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本的園林很特別,在各種人造景觀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被稱為“和風庭園”的造景體系。品味東方園林,不僅要觀景,還要理解造景者想要表達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日本的“和風庭園”就是雜糅了其神道教和禪宗思想的產物,具體來說,日式園林通過“凝縮”“借景”,表達了日本文化對自然的“入世”看法,實現了“以景寓意”的目的。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用“繩子”把自然拉進庭園

日本園林的“精神起源”是中國園林,但除了造景的技術手法相似之外,中日園林早早就分道揚鑣了。中國園林講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崇尚人工與天然的有機結合,與中國的這種“天人合一”指導思想相比,“和風庭園”顯得更加“野性”,日本庭園刻意營造一種簡單、不對稱的設計,以修剪的綠植為主,再輔以石橋、石塊、踏腳石、石燈籠等物件,以創造一個用來冥想和沉思的環境。身處日式園林,總有一種“以小見大”的錯覺,彷彿園林是微縮版的大自然。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本大德寺龍源院

這其實就是“和風庭園”的特色。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夢想將宏觀的自然拉進自己的庭院中。在日本最早的詩歌集《萬葉集》中,收錄了一首方言歌:

“想用繩子拉近多胡山,但怎麼都拉不近。美麗的女子為何不自己過來呢?她正得意於自己的美貌吧!”

這首方言歌就體現了“和風庭園”的真諦:與其走入自然,不如把自然拉近自己。日式園林的想象力基礎,就是將大自然“放進”院子,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從園林背後體現的文化觀念來分析,日式園林確實跟中式園林差別很大。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本龍安寺枯山水

在中國的文化中,很難誕生日本式的庭園文化。自古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都希望自己融入自然,比起拉近或封閉自然環境,反而傾向將自己的居所搬進自然,因此他們會主動走進自然中,當然也就不需要“庭園”。比如在敬亭山自斟自飲的李白,就發出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感慨;還有在醉翁亭樂不思歸的歐陽修,也意味深長地喊出了“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千古名句。

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是“出世”:在聳立的高山、流淌的河流等大自然的原貌之下找到自我。為了經常體味這種感覺,即便在自己家中建起了園林,也要營造出人在自然中的體驗感,模糊人工雕琢和自然創造的界限,這正是中國人理想中的造園技術。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中國拙政園

中國人喜歡天然,而幻想用繩子拉近群山的日本人,更加喜歡經過加工的“自然”,這跟日本禪宗的“入世”思想分不開關係。日本禪僧居住在世俗民居之中,他們為了創造一個“大隱隱於市”的環境,選擇將自然置於自身住處旁,這就形成了最早的庭園。日本禪僧與中國修行者不同,不透過面對宏觀的自然來思索宇宙和人生,而是將以砂、石微縮的庭園當作自然,在緣廊邊眺望由白砂填成的海、石塊堆成的山,藉此來思考形而上學的問題

如果日本禪僧都像中國的山水詩人,整日逡巡於名山大川之中,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當作庭園欣賞,也許就不會建造出龍安寺或圓通寺那樣的庭園了。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本太山寺枯山水

喜歡走近自然、感受自然的中國“山水文化”,與將自然拉到自己身邊,透過重建的自然觀察世界的日本“庭園文化”,正體現了二者文化的不同。日本人崇尚精巧,與吟唱“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豪放中國人,因不同的文化特質而走上了不同的園林之路。日式園林概括起來說,就是透過將自然微縮的獨特想象力和技術,利用“繩子”將山與海拉到了狹小的庭園之中。想要將雄偉的自然移入有限的庭園之中,除了“凝縮”之外沒有其他辦法。因此,日本的庭園文化與“凝縮”有著直接關聯,而“凝縮”正是日本庭園的拿手好戲,所謂的“凝縮”,其實就是“借景”。

“和風庭園”與“借景”

借景是一種構景手段,如陶淵明在《飲酒》中歌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以大自然作為庭園的背景,透過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庭園眺望庭園外的景色,這種造景方法就叫“借景”。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本金閣寺

日本的借景手法相傳確立於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在學習中國借景手法的基礎上,邁出了自己的一步,沒有停留在“借山、借水、借煙雲。有花時借花、有雪時借雪”的環境利用上,而是發展出“反客為主”的新套路,讓借來的景成為庭園的主角,這是一種另闢蹊徑的造園理念。日本最著名的借景庭園是京都郊外的圓通寺,這處庭園被日本人稱為“國之名勝”。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比叡山

圓通寺借景的對象是其後方的比叡山,但比叡山不單只是庭園的背景而已,因為圓通寺的造景手段,使得比叡山彷彿就是為了圓通寺的庭園而存在,而庭園則好像《萬葉集》詩歌中的“繩子”一樣將比叡山拉近,二者形成了令人嘖嘖稱奇的風景有機體。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圓通寺

一般而言,借景的庭園會根據借景的對象決定其審美旨趣與園林結構。比如庭園內種植的樹木過高,就會遮住借景的山,相反地如果樹木太低,使得山與庭園之間的風景外露,二者的連結就會斷裂。借景最關鍵的重點在於

“似是而非”,既不能遮住,也不能看得太清楚;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庭園內的樹木肯定不能自然生長。造園者必須主動干預,手動調整樹木的高低和位置。為了讓山與庭直接相連為一個整體,必須修剪綠植、搭建屏障、堆砌石材,使庭園的“內景”與借景的“外景”融為一體,維持緊密的關係。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圓通寺庭園

美術評論家吉村貞司曾說,圓通寺的借景特色在於“凝縮”技巧,使得庭園比實際看起來更狹小。石材、木材、青苔的巧妙配合抑制了庭園的擴張,發揮了讓庭園的空間密度更加緊湊的功能,致使經過“凝縮”的空間實現了鏡頭的功能,讓比叡山看起來更美麗、尊貴和宏偉。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圓通寺庭園

“和風庭園”的借景手法,其實可以用

日式摺扇作比喻。日式摺扇,無數芯梢向扇軸收攏,且愈是靠近扇軸間距就愈窄,也更加密集,整體呈現扇尾大開大闔,扇軸綿密收縮的形態。圓通寺的比叡山就好比是扇尾,將比叡山拉近的“繩子”就像芯梢,至於發揮“凝縮”作用的扇軸,就是圓通寺的庭園。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日式摺扇

在日式“和風庭園”中,不光是圓通寺,任何形式的借景庭園都擁有如扇軸一般的“凝縮”作用,必須刻意讓寬廣的庭園看起來

逼仄,緊湊。通過視野的“強制收攏”,削減山與庭之間景色的冗餘,才能實現將庭園外高山拉進庭內的借景目的。關東的富士山、筑波山,關西的奈良盆地、琵琶湖,以及京都的比叡山、愛宕山等,通過“借景”的手法,都化入了一處處庭園中。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圓通寺庭園

日本文化與“和風庭園”

日式園林出自中式園林,但二者最終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分歧其實就體現在對“出世”和“入世”的看法上。在中國文化裡,想要思考天地之間的大道理,必須遠離世俗才能展開修行,不僅是僧侶,即便詩人、學者或者官員,想要滌盪心靈,一定會前往名山大川,所以在建設園林時,肯定要模擬自然的真諦,動靜結合,與自然融為一體,不能跟市井的煙火氣有一絲關係,這就是“出世”的觀念。

日本園林“和風庭園”的特點:入世與借景

然而,在日本文化中,修行者必須經得住“紅塵”的考驗,要“大隱隱於市”,不能在野外結廬而居,必須在俗世的巷弄中感悟世界。身體無法離開,精神又渴望與自然親近,就只能向自然“借景”,通過凝縮的大自然,來滿足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需求。

日本的“和風庭園”,是一種精緻、雋永,值得細細品味的園林。“和風庭園”,通過“凝縮”“借景”的手法,創造了獨特的視覺體驗,同時,在“借景”的背後,也展現了日本文化積極“入世”的態度。

參考文獻:

《日式庭園》索菲·沃克

《中國與日本園林的“借景”源流》周宏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