者其副手)親自查驗,這個傢伙又被稱為希特勒私人衛隊長,指揮著33名黨衛軍官和112名黨衛隊員,三班倒負責希特勒的貼身警衛。

經常住在核心區的不僅有希特勒本人,還有戈林、希姆萊、鮑曼、凱特爾、約德爾等納粹德國決策圈人物(戈培爾留駐柏林)。因此,在核心區方圓60公里的範圍內,還散佈著陸軍總司令部、空軍總司令部、黨衛隊總部和外交部,也就是說,當希特勒呆在“狼穴”的時間裡,這裡其實就是納粹德國的國家機關與戰爭機器的中樞。

(納粹高官在狼穴)

狼穴建築的最成功之處,是它隱蔽性能的優秀,直到戰爭末期,美英盟軍和蘇軍都沒有發現它的準確所在,所以也沒有進行過一次攻擊。儘管這裡陰暗潮溼,但希特勒仍然比較滿意:“在歐洲這是少有的一處,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安泰從容地工作”,曼施坦因、克魯格、莫德爾等前線將領,經常被叫到這裡來召開軍事會議。

1944年刺殺希特勒的“720爆炸事件”就發生在這裡,當時後備軍參謀長施道芬貝格上校就是從柏林到狼穴彙報工作,當然,他帶來的不僅有文件,還有皮包裡的炸彈。

(720事件希特勒被炸壞的衣物)

當年11月20日,希特勒離開狼穴回到柏林總理府地下室,到了1945年1月25日,蘇軍已經逼近東普魯士,德國人在撤離前徹底爆破了它。

狼穴的設施一度非常齊全,外面有車站和飛機場,內部有有供水、供電設備、會議室、電影院等等,簡直是一座地下小城,最終全被破壞。而直到1955年,才將該地區約54000枚的地雷清理乾淨,如今的狼穴遺址已經被開放為紀念二戰的景區。

(狼穴遺址)


度度狼gg


雖然希特勒最後的幾個星期一直堅守在柏林,生命也終結在了柏林地堡之中,實踐了他“要麼勝利,要麼滅亡”的人生理念。不過,希特勒最愛的居住地卻不是首都柏林的總理府,而是兩個用攻擊性動物命名的神秘之地——狼穴和鷹巢。

其實,當今的狼穴,早已不在德國境內。

戰敗後,德國的東普魯士被蘇聯和波蘭瓜分,奧德河-尼斯河一線以東的11萬平方公里的德國領土在戰後都割給了波蘭,來作為對波蘭被蘇聯佔走18萬平方公里領土的補償,其中就包括了狼穴的大本營——地拉斯滕堡。隨即被改成了波蘭味道的斯拉夫名字~肯琴市,狼穴位於肯琴以東15公里處的密林之中。

狼穴建成於1941年初,在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前就投入了使用,是二戰中最靠近東線戰場的指揮所,希特勒在這裡呆的時間也最長。此外,狼穴也作為大量高級軍官的重要辦公地點,駐有黨衛隊和國防軍的精銳部隊,可謂是當年的納粹大本營。

2008年電影《行動目標希特勒》中,講了1944年7月,馮·施陶芬貝格上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電影雖說不是在原地拍攝的,但非常寫實的還原了狼穴周邊的環境和內部森嚴的守衛。

狼穴的選址非常隱蔽,對於周邊老百姓甚至普通的德國官兵來說,都屬於禁區。而且,直到蘇軍攻入,大家才發現,此地就是希特勒最重要的指揮部。

據說,當年修建狼穴的工人多數被滅了口,參與設計施工這項絕密建築群的很多工程技術人員之後也陸續死於各種意外“事故”。該說法不是特別有據可考,大家隨便一聽就行了,不必太當真。

出了拉斯騰堡市區,還得經過很長的一段的車程,穿越大片的茂密森林,繞行諸多讓人迷惑的岔道,通過層層的嚴密的關卡和盤查。可以說,能順利進入狼穴去的,一般都是有頭有臉的,“圈子”裡的“紅人”。

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當年刺殺希特勒,非找馮·施陶芬貝格這位“殘疾人士”不可。畢竟,其他的青壯年軍官中,也不乏有膽識有魄力之人,行動也夠麻利,但資歷都尚淺,沒機會深入狼穴,跟希特勒面對面。

除了關鍵人物乘車進入外,還有一條單線軌道的“內部特供”鐵路通向森林深處的狼穴,用於日常物資和人員往來的運輸。鐵路周邊有武裝黨衛隊士兵守護。出於防空的考慮,為了減少來自空中的目標定位,整個森林除了通訊塔外,並沒有修建通常那種高高的守衛塔和防空塔。鐵軌在高大的樹木中間伸向一個小小的車站“格爾利茨”。從那裡下車,不遠處就可以看到一個由巨石和混凝土構成的巨大入口。從那裡進去,就是狼穴。

(低調的狼穴入口)

再述說其嚴密的安保。

狼穴坐落在東普魯士森林深處,這座大森林的名字叫做“沃爾弗尚採”,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這裡樹高林密,從外界很難觀察到森林的內部情況。

“狼穴”除了軍隊駐守外,還設有內外兩道鐵絲網柵欄,之內的6公里為核心區域,依次劃分成3個不同警戒級別的安全區。中心的位置居住著希特勒、戈培爾、戈林等納粹高層和一些高級國防軍將領,分佈著十幾個鋼筋混凝土修築的堡壘,堡壘的牆壁和頂部厚度平均為3-5米,希特勒住在最北面的較大堡壘中。

狼穴地下建築密入織網,分佈著辦公室,套間,圖書館,擋案室,宿舍,兵營,食堂,娛樂室和游泳池、健身房,以及一座隱蔽的發電站。

除了武裝戍防外,還有專門人員在希特勒用餐前試吃,以防有人在食物中下毒。

狼穴的整體居住環境,從表面上看,較為簡樸,並沒有特別的享樂用品或者奢侈的玩物。

(內部會議室)

當然,並非是希特勒等一夥兒人有多麼的艱苦樸素,除了實用價值考慮外,這更多是納粹玩的攻心術。對此,希特勒自己的解釋是:“司令部不需要舒適與豪華,因為我的戰士們在戰壕裡面並沒有這些。當戰士們來這裡接受我的嘉獎的時候,簡陋的房間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影響”。

然而,這些高層們在狼穴艱苦樸素的人設,到了另一處大本營,坐落在風光迤邐的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脈間的行宮——鷹巢,一下子就崩塌了。這裡也是希特勒和愛娃留下合影最多的地點。

表面上看就是個高山大別墅,貌似沒啥特別奢侈的感覺。其實,裡面大有內容,除了帝王般的起居陳設用品外,裡面還有各種“私藏”的藝術珍品,都是天價的身份。這方面就不多贅述,大家可以看看電視劇《兄弟連》,當101空降師506團E連佔領鷹巢,進入這棟宏偉的別墅時,美國大兵們都看傻了眼,被內部的奢華驚的話都說不利落了。定下神來,趕緊好好的搜刮了一下戰利品,喝光美酒佳釀,享受享受帝王般的生活。

相對於保存完整的鷹巢,攻入狼穴的蘇軍算是啥樂子都沒撈到。

1945年1月,當德軍撤退時,按希特勒指示,用了大量炸藥,對狼穴進行了毀滅性破壞,留給蘇軍的,就是一片狼藉的廢墟。

然而,到這裡,事兒還沒完,與美軍在鷹巢發掘出的大量的美酒和珍寶相比,等待蘇軍探索的,是五萬多枚地雷。以至於,之後蘇聯和波蘭政府花了10年之久,下了不少功夫,才清理完了這份“希特勒最後的禮物”。

進入本世紀,看到巴伐利亞的鷹巢作為著名旅遊景點,幾十年來名氣大噪,收益頗豐,波蘭人也感緊行動起來,把“鷹巢”好好收拾了一番,開發成旅遊景點,還打出“尋找納粹地下金庫和神秘寶藏”的特色旅遊線路。在二戰主題的吸引下,每年的門票和相關行業的收入都非常可觀。這也算是希特勒到頭來沒百忙一場,間接給自己禍害苦了的波蘭人做了點補償吧。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狼穴”因為希特勒代號“狼”而得名,它是二戰時希特勒最主要的指揮部。地點位於波蘭的肯琴東部大概15公里的密林中,也就是曾經的德國東普魯士臘斯登堡,因為德國戰敗的原因,現在屬於波蘭,並且成為一個旅遊景點。



它的安全性非常高,希特勒曾經說過:

在歐洲這是少有的一處,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安泰從容地工作。

希特勒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是整個歐洲最安全的地方,我可以在這裡放心大膽的指揮工作,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希特勒是二戰的發起者,侵略了整個歐洲,還製造了恐怖的種族滅絕計劃,正常來說他身邊會有無數的刺客想要暗殺他,但是在狼穴他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因為這裡最安全。



狼穴建在森林深處,由一條單軌道通向森林內部,鐵路兩邊由希特勒專屬的警衛隊把守 。森林內部遍佈偽裝的野戰防禦工事以及成片的地雷陣,普通人根本接近不了這座森林,就算是將軍想要進入也必須要一次性的通行證。德國戰敗後,盟軍花費了十年時間來清理“狼穴”周邊的54000枚地雷。為了躲避空中偵查,森林中沒有很高的瞭望塔和防空塔,就算是通訊發射塔都是能夠升降的那種,使用時升起來,用完了在降下去,藏在地下。所有的建築物上面都遍佈塑料偽裝樹,偽裝成跟周邊一樣的森林。德軍的偵察機還會時不時的起飛對這裡進行偵查拍照,以檢查它的隱蔽性。



希特勒的“狼穴”分佈在森林方圓6公里的範圍內,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住在最核心的安全區。這裡有10個鋼筋混凝土建成的地堡,其牆壁和頂部厚度達到了5到8米,即使外面爆炸內部也沒事,在二戰後期希特勒撤退時,德軍對這裡的建築物進行破壞,每個堡壘用了8噸炸彈,從內部進行爆破也僅僅是部分被拆除。從外面看這些堡壘就像混元一體的石棺,除了厚重的鐵門,幾乎沒有任何的窗口,內部不通風,也沒有陽光,全部通過排風扇來換氣。當然為了居住的舒適性,“狼穴”的配套設施在二戰那個條件時是最完善的,除了最基本的發電廠、火車站、飛機場、兵營、食堂外,內部還擁有圖書館、健身房、咖啡廳、甚至還有電影院等,狼穴總共大概有80多棟建築。



別看“狼穴”防守如此嚴密,但是希特勒仍然在內部遭到暗殺,當然是未遂。1944年7月20日,由施陶芬貝格上校帶領的國防軍軍官們在“狼穴”對希特勒進行過暗殺,也就是“七月密謀”。沙漠之狐隆美爾也被牽連進去,最終自殺。

我是鐵血戰史1927,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